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8节

  果然,房间里十二个男人包括张丕祥都是烟不离手,唯独方明华没抽烟。

  “我证明,小方确实不抽烟,我刚才在门口给他烟他都不接。”坐在方明华边上的陆遥解释道。

  他的话音刚落,坐在陆遥对面,另个看上去长的黑瘦黑瘦的男人接过话茬:

  “不抽烟?小方同志,这可不好啊。干我们这一行,咋能不抽烟?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说是不是?”

  他叫贾平娃。

  贾平娃现在不到三十,现任秦省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前年结婚娶了娇妻,听说还是个大美女,去年又有了个女儿,可以说是爱情事业双丰收,显得意气风发。

  不过,贾哥,

  打死我也不抽烟!

  想当年哥也是个大烟鬼,这辈子发誓不抽烟。

  当然话不能这么说,方明华笑着回答:“贾编辑,我在抽大家的二手烟,这也算抽烟吧?”

  方明华颇有幽默感的话一下子把大家逗笑了。

  “好了,开会吧。”主编张丕祥开口说话了,大伙顿时安静下来。

  “首先,我恭喜在座的各位同志,你们的作品被选入“陕西青年作家小说专号”将在明年《延河》第一期,全文形式刊登!这是你们的荣誉,也是我们《延河》杂志社的荣誉!”

  “啪啪啪”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大家都很激动,这可是《延河》杂志创办以来,第一次以专号形式发表作品!

  “但同时,我希望大家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写出更优秀的作品.声明一点啊,诗歌、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尽量要投咱们《延河》啊,这里可是你们的娘家!”

  张丕祥的话把大家逗笑了。

  确实,包括路遥、陈中时、贾平娃等,第一篇小说基本上都是在《延河》上发表,从这里走向全国让大家所熟识。

  接下来是何鸿钧发言,她说话又急又快,“同志们,刚才何主编已经向你们表示祝贺,好听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就说说不足的地方吧。在座的都是秦省小有名气的作者,除了小方同志那篇《隐入尘烟》勉强能算的上是中篇小说,其余都是短篇吧?”

  “这不够,远远不够!你看看京津那边的,王濛我就不说啊,五十年代,才二十岁出头就创作出了《青春万岁》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刘心武,写出《班主任》之后,今年又推出一中篇小说《我是你们的朋友》,还有冯骥才,今年中篇小说《啊!》.等等等,所以,同志们,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啊。”

  会议室一片安静。

  方明华偷偷看着众人,脸色都没有刚才的轻松和愉快,个个都陷入沉思。

  看到会议室有些沉默,张丕祥说道:

  “何大姐,我知道你想急于让咱们秦省的作家大放异彩,最好能超过京津的,但毕竟他们还年轻嘛.年龄最大也就是陈局长(陈中实)他们几个,也才刚刚40,创作的黄金年龄。”

  “更不用说陆遥和平娃,哦,现在最年轻的是小方,今年20岁,更是前途无量嘛。”

第10章 作品研讨会

  当然开这种会并不是来吹捧而是自我吹捧,主要是来共同分析这次刊登的十二篇小说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便于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路遥的《姐姐》、陈中时的《《立身篇》、贾平凹的《山地笔记》.一个接一个分析,共同提高。

  最后是方明华写的那篇《隐入尘烟》,何鸿钧说道:“小方同志这篇小说总体来说写的不错,文字优美,场景细节把握的非常好,非常有象征意味,老头驴成为了有铁夫妇的家人,也是人生的象征,被人奴役久了,便失去了自主选择和生活的勇气,人们也习惯了把他们当成工具而不是生命,这一点非常好!.但是!”

  听到何鸿钧的转折语气词,方明华赶紧拿着钢笔聚精会神。

  “作为伤痕文学,只是细微描写了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但没有讲什么“人在时代中的苦难”,也没有“反思批判现实和社会,高度稍显不足,希望在下一篇小说要注意这个问题。”何鸿钧最后说道。

  这个

  方明华内心不敢苟同。

  非要上升到批判社会才能叫有深度的小说?单纯讴歌人性就不行?

  不过他现在新兵一个,没必要为这事和何鸿钧的争论。

  编辑的话嘛。

  你可听可不听。

  但表面虚心接受即可。

  方明华连忙答应,说自己初次写小说经验不足云云。

  方明华的态度让何鸿钧很满意。她就担心年轻人有了一点成就翘起尾巴,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这样如何进步?

  但让她感到意外的是,另一个男人却发言了。

  “何大姐,我认为小方这篇小说写的非常好,写小说,尽管是伤痕小说,为什么非要上升到反思批判现实和社会?赞美人性不可以吗?那个时代确实苦,我们不可以赞美苦难,但可以将苦难转化为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这样写出来我也会感染人,而不是一味的控诉!”

  是陆遥。

  陆遥的一番话使大家纷纷议论起来。

  何鸿钧顿时有点尴尬。

  不过也没法反驳,谁规定小说必须这么写而不准那么写?

  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他是陆遥啊。

  今年在《当代》发表了一篇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这不是像方明华这种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所能比的!

  这时候,坐在首位的张丕祥发话了。

  作为领导,在某种场合就是和稀泥。

  只听他呵呵一笑:“陆遥说的有道理,何大姐说的也没错,不是有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个人看法不同,这是文学交流,大家可以相互探讨嘛。”

  于是,大家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有的说确实要反应甚至批判现实社会,有的说不一定,因小说而已因作者而已。

  方明华没有说话,而是偷偷看着坐在两对面的陆遥和陈中时。

  两人都点着烟却都陷入沉默。

  两人都写了各自能流芳后世的长篇巨著,《平凡世界》和《白鹿原》,同样都是描写农村描写苦难,但却又各自不同,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但能说谁更伟大?

  这种讨论相当于一种头脑风暴,并没有结论,最后慢慢就变成扯淡。

  眼看时间快到六点快下班了。

  这时候贾平娃站起来笑着说:“咱们有个惯例,谁的文章被刊登了,获得稿酬,就要请大家搓一顿,今天除了两位主编,其余都得挨着请.从谁开始?”

  贾平娃看一大圈,最后目光落在方明华身上。

  “小方,写的是中篇,字数最多稿酬也最多,要不就从你这开始?”

  方明华还没开口,旁边的陆遥说道:“平娃,这咋能行?小方人年轻,人家存钱还准备娶媳妇呢今天我来请大家!”

  陆遥的话一下子把大家逗笑了。这里面就方明华没结婚,立刻成了大家开玩笑的对象,连李天芳也笑眯眯说道:“小方啊,你现在有没有女朋友?要不大姐给伱介绍一个?”

  我说陆大哥,你别往我这里引火啊

  方明华赶忙站起笑着说道:“贾编辑说的有道理,我呢,这算第二次获得稿酬,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今天的饭我来请!而且你们也说过,这里年龄最小,所以请各位大哥大姐,叔叔阿姨那是应该的!”

  见到方明华执意请客,大家也都不再说什么,立刻商议去哪吃。

  “不用太远,就在建国路口,那有家马家羊肉泡,今天咱们吃羊肉泡馍咋样?”贾平娃提议道。

  一致通过。

  大伙立刻动身下楼,方明华却跑到二楼敲开董墨的办公室,看到董墨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急忙说道:

  “董主编,我那篇小说不是要刊登了吗,我准备请客,吃羊肉泡,张主编和何主编,还有开会的路编辑他们,也请您去。”

  董墨当然知道小说组叫了些作家在会议室研讨开会,不是他诗歌组的事所以他没参加。

  现在听了方明华这话,脸上露出微笑:“别人请客我不一定去,但你请客,又是吃羊肉泡,那可是我的最爱.走,一起去!”

  两人下了楼,出了杂志社大门很快追上先下去张丕祥他们。

  “董主编”一帮作家们看到董墨,纷纷招呼。

  “喂,各位,今天我这个诗歌组的,可是沾了你们小说组的光,来蹭吃蹭喝啊”董墨笑道。

  “瞧你说的,老董,都是一家人嘛.再说人家小方也写过诗,也算是你们诗歌组的人呢。”张丕祥说道。

  “是啊.本来是我们组的好苗子,结果又被你们小说组抢去了”董墨故作叹口气。“何大姐,这事你得请我!”

  “行,行,我请你明天早上的糊辣汤归我了!”

  众人说说笑笑来到十字路口的老马家,里面人不太多,众人围了两个桌子,一人一大碗羊肉泡外带两个馍,吃的特香,当然方明华忘不了取三瓶西风特曲。

  方明华不抽烟,但酒量不错,频频给大伙倒酒,很快一个醉醺醺的,开始称兄道弟起来。

  “小方,你也别,别叫我.陆编辑,我比你长几岁你叫我陆大哥得了,来干一杯!”陆遥喝的满脸通红。

  “陆大哥,干杯!”方明华急忙举起杯子。

  不过心里嘀咕:你可要少喝酒啊,注意身体!

  当然现在不是说这话的场合。

  什么陆大哥、陈大哥、贾大哥、李大姐方明华认了一大堆大哥大姐,最后大家尽兴各自回家。

  一算账,连酒带泡馍,羊肉泡5毛钱一碗,算下来九块八毛钱!

  半个月工资没了!

  不过也值啊。

  认识了一帮秦省文坛未来的大佬。

  感谢树尘投的月票

第11章 领稿费的快乐时光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下午有人请客,葫芦头、酸汤水饺、甚至臊子面大家也不讲究,就是图个气氛,当然酒是少不了的。

  方明华和这些人的关系熟络起来。

  杂志社也很快兑现了稿费,今天是个周末,下午方明华接到财务室的通知去领稿费,也不用邮寄汇款单之类,到财务室签字即可,领到323.5元。

  这年头,著作稿是每千字3元——10元,翻译稿是2元—7元。

首节 上一节 8/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