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219节

  到家以后,方明华并不像有的人那样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而是到了最里屋——他称之为画室,看看自己收藏的字画。

  这间房平时都是锁着,基本上不让外人进的,他每天进去都要欣赏欣赏这些字画,大部分都是收藏在几个大箱子里,只有少部分挂在墙上。

  按照阎秉初叮嘱——书画不能长期放在箱子里,要经常拿出来通风透气。

  方明华在自己书房里挂了一幅郑板桥的《墨竹图》作为装饰,这是当初方明华用3000元从阎秉初手里买的,其余都在画室里。

  画室正中墙壁上挂着的是张大千的《嘉耦图》,以荷花为主题的泼彩泼墨画,方明华背着手站在跟前欣赏。

  慢慢的,他也能欣赏出这些书画的美。

  就在这时候,宋棠棠抱着猫咪进来,问道:“明华,今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哥说的那事,你究竟是怎么考虑的?”

  “这件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方明华转过身看着她。

  “我觉得吧,竞聘不竞聘这个主编,对你来说,实际上是两条不同的路。”

  “哦,你说?”

  “一条就是像陆遥、陈中时那样,只做一个专业作家写小说,作协副主席等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认可,他们的心思都在小说创作上。”

  “你说的对。”方明华边说搂着媳妇的肩膀,两人回到客厅坐在沙发上,“那还有一条路呢?”

  “就像贾平娃那样,一方面写小说,另一方面也很热衷作协和杂志社的事,想在体制内做些事。”

  “那你说我适合哪种?”方明华看着宋棠棠怀里一动不动的小猫,问道。

  “你这个人呀,对名利地位看得不重,也不太热衷体制内的事,按理说像陆遥陈中时那样搞专业创作最好,不过我的想法啊,你这次最好竞聘这个主编。”

  “你这话有点矛盾。”方明华笑道。

  “因为,《延河》现在确实遇到困难,销路下滑,就像我妈说的那样,但我觉得正是如此,你挑起这副担子,把它做好!就像当初我在南疆文工团的时候,在法卡山,遇到困难遇到危险,我就挺身而出,别人不愿意上去,我就去!

  呵?

  方明华停了搂着宋棠棠的肩膀。

  自己这个媳妇,身上确实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

第290章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第二天方明华上班,刚泡了杯茶还没过多久,就听到有敲门声。

  “请进。”

  就看到白苗笑着走了进来。

  “白哥,最近我没什么喜事,你可别叫我请客。”方明华开着玩笑说道。

  “明华,瞧你说的,我好像找你除了请客就没啥事似的。”白苗说着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说点正事,咱们编辑部马上就要竞聘主编,这事我想你早就知道了吧?”

  “也不算早,过年前省作协召开主席常务会议,敲定了这事,我也是从那个时候才知道怎么,你有想法?”

  白苗摇摇头:“我连副主编都不是,咋好意思去竞聘主编?明华,我们都看好你!希望你能竞聘这个职位。”

  “你们?”方明华听出白苗的话里似乎有话。

  白苗也没回答,径直过去开门。

  呵

  门外竟然站着好几个人,呼啦啦一下子都进来了。

  都是编辑部的,有诗歌组的赵暮春,张艳倩、小说组的张文科、潘阳,理论组的白雪峰.基本都是编辑部的中坚力量。

  “大家坐,坐”方明华笑着招呼,又让张艳倩给大家倒茶水。

  “伱们呼啦啦一下子来我办公室,不知情的人以为我在拉帮结派搞串联呢。“

  ”这算啥?王副主编不也这样吗?”白苗说了句。

  “王副主编,王宇??”

  王宇是编辑部三大副主编之一,主要负责文学评论这一块,今年五十出头。

  “对,王副主编已经公开宣布,他要竞聘这个主编位置。”

  “不对吧?他不是要去筹办《小说评论》了吗?”方明华有点惊讶:“过去也是当主编。”

  “新办的那个期刊哪有《延河》的影响力大?”白苗撇撇嘴。

  “说实在,我们不是说王副主编不行,干了将近30的编辑,工作非常认真,问题是。”

  说到这里,白苗加重语气:“问题是他的行事风格保守,就和刚刚退休的张主编差不多,如果他当主编,那和张主编又有什么区别?《延河》还是原来那个《延河》,但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那个《延河》!”

  “对,白苗说的对,咱们《延河》不是号称小《人民文学》吗?可是你看看现在的《人民文学》,自从王濛担任主编以后,杂志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改以沉闷的文风,成了先锋文学的领头羊!再看看咱们,依旧一副死气沉沉的面孔再这样下去,咱们《延河》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说话的人情绪很激动,他叫张文科,秦师大毕业,在编辑部干了已经八年,文学评论组骨干。

  说的没错。

  《人民文学》是由中国作协主办,创刊于1949年10月,是与新中国一同诞生的国家级文学刊物,在当代文坛有着重要地位,被视为“国刊”。

  《人民文学》第一任主编是著名作家茅盾,他也是中国作协第一任主席。

  但到了八十年代初,面对《当代》《收获》等一批杂志异军突起,也面临着稿件质量下降,风光不如以前。

  王蒙是83年7月任职《人民文学》主编,上任颇费一番周折,据听说中央宣传部的一位领导开始不同意,最后经过反复沟通协调,最后王濛才走马上任。

  王濛低调上任,却高调做事,先进行编辑部的人事改革,原编委会里老一代作家退出,一批年富力强的中年作家茹志鹃、徐怀中、谌容、黄宗英、蒋子龙等成为新的编委会委员。

  然后就是改革《人民文学》办刊理念,倡导主导性、包容性、多样性,大胆开拓创新,引领文学潮流。

  在他的倡导之下,刊登了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现代派小说《无主题变奏》、残雪《山上的小屋》、马原《喜马拉雅古歌》、莫言《爆炸》、洪峰《生命之流》.

  《人民文学》又开始大放异彩,王蒙功不可没。

  而现在《延河》面临着当初《人民文学》同样的困境。

  “方主编,你有这个能力!自从你任诗歌组组长之后,咱们的诗歌专栏很受读者欢迎,这就是例证!”诗歌组的赵暮春也插话进来:“我听白苗说,当初刘索拉的那篇《我别无选择》本来是冲着你,投咱们《延河》的,没想到张主编拒绝!结果让《人民文学》捡了便宜。”

  “对,提起这事我都来气!”白苗接着说道:

  “如果你早点当主编,这篇小说能跑得了?你看看,现在文坛上一提起先锋文学,除了你前年发表的那篇《太阳照常升起》,就是刘索拉的这篇小说,是刊登在《人民文学》的,这不是最好的宣传嘛?!”

  “还有,李天芳也真是,作为小说组长,明明看好又不敢刊登,如果有你和这个魄力,干嘛请示张主编?直接刊登!”

  得.

  连李天芳也怪上了。

  “白苗说的对,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方主编,就干吧!”

  看着大家情绪激动,方明华并没急着表态。

  “大家的意见我都知道了,我会认真考虑,竞聘或者不竞聘,我都会有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复就这两天吧。”

  赵暮春想再说什么,却被白苗用眼神制止住,说道:

  “行,方主编,你好好考虑,我不打扰你了。”

  众人出了办公室,各自散去,赵暮春并没有急着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叫住了白苗。

  “白苗,走,找个地方抽烟去。”

  两人于是上了四楼,走廊尽头出去是个天台,好多烟民怕一个办公室的女同志说,就躲在这里抽烟。

  赵暮春扔给白苗一支“窄版”猴王,两人就开始吞云吐雾。

  “我说白苗,当初你不是给我说,这次咱们一定要劝方主编参加竞聘的吗?最后怎么不让我说了”赵暮春问道。

  白苗笑了笑:“有啥好说的?方主编已经决定竞聘,我们干嘛还在那喋喋不休?”

  赵暮春一听急忙问道:“方主编答应了?我怎么没听他说?”

  “以我对明华的了解,如果他不答应,当场就会拒绝我们,绝不拖泥带水。”白苗悠悠吐出一个烟圈。

  “但今天天没有拒绝,却说认真考虑考虑,实际上心里他心里已经决定。”

  “那为什么不说?”

  “他觉得这个主编权力还不够大。”白苗淡淡说道。

第291章 主编负责制

  别看白苗平时大大咧咧,其实内心是个很精明的人,这次他说的没错。

  此时的方明华已经决定,决定竞聘。

  做个闲云野鹤般人物固然逍遥自在,但干点实事岂不更有意义?

  从内心讲,他对《延河》杂志还是有感情的。

  来到这个时代,第一篇文章就是在它上面发表,看见它走过风风雨雨,还是希望这个老牌杂志能够继续辉煌。

  但是,俗话说的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方明华看来,想要振兴《延河》仅仅靠换一个主编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这个主编手里的权力还不够大。

  没有人事权。

  连聘用个编辑还要经过社长会议研究通过,更别逞论三位副主编的任命,还是由作协任命?

  那怎么行?

  自己要竞聘主编,必须得有人事权!

  主编负责制,谁当编辑、主编,我说了算!

  但这话自己不能在竞聘中提出,否则领导们会认为:好家伙,你真的是趁机要权啊。

  得看时机。

  很快,时机就来了。

  昨天下午,方明华接到通知,明天早上到隔壁的作协大院参加学习。

  自从当上这个作协副主席之之后,学习次数明显增加,要学习大政方针、最新政策,学习政府下发的最新文件精神。

  省作协的正副主席、作协内设四个处处长,部分在西京的理事、省内主要几家杂志的社长、主编、副主编参加悉数参加。

首节 上一节 219/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