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83节

  李天芳听了不由得点点头。

  “那好,干脆我换掉一篇登在下一期,这期你写的和这这篇小说一块发表!”

  方明华自然没什么意见。

  下午刚上班不久,方明华坐在办公室正悠哉喝着茶,刚拿出一份投稿准备审核,隔壁的孙编辑气势汹汹走了进来:

  “小方!我已经退稿的那篇小说,你竟然拿到李天芳那里,让她通过发表?”

  “是?怎么了?”

  “你懂不懂规矩?”

  “什么规矩?我专门看了编辑部审稿制度,我好像没违反哪一条吧?”方明华一脸纳闷。

  这小子在装洋吃相!

  但孙编辑也不好当办公室的人说,我否定了的稿子,你凭什么还要审?!

  但这口气如何能咽下?

  他忍住怒火,说道:“那好!我们就讨论讨论这篇小说!整篇文章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悬念,完全就是平铺直述,你凭什么说好?”

  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

  方明华突然想起这不是当代那个周编辑对《平凡的世界》评论吗?

  看来,这种想法的人挺多啊。

  方明华倒也不慌不忙,说道:“虽然没有你说的那些,但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对人性内心向往更高的理想信念做了充分的挖掘,而且在叙事结构、叙述语法和表意结构,都是可圈可点。难道不是一篇佳作吗?!

  “可是文笔有些稚嫩,不够厚重!”孙主编反驳道。

  “稚嫩?”方明华笑了。

  “根据作者附的简历,今年还不到20岁,你让一个在校女大学生写出多么老辣的文字?孙主编,你也写小说,请问你二十岁的时候的文章,有多么老辣厚重?”

  “你?!”

  孙主编气的差点说不出话来。

  这话有点诛心啊。

  别说他年轻的时候写的东西不咋地,到现在也不行,只能偶尔发表一些小文章,否则早就去作协当专业作家了。

  这时候旁边的人赶紧将两人拉开,孙编辑气的摔门而去,方明华却若无其事端起搪瓷缸。

  坐在他对面的白苗看此状况低声问道:“小方,你就这么推崇这篇小说?”

  “白哥,你也看了,写的不错吧?”方明华问道。

  “是不错。”白苗点点头:“但我觉得还没到让我震惊的地步,就譬如看《人生》”。

  都拿《人生》比

  方明华有些无奈。

  不过对面坐的也是未来的文坛大佬,现在虽然还是小白,他决定多说两句。

  他放下搪瓷缸说道:

  “白哥,你不能这么看,现在文坛上男性作家居多,很少有女性作家能写出如此充满青春和细腻的小说。申城的王安忆算一个,燕京的张洁也算一个,龙江省的张抗抗只能算半个还有谁?就凭这一点,我敢说如果把这篇小说拿起参选今年的最佳短篇小说奖,也能获奖!”

  “啊?真的?”

  “你等着瞧吧?”方明华又端起搪瓷缸。

  方明华和孙编辑吵架的事很快都传遍杂志社。

  而杂志社有点风吹草动,作协那边的人都知道。

  这不,陆遥竟然也找上门来。

  感谢夜雨风吹冷等投的月票

第104章 推荐优秀中短篇获奖候选名单

  第104章 104推荐优秀中短篇获奖候选名单

  今天天气不错,中午吃完饭方明华没事干,干脆坐在门卫室门口和张宝福边聊天边晒太阳,就看到陆遥匆匆走进单位大门。

  “陆大哥!”

  方明华招呼道。

  “小方,你这倒悠闲,我准备找你呢。”

  “什么事?”

  “听说你和孙编辑吵架了?”

  “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方明华开起玩笑来。

  “吵架算个啥嘛,又没打起来.我是想知道,让伱非常推崇的那篇小说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篇文章,我想先睹为快。”

  “走,我带你去看底稿。”

  两人来到编辑部,从档案室里找到这篇已经经过人工校对,副本送到印刷厂印刷的原稿,陆遥认真读起来。

  才8000字左右的小说他足足读了半个小时,最后感慨道:“写的确实很好,很难相信出自一位女大学生的手笔,在描写青年与青年写的作品里,这样的目光实在是凤毛麟角!”

  “一般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多半是一些批判的、受过伤害的、深沉痛苦有时仍然是热烈执着,有时是冷峻严肃、有时甚至是“不怀好意”的眼睛,而这篇小说完全不同!”

  “呵呵,陆大哥,你评价的高啊,我准备给作者写一封回信,要把你的对她的评价写进去!”

  方明华真写进去了。

  远在武大的俞姗接到来自《延河》编辑部编辑方明华的亲笔回信和汇款单。

  信中告诉她小说已经被编辑部采纳,将在12月份的刊物上发表,还对此小说进行高度的评价,引用了陆遥那段话,并鼓励她以后多向《延河》投稿云云。

  “哇方明华,陆遥!

  姑娘兴奋的满脸通红。

  这都是自己喜欢和崇拜的作家!

  嗯!

  加油哦!

  姑娘暗暗挥舞了下小拳头

  此时方明华正坐在陆遥家里不走。

  原来,陆遥最近写了一篇中篇小说《黄叶在秋风中飘落》,被方明华知道了,立刻跑到他家里,请他将这篇小说投到《延河》。

  陆遥听了有些为难,说道:

  “小方,我准备投《小说界》,而且还和他们的刘主编谈及此事,他让我尽快把稿件寄到燕京去。”

  “陆大哥,刘主编是不是约稿?”方明华问道。

  “不是。”

  “那你担心什么?你就说被《延河》杂志社的黄社长看到,直接截胡了!把责任推到黄社长身上!”

  旁边坐着的林达听了扑哧一下子逗笑了。

  “小方,可真有你的,让你们黄社长背着这个锅。”

  “他是领导嘛,背得动,总不能让我这个小编辑背吧?”方明华嘿嘿一笑。

  看到陆遥还在犹豫,方明华继续说道:“陆大哥,只要你投《延河》我保证以后咱们打麻将我绝对不糊你的牌,而且还给你放水!”

  “这话可是你说的?最近我手气不好,老是输。”陆遥说道。

  “那当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方明华慨然道。

  心里却在想.

  嘿嘿,陆大哥,就你这打牌臭技术,运气来了也抓不住啊。

  于是,这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被抢了过来,安排在明年元月第一期杂志上发表。

  而这篇小说,后来又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如法炮制,方明华又跑到陈中时和贾平娃那里,将陈中时写的《康家小院》抢了过来,贾平凹说现在手头暂时没作品,但承诺明年他准备回老家“闭关”一阵,将写出一个系列文集,其中肯定有小说将交给他。

  方明华知道,贾平娃的代表作之一《商州初录》快要诞生了。

  12月份的《延河》杂志如期发行,杂志刊登的两篇短篇小说《街上流行红裙子》《女大学生宿舍》引起了读者的兴趣,这可是文坛上很少有描写女性题材的小说!

  而且还是女性中很有代表性的群体——纺织工人和大学生!

  关于这两篇小说的读者来信很快如雪片似的飞到编辑部。

  今天中午方明华和白苗正在食堂吃饭,李天芳端着碗,兴冲冲坐到他的桌子跟前,说道: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这个月的杂志销量开始回升了!”

  “是吗?那不是我们这个月的奖金可以多发点?”方明华开起玩笑来。

  “你呀稿费那么多,还在乎这几块十块钱?”李天芳白了她一眼。

  “瞧你说的,李姐,十块钱不少吧?再说了,我现在正攒钱呢。”

  “攒钱?是不是准备娶媳妇?”李天芳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喂,小方,前段时间经常找你的那个女兵叫宋棠棠的,我看不错喽,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请我们吃喜糖?”

  这女人呐

  八卦真是天性啊。

  “八字还没一撇呢。”方明华赶紧换了话题:“李姐,今年推荐参选优秀小说的中篇和短篇都定了吗?”

  “定了,我也正准备告诉你。”李天芳说道:

  “中篇准备推荐你写的那篇《隐入尘烟》和黄建国的《和朋友们相会》,短篇推荐陆遥的《姐姐》陈中时的《立身篇》以及俞姗的《女大学生宿舍》和你刚发表的《街上流行红裙子》。”

  “推荐我的两篇小说,不太好吧?”方明华很谦虚。

  “问题是你这两篇小说受欢迎啊。《隐入尘烟》不用说了,电影已经上映,很受广大观众欢迎。”

  而刚写这篇《街上流行红裙子》来信中读者反映很好,不推荐推荐谁?而且有两家报纸全文转载,还给与很高评价。”李天芳笑着说道。

  现在的文坛就和后世的网络有点相似,只要出现比较火的文章,都疯狂转载,读者、评论家齐上阵,品头论足。

首节 上一节 83/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