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198节

  小说之所以受欢迎,因为它写了中年人的一个梦,梦醒后,还是要踏入烟火中。

  方明华没有来到这个时代之前,也是个中年人啊。

  小说不算长,也就是八万字左右,小说方明华看过,电影也看过,所以写起来毫不费力。

  两人又各自趴在书桌前,白天晚上奋笔疾书。

  这天晚上,张先亮写的那篇《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终于完稿,显得很是轻松。

  他看着依旧在写书的方明华,开玩笑道“明华,前两天你和那个艾米丽姑娘出去玩了一趟,来灵感了?心中有千言万语需要抒发出来?”

  “你别说,还真是。”方明华放下笔,也开起玩笑:“不过是在吃饭的时候听了当地一位餐厅老大爷讲的故事。”

  方明华就把餐厅老板讲的故事又说了一遍。

  “我觉得很有趣。”

  张先亮听了略一思索:“这故事有点普通,不过稍微修改一下就变得有意思。”

  “哦?你说?”方明华顿时也来了兴趣,他想知道张先亮如何写这部小说。

  “很简单,将女主是寡妇改成婚内出轨,一夜情的故事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都是写作的热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咱们古人不就这么说吗?”

  “嗯,有道理。”方明华笑道:“我也准备这么写。”

  “不过一夜情违背世俗道德,即便是在美国这样发达国家也是如此,这就是看伱如何写。”张先亮继续说道。

  “这个题材有点敏感,写好了大家争相传阅,写不好可要挨骂的。”张先亮点了一支烟缓缓说道。

  “张大哥,你该不会是说你写的那篇《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吧?”方明华说道。

  张先亮听了一愣,立刻哈哈大笑:“你说的没错,我写的这本,肯定会有人骂,不过我习惯了。我前面写的那篇《绿化树》不是也有人骂?”

  的确如此。

  张先亮的小说充满男性中心主义,而且小说里有大量的性爱描写,这本《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堪比贾平娃的《废都》,只不过里面没有吸引人眼球的此处省略XXX字。

  为此,他遭到不少人严厉批评,包括一些女作家。

  其中最厉害是王安依,曾经写过一篇中篇小说叫《叔叔的故事》,里面好多内容其实是对张先亮这种男人的讥讽,当然这是九十年代的事情。

  这与张先亮自身的经历有关,他的好多小说素材来自自己二十年劳教经历。

  听到张先亮自嘲式的回答,方明华笑道:“张大哥,我胆子可没你那么大,我是这么想的:

  “要是以给相逢以情爱,给情爱以欲望,给欲望以高潮,给高潮以诗意,给离别以惆怅,给远方以思念,给丈夫以温情,给孩子以母爱,给死亡以诚挚的追悼,给往事以隆重的回忆,给先人的爱以衷心的理解”,

  “哈,你总结的很精辟,不过我感觉你这样写,这本小说缺乏批判性和社会深度。”张先亮回答道。

  方明华笑了笑没说什么。

  他这一代人的小说里总是要体现社会批判意义,其实这本《廊桥遗梦》只不过是一本温情的畅销书罢了。

  又不打算获茅盾或者诺贝尔奖。

  OK就这样。

  用了半个月时间,这篇将近8万字的小说出炉,,这是方明华来美国后写的第二部作品,如果算上《盗梦空间》剧本和小说,应该是第三本。

  也够了。

  当然这本中文稿还得翻译成英文,他本身也没打算在国内发表。

  依旧得拜托聂华苓教授,包括已经改编成小说版本的《盗梦空间》

  上次翻译《盗梦空间》,方明华支付了对方2000美金。

  这次聂教授二话没说,立刻答应。

  OK,任务完成,在美国学访时间也过了大半,下一步是按照计划去美国各地访问游学。

第257章 “垮掉的一代”诗人

  第257章 256“垮掉的一代”诗人

  时间已经到了八月底,按照IWP项目安排,这次参观访问分两个地方,一个是向东,乘坐飞机到纽约、华盛顿。

  另一个是向西,到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和洛杉矶,每人任选一条路线。

  亦舒和张玲选择了去纽约,方明华和张先亮去了洛杉矶。

  其实对于方明华而言去哪都无所谓,但张先亮想去洛杉矶,还拉上方明华。

  “明华,陪我去好莱坞看看,是不是真像传说的那样。”张先亮说出自己的目的。

  “可以。”方明华很爽快的答应。

  张先亮想去看好莱坞,好事嘛。

  以后他要创立西北镇北堡影视城的,见见世面也好。

  艾米丽晚上和往常一样来到酒店,听说方明华要去洛杉矶,也很开心。

  “欢迎去洛杉矶,欢迎到我家做客。”

  “你家?”

  “你忘记了,我家就在棕榈泉啊,距离洛杉矶也就两个小时的车程。”

  哦,姑娘是说过,不过方明华不知道棕榈泉距离洛杉矶不远。

  “夏校课程还有一周就结束,我到时候要回一趟家,然后大学报到.邀请到我们棕榈泉去玩,我敢说,我们那里要比爱荷华还美!”

  姑娘很热情。

  方明华就答应了。

  “这是我家的电话号码,如果你到了洛杉矶以后,可要打电话给我啊。”

  “好多,谢谢。”

  方明华接过姑娘写的纸条。

  艾米丽聊了一会就走了,她说她回去也要写一篇小说——这是夏校布置的作业。

  “你写的什么内容?”方明华好奇问道。

  “暂时保密,等我写好以后再给你看。”姑娘显得神秘。

  等姑娘走后,张先亮笑着说道:“明华,这个姑娘对你好像有那么个意思啊。”

  方明华看的出来,艾米丽的确有那么个意思。

  不过,都是萍水相逢的人,自己很快就要回中国了。

  何况,西京还有宋棠棠在等着自己呢。

  自己可不能在这花花世界被迷花了眼。

  9月1日,张明华一行六人坐飞机离开爱荷华城飞往旧金山,同行的还有印巴、阿根廷各一位作家,另外是IWP一位叫威尔逊的男人随行。

  在旧金山呆了五天,除了参观有名的金门大桥和旧金山艺术宫,最主要是在旧金山著名的地标书店——城市之光,和城市之光的创始者、诗人劳伦斯·费林盖蒂进行了一场交流。

  劳伦斯·费林盖蒂是美国著名诗人,出版商、“垮掉一代”运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垮掉的一代”出自美国作家海明威写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形容二战后一代青年人为迷失的一代,或者垮掉的一代。

  但就是这批被认为无可救药的年轻人在后来的岁月中产生了猫王、比尔盖茨、乔布斯、霍金、杰克逊、乔纳斯、马丁路德金等奠定了美国未来基业的各色精英人士。

  这让方明华想起国内在后世,称“90后”称为垮掉的一代.

  城市之光是劳伦斯·费林盖蒂在1953年开设的,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大本营、“反叛文化”的路标。

  在70年代,那个美国充满激情的年代,很多书店的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甚至是在FBI的监视下,仍试图探索不同于主流文化的出路。在80年代早期,城市之光度过了艰难的经济危机时期。

  而如今,美国经济出现了一波强劲反弹,经济复苏,“城市之光”书店也跟着繁荣,已经成为了先锋文学的圣地,在这里可以找到各种精彩却冷门的绝版作品。

  对于IWP作家放学团成员的到来,劳伦斯·费林盖蒂表现出了热情的欢迎。

  劳伦斯·费林盖蒂今年已经快70,穿着一件T恤牛仔裤,留着络腮胡须,显得很精神,他在书店门口,和每个进来的作家热情拥抱。

  轮到方明华这里,他张开双臂说道:“欢迎您,来自东方的朋友,你写的那篇《当代先锋文学思潮与未来的展望》,非常有意思。”

  “费林盖蒂先生,你看过那篇文章?”方明华感到非常惊讶。

  那篇文章出国前他让李丽翻译成英文之后,带到美国本来是在IWP讲座上发言,后来临时改成讲中国古诗词,所以就没用上。

  后来艾米丽来夏校学习写作,他就借给姑娘让她参考,并没有在公众面前公开过,怎么会传到千里之外的旧金山?

  看到方明华惊讶的目光,劳伦斯·费林盖蒂解释道:“爱荷华大学有位教授是我的朋友,他今年在学校夏校讲课,恰巧有位女生看过伱写的那篇文章,推荐给她的老师——正是我的朋友。”

  原来如此!

  方明华记得那天去看廊桥的路上,艾米丽说过这话,不过方明华也没太在意。

  “谢谢,我也看过您写的诗集《心灵的科尼岛》。”方明华回答道。

  这些轮到费林盖蒂惊讶了:“你看过我写的诗?”

  “是的。”

  费林盖蒂非常高兴:“真没想到,我的诗歌能传到遥远的东方国度。”

  方明华听了心里表示抱歉。

  他真看过,不过那是还没有来到这个时代之前,现在国内还没有这本诗集的中译本。

  就做当一个美丽的误会吧。

  费林盖蒂欢迎之后,带着他们参观了这家大名鼎鼎的书店,

  书店比较大,但似乎并不追求宽敞的“消费空间”,而是尽量把更多的书籍提供给读者。

  方明华等人穿行在鳞次栉比摆放的书架之间,几乎仅能容纳两个人侧身而过。

  一条狭窄的楼梯通到地下室,里面的书籍让人看的眼花缭乱:揭丑报道、无政府主义、阶级斗争……

  一楼是文学类书籍,这里可以找到先锋文学的最新动态,其中很多作品都是在“城市之光”出版社出版的。

  方明华大概翻了翻,欧美的、拉丁美洲、甚至印度都有,唯独缺少来自中国的。

  也是,所谓“先锋文学”在中国起步不久。

  “方先生。”跟在他后面的费林盖蒂说道:“看你写的那篇文章,你们国家现在也开始盛行先锋类小说,我听说你也是杂志社的主编,你可以挑选一些优秀小说,拿到我们国家来,我们城市之光出版社可以负责出版英文版!”

  这个可以有!

首节 上一节 198/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