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47节

  Mike: It's cold here today.迈克:今天这里很冷。

  John: Put on your sweater, please.约翰:请穿上你的毛衣。

  方明华骑着自行车带着妹妹走了快一个小时才到达兴庆公园,寄存好自行车,买了门票两人直奔公园西北角。

  等到达湖畔的一处空地上,方明华被眼前的情形吓了一跳,足足二三百人,人头攒动,不仅是年轻人,还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一个个拿着书,三围成群的,相互热烈用英语交流着,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

  也是,现在改革开放刚刚才几年,来内陆的外国人很少,除了个别高校的聘请的外籍教师,就很少见到来旅游的外国人。

  这里,只不过是想学好英语渴望了解世界的人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场合。

  “哥,我要去练习口语啦。”方明丽问道。

  “去吧.注意安全!”方明华叮嘱了句。

  因为他发现,有漂亮姑娘的地方,周围聚集的人似乎要多点。

  “那伱呢?也跟我去练习练习吧。”

  “我?英语底子太差,你去吧。”

  方明丽也没勉强,背着书包向一群人走去,很快就个男青年主动招呼。

  Hello.

  Hello.

  My name is zhaogang I'm in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我叫赵刚,来自西北工业大学)

  My name is Fangmingli,I'm inNorthwest University(我叫方明丽,来自西北大学)

  方明华站在边上听了会,两人都是交流一些学校的事,那个男青年没说啥出格的话,这才放心离开。

  他对这玩意不太感兴趣。

  这些积极学英语的,好多人是想通过这个,了解外面的广阔世界,在这些人年轻的大学生眼里,封闭的国门刚刚打开,外面的世界是那么新鲜有趣。

  可他在后世已经看到的太多太多,好的,坏的,已经没啥新鲜感。

  但他还是很佩服这些孜孜好学的青年,有人说迪斯科、朦胧诗、电大夜大英语角八十年代是国家的青春期。

  方明华独自一人绕着湖畔转了好一大圈,最后还是来到英语角,看妹妹在什么地方。

  人比刚才还要多,他没看到妹妹的身影,却看到一个老外。

  真正的老外,金发碧眼,头发花白,看样子已五十多岁,穿着这年代很比较少见的滑雪衫,和牛仔裤,正在和身边一帮年轻学生热烈的交流着。

  学生中间有一个他熟悉的身影,一个短发姑娘,竟然是李丽。

  方明华站在边上听了会。

  这些人交流的不是简单的口语练习,而是讨论着文学,好像是法国文学。

  “米睿哲教授,我曾经看过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写的《悲惨世界》,写的非常棒。”李丽用很熟练的英语和对方交谈着。

  “噢,《悲惨世界》确实是一本伟大作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但它毕竟代表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

  “我建议你可以看看普鲁斯特作品,普鲁斯特是20世纪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的长篇巨著《追忆逝水年华》,对20世纪法国文学的演变产生了极大影响,这是一部意识流文学,写的非常好。”

  那个外国老人回答道,用的也是英语。

  意识流?

  李丽愣了,她没听过这个名词。

  周围青年的英语水平很明显跟不上他们,只听两人叽叽咕咕交谈,李丽赶紧把老人说这段话翻译成汉语。

  “你们知道什么叫意识流小说吗?”李丽问道。

  周围人都摇摇头。

  “李丽,你别问了,我估计在场的没人懂,哪有人看过这部小说?听都没听过,更别说什么意识流了。”说话的是一个男生,看来和李丽认识。

  “对啊,该不会是这个外国教授杜撰的吧?”有人低声议论起来。

  “瞎说!人家怎么会杜撰,有可能是她翻译错了!”说话的是个女生,边悄声和同伴说还看了李丽一眼。

  李丽听了心里又急又气。

  自己怎么会翻译错呢?stream of consciousness,就是意识流的意思嘛。

  真是的。

  “意识流小说是外国上半叶兴起的小说样式。其突出特点是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表达方式,采取直接叙述意识流动过程的方法,来组织小说结构和塑造人物形象。”

  突然人群外围传来一个青年的声音,李丽一看,脸上露出笑容。

  这不是方明华吗?

  “元旦快乐!”姑娘笑着招呼了句。

  “元旦快乐!”

  “方明华,你懂意识流小说?”李丽问道。

  “谈不上懂,不过意识流小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是吗?

  周围学生看着方明华,都露出怀疑的神色,又低声议论起来。

  方明华镇定自若。

  李丽也不管那么多,赶忙把刚才方明华的话翻译成英语讲给那个老外。

  老外一听,立刻看着方明华,嘴里又叽里咕噜说出一大段英语。

  有点听不懂。

  方明华当初学的也是哑巴英语,简单日常对话还可以,复杂一点就是看得懂听不太懂,更说不出来。

  不过有李丽这个很好翻译。

  李丽听了笑了,笑的很灿烂。

  “方明华,米睿哲教授说你讲的很正确,问你看没看过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方明华点点头:“看过,但说实在比较难懂。”

  看过?

  周围学生又发出低声惊呼。他竟然说他看过?!

  这个老外听到这话,立刻对方明华来了兴趣。”

  感谢书友2023052965436743872082、吾爱悟道投的月票

第61章 年少不知御姐好,错把萝莉当成宝

  第61章 061年少不知御姐好,错把萝莉当成宝(求收藏票票追读)

  “你好,我叫让·德·米里拜尔,中文名叫米睿哲,来自法国,现在是安西外语学院的教授,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来自哪所大学?”

  这段话方明华不用翻译能听懂,但照样不会用英语回答。

  “李丽,你给他说我的情况,不是大学生,是某保密单位保卫科的。”

  李丽点点头,立刻翻译。

  “He is nNot a college student, but a staff member of a confidential unit”

  有意无意中,翻译掉了保卫科三个字。

  米睿哲没在意这个,又是叽里咕噜说了一大段话。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本《追忆逝水年华》主人公马塞尔这个角色,雅好交谈,见解高妙,任情适性,风度容止俱佳,简直就是我们法国19世纪文学青年的典型代表!”

  等李丽翻译过来,方明华微笑回答:

  “是的,马塞尔这个人物气质,很有点像我国古人魏晋风度,书中其中有和他关系好的一个女侍曾经这么说他:

  “要是您以为您跟那些在咱们这块卑微的土地上游荡的凡夫俗子有什么共同之处,那您就大错特错了!”

  “您可不是在躺着睡觉呵,难道您见过有谁这样躺着睡觉的吗?您只是在这休憩一下。这会儿,您穿着这件白睡衣,再加上这么摆动脖子的姿势,看上去就像只白鸽儿。“

  “书中描写的这睡觉姿势,很有点我国魏晋时代的文人雅士风度。”方明华最后说道。

  说完看到李丽目光呆滞看着他,就催促道:“翻译啊。”

  “伱说的太长,我记不住。”姑娘委屈巴巴的。

  好吧

  方明华只好又一段一段重复一遍。

  米睿哲一听,对方果然看过这本书啊,遇到知音了,立刻热烈交谈起来。

  两人聊的热火朝天,

  李丽忙的口干舌燥。

  周围的人却越来越少。

  没办法,讲的太深奥,英语水平要求太高。

  没看过这本书,又听不懂李丽和老外说的英语,呆在这干嘛?

  最后连那个认识李丽的男生,看了方明华一眼,眼神里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嫉妒,怏怏而去。

  足足聊了四十多分钟,方明华也感到口干舌燥,他实在忍不住说道:“对不起,米睿哲教授,我还有点事我该走了。”

  对方似乎还有点意犹未尽,强烈要求方明华下一次来英语角,或者来外院找他,还留下了具体地址。

  “我希望你能和这位美丽的姑娘一起来外院,我们可以继续聊聊,我非常喜欢意识流文学,能在这里遇到知音感觉太美妙了。”米睿哲说道。

  这次他说的汉语,就是不太流畅,发音怪怪的。

  意识流文学?

  算了吧。

  过几年,中国文坛、美术界都是意识流。

  再过几年,意识流就烂大街了!

首节 上一节 47/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