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255节

  “陆遥,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养病。”林达轻声说道:“等病养好了,可以写别的呀?难道你只写这一本?”

  “写什么呢?”陆遥眼神里露出迷惘。

  这本《平凡的世界》似乎耗尽了他所有精气神,他觉得自己以后也写不出什么东西了!

  “你别心急,现在想不到,以后肯定会想到!而且会比《平凡的世界》写的更好!”林达给丈夫打气。

  “但愿如此吧”

  “好了,别想了,该吃药了。”林达守着从柜子里取出几瓶药来。

  方明华回到家中,又给赵红军打了个电话,说了央广电台准备录播《平凡的世界》的事。

  赵红军自然很高兴。

  “明华,那不是咱们可以准备加印这两本书,伱说这一次准备印多少?”

  方明华听了沉吟了下:“我估计电台最快也得三四个月之后才能播音这本书,你自己按着时间,至于印刷数量.每本100万册!!”

  “额的神呐,你这是准备是玩大的啊好!就按你说的做,明天上班我就着手准备这事.明华,赶紧写第三部,等一二部卖的大火的时候,第三部续上!”

  哎呦现在你又催我写这本书呢?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两个宝宝早已经满月,过年前方明华在五一饭庄举办了满月宴,宝宝也有了自己正式名字。

  这名字还是老妈专门跑到西京很有名的位于市渡东关万寿八仙宫,找了一个老道,给了孩子的生辰八字算的。

  男娃叫方乐,女娃叫方蕊,小名就叫乐乐蕊蕊,男孩为老大。

  今天是周末,方明华夫妇抱着两个孩子回到老丈人家。

  今天天气不错,阳光温暖,特别是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丈母娘周云娟去年冬天正式退休,一天也没事干抱外孙外孙女是件很开心的事。

  今天是丈母娘抱了一个、宋棠棠的嫂子抱了一个,两人坐在院子里逗着小孩。

  宋棠棠坐在边上安静看着书,方明华则是和大舅哥宋跃民坐在竹椅子上闲聊。

  现在军队上新军衔评定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虽然还没有公开授衔,但许多人都知道自己将要被授衔的级别。

  宋跃民如愿以偿将被授予上校军衔,这让他很是高兴。

  按照部队上有关规定,如果将来授予大校军衔,自己就不用专业回地方了!

  他可舍不得脱下这身新式军装。

  宋跃民是政工干部,部队就在距离市区不远的骊山,所以周末一般都会来。

  两人就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天。

  “明华,听棠棠说你在帮陆遥写《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宋跃民随意问道。

  “对,陆遥病重,估计好长一段时间没法创作,就托我帮他写完,完成他的心愿。”方明华实话实说。

  “棠棠说销量不好啊。”

  “那是以前,这本书央广电台准备录播成广播剧,很快就会火起来的。”方明华颇有信心。

  “火起来又怎么样?这本书写的很差,根本不如他写的那本《人生》!”

  接话的是丈母娘周云娟,她抱着外孙女对着方明华说道:“明华,当初你就应该拒绝!”

  言下之意就是:你会跟着挨骂,把你的名声毁了!

  方明华还没接话,正在看书的宋棠棠抬起头反驳道:“妈,你说的不对!这本书从文学性上讲,或许比较不上《人生》,但也不是说的那么差,更重要他的社会影响力,我敢说这本书肯定会成为现象级的著作,激励一代人!”

  “棠棠,如你说的,一二部都发表了,读者怎么不认账?”周云娟语气中略带讽刺。

  “那是因为现在文坛上到处充斥着像妈妈你这样自以为是的人,而且把控着话语权!”

  “棠棠,你这样说妈妈?!”周云娟有些生气了。

  “妈,我不是别的意思,是说你对文学的态度!过于理论、过于西化!”

  看到娘们俩竟然吵起来,方明华和宋跃民对望了一眼,都很知趣的闭嘴。

  方明华无奈。

  别的母女争吵大部分都是为家里的一些琐事,而她们倒好,竟然是为文学!

  值得吗?

  生活不全部都是文学吧?

  还好,两人的争吵声惊醒了正在睡觉的宝宝,竟然撇着小嘴哭起来,这两娘们才赶紧都住嘴,哄起小孩来。

  不管别人对自己帮写《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有啥意见,方明华还是很认真写着,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之上,也做了部分改动,比如贺秀莲虽然得了肺病,但最终还是治好。

  整个二三月,方明华业余时间都在码字中度过,将近三十万字的第三部两个月完成了初稿,下一步就是进行逐句逐字的修改,全部完成后再交给陆遥,再听听他的意见。

  可是让方明华没想到的是,《平凡的世界》第三部自己还没修改完,接到鲁院的邀请,让他去燕京给鲁院讲习班教课。

第345章 两对小夫妻同时分别

  电话是时任鲁院副院长周艾若打来的,他在电话里说按照计划,今年将举办新一期的文学讲习班,为期四个月,想请方明华去燕京临时授课。

  “明华同志,你呢,讲先锋文学,你写那本《当代先锋文学思潮与未来展望》有些高校中文系已经作为教材,你就讲这个,这对你来说不算什么难事吧?”

  能去鲁院给作家们上课当然是件好事,这本身也是对自身文学理论水平的一种肯定。

  可是自己现在有一大堆事啊。

  孩子才两个多月正需要人照顾,《平凡的世界》第三部还没有彻底完工,更有香江的罗斌正眼巴巴等着自己写《雪中悍刀行》.

  走不开啊。

  但这都是自己的私事,方明华不好直说,只是在电话里说自己年轻,资历和能力都不够,怎么能给作家们当老师呢?

  但周艾若在电话里哈哈大笑说:“明华同志,我可看过你在我们鲁院的教室里,研讨陆遥的作品舌战群儒的场面,论点鲜明论据确凿,可不像有的作家能写不能说,所以你就别推辞了。”

  其实方明华知道,鲁院副院长亲自打电话给你,这件事基本上都是铁板钉钉的事。

  鲁院是中国作协直属单位,各省的作协都是中国作协的分支机构,你怎么能没有政治觉悟呢。

  方明华答应了。

  周艾若说正式通知会很快寄到伱们杂志社,工作交接一下,早日赶到燕京。

  方明华挂掉电话后就去找黄社长。

  黄社长也接到鲁院的电话,对于这件事作为一把手当然姿态要高,支持鲁院的决定,只不过问方明华:“你走的这四个月,谁来主持编辑部的工作?”

  “白苗。”方明华想到没想回答道:“他能干好这份工作。”

  黄社长意味深长看了他一眼,最终还是点点头。

  回到家,方明华就给父母和媳妇说了这事,老妈有些嘟囔说孩子小就让你出这么长的远门,不知道作协的那些领导是怎么想的。

  宋棠棠心里也有些舍不得。

  一去就是小半年时间,结婚后彼此还没分开这么长时间呢。

  但她是个识大体的媳妇,不能因为家里的事情耽误他的事业。

  “明华你去吧,孩子由我还有你妈跟我妈照顾,你不用担心,到燕京以后,要时常去看看我姥爷,这两年他身体不好。”

  “你放心吧,周末我会过去的。”

  “还有咱们那套四合院,也得过去看看。”

  “那肯定的,如果有时间我去住上几晚上。”

  “换洗的衣服多带点。”

  “被褥之类不用从家里带,我给我姥姥打个电话,让他们准备。

  就在方明华和宋棠棠说着分别的话,就在千里之外的浙省一座叫海盐的小城,一对小夫妻也是依依惜别。

  余桦和他结婚不久的妻子潘银春。

  两人原来都是县文化馆的干部,85年3月才结婚。

  “余桦,你能不能不去燕京?”潘银春忍不住又问道。

  “银春,这是一次机会,我不能放弃。”余桦说话也干脆利落:“我要想在写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学习,你也知道我没上过大学,无论是文学理论和知识都很欠缺。”

  “我觉得你现在挺厉害的呀,在咱们海盐你已经是很有名的作家了。”

  “很有名的作家?”余桦听了笑了笑:“老一辈作家咱就不提,你听过莫岩吗?听过史铁声吗?甚至,听过离咱们海盐很近苏州的苏童?更不用西京的那位方明华,人家和我是同岁,但现在已经是杂志社的主编,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了!”

  这些作家,潘银春听说过,不过是从丈夫口中说出的。

  “余桦,你说的那些人我不感兴趣,咱们在县城有份体面的工作,一起生个可爱的宝宝,过着安稳的日子不好吗?为什么非得出去过不稳定的生活呢?”潘银春苦口婆心。

  “因为,我喜欢文学,我要写出更好的作品。”

  潘银春沉默。

  第二天,余桦背上背着被褥,提着旅行包,坐上前往申城的中巴车,然后再火车赶往燕京。

  余华去燕京进修,在海盐可是不小的新闻。这事儿最先在文化馆流传,同事之间不免奉承几句,这让她添了几分颜面,冲谈了丈夫离开的不快。

  希望进修早点结束,他赶快回来吧。

  方明华还是三天之后才踏上前往燕京的火车,临走前还把那台长城电脑以及打印机办了托运,准备带到燕京,空余时间还要写作。

  第二天中午达到燕京。

  来这里已经是轻车熟路,他先去黄寺院总政大院看望了宋棠棠的姥爷和姥姥,吃了一顿饭,当

  到了下午才赶到位于朝阳八里庄南里27号的鲁迅文学院报到。

  在鲁院院长办公室里,方明华见到周艾若。

  “明华,你终于来了,一路辛苦,周艾若笑着和他握手:“听说你媳妇给生了个双胞胎还是龙凤胎?家里忙吧?把你邀请过来实在是不得已,现在鲁院缺老师啊。”

  “缺老师?不会吧?”方明华感到有些惊讶。

  “你别急,听我慢慢讲。”

  原来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内文坛涌现了一大批青年作家而且取得一定的成绩,诸如莫岩、余华、迟子建等,但他们有个通病:

  先天不足,没有上过大学,文化专业水平偏低,知识根底浅,门类单一,呈一种贫血状态,这很不利于他们以后的文学创作。

首节 上一节 255/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