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第184节

  “哎。”邓小五转身一呲牙,让四岁小屁孩一口一个孙子的送出屯子太尴尬了。

  回过头又说:“姑奶没带帽子快回去吧。”

  小豆包从背后收回右手往前摆动:“没事,你走你的。”

  这出是跟她姥姥学的,回家那天老太太一直这样送到村口,小孩子学老太太特别快。

  吴卫国指着她:“你看你看,和她姥姥一样一样滴!”

  高丽娟手里有土篮子,只能抬腿踢他。

  吴昊不能让妹妹总欺负人,回头说道:“回家去吧,我送他。”

  小大人点头:“行,你记得把我大孙送到村口。”

  她转回身走两步又回头喊:“大孙有空过来串门啊!”

  她姥就这么喊的,但是她和老太太不是一个意思,老太太是惦记亲人。

  她是惦记大孙来给她送礼!

  邓小五见她回家了才松口气,真怕这小祖宗一直送他,牵牛往前走几步说道:“我大哥那人要脸,他有心来也不会来。”

  “没事。”吴昊摆摆手:“能过去的就过去吧,没人惹我,我不会主动找麻烦。”

  “那就好。”邓小五放心不少,年纪小的时候,他不得不帮着邓小六打架。

  如今他只想安心过日子,旁边这位不好惹,进山时不坑老邓家的人他就放心了。

  吴昊出屯子会拐弯往西去,邓小五选择从东面走到头再拐弯往西,到屯子中间再往南回家。

  屯子东南角一户人家正在立苞米杆挡院墙,老郭头大冬天也在刨沟。

  七十年代末期以前,人们朴实,家家户户的院墙都不足一米高。

  主要是为了挡住鸡鸭鹅等家禽。

  老郭头最近不敢出门,他办的事让人唾弃,东面路上来回走人往院子里看的时候会吐口水。

  他不敢骂人,只能把院墙用苞米杆挡起来,想眼不见心不烦。

  但是最近也心烦,孙梅来了呆一会就走,这段时间不敢来了,侯坏水人品还行。

  她媳妇能出门溜达,听见闲言碎语就告诉孙梅,孙梅心眼多,她不出门了。

  老郭头心想,等这院墙加高以后,看不见别人,别人也看不清院里。

  惦记让孙梅晚上来,可是家里还有个瘸儿子碍事,他很不高兴。

  听见东面路上唠嗑声,下意识就蹲在院墙边上,一是偷听,二是怕别人对他吐口水。

  现在东面墙头只挡上一半,他距离墙角还有好几米呢,人家走过去有可能看见他。

  路上的人离得很近了,他还不敢动,只能低头希望路过的人别往院子里看。

  吴昊边走边问:“你拿枪要进山打猪神啊?”

  邓小五摇头:“我不去,两个哥哥要去。”

  猪神值钱,打到了还有面子,怪不得这么着急来拿枪呢,还特意送的大礼。

  人家示好,吴昊提醒道:“回去告诉你们队长,过两天别让孩子出来玩。”

  “让民兵守着西边,告诉你两个哥哥,不用去太远,在东面就有可能捡漏。”

  “提醒一下其他进山的人,领狗也行,但是最好上高地趴着,把狗也栓在上面,猪群跑过来狗和人都挡不住。”

  “哎!”邓小五急忙点头,人家说的全是好话啊,一点不坑人,吴昊果然仁义。

  惦记村子里的小孩,也惦记进山的人,还告诉怎么打猎,他回去肯定会提醒的。

  也会说是谁告诉的,交好就交到底,宣传吴昊仁义,他也有好处。

  停下车说道:“叔爷别送了,我回去肯定把你的话带到。”

  “好,那我回去了,你路上慢点走。”吴昊嘱咐完转身往回走。

  牛车正停在老郭头东面往南点,上年纪的人会在前面坐好才赶车走,年轻人,特别是总赶车的。

  有些会上车岔开腿站着,等累了才会坐下。

  邓小五目送吴昊离开,他脸朝西抬起右腿跨上牛车,站起来视野高多了。

  稍微扭头就看见有人蹲在墙里面,他一愣也吓一跳,认出来是谁,这脸色马上难看了。

  污蔑他们老邓家偷枪,特别是告状的事,村里赌斗的人不少,输赢都没人告状,这事让人唾弃。

  听六叔讲述过发生的事,他研究完发现,肯定是被蹲墙角偷听到谈话了。

  如今证据确凿啊,这老头又听墙角,他怒上心头,指着老头扯脖子高声大骂道:“草泥马老郭头!你又听墙角!是不是小时候总偷看你二嫂洗澡?”

  老郭头没想到被发现了,正有点尴尬呢,听见偷看二嫂洗澡愣住了,他是犯事逃过来的。

  老家有哥哥,小时候何止偷看二嫂洗澡啊,再说了,长大了他也偷看。

  如今被人说出来,他往起一蹦怒道:“小王八犊子你胡说啥?”

  “哎呀!气急败坏!那就是真的啊!”邓小五心眼不少,马上看出来了。

  指着他骂道:“老郭头你还是人了?居然偷看自己亲二嫂洗澡,还去乡里告状。”

  “草泥马的!你这辈子也吃不上四个菜!”

  老郭头最近闹心,被人揭短更生气,他知道吃不上四个菜是啥意思。

  马上急眼了,刨沟时地上有冻硬的土坷垃,他低头转圈找,弯腰捡起一个丢过去骂道:“麻痹的你别跑!”

  扔完一个没打到人,捡起两个追出去接着打,被人这么骂真忍不了。

  邓小五倒站在牛车上蹦跶,嘴里喊着:“驾驾驾”,他不想跟老头打架回身用鞭子抽老牛一下,回过头接着骂。

  别看老牛小跑,他岔开腿站的很稳,还能跳起来骂人,嗓门很高。

  老郭头捡土坷垃追着就是打,老牛小跑他还追不上。

  屯子里有人听见了,纷纷往南去看热闹。

  吴昊没走远,回头看见他俩跑到拐弯了忍不住笑出声,邓小五骂的挺狠。

  偷看二嫂洗澡这事如果发生在孩子身上,大伙也就笑着骂两句,但发生在老头身上传出去就丢人了。

  这还不算啥,也不够狠。

  骂老头绝户才狠,有儿子也可以这么骂,就是说他儿子不得好死,换哪个老头也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听见肯定会急眼。

  而骂人一辈子也吃不上四个菜更狠。

  这句话最早就是在东北流传的,如今消息不发达,只有个别一些地方会骂。

  关系很好的哥们,乐呵骂一句这话,俩人懂啥意思,也会当闹着玩,当骂他穷的吃不起饭。

  如果是仇人听见了,只要懂啥意思就会急眼。

  大部分东北人也不懂这句话,包括网络发达了也不懂,因为骂的少。

  第一道菜:出生的满月菜或者孩子百天吃席,这道菜是父母吃,如果这道菜吃不上就是没有父母。

  第二道菜:洞房花烛夜或者婚宴,没这道菜是孤苦伶仃的光棍。

  第三道菜:去世的丧宴,这菜没人吃或者吃不上,就是死了都找不到人。

  第四道菜:供菜,没人给上坟扫墓,代表无父母,无妻,无子女,啥也没有。

  邓小五骂的挺狠,但是这句话要看被骂的人咋理解。

  吴昊知道他俩打不起来,转身接着往家走,不想看这热闹。

  他不看有人看,屯子前方聚集不少人看向东面。

  邓小五站在牛车上见老郭头捡土坷垃时差点摔倒,高喊道:“该!咋不摔死你!”

  差点让他六叔蹲好几年笆篱子,他能不生气吗?

  老牛识路,到屯子中间自己小跑往南拐弯。

  邓小五看见一群人过来看热闹,马上喊道:“老郭头爱蹲墙角偷看自己二嫂洗澡,你们可防着点啊!”

  又看向老郭头接着骂:“你这老犊子一辈子也吃不上四个菜!”

  “草泥马的!”老郭头往南跑几十米,知道追不上了才骂骂咧咧往回走。

  偷看二嫂洗澡?那有啥好看的?李二坏不懂这个,但他懂四个菜。

  他家过年吃四个菜呢,平时只吃俩菜,老郭头吃不上四个菜就是吃三个呗。

  冬天没啥菜啊,他咋多吃一个?

  忍不住抬头问:“老头,你咋吃三个菜呢?那个菜是啥啊?能告诉我吗?”

  他打听事没喊老几把灯,喊老头也不算骂人。

  吃三个菜,听在老郭头耳里意思就不一样了,他正在气头上,换成以前肯定动手揍这小子。

  如今附近人看他的眼神都没有善意,他不敢动手只能低头往回走,连话都不想说。

  于老七年纪大,他知道四个菜的意思,更不得意老郭头,轻声说:“第一道菜是满月菜,没父母也没人吃。”

  满月不满月的不重要,李二坏就记住没父母了,摇头念叨:“那不对呀,狗崽还有爹妈呢,他咋能没有呢?”

第204章 准备守株待猪神

  老郭头听了差点卡倒,居然拿他和狗崽子比,有心回去削李二坏,又不能打。

  根本打不服,有可能会去他家堵门问这四个菜,还可能堵门烧纸。

  老郭头没回头,大伙纷纷回家。

  吴昊进屋看向炕里。

  小豆包拿着麦乳精在罐头瓶子两边往上摆三角形,再把两条烟放上去。

  麦乳精倒了她也不生气,左右摇摆小脑瓜美滋滋说着:“还是我大孙好啊,来了给他姑奶买这么多东西。”

  三口人翻翻白眼还不能说她,人家去姥姥家过年一直不高兴,回家还不让人家开心了?

  在村部的时候特别烦那些侄孙,现在就记得邓小五这个孙子好。

首节 上一节 184/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