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150节

  “你想去燕京住?”宋棠棠有些惊讶。

  “也不是,偶尔住下嘛如果以后去出差,省得住旅店.难道你不喜欢住四合院?养些花啊草啊之类,就像你现在你家这样。”

  方明华的语气带有一丝诱惑。

  “当然喜欢!明华,如果你真有这样的想法,我姥爷姥姥在燕京,可以帮你打听打听。”

  “行。”

  第二天召集诗歌组成员开了个短会,简单交代下应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文学奖评选工作,众人听了都很高兴。能成全国诗歌类最高大奖的评委,本来就是一种荣耀。

  “我出差这段时间,还是由董主编负责诗歌组审稿工作,暮春,你辅助董主编。”方明华说道。”

  “没问题。”赵暮春很痛快的答应。

  董墨却提出不同意见:

  “还是由暮春负责吧,我觉得他干的很不错,我呢,辅助他,这样我也轻松点。”

  很明显,董墨也是把赵暮春向前推。

  方明华也明白这意思,看到赵暮春要拒绝,就说道:“那就按照董主编的意思吧,暮春,你就辛苦点。”

  安排好工作上的事,方明华又骑车赶到西大找到陈西米,说明来意,陈西米也没客气立刻从宿舍里拿出一个盒子交给方明华,麻烦他捎给史铁声。

  “方主编,真不好意思,每次都麻烦你。”

  “陈老师,不用客气.喂,什么时候能喝你们的喜酒啊。”方明华开起玩笑。

  陈西米脸顿时有些红了:“还早呢。”

  “争取早点啊。”

  从西大离开,当天晚上方明华就提着行李踏上去燕京的火车。

  到了第二天下午才到燕京,这次评委会成员住在八里庄附近一个招待所,所以方明华想先去雍和宫大街史铁声的家,将陈西米送的盒子捎过去,然后再去八里庄报道。

  不巧的是,这次方明华赶到史铁声家,他人不在只有她妹妹在家。

  “方大哥,我哥哥被李陀叫出去了,要不你在我家坐会等他回来?”姑娘热情招呼。

  方明华听过李陀这个人,《燕京文学》副主编,也是一名作家。

  “不用了,我还要去一趟总后大院。”方明华婉拒:“你把陈老师的东西交给你哥就行。”

  “放心吧,我一定会给我哥的。”看到西京的陈西米又捎来东西,陈岚很高兴。

  真如方明华说的,哥哥和这个陈老师有戏!

  “哦,还有件事。”方明华突然想到什么:“你哥哥和陈老师在两个城市太不方便,争取早点将她调回燕京,这件事夏天在西京的时候,我给你哥和力哲都说过的。”

  “这件事我听我哥哥说过,他们最近就在跑这件事。”

  “那就好,如果需要我帮忙就说一声,再见!”

  “再见!”

  从雍和宫大街出来,方明华又坐公交马不停蹄赶往安德里北街总政大院,见到宋棠棠的姥爷和姥姥,在老人家这里不能放下买的礼品就走,最起码要吃一顿饭。

  两位老人对于这个准孙女婿的到来非常高兴,特别是姥爷,笑着说道:“明华,前天晚上棠棠打电话说你要来燕京,我非常高兴,晚上我特意开了瓶茅台,你陪我喝两杯!”

  结果姥姥一瞪眼:“赵大夫说了,不让你喝酒!”

  “不是我要喝,这不明华来了嘛”姥爷辩解道。

  额滴神呐。

  责任都推到我这里了!

  方明华愕然。

  晚上吃饭的时候,还是开了一瓶茅台,不过大半部分都落到方明华的肚子里。

  “明华,我听棠棠说,你准备燕京买处四合院?”姥姥关心问道。

  方明华还没开口,姥爷插话进来:“明华,如果你和棠棠来燕京就住这里,这么大个院子就我和你姥姥俩人,多冷清!还买啥房子?”

  “老宋,你不懂!”姥姥嗔道:“这燕京的四合院啊,天子脚下,皇城根儿,有历史和文化价值!什么叫书香门第?这就叫书香门第!”

  哎呦

  姥姥,你果然是大家闺秀,曾经的书香门第,考虑事情果然有文化品味。

  不过我可没想这些,想的是以后可以升值。

  当然这话方明华没说。

  听了姥姥这番话,姥爷说道:“既然这么说,那好,我找机会帮你打听打听,看有没有合适的。”

  “多谢姥爷!”方明华闻言大喜。

  在总政大院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方明华才坐公交车赶往八里庄。

  燕京八十年代的八里庄很是繁华,京棉一厂、二厂都在这里。在这个年代纺织厂所在的地方都是比较繁华,犹如西京的东郊纺织城。

  一栋栋一栋栋崭新的6层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昔日三层的红砖楼房已经显得陈旧。很多职工搬进了新房,电视机几乎走进了每个家庭。

  狭窄的八里庄路两侧,逐渐形成了自由市场,每天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二道沟河的北岸,也在城乡接合部重建建大名鼎鼎中央文学讲习所新校舍。

  今年,国家将中央文学讲习所改名为鲁迅文学院。

  这次第二届全国文学奖评委会就设在鲁院里。

第189章 诗坛本来就是个江湖

  八里庄的鲁院校舍修建好还没有正式启用,原来文讲所的学员还租用朝阳绿化队的房上课,所以这里暂时空无一人。

  方明华先是在指定的招待所安排好住宿之后,立刻赶往鲁院,在一间会议室里见到陆续从全国各地赶来评委。

  著名诗人艾庆、公木、臧克家,冯之,流沙河,《诗刊》杂志社主编兼诗人邵彦祥、《当代》负责诗歌工作的副主编张仲鄂一个个大名如雷贯耳,在当今诗坛上都是大佬级人物,而方明华妥妥的小字辈,

  这次诗歌评奖程序是:由各省作家协会和全国重要出版社按分配名额推荐,每届推荐的总数是两百多部。

  再由不久前成立的读书班子向评委会报送一个超过评奖数一两倍的推荐书目,每本推荐诗集附上500字的推荐语,供评委参考。评委会投票,要2/3才能通过某一本诗集获得奖项。

  这次评委会预计评奖16本诗集,一共有40本候选诗集在15位评委手中传阅,大家相互讨论,争论再所难免。

  现在方明华手里就拿着一本诗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这是朦胧诗三大诗人——北岛、顾城、舒婷唯一参选的一本诗集。

  此时北岛虽然已经名满天下,可惜他的诗歌到现在还是以单首诗歌的形式发表在国内诸多杂志上,还没有形成一本诗集。

  顾城的情况也是如此,不过由闽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两位青年诗人写于1971年到1981年十年间的诗作共64首。

  舒婷在82年已经由申城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一部诗集《双桅船》,并获得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文学奖获奖二等奖,所以这部诗集里收集诗歌较少,只有21首。顾城的诗歌占了绝大多数。

  像他前期写的《一代人》《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请拿起这枝花》等全部收集这里。

  方明华拿着诗集认真读着。

  里面也有自己不熟悉的诗歌,像舒婷的这首《“?。!”》。

  没错,题目就是几个标点符号。

  “现在,让他们

  向我射击

  我将从容地穿过开阔地

  走向你,走向你

  风扬起纷飞的长发

  我是你骤雨中的百合花。

  作者总是透过现实生活的冷漠或虚假的表面,把感觉深入到生命的内部,为人的最真实的要求而呼吁。

  还有顾城的这首诗:《雨行》

  云灰灰的再也洗不干净

  我们打开雨伞索性涂黑了天空

  在缓缓飘动的夜里有两对双星

  似乎没有定轨只是时远时近

  写的都很美。

  按照规定,伱觉得某一本诗集写的不错,评委会专门给每个人一张选票,上面都有候选诗歌名称,你在后面打个钩即可,同时还要写上一段点评。

  方明华拿起钢笔很庄重在这本诗集后面画了个对号,然后思考了下,开始写评语。

  他旁边坐着的是《当代》副主编张仲鄂,在81年《当代》杂志社举办过一次新时期诗歌大赛,方明华曾获得二等奖,还来燕京领奖并且开过诗歌研讨会,所以两人也算认识。

  张仲鄂一侧头,无意中看到方明华在《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后面打上对号,就忍不住低声问道:“方主编,你也喜欢这本诗集?”

  “是啊,我觉得他们都写的很美,舒婷的诗,友情与爱的描写在这些诗中占了突出的位置,表现了一位温柔善感的女性的充满人情味、骚动不宁的精神世界。”

  “而顾城的呢,除了《我的墓地》、《就义》、《大写的“我”》等篇什触及到了现存社会,婉曲地批评了制造人生悲剧的政治力量以外,多数诗歌都是以一颗纯净的童心,来营建一个高于现实世界的“童话的花园”

  总体而言:淡淡的忧伤构成了这部诗集的基调,真实地反映出一代有着不幸遭际的青年人的失落感和寻求人生实现的骚动与苦闷,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我觉得都非常好!”

  “方主编,你分析的不错。”张仲鄂点点头,突然压低声音显得有些神秘:“不过,有人可说这本诗集不符合这次评选要求。”

  “不符合要求?你的意思是说这本诗集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两人合著?”方明华突然意识到什么。

  张仲鄂点点头。

  方明华有些不解:

  “不对吧?张主编,这次评选规则上并未注明必须诗集是一个人所写,再说了,这次评奖是针对诗集是否优秀又不是评选诗人,这个不影响吧?”

  张仲鄂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方明华也没再问,低头看着诗稿。

  诗坛本来就是个江湖,在座各位大佬和这些诗集的作者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喜欢某个人或者讨厌某个人,这些主观印象很容易带到对诗歌本身的评价中来。

  舒婷、顾城都是朦胧诗的代表,而在座的有不喜欢朦胧诗的大佬。

  这不是道听途说,而是公开的事,曾经为此在报纸杂志上隔空争论过,并非什么秘密。

  方明华没在意此事。

  我喜欢的,我就打个对号,不喜欢的就打个叉叉,能否获奖,也不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

首节 上一节 150/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