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257节

  台下的学员顿时低声议论,还真把我们当成学生啊。

  “我的第二堂课安排在周五下午,今天是周一也就是还有四天时间。”方明华面无表情:“在这四天时间内,请大家阅读以下几篇小说:”

  英国作家伍尔芙写的《墙上的斑点》。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写的《喧哗与骚动》

  香江作家刘以鬯的《对倒》

  王濛的《夜的眼》

  “以及我写的《太阳照常升起》和《路边野餐》两篇小说。”方明华将这些小说名字写在黑板上。

  “下课!”

  说完夹起讲义,转身离去。

第347章 有人想请方明华

  看这么多小说!

  等方明华离开后,教室里学员看着黑板上,纷纷议论起来。

  “哎呀妈呀,怎么要看这么多小说?”

  “你没看这次来进修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扩大咱们的知识储备,你不大量阅读文章,怎么扩大?”

  “喂,为什么要看这些小说?你看过吗?”

  “没有,有的听都没听过。”

  “这些都是意识流小说,他下次讲课主要讲意识流,肯定要举书中的某些章节做例子,你不看,怎么听得明白?”说话的是余桦。

  大家顿时纷纷点头觉得他说的对。

  “把书名抄下来。”有人已经拿起钢笔在笔记本上写着,余桦却突然想到什么,飞快向教室外面跑去!

  赶紧去图书馆,再晚这些小说都会别人借走了!

  他这一跑,立刻有人明白过来,也跟着向外跑。

  哗啦啦.

  教室里顿时空无一人。

  等下一节课老师进了教室,大吃一惊。

  讲习班学生集体旷课!

  始作俑者方明华早就回到自己宿舍,又给自己泡上一杯茶,上了两个小时的课,口干舌燥。

  看来下次上课得把茶杯带上。

  这期讲习班,安排的课程除方明华教的《先锋文学概论》,别的老师还要讲新中国文学传统观、外国文学研究、美学与创作学;艺术鉴赏等,但时间并不紧张。

  按照课程表,一三五早上两节课,(一节课两小时),下午一节课。二、四、六没有课程,自由支配,留下大量时间给学员们阅读、讨论甚至练笔。

  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方明华的课程安排在星期一早上和星期五下午,其余时间你想干嘛就干嘛。

  看来比在家上班还轻松啊。

  方明华美滋滋的喝了口茶,不过今天他有件事要做,就去火车站取托运过来的电脑。

  这年头,可没送货上门一说,自己要去火车站,还得想办法拉回来。

  休息了会,方明华锁好房门,下了楼,一忙就是一早上,连中午饭都没回学校吃。

  此时的余桦几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上,正吃着午饭。

  燕京的主食以馒头为主,这让在江浙一带长大的余桦有些不习惯,不过自己来学习的又不是享受的。

  何况,这馒头又不是自己小说中写的黑面馍馍,大白馒头吃的挺香。

  当然,让他心情好的是,他从图书馆“抢到”了一本《明华中短篇小说选集》,里面有《太阳照常升起》和《路边野餐》两篇小说,另外还抢了一本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写的《墙上的斑点》。

  看完这两本书,然后和班上其他学员交换看就行,譬如和自己一个宿舍的何力伟就抢到了刘以鬯写的的《对倒》。

  当然不是每人学员就像余桦这么幸运,邻桌上的陈虹就很沮丧。

  今天上课来迟了不说,一本书也没抢到。

  自己是个姑娘,咋好意思和那帮大男人们去挤?

  等男学员们都借完轮到自己问图书管理员才知道书都借完了,这让她欲哭无泪。

  和她在一起吃饭的是班上另一个姑娘李虹颖,重庆妹子泼辣,硬是挤进去借了一本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写的《喧哗与骚动》。

  李虹颖和陈虹住一个宿舍,她看到陈虹这样子就安慰道:“没事,我这本书看完了借给你看。”

  “那别的几本书呢?”

  “他们不是借到了,到时候问他们借来看呗。”李虹颖看了看邻座上余桦。

  就他跑的最早,借到了两本书!

  “算了.我去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卖的。”陈虹说道。

  “国内的书新华书店有,国外的那两本很少吧?反正我是从来没听说过。”李虹颖说道。

  两个姑娘议论的话让余桦听到了,他扭过头看了看陈虹的背影,不过没说什么。

  “喂,余桦,我看方老师这个人挺严厉的。”何力伟边啃着馒头,边和余桦闲聊。

  “严厉?除了审核稿件严厉,别的我觉得挺随和的。”余桦夹了一块豆腐,回答道

  “随和?我感觉他年纪轻轻,怎么有一种杀气?!”

  杀气?!

  余桦听了,噗嗤一下,咽下去的饭菜差点没喷出来。

  “我说,力伟,你是不是武侠小说看多了?”

  这个何力伟,虽然写的是严肃小说,但也是个武侠迷。

  “好了,不说这个。”何力伟凑过去,压低声音:“我的意思是,我觉得应该和方主编搞好关系,咱们干脆请他出去搓一顿怎么样?”

  这个啊.

  余桦略一思索。

  觉得何力伟这个提议不错。

  想当初自己在申城第一见到方明华投稿,晚上没处住,人家好心好意让自己在他的房间里打了地铺,早上还从餐厅里偷了鸡蛋给他吃,这份情谊应该记得。

  “行,就咱们俩?要不再联系几个?”余桦提出自己的意见。

  何力伟同意了。

  京城米贵啊。

  就自己在长沙文联做编辑微薄的工资,还要养活老婆孩子呢,可不能乱花。

  再找几个学员,请客费用就可以平摊啦。

  当然,他知道余桦也是这个意思。

  方明华自然不知道已经有学员准备请他客,到燕京车站,拿着提货单找到托运回来的电脑——三个大箱子。

  这玩意弄回鲁院也是个麻烦事,一般出租小车的后背箱装不下三个箱子。

  还好这个时代,京津地区有一种被称为“黄色面的”的出租车出现了。

  黄色面的是用于出租行业厢式小型出租车的称谓,以天津产的黄色大发微型面包车为代表。

  “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这个广告词随着播出,黄色面的席卷全国,尤其以京津地区为甚。

  虽然黄色面的没有空调“夏天热、冬天冷”舒适度很差,但那价格亲民:十元起步,一公里一块钱,能坐5-6人,而且像拿这种大箱子也尤其适合。

  方明华花了14元钱终于将三个大箱子拉到自己住的楼下,人家司机可不管上楼,放下箱子开着车扬长而去。

  方明华就准备咬牙扛着箱子上楼,就看着七八个人走过来,其中有余桦。

  哎呦,都是讲习班上的学员,里面还有两个女学员。

  来的刚好啊。

  方明华也不客气,招呼道:“余桦,来帮个忙,帮我把这三个箱子抬到我宿舍。”

  “好嘞。”

  不用方明华动手,几个学员立刻帮他将箱子搬上楼抬进他的宿舍。

  “谢谢大家。”方明华笑着说道。

  余桦等人并没有直接离开,看到方明华洗完手从卫生间出来,余桦这才笑着说道:“方主编,不,方老师,我们几个今晚想请你吃个饭。”

第348章 师生喝酒

  “请我吃饭?为啥请我吃饭?”

  “你现在是我的老师,这也是我们应该的,也不是什么大餐,就去八里庄的自由市场找个餐馆,增加师生友谊嘛。”

  方明华听到余桦说这话,又看了他们一眼,就点点头。

  “行。”

  “那好,晚上六点啊,咱们在校门口见!”

  等这帮学员走后,方明华这才打开箱子装电脑,放在书桌上,电脑画面上出现一行行英文字母,方明华心情很愉悦。

  晚上就可以修改《平凡的世界》第三部。

  不对,想要赶紧码字《雪中悍刀行》,要不香江那边又要断更了。

  哎呦

  有人还要请客呢。

  趁现在还有些时间,赶紧写会。

  方明华关好门,坐在电脑前开始噼里啪啦打起字来。

首节 上一节 257/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