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66节

  “谢谢。”

  “谢我啥?是我把你弄到这穷山僻壤里一呆就是两个多月,你心里该不会恨我吧?”吴天民笑着说道。

  “怎么会呢?来这里认识了一帮优秀的演员,像朱霖、李保田他们,还有吴导,见识了你拍电影的功底。”

  “呵呵,小方,你真会说话,我可期待我们再有合作的机会。”

  “肯定有,咱们可是乡党!”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饭,方明华就收拾行李离开李家村前往兰州,摄制组人知道这事,都过来告别。

  朱霖还把他送到村头,“再见!路上注意安全!”

  “再见”

  方明华坐上驴车,慢慢出了村,外面阳光灿烂。

  方明华坐着驴车赶到县城,然后又坐中巴到武威,换上火车向东,傍晚时候终于赶到甘省的省会——兰州。

  方明华在车站买了一张兰州地图,坐上公交车直奔兰大,最后在天水南路找了一家国营工厂的招待所住下来。

  八十年代外出住店,首推大工厂的招待所,环境好而且安全,价格也实惠。

  方明华拿着单位工作证以及剧组开的介绍信,就很顺利住进去,还有洗澡的地方。

  冲了个凉水澡,又到外面吃了一碗拉面,早点睡觉,明天一早要去兰大。

  早上站在兰大校门口,方明华看了会。

  校门很普通,几乎没什么特色,但门柱上“兰州大学”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却引人注目。

  伟人亲笔写的。

  据说,伟人给国内大学题名的也不算少,像清华北大南开复旦都是,兰大能列入其中也是有实力。

  虽然兰大千禧年后逐渐没落,主要是因为地处偏僻的大西北,但现在是八十年代初还是很辉煌。

  方明华背着书包跟着学生进入大门,打听了一下中文系所在地方,直奔教学楼,见到兰大中文系柯杨,一个六十岁的老人。

  方明华不认识柯杨,当然不知道眼前这位头发花白的教授不仅是中文系主任,而且还是国内著名的民俗研究专家,对当地民歌“花儿”研究颇深。

  他开门见山直接拿出自己的工作证,说自己是从民勤而来,原来在跟随西影的摄制组拍片,现在请求柯主任帮忙,能获得学校图书馆的借阅权力,想写一篇有关文学理论方面的文章需要查阅资料。

  “哦原来是小方同志啊。”柯杨听到了笑道:“你最近那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可在文坛上热度很高啊。”

  “柯主任,您也看过这篇小说?”方明华有些惊讶。

  “虽然我们兰大地方比较偏僻,但也对国内文坛动向关心的很呐你的要求么没问题,我现在就给刘馆长打个电话。”

  “谢谢,谢谢。”

  方明华连声表示感谢,就准备出门。

  “小方,你是不是准备写一篇关于意识流方面的理论文章?”柯杨突然说道。

  嗯?

  方明华转过身看着他,自己可没具体说这个。

  感谢书友161222100053567、原始僧林d、精美绝伦闵庄、言出法随的小白、BJ龙之嚎啕、书友2018070806382674、老猫6399、书友20171213181037787、汉水、书友20210120174532155、36d握不住呢,投的月票。

  PS,今天编辑告诉我,pk三江没有通过。

  哎,现在真是卷啊,2000+的追读还是不行。

  不过编辑告诉我,下周还有一次机会,准备给我申请一次,当然还要看追读成绩。

  本来打算明天上架的,暂时不用上了,各位读者可以在免费读几天。

  请大家一定不要养书,尽量每天读下,或许一章字数不够多,某个情节写的不够精彩,但你提出来,我都会认真考虑。

  还是一句话,追读!

  特别是周一周二两天。

  如果能上三江,那么再可以延长上架,否则的话下周就要上架了

  但不管怎么样,我都会认真写下去的。

第84章 讲座(求追读收藏票票)”

  “应该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柯杨说到。

  哈,果然有人说,在八十年代文学就是一张名片,你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告别柯杨后,方明华直奔学校图书馆,刘馆长已经在门口等候,方明华见了做自我介绍,刘馆长就笑着说已经给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交代,图书馆三层全部向你开放。

  兰大的图书馆建筑很有特色,是一栋西式建筑,楼顶还有钟塔,据听说现在还得人工拨动定时。

  方明华的目标是直奔三楼典藏室,听刘馆长介绍这里收藏着着许多中外名著以及文学理论。

  他在三楼果然找到那本《追忆似水年华》!不过是英文版的。

  当然这不是他的重点,这本书本来在国内都很小众,没必要当重点阐述,他要找的大家较为熟悉的鲁迅的《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残春》、郁达夫的《沉沦》等作为例证。

  这些书虽然他以前读过,但时隔多年好多忘了,既然做例证就要精读,还有就是中西方关于意识流方面的理论小说。

  还真有!

  ri本吉江乔松撰写的《西洋文学概论》!

  哇!还有一本64年袁可嘉先生在《文学研究集刊》上发表的论文《美英“意识流”小说评述》!

  不过是对意识流小说的评述和批判!

  文章重点评述了八部最重要的美英“意识流”小说: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画像》、《尤利西斯》、《为芬尼根守灵》等八部小说。

  文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运用了许多过激之词,如“极端虚无主义、个人主义”、“反动颓废”、“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兼帮凶”等,但作者对于这八部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还是比较具体、深入。

  论点不要,论文内容值得借鉴。

  方明华就在图书馆扎根下来,除了中途跑出去买牛肉面或者馒头充饥,晚上回招待所睡觉,大部分时间就泡在图书馆,吃饭的时候也像学生一样将书包放在座位上占座。

  今天也是如此。

  有了资料写东西就是快,两天时间,方明华就写完一大半。

  按照这个速度,明天就可以完成!

  准备收拾书包走人,这时候看到一个花白头发的男人走了进来,正是中文系主任柯杨。

  “小方,你的文章写的怎么样了?”柯扬招呼道。

  “大部分已经完成。”

  “能不能让我先看看?”

  “可以。”方明华将稿件递给柯杨。

  柯杨就站在那里看起来。

  文章并不长,也就六千多字,柯杨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看完。

  “很深刻,很有说服力。”

  “还请您多提意见。”方明华倒是很谦虚。

  “呵呵,意见没有,不过我有一个请求。”柯杨说道。

  “您说?”

  “能不能给我们学校学生开个讲座,内容呢就是以伱这篇稿件为主,讲讲什么是意识流小说,让学生也开开眼界。“

  啊?这?

  在大学里讲课?

  “柯主任,我水平不够。”方明华婉拒。

  “别谦虚嘛,就你这篇文章,别说学生,就是作家教授也没几个能写出来放心,我们是给你讲课费的。而且我想在这个时候,你也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意识流,了解你写的那篇小说吧?”

  柯杨的最后这一段话让方明华有些意动。

  “那好,什么时候?”

  “你决定?”

  “明天下午吧。”方明华决定越快越好,自己还要赶回剧组呢。

  “行,明天下午三点,地点嘛.就定在我们学校的大礼堂,你讲的题目叫什么?”柯杨问道。

  “就叫《意识流小说前生今世以及在国内发展史》。”这也是他写这篇文章的题目。

  “好,你忙你的,明天按时来即可。”

  柯杨走后,方明华开始收拾书包准备吃饭,晚上不来了就在招待所写。

  吃完饭回到招待所也没闲着,继续写自己的论文,至于明天下午的讲座他并不太担心。

  有了这篇文章还怕没啥讲的?

  第二天早上依旧在招待所忙碌,到了中午吃完饭,方明华躺在床上休息了会,下午两点准时背着黄挎包里离开招待所直奔兰大。

  看看距离讲座时间还早,方明华就一个人背着书包在校园里漫无目的逛起来,教学楼门口宣传栏前围了一大堆学生引起他的好奇,他也凑了过去。

  原来是自己讲座的通知!

  “我系特邀著名作家方明华同志公开讲座,题目是《意识流小说前生今世以及在国内的发展史》,欢迎全校广大师生前来听讲云云”

  周围学生也是议论纷纷。

  “方明华来了?是不是写《太阳照常升起》的那个作家?”

  “就是,这上面不是有他的简介吗?西京人,今年21岁,还写了《隐入尘烟》和《芳华》”

  “哦,那我要去听听。”

  “你懂意识流?

  “不懂,所以要去听听啊。”

  “你们见过方明华吗?听说人不仅年轻,而且长的浓眉大眼。”这次说话的是一个女生。

  “是吗?那我也要去。”

  “喂,你学的可是物理,我们中文系的都搞不懂意识流,你听的懂吗?!”

首节 上一节 66/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