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268节

  没办法,余桦只好来找方明华。

  结果方明华他说要写小说!

  “方老师,《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不是已经完稿了吗?你还在写什么?”余桦追问道。

第362章 余桦主动要求进“小黑屋”

  “是这样,《延河》杂志的主编推荐专栏,是专门刊登去年在西京签约的作家的文稿,刚才白苗来信这个月竟然没有一个作家投稿,别的作者投稿质量不是特别高,我就想,实在不行我写一篇。时间这么紧,你说我哪有时间和你们出去玩?”

  方明华一本正经回答。

  是这样啊

  余桦沉思了下,突然说道:“方老师,我最近在写一个中篇,已经完成大半,本来我想完稿后再给你说要不这样,等明天咱们出去玩回来后,我抓紧时间赶稿,争取早点完成交给你审核,怎么样?”

  余桦的意思很明了。

  方老师,你暂时先别写,明天和我们一起去玩好不好?

  你不去,李虹颖就不去,李虹颖不去,陈虹就不去,难道我一个人去?!

  方明华听了却摇摇头。

  “余桦,你也知道《延河》是每月中旬出刊,现在已经月底,时间相当紧张这样吧,你先写稿子,伱什么时候初稿完成交给我,什么时候我们出去一块玩,怎么样?”

  啊?

  这?

  明天出去玩,那不是今天就必须完成初稿?!

  后天出去?

  后天陈虹有事怎么办?

  那不是又泡汤了?

  想到这里,余桦咬咬牙:“那好,最迟明天早上我给你交稿!不过你得帮我个忙。”

  “什么忙?”

  “给我找个空屋子,不要让任何人打扰!”

  呵,主动进小黑屋啊?

  好同志!

  “没问题,你先去准备准备,我去找周院长。”方明华一口答应。

  等余桦走后,方明华这才慢悠悠出了房门,到对面二楼找副院长周艾若。

  在办公室里,方明华给周院长讲了余桦提出的要求,当然不会说这么拼命是为了邀请女同志明天去划船。

  对于学员想闭门排除一切干扰写作,周院长当然是非常支持,立刻打电话给后勤处处长,要他找一间房临时作为学院的写作间,马上叫人打扫干净。

  对方很快回电话过来说二楼还有一间学院宿舍房间,暂时空着,里面床和书桌都有,可以用来写作。

  “周院长,我有一个想法。”方明华说道。

  “什么想法?”

  “我想把这间房子固定下来,那些要彻夜赶稿或者偷懒不想写作的,就把他关进这间房里,吃喝拉撒全在里面,什么时候不完成预定目标,就不能出来,我称之为小黑屋。”

  “小黑屋?哈哈哈有意思,就按照你的意思做。”

  余桦背着黄挎包,提着一个网兜——里面装着吃饭用的碗和喝水的杯子,上了五楼,大有一番“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架势。

  后面跟着同宿舍的何力伟,帮他抱着被褥,嘴里还直叹气。

  “我说,余桦,你何必呢。”

  后面还有半句话没说出。

  为了个女人,把自己搞成这样?

  但余桦却很认真:“力伟,我并非完全是因为方老师提出的要求,而是因为我自己。”

  “你也看出来了,我这个人比较懒,写东西喜欢拖拖拉拉,我想把自己逼一逼,看看自己的潜能到底有多大!”

  说的何力伟肃然起敬。

  有些误会自己这个朋友了!

  两人进了房间,里面日常用品一应俱全。

  何力伟帮他把床铺铺好,这时候余桦将房门钥匙给他。

  “走的时候,别忘记把房门反锁住!”

  卧槽!

  来真的?

  看到余桦一脸认真的样子,何力伟只好点点头。

  看到房门被关紧,钥匙转动锁孔的声音,紧接着是何力伟由近到远的脚步声,一直逐渐消失。

  余桦这才将网兜和书包里的东西拿出来,不忘记给自己泡杯茶——茶是从方明华那里要来的——正宗的西湖龙井,喝起来就是带劲。

  坐在书桌前,余桦看着自己的文稿,小说已经写了一半,按照提纲,大约还需要写一万多字。

  一天时间要写一万多字!

  这放到平时,余桦想都不敢想,但是今天,必须拼了!

  点上一支烟,抛开一切杂念,余桦逐渐进入创作状态。

  往常乱哄哄的脑袋,现在显得清楚,小说中构思的情节犹如一幅幅画面,在脑海里开始显现。

  余桦逐经进入疯狂的码字中

  再说何力伟拿着钥匙,下楼然后又到方明华的住的四楼宿舍“方老师,余桦已经住进小楼开始写作,这是房门钥匙。”

  “我要钥匙干嘛?你拿着,别忘了按时给他送饭,皇帝不差饿兵呢。”方明华笑道。

  “好的,方老师,我走了。”

  “等等。”

  何力伟收回脚步,转过头看着方明华:“方老师,还有什么事?”

  方明华笑眯眯的:“何力伟,我看过你的资料,写的《白色鸟》已荣获84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去年还写了《小城无故事》等小说,今年似乎没见到你动笔啊?要不等余桦出来后,你也进去写点?”

  “别,别方老师,我可不像余桦那样自己找虐。”吓得何力伟落荒而逃。

  “喂,陈虹,余桦把自己关房间里写作呢。”在宿舍里,李虹颖对正在看书的陈虹说道。

  “你怎么知道?”

  “就在我们这一层楼上啊,刚才我过去透过窗户看到了!”

  “啊,这又是为啥呢?”陈虹听了和很吃惊。

  “具体我也不知道,要不你去问问何力伟呀,他和余桦一个宿舍肯定知道原因!”

  “算了,打听着干嘛?”陈虹摇摇头:“不过这种精神我挺佩服的。”

  “嗯,我也是。”李虹颖点点头:“我发现我来鲁院这一个月,怎么有点静不下心呢?”

  “那是因为你呀,老想一个人吧?”陈虹打趣道。

  “瞎说!”李虹颖立刻否定,但觉得脸有点热。

  “好啦,不说啦,抓紧时间看书吧,等过了五一节,我也要像余桦那样,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写!”李虹颖说着,从床上拿出一本书认真看着。

  方明华写的《闯关东》

  此时的方明华不知道有个姑娘主动想进小黑屋,他正在宿舍里认真看着白苗推荐的那篇小说。

  竟然是模仿格非的写的《褐色鸟群》!

第363章 新写实小说

  格非的《褐色鸟群》刊登在《延河》第三期的主编推荐栏目,写的是主人公“我”在一个叫做“水边”的地方独自居住,每天都能看到褐色的候鸟飞过。

  故事的主线是“我”与一个穿栗树色靴子的女人的相遇和追寻,以及“我”与“棋”的相遇和对话。

  作为一部先锋作品,《褐色鸟群》采用了博尔赫斯式的迷宫叙述,实验色彩非常浓重,甚至在先锋作品中也显得太先锋。

  后世戏称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

  没想到有人仿写这篇小说!

  当然,模仿不是抄袭,是可以的,只是模仿的有些拙劣啊,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

  格非的《褐色鸟群》够先锋够玄奥的,这篇小说更加过分,简直就是不知所云。

  为什么白苗会推荐这部小说?

  就因为这一篇先锋类小说?

  的确,现在文坛上先锋文学已经占据主流,但什么事物发展都是盛极而衰。

  用不了多长时间,先锋文学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而新的小说形体又开始大行其道。

  这就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内地文坛逐渐兴起的“新写实小说”!

  以描写现实生活中平常琐事为题材的小说,笔墨淡雅,缺少激动人心的故事,特别注重现实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其小说语言往往是一种世俗化的平易语言,与小人物的生活状态达成统一

  代表作有刘震云的《单位》《一地鸡毛》,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方方的《风景》,刘恒的《伏羲伏羲》等。

  特别是池莉的《烦恼人生》,被认为新写实小说的开山之作。

  哎,对了池莉的《烦恼人生》好像还没有发表吧?

  赶紧写封信,向她约稿。

  方明华并不知道池莉的地址,不过不要紧,池莉是武汉文联的,直接寄到武汉文联即可。

  至于刘震云就算了,据听说和《人民文学》的编辑朱伟走的很近,咱就不去撬墙角。

  除了小说,像九十年代上映的电影如《秋菊打官司》《hello,树先生》以及贾樟柯拍的几部电影,都可以归于“新写实主义”作品范畴。

首节 上一节 268/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