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165节

  贾平娃听了这话,也端起酒杯站起来笑着说道:“颜导演看上这篇小说?没问题,拿去尽管拍!不过你得答应我个条件。”

  “什么条件?”

  “咱俩得喝三下,这是我们商洛人的规矩,喝完就是朋友。”

  贾平娃的酒量可以说是这里最厉害的,连方明华都自愧不如。

  没办法,人家从小就是喝包谷酒长大的。

  听了贾平娃这话,颜学恕心想,为了拍这部小说,拼了!

  端起酒杯就和贾平娃一口气喝了三下,脸顿时红的像马猴屁股。

  “好,够汉子,这篇小说就交给你了!”贾平娃大笑。

  坐在旁边一直默默不说话的张亿谋看的直咂舌,难怪吴厂长临走前说的。

  只要能喝酒,别的都不是什么事。

  想到这些,他心里突然热乎起来。

第209章 张亿谋想拍电影

  这时候,吴天民又笑眯眯的看着方明华:“明华,你那篇《太阳照常升起》好像还没有人拍成电影?”

  “意识流小说嘛,导演不太喜欢。”方明华回了句:“怎么?吴大哥,你感兴趣?”

  “对,我想试试。”

  卧槽,吴天民想拍这部电影?

  那以后就没姜纹的机会了?

  “明华,怎么了?”吴天民关心问道。

  “没,没什么,只要你喜欢那就拿去。”方明华笑着说。

  原来第五代导演拍的,现在由第四代导演拍,看看到底谁拍的更好看?

  两人都拿到自己心里想要的小说自然很高兴,拿起酒杯又来了个小高潮。

  这时候只见张亿谋站起来,端起酒杯说道:“首先,我敬吴厂长一杯,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和我同学拍的《黄土地》估计就会夭折,这一杯是代表我和我同学陈开歌敬您的。”

  说完恭恭敬敬端起吴天民的酒杯递给他。

  吴天民接过酒杯,笑着说道:”都是小事。咱们拍电影的,出去拍戏都不容易,互相帮个忙是应该的。”

  “到底是怎么回事?”贾平娃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张亿谋说起过程来。

  原来去年张亿谋、陈开歌拍《黄土地》来秦省选景,陈开歌是导演,张亿谋是摄影师,当时刚从电影学院毕业分到桂省厂,钱很少,拍摄的时候车还坏了。有人介绍他们去找也在绥德拍戏的吴天民。

  吴天民正在那里拍电影《人生》,见到张亿谋他们特别热情,很豪爽,说“年轻人不容易,拨一辆车,开回去跑秦北”,连汽油都帮他们出了。

  “当时我和开歌特别感动,这也是我们俩合作拍第一部戏,到现在陈开歌还惦记着伱的好呢。”

  “原来是这样啊.张亿谋,那你敬吴厂长一杯怎么行?起码得三杯!”贾平娃笑着插话进来。

  “对,最起码三杯!”

  于是在众人的哄抬之下,吴天民喝了三杯张亿谋的敬酒,张亿谋自己也陪着喝了三杯。

  紧接着张亿谋又敬了颜学恕一杯酒,才对其余几人说道:“三位大作家,我也敬三位一杯,我先干为敬。”说完将自己的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

  “喂张摄影师,你喝一杯也不行,得三杯!”贾平娃手里夹着烟,笑着说道。

  三杯就三杯,张亿谋一咬牙,又喝两杯,最后一杯贾平娃端起酒杯笑吟吟的陪着喝了一杯。

  有了贾平娃这个开头,到了陆遥和方明华这里只能如法炮制,张亿谋一口气喝13杯酒,脸变的通红。

  他接着说道:”三位作家,我虽然只是一名摄影师,说实话我对导演这工作也非常感兴趣,当初在燕电上学的时候,不仅学习摄影还自修过导演课程。”

  说到这里,张亿谋看着贾平娃,恭敬的语气问道:”贾主席,我非常喜欢您写的那篇小说《腊月·正月》能不能让我拍成电影?”

  贾平娃没想到这个摄影师竟然要拍自己的这部小说。

  这部小说算是自己的得意之作,也入选今年中篇小说获奖候选名单。

  讲的是退休教师韩玄子,在知识、名望、家庭经济实力等方面远胜于出身贫寒、地位卑微的普通乡民王才。

  但王才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参与经济变革,不无艰难却一步步走上创业道路。虽然韩玄子想方设法算计王才,竭力阻遏王才的发展,而最终陷入四面楚歌的,却正是他自己。而且,这一新旧替代的过程只经历了腊月到正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小说发表之后,外界评价很高,以底层小人物的个性塑造来探讨经济变革中必将涉及的道德伦理、人情世态的种种问题。显示出构思的深刻与成熟。

  现在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去拍,有些舍不得啊。

  何况这个人是摄影师而不是正儿八经的导演!

  贾平娃于是笑着说道:“不好意思,张摄影师,这部小说暂时还不想改编成电影。”

  张亿谋有些难堪。

  被人直接拒绝了!

  场面顿时有些尴尬。

  吴天民看到这样子,立刻给打圆场,端起酒杯哈哈一笑:“贾主席说这部小说不能拍,肯定有他的原因!这很正常嘛。明华,你又没有合适的小说?”

  方明华笑着说:“我就写了那几本,科幻估计张摄影师不会感兴趣,别的那几本你的意思?”说完方明华看着张亿谋。

  张亿谋踌躇了下才说道:“方主编,您写的小说好几部都已经被改编成电影,《路边野餐》《悟空传》这样的意识流小说我恐怕拍不好,《闯关东》是一个长篇小说我觉得改编成电视剧更合适。其实我最喜欢的是那部《隐入尘烟》不过已经被吴厂长拍要不我试试《驴得水》?”

  张亿谋竟然想拍魔幻喜剧片?

  方明华目瞪口呆。

  真想象不出他会拍成什么样子?

  吴天民觉得也有点不靠谱。

  别看那部小说写的喜剧,人物很讨喜夸张,但是喜剧拍不好就是“疯剧”!

  喜剧有时候比正剧还难拍。

  “亿谋,那部小说就算了吧,不好拍。”吴天民直接替方明华拒绝。

  张亿谋有些失望,不过还是点点头,笑了笑坐下。

  但大家都能看出他笑容中有些苦涩。

  “张摄影师,我准备写个关于乡村教师的小说。”这时候方明华突然开口说道。

  看到大家略带诧异的目光,方明华解释道:“这次不是科幻,正儿八经的现实主义题材,如果张摄影师感兴趣的话,到时候可以拿去拍。”

  “谢谢,谢谢。”张亿谋喜出望外。

  方明华写的,哪本不是精品?

  乡村教师,肯定写的农村的事,这也是自己喜欢和擅长的。

  “方主编,我再敬你一杯!,我先干为敬!”张亿谋又端起酒杯。

  “要按贾哥说的规矩啊,三杯!”方明华也笑眯眯说道。

  酒宴过后,方明华和陆遥夫妇两人骑着自行车一块向北骑去。

  “明华,你怎么又想起写老师了?”陆遥边骑边问。

  “陆大哥,你和我陪铁声去过秦北,像李元福那样的老师是不是值得写?”方明华反问道。

  “那倒是,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教书真的不容易啊。”

  “是啊,像李元福这样的老师,咱们国家,特别是大西北何止千千万万?写成科幻有人说不入流,那我就正儿八经写一篇吧,还有那个姓张的摄影师确实是个人才,吴大哥非常看好他。“

  ”你也这样觉得?”

  “对,我这个人,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第210章 《一个都不能少》

  方明华倒不是为了张亿谋非要写一篇关于教师的小说,而是他的确有这样的想法。

  基层教师真的很辛苦。

  他记得他没来到这时代之前,他的初中语文老师姓孟,比李元福情况稍微好点,是八十年代的中师生。

  据听说当年中考,考了全县第三,中师毕业后开始是在小学教书后来又到乡上教初中,兢兢业业教了一辈子书,桃李满天下,自己却一直是中专文凭。

  刚开始为之骄傲文凭后面逐渐贬值,到最后羞于说出口,就因为文凭上不去,所以后面评职称每每受阻。最后仅仅以二级教师退休。

  孟老师教的真好啊。

  竟然能会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不带一点方言,方明华还记得他很感情的诵读《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时的表情和抑扬顿挫声调

  今天刚好张亿谋提出这个想法。

  他不是拍过一部反映农村教师题材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吗?

  听说是根据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

  方明华没看过这部小说但看过电影。

  就写它吧。

  直接把剧本写出来,也可以继续写成小说发表。

  说干就干,方明华回到家第二天晚上,按照计划码字完《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之后,就开始写这个剧本。

  剧本并不复杂。

  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只有十三岁的女孩魏敏芝被田村长从邻村找来代一个月课。

  高老师见魏敏芝年纪太小,认为她无法教书,不想要她来代课。村长告诉高老师,找这么一个人并不容易,让魏敏芝把学生看住,凑合一个月等高老师回来再说。

  水泉小学学生的辍学情况非常严重,每年都有学生流失,现在只剩二十八个。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

  魏敏芝不会上课,整天让学生抄课文,每天清点人数。学生们见她人小,不听她的话,甚至还故意捣乱,教室里乱哄哄。但她不闻不问,只是守在教室门口,不到时间不让便不让学生走。

  十岁的张慧科为了给家里还债,不得不辍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牢记高老师的叮嘱,一个也不能少,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独自一人踏上了进城寻人之路

  这部电影是在2000年左右上映的,获得了国内金鸡奖以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以及其他多项大奖。

首节 上一节 165/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