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285节

  希望两人只是在吃火锅。

  其实,方明华和西川都想错了,此时的海子根本没在蓉城,还在青海,在一个叫德令哈的小城里。

  德令哈的夜晚,荒凉而又宁静深远。

  海子当然不是无目的而来,他是来见一位姐姐。

  在政法大学的小院里,他迷恋上了比他大二十多岁的一位女作家。那位女作家并不漂亮,可是海子热恋着她。

  曾经一个夜晚,下着大雨,海子在政法大学的校园里合着双手,跪在地上,等待着那位女作家,直到第二天天亮。

  他这种痴情并没有感动对方,女作家已经有家有口,怎么会接受一个比自己小20岁的青年,跟着瞎胡闹?

  不得已,女作家就回到了西部老家。

  海子并没放弃,到了暑假打着去成都去会蜀省诗人的旗号,却是赶赴青海,来到德令哈这座默默无闻的小城。

  女作家当然不会见他。

  失望之余,海子准备返回蓉城。

  坐在开往蓉城的火车上,海子看着慢慢消失的小城,外面夜色的戈壁滩,他从背包里拿出日记本,又写下一首诗: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海子没想到的是,就他这首诗,让这个原来名不经传的戈壁小城,突然变得文艺起来。

  方明华后来得知,海子在蓉城也不太受待见。

  蜀省诗人的恃才自傲,但海子本人的沉默少言和过于内敛,更重要的诗歌理念不同。

  诗坛纯粹是一个江湖,所谓大侠辈出,各种豪杰横空出世,诗人相见往往对酒当歌、壮怀天下。而海子则显得玉树临风、儒雅得太书生气。

  不过尚中敏接待了他。

  尚仲敏在在蓉城水电学校教书,有一间房子,一张床,在大概一周的时间里,他几乎与海子朝夕相处。

  白天他带着海子去拜访成都诗人杨黎、万夏、翟永明等。

  到了晚上,两个人买些下酒菜,就着一块一一瓶的沱牌曲酒通宵达旦地长谈,有时一起打坐、冥想,试着用意念和禅语交流。

  海子在蓉城一周时间里,尚中敏在生活上对海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可惜还是因为诗歌理念不同,在海子回到燕京之后,尚中敏在自己刊物《非非》上公开批评了海子写的一首长诗《土地篇》,措辞非常严厉。

  海子为此郁闷不已。

  这些都是方明华后来才知道的,知道以后也是唏嘘不已。

  时间到了七月下旬,为期四个月的讲习班学习接近尾声,正当大家有些恋恋不舍的时候,鲁院又出现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明年,也就是1988年,鲁院将和燕京师范大学共同举办了“文艺学文学创作”研究生班。

  这可不是类似于讲习班这样的短期培训,而是将学习两年,毕业之后将给予硕士研究生文凭!

  这消息一经传出,班上的学员们顿时沸腾起来。

第385章 讲习班里人的各自打算

  在这个年代,有许多大学,诸如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大学等综合性大学,都举办此类作家班,学制两年到三年不等,毕业后都给本科文凭。

  可这次燕师大发的硕士研究生文凭,怎么不让这帮学员们激动?

  得到这个消息的余桦,吃完晚饭后立刻到了二楼女学员宿舍,他要找陈虹。

  这不是余桦第一次找陈虹,所以大家习以为常。

  夏天女学员宿舍不方便进,余华敲门得到应答之后,就在门外喊道:“陈红,有件事找你说下,我在楼下等你。”

  等待脚步走远,宿舍来的李虹颖打趣道:“陈虹,余华是不是又要请你去跳舞?”

  鲁院女生少,自然没法办舞会,不过附近棉织厂有个社会上的舞厅。

  自从王濛当上部长之后,力促开放舞厅,跳舞不再是洪水猛兽,于是社会性舞厅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兴起。

  陈虹跟着余桦去跳了几次,所以李虹颖这么说。

  陈红边穿裙子,边反唇相讥:“虹影,你可以和方老师去呀。”

  “他说他不会,所以不去。”李虹颖脸色黯淡下来。

  不会,我可以教你呀,可是方明华就是不去。

  哎.

  陈虹看到李虹颖这表情,也没再说什么,换好衣服后出了房门。

  余华正在宿舍楼底下等她,见到他后,两人向校外走去,可这次余桦并没有带她去跳舞,而是压起马路来。

  “陈虹,鲁院和燕师大明年要共同举办研究生班,这个消息你听说了吧?”余华问道。

  “嗯,听说了。”

  “你想报名吗?”

  听了余桦的问话,陈虹很敏锐感觉到什么停下脚步,看着对方:“你打算报名?”

  “是的,这是个机会,伱知道我没上过大学,这次进入燕师大学习,而且能获得研究生文凭,对我来说求之不得。”

  余华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

  “况且来燕京学习,不但能学到知识,还能开阔视野,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我要报名。”

  陈虹慢慢向前走着,默默的不说话。

  “陈红,你也报名吧?”

  “我我担心我考不上。”

  “不会的,你也行!”余华赶紧说道:“我听说,先要办个预习班,不过也要考试,但考试内容也就是咱们这四个月学的知识,对于咱们来说有很大的优势。”

  “那我试试。”陈虹终于答应了。

  余华笑了,突然抓住陈红的手,把姑娘吓了一大跳。

  “干嘛?”

  “回学校,好好复习!争取考上!”

  就在同一时间,男学员这边,廖润博和钱余亮在宿舍里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廖大哥,你准备报考燕师大这个研究生班吗?”钱余亮问正在闷头抽烟的廖润博。

  烟雾缭绕,几乎看不到对面廖润博的表情。

  “不,我不报考。”烟雾里,传来廖润博蹩脚的普通话。

  “为什么?我觉得你写作水平挺高啊。”钱余亮很惊讶,他挥了挥手,试图赶走烟雾,看清对面廖润博的表情。

  “我想考西北大学的作家班,我马上准备报名。”

  “为什么?

  ”钱余亮问出第二个“为什么?”

  “唉”

  廖润博叹了口气缓缓说道:“燕京的生活消费太高,我招架不住,这种作家班,毕竟不是正儿八经高考进来的大学生,我听说国家不仅不给补助,而且还要收一定的学杂费,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钱余亮听了低下头,陷入沉默。

  “余亮,你有什么打算?”廖润博又问道。

  “你都不敢报考,我更不敢了。”钱余亮抬起头说道:“但是我想上学,我听说南京大学也要办一个作家班,我想试试,离家近,南京消费也没燕京高。”

  “那好!我们都努力吧!”

  “好!”

  两人不约而同拿起了书。

  再说陈虹回到宿舍之后,匆匆背上书包就要出门。

  看的李虹颖奇怪了:“陈虹,你今天没和余桦去跳舞?”

  “没有,我要去教室看书。”

  “啊,这么积极?”

  “我准备报考燕师大的研究生班,所以现在得好好看书。”陈虹也没隐藏什么,直接说道。

  “余桦也要报考?”李虹颖马上反问道。

  “嗯。”

  “哦”李虹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虹颖,你要报考吗?”陈虹又问道。

  “我我不知道。”

  陈虹匆匆走了,留下李虹颖一个人在发愣。

  突然,她脱下睡裙,换上T恤牛仔裤,出了宿舍,她要去找方明华。

  此时的方明华,正光着膀子在宿舍看文章。

  讲习班马上就要结束,班上的学员陆陆续续都送来了自己写的最新作品。

  虽然学院没有规定在学习期间,学员们必须有自己的新作的,但是在余桦、廖润博、李虹颖等人的带动之下,大家都开始动笔写作。

  好事啊。

  何立伟的《小站》,钱余亮的《红草湖的秋天》——这个有汪曾祺的味道。

  .

首节 上一节 285/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