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217节

  再说,20万买辆桑塔纳实在是亏。

  燕京的那套四合院才15万!

  估计夏利车快上市了吧?

  天津夏利也算一代国民神车,价格实惠而且也是经久耐用。

  要不,就再等等?

  方明华边骑车边想,不一会儿就到端履门十字的盛世图书公司,一上楼就发现楼道里排着队伍,年轻人居多,原来都是来应聘的。

  八十年代有一“多”:待业青年多。

  70年代末落实政策,几千万下乡的青年全都回来,迅速就造成了70年代末的80年代初城里四千万待业,当时就叫做待业青年。

  现在已经是八十年代中期,国家经济形势蓬勃发展,这个问题有所缓解但并没有彻底解决,每年都有数千万新增劳动力,还有大批因为包产到户,挣脱了土地的束缚涌入到城市找工作的农民工,这让社会和政府感到头疼。

  所以,方明华看到这么多应聘的人并不感到多少奇怪。

  方明华边打量,突然在队伍里发现一张认识的面孔。

  雷学城!

  方明华认识他已经有好多年了,第一次还是在81年春天,方明华获得《当代》杂志社举办的诗歌大赛中获得第二名,在前往燕京领奖的火车上偶遇他。

  这家伙竟然逃票!

  后来聊了会才知道他是热爱诗歌的文学青年专门跑到燕京见自己崇拜的诗人北岛。

  后来又在82年元旦过后,方明华当时还是一名门卫值夜班,这家伙晚上带着一个小姑娘竟然跑到杂志社去偷书,结果被方明华当场逮住。

  不过这是教训一顿就放他们走,临走还把自己买的书借给他看。

  后来小伙子又借了几次书,后面就再也没来过。

  方明华好几年没见过他没想到今天在这里遇到。

  雷学城也看见了方明华,却赶紧把头转向一边假装没看到。

  方明华本来还想招呼,看到他这样子微微一笑,就没说什么,擦身而过。

  招聘是由赵红军和宋棠棠亲自主持,方明华没有参合进去,说了自己只是投资,除了一些大的事项需要决断,这些具体事务他一律不过问。

  看着应聘青年们紧张的回答赵红军提出的问题,方明华感到有些无聊,就到公司的编辑室去找老金聊天。

  老金原来是《延河》杂志社的校对编辑,退休后被赵红军聘请到公司做编辑,因为养的那个儿子不成器,找不到合适工作娶不到媳妇,所以只好兼职。

  公司开业的时候,方明华曾经见过他一次,那时候老金见到方明华还有些不好意思,觉得丢人,但这次见到就大方许多。

  “哎呦.方主编,不现在应该叫你方主席。”老金笑呵呵的站起来和进来的方明华握手。

  “金编辑,看你这气色不错啊,越活越年轻。”方明华笑着说。

  “呵呵,是不错,身体挺好,还能再干几年!”

  当然不错啊。

  退休工资调了,公司每月给他的工资也涨到110元,这样算来一个月收入可以到200元左右。

  这在西京市也算高收入了!

  更重要的是,两位经理都答应,将他的儿子安排到公司里来去跑销售。

  自己这个儿子有些吊儿郎当,不过能说会道,跑社会经验丰富,经过公司面试竟然通过了!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所以这次见到方明华,就主动和他说笑起来。

  编辑室的人也比以前多了几个,都是最近新招聘的,老金被委任为编辑室主任,干劲十足。

  两人闲聊了一阵,到了下班时间,老金要回家,方明华也不耽误人家,自己又回到副总经理办公室,没过多久就看到宋棠棠过来,显得有些疲惫。

  “招聘完了?”方明华关心问道。

  “嗯按照公司计划招聘20人,初步招了30人,我们将根据综合情况,再刷掉10个。”宋棠棠回答道。

  “初选名单里,有没有叫雷学城的青年?”方明华突然想到看到排队的那一幕,问道。

  “我看看名单。”宋棠棠拿出初选名单看了看,摇摇头。

  “没有。”

第287章 摆个地摊,出租武侠小说

  哦.

  方明华哦了声,不过也没说什么。

  “你说的雷学城我刚才招聘的时候有些印象。”宋棠棠继续说道:“看的书不少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可我们招的不是编辑而是跑销售的,问了几个问题,书呆子味太重,社交能力太差.你认识?”

  “嗯。”方明华点点头,就把和雷学城认识经过简单说了一遍。

  宋棠棠听了微微叹息了声,又说道:“要不,就招他进来安排在编辑室?”

  “你不是说公司前段时间招了四个编辑,不需要再找人了吗?”方明华反问道。

  “他也算是你的朋友嘛。”

  “算了,公司是公司,朋友是朋友,如果都这样,那还有七大姑八大姨的家门亲戚都要来怎么办?私人开公司最忌讳这个。”方明华否决了宋棠棠的意见。

  宋棠棠也没坚持,两人出了办公室,又和赵红军打了个招呼就下了楼。

  两人各自骑着自行车准备回家,方明华突然看到前面人行道上一个男人正慢慢走着,竟是雷学城。

  心一动,他对宋棠棠说道:“那个就是雷学城,我去和他聊几句。”说完推着自行车加快脚步赶了上去。

  “雷学城!”方明华叫了一声。

  雷学城扭过头一看竟然是方明华,停下脚步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方主编,你好,刚才你去盛世图书公司办事?”

  “不是,我去接我媳妇回家。”

  雷学城往后一看,一个穿着风衣的美丽少妇推着一辆坤车跟在方明华后面。

  额滴神呐

  这不是刚才坐在招聘席上的那位副总经理吗?!

  想到自己刷掉,雷学城也不好意思再和人家打招呼。

  “雷学城,你怎么会来应聘?你这几年一直没工作?”方明华问道。

  听到这话,雷学城有些羞愧,但还是把人家这几年的经历告诉了方明华。

  自从那年,在《陈仓日报》上发表了一首小诗之后,雷学城更加坚定了走诗歌创作这条道路。

  每天不是看各种文学诗歌书籍就是呆在屋里努力写作,可惜写诗这东西需要天赋并不是勤奋就能成为诗人。

  几年下来,除了在地级报刊期刊发表过几首小诗之外,一无所获。

  雷学城绝望了。

  今年他已经26岁,同龄人早就结婚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可他依旧单身一个。

  弟弟顶了老爸的班,去年结婚,弟弟弟媳对雷学城这个当哥的不但不给应有的尊重,反而冷言冷语,就因为他整天呆在家一分钱也挣不到。

  不得已,雷学城只好出来找工作。

  找了几家都不合适,最后看到盛世图书出版公司招聘销售人员,想到自己饱读诗书文学修养高,结果没被人家不要!

  这个年轻的女经理说话倒委婉,那个叫赵红军的老板一点也不客气:“我们要的是能跑市场的销售人员,不会只会卖弄几句诗词的酸秀才!”

  当时,他羞愧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当然,雷学城没给方明华说原话,只说自己感觉文学创作没前途,所以就想出来找一份工作。

  方明华听了哦了声,又问了句:“那次和伱一起来借书的那个姑娘呢?她现在干什么?”

  雷学城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闷闷说道:“顶了她母亲的班,去棉织厂上班去了。”

  后面一句他没说出。

  已经订婚了,新郎不是他。

  方明华看他这样子,也没再追问而是说道:“雷学城,我给你谋个事,你做不做?”

  “什么事?”雷学城听了顿时精神一振。”

  “摆个地摊,出租武侠小说。”

  “啊?!这?”雷学城惊呆了。

  他本以为自己和方明华也算有交情,这年轻的女经理又是方明华的媳妇,通过这层关系能到盛世图书供公司工作,没想到对方让自己摆书摊!

  “你也看到,现在武侠小说非常火爆,学生尤其爱看,你到边家村附近,那里有西大和西工大,或者去兴庆公园,那里交大和陕机院,学生多,生意一定不差。”方明华解释道。

  “当然不一定是武侠,琼瑶的言情小说或者一些《故事会》《武林》《古今传奇》杂志都行,学生爱看什么就摆什么.盛世图书出版的书,我可以让朋友以批发价卖给你。”

  雷学城愣着没吱声。

  方明华见此情景,拍了拍他的肩膀,也没再多说什么,骑着自行车扬长而去。

  在街上,方明华和宋棠棠并排骑着。

  “明华,你为什么要让那个雷学城去摆书摊呢?”宋棠棠问道。

  “怎么?瞧不起?”方明华看了媳妇一眼:“雷学城这个人一没技术,二不擅长社交,能干什么?去工地搬砖我估计他吃不了那个苦,还不如去摆书摊,可别小看这个生意,搞好了一个月比你工资还高。”

  “可是,一个男人,总不能一辈子摆书摊吧?”

  “那就看他造化了,摆书摊挣些钱可以开书店,还能红火二十年,挣的钱娶媳妇养家糊口应该没问题。”

  宋棠棠听了点点头,突然意识到方明华的话里有点问题:“开书店可是现在最热门的生意呀,也挺能赚钱的,你说怎么才能红火20年?”

  因为,互联网来了,实体书店就跟着死了。

  不过这话方明华没说。

  雷学城不知道方明华已经替他规划人生,他站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突然清醒过来,大步走向公交车站,挤上一辆公交车。

  雷学城的家在西京边家村太白路附近一条叫仁义巷的大杂院里,等他赶回家,早就过了饭点。

  老妈看到大儿子回来赶紧迎上来低声问道:“小城,应聘上了吗?”

  雷学城摇摇头。

首节 上一节 217/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