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186节

  “我只是抛砖引玉,自己一点个人粗浅看法而已。”方明华很是谦虚:“毕竟,先锋类文学,这种写作手法起源于欧美。”

  “的确如此,但先锋小说到某个国家和某个地区,就会变得不同起来,毕竟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实验小说嘛。”

  两人聊的很投机,这顿早饭足足吃了一个多小时。

  丽莎坐在边上认真听着,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没有说话。

  直到这顿早饭吃完,方明华礼貌告别回宾馆。

  “亲爱的明华,我很少见到聂教授如此和一个人深入交谈,她总是很忙,一方面要给大学学生上课,一方面还有组织培训的事。”丽莎跟在后面说到。

  “是吗?我以为聂教授和别人也都如此呢或许因为我是中国人的缘故吧?”方明华笑着回答,顿了顿又说道:

  “丽莎小姐,能否帮我一个忙?”

  “愿意为你效劳。”

  “能否找辆车送我去火车站?和聂教授聊的时间有点长,我害怕我赶不上火车。”

  “OK,没问题!”

  没过几分钟,姑娘就开着一辆黄色甲壳虫,风驰电掣般将方明华送往火车站。

  买票、进站,终于在火车拉响鸣笛的那一刻,方明华背着旅行包冲上火车。

  从爱荷华城到芝加哥也就200多公里,方明华决定独自坐火车去,沿途欣赏美国中部风光,还可以看到密歇根湖。

  等方明华上了火车,突然有些后悔。

  好歹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帝的火车,怎么连国内的绿皮火车都不如?

  老式火车颇有十九世纪遗风,烧的竟然是煤,一跑突突突的喷蒸汽!

  而且椅子也不舒服,比坐国内的绿皮火车还难受。

  不过火车上人不多,美国本来就是汽车王国,或者去坐飞机,火车反倒坐的人少,这样更让他感到舒服。

  国内坐火车实在是太挤了。

  还有,外面风景不错。

  现在是夏天,原野上有一股好闻的淡淡焦味,太阳把一切成熟的东西焙得更成熟,黄透的枫叶杂着赭尽的橡叶,一路艳烧到天边。

  这感觉挺非常惬意,方明华心旷神怡,不由得轻轻哼起一首美国乡村民谣。

  When I was young

  (当我年少时)

  I'd listen to the radio

  (我喜欢听收音机)

  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

  等待我最心爱的歌曲

  When they played I'd sing along

  当他们演奏时我会跟着唱

  美国卡朋特乐队所唱的《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被许多国歌手以多种语言翻唱。

  香江歌手陈慧娴、内地歌手姚斯婷都翻唱过这首英文歌曲。

  这首歌在九十年代风靡整个内地,所以方明华也会唱。

  列车在密歇根州达文波特市稍作停留,车厢里上来三个青年,两女一男,坐在方明华的的对面,嘻嘻哈哈聊起天来。

  听他们的聊天内容,是达文波特市安布罗斯私立大学的学生,也是赶往芝加哥参加这次星云奖颁奖典礼的。

  “杰克,你猜猜,今晚哪些小说能获奖?”一个留着一头如瀑布般金黄色的头发,烈焰红唇的姑娘问身边高个青年。

  这个叫杰克的青年有着一头金黄色的短发,他听了同伴的问题,沉思了下才说道:“艾米丽,我觉得长篇应该是《神经漫游者》,书中创造那个“赛博空间”简直太迷人。”

  “中短篇,欧克塔维亚·布特勒那篇《血孩》很不错,当然另一篇《来自火星的杀手》也挺好,难分伯仲。”

  “杰克,难道你不觉得中国人写的那篇《乡村教师》非常惊艳吗?”姑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听到对方说到自己写的那本,方明华微微侧过脸看了对方一眼。

第240章 火车上的邂逅

  两人没注意方明华的表情,依旧自己的谈话。

  这个叫杰克的青年回答道:“是写的不错,但和《血孩》以及《来自火星的杀手》没法比,该不会因为你的父亲曾经做过教师的缘故吧?”

  杰克说完笑起来,继续说道:“还有,艾米丽你想过没有,从来没有中国人写的科幻获得过星云奖,别说中国人,整个亚洲人都没有!”

  “什么都有第一次嘛,你看,印度的泰戈尔不是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吗?他是首位亚洲人!还有日本的川端康成是首位东亚人!”艾米丽辩解道。

  “我知道,不过这个叫做明华的中国作家出版的那本科幻小说集而言,我更喜欢他写的那篇《太阳浩劫》,当然如果主角如果是白人更好了。”杰克话锋一转,说道。

  “你这是典型的白人优越感!”艾米丽驳斥了同伴一句,又说道:“我最喜欢的是《机器人瓦力》,写的真是太浪漫啦!”

  “瑞米,你呢?怎么不说话?”艾米丽看着坐在边上一个很安静的姑娘。

  这个叫做瑞米的姑娘,留着亚麻色的马尾辫,高高的鼻梁却有一双黑色的眼睛,典型的混血儿。

  “我喜欢《诗云》。”姑娘回答道。

  “你父亲是中国人嘛,喜欢中国诗词。”艾米丽说道。

  瑞米没有回答,她只是偷偷看着坐在对面正欣赏着外面的风景的方明华。

  方明华也注意到这个具有中国血统的姑娘看着,就很有礼貌的报以微笑。

  姑娘似乎受到某种鼓励,试探问道:

  “你好.你是不是来自中国大陆?”

  说的是中文,虽然不是很标准。

  方明华听到有人招呼自己,转过头看着姑娘,微微有些诧异:“伱怎么知道我来自中国大陆?”

  “因为,你这身打扮呀。”姑娘微笑着说道。

  方明华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的穿的白衬衣蓝裤子,有些无语。

  还是国内制做的那套制服。

  其实穿上不舒服,但他不得不穿。

  今天晚上就要参加颁奖典礼,咱们也得穿的稍微庄重点吧?

  昨晚没买到衣服,他只好将带来的白色确良衬衣洗干净,又用烘干机烘干,今天早上又穿上。

  只不过没有扎领带。

  结果被姑娘认出来。

  旁边那对青年看到自己的同伴和坐在对面的东方男青年用汉语交谈,就停止自己的话题,好奇看着他们。

  方明华用不算特别流利英语告诉他们:“自己的确来自中国大陆,参与一项文化交流活动,不过有点私事准备去芝加哥一趟。”

  “你去芝加哥?那里有你的亲人吗?”华裔女孩好奇问道,也换成英语。

  “有我的朋友不过我这次主要是参加星云奖颁奖仪式。”方明华实话实说。

  “你也是科幻爱好者?!”旁边那个烈焰红唇的姑娘惊呼道。

  “是的。”

  共同的爱好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相互介绍后,艾米丽好奇问道:“你看过你们中国人写的那篇《乡村教师》吗?你觉得他这次能获奖吗?”

  方明华听了笑起来:“看过,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当然他希望能获奖。”

  “不可能。”这时候杰克插话进来:“那篇小说是不可能获奖的,它无法和《血孩》《来自火星的杀手》相比。”

  方明华已经听到这个男青年和同伴刚才的谈话,知道这种争辩没有任何意义,就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艾米丽怒视同伴一眼,又继续和方明华聊起来,她似乎对《乡村教师》很感兴趣。

  “冒昧问一句,在你们国家,真的有书上描写的那么落后和愚昧的地方吗?”

  “有。”方明华很坦诚看着对方。

  “不过,我们正在努力改变这一切,提高对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和你们国家一样,我们国家从今年开始也设立了教师节。而且将来还有成立“希望工程”,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总之,我们正在努力,努力使我们国家变得更美好,将来一定会像你们国家一样。”

  艾米丽听了沉默了一下,突然说道。

  “方明华,你和我见过的别的中国人不一样。”

  “是吗?别的中国人是什么样?”

  “我见过你们国家来我们这里的留学生,提到你们中国,有的人遮遮掩掩,不愿提不愿说;有的则说的一无是处.是不是瑞米?”艾米丽看着旁边的女同学,问道。

  瑞米和艾米丽看上去性格不太相同,显得很文静,听了同伴的话轻轻点点头。

  方明华听完笑了。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家丑不可外扬,或许有人秉承这种心理,但我更喜欢另外一句古话,叫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没什么可丢人的,因为我们正在努力改变。”

  可惜方明华的英语水平不够熟练,让对方听的有些茫然,最后靠瑞米重新翻译。

  几人热聊着,火车最后到达芝加哥市,方明华也跟着众人下了火车。

  “方明华,你和我们一块走,我们经常来这里比较熟。”热情的艾米丽发出邀请。

  方明华接受了邀请,一块打的去芝加哥林肯公园的湖上剧院——今晚的颁奖仪式在这里举行,并在附近的快捷酒店预定了房间。

  方明华也很热情的请他们三人吃了汉堡包和可乐。

  今天的芝加哥市成为科幻迷们的圣地,组委会为此举办了一系列活动讲座和科幻电影,当然今晚的颁奖典礼是重头戏。

  方明华跟着艾米丽三人拿着邀请函进了剧院,里面人已经很多,科幻届的颁奖典礼没有好莱坞颁奖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噱头,也没有电影明星穿着各种奇装异服争奇斗艳。

  大家穿着很随意,大部分都是T恤牛仔裤,当然极个别部分人穿的比较正式,一身西装革履——像方明华这样,这些都是作品被提名有可能获奖的。

  四人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

  艾米丽东张西望,突然惊呼道:“天啦.我看到阿瑟·C·克拉克!”

  “还有艾萨克·阿西莫夫!他们是颁奖嘉宾!”

首节 上一节 186/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