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第261节

  “对呀!”李二坏一梗脖,不可一世的说:“我也刚忘,你爱咋滴咋滴!”

  “草泥马的!这特么像谁?”二媳妇气的转身就走,总不能因为这点事就动手削他。

  关键是,还特么打不服。

  她俩进大棚干活,高丽娟进入另一个大棚。

  西南边一辆卡车刚出山路口,徐教授感觉眼前豁然开朗,银装素裹的大地包围着升腾袅袅炊烟的小村庄。

  他有些感慨道:“进入您们的乡镇还没太大感觉,来到你家,仿佛来到一片世外桃源。”

  吴昊笑道:“以后我会尽量让这里成为世外桃源。”

  他每次回家也有这种感觉。

  徐教授刚要说话又被一片房子吸引,红瓦白墙,正值中午,阳光照射在玻璃上显得非常亮堂。

  十几间房子的东南面还有一排厢房,从这里能看见正房后面好像还有一排。

  在正房东面还有几十座大棚,他在路上听说盖房子有地方住,现在依然忍不住指着问:“这些都是你家的房子?”

  吴昊笑着点头:“对。”

  吴猛跟徐教授已经熟悉了,问道:“老爷子你看我二哥家的房子,和你们城里比怎么样?”

  徐教授眼里还存留着惊讶,想了想才说:“与城里的楼房和新盖的厂房没法比,但那些是公家的,和个人比。”

  “你二哥盖这么多房子,在整个h省应该是独一份。”

  盖五间瓦房的人有,盖十间的太少见了,盖二三十座大棚的,h省肯定没有。

  “嘿!”吴猛不禁露出笑容,他都替二哥自豪。

  徐教授就算早有心里准备,如今亲眼看见东面那么一大片荒地,忍不住说道:“全扣大棚得钱喽。”

  吴昊看眼荒地说:“干啥都得投入本钱的,明知道扣大棚种菜赚钱,不干不是虎吗?”

  现在人不是那么认钱,徐教授一心研究农业,他皱着眉思考这句话。

  和他的思想不符,但不得不承认这句话有道理,他还没法反驳,不由自主的点点头。

  车子到屯子前方往东拐,徐教授看见大棚前方,有个老头领俩小孩在放一群羊。

  不远处还有四头牛和一匹大黑马在翻找雪地里的草。

  到新房子跟前才注意到是铁栅栏院墙,他望向西边的板夹泥土房,觉得好像有种跨时代的交叉感。

  他又说不出来是什么原因,看向院子里有成群鸡鸭鹅,梅花鹿和山驴子在悠闲的溜达。

  仓房前面还有一群狗和两只黄喉貂在嬉戏,天空中又落下来一只金雕,咬死一只喜鹊扔地上了。

  徐教授通过这些动物的神态就能看出,这家人对这些动物非常好。

  窥一斑而知全貌,通过在镇子里的所见所闻,再到看见这些动物。

  徐教授觉得这家人差不了,哪怕昨天吴昊下手挺狠,但他不是那种老顽固。

  反而感觉这孩子做的对,他说不出来人不狠站不稳的话,但知道心太善良肯定不行。

  就冲他这一路上品出来的东西,如果那个什么赵公子敢找来,他绝对敢站出来挺吴昊。

  他这个大学教授,可不是那一个什么公子能拿捏的。

  卡车进院,吴昊下车让兄弟们往屋里拿东西,锅碗瓢盆和被子,每个房间都放一些。

  徐教授下车看见围过来不少动物,他知道梅花鹿机警,没想到能和人这么亲。

  居然往吴昊身上靠靠,像打招呼一样。

  一群狗围上来,徐教授没有躲,他身后的两个学生吓够呛,这些狗太大了,他们下意识往老师身边挤。

  吴昊摸摸肩膀上的两只貂,又挨个拍拍狗头,才解释道:“这些全是猎狗,它们在熟悉你们的气味,不会咬人的。”

  徐教授没怎么怕,他知道主人不拴着狗一定是很放心的,还伸手摸摸小棕的狗头。

  小棕只是歪头看一眼就没有其他反应了,两个学生见状松口气。

  “汪汪汪!”

  脚后跟传来狗叫把他俩吓一蹦,急忙又往老师身边挤。

  徐教授回头问:“这是什么动物?”

  傻狍子这种神兽他肯定认识,却不明白它为啥这么叫,两个学生看清是傻狍子以后翻翻白眼,没想到会被它吓到。

  傻狍子呲着牙仿佛在笑,能拱倒小孩,能吓到大人,都能让它很高兴,乐的在那里不停蹦跶。

  吴昊露出点愁容骂道:“那是个二逼!”

  “傻狍子哇哦叫,着急的时候就汪,如今在家生活一年了,总跟狗玩,把自己也当狗了。”

  这时吴卫国走出门,没想到儿子会带人回来,问道:“这三位是?”

  吴昊介绍道:“h省大学的徐教授和他的两个学生,是来帮咱家提高大棚产量的。”

  大学生就不一般了,大学教授更了不得,如今尊重文化人,吴卫国也不例外。

  人家还是来帮忙种菜的,连忙往屋里请人,必须当贵客招待。

  徐教授领两个学生刚进屋就被一个小屁孩挡住路。

  小豆包正蹲着穿鞋,抬头看见三个陌生人有点懵了,不知道人家是来干啥的。

  她在脑子里对比完年龄,站起来仰头说道:“两个大哥哥好,老爷爷好。”

  “哎!”三人点头答应,徐教授盯着小丫头赞道:“像城里孩子,长的好看还有礼貌。”

  吴卫国介绍道:“我闺女。”

  徐教授笑道:“你有这对儿女,真让人羡慕啊!”

  “哈哈!”吴卫国笑出声,听见这话心里是真高兴,马上请三人进屋,让闺女给客人拿饮料。

  三人坐在炕沿边打量屋里摆设,没想到会有床还有暖气,这房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宽敞明亮。

  三人都露出羡慕之色。

  徐教授苦笑道:“我家那小楼里住好几口人,感觉转身都费劲,跟你家真没法比。”

  被人连续夸,吴卫国心里美滋滋的,笑道:“感觉好就多住几天。”

  “明天让我儿子去给你们抓两只飞龙尝尝。”

  能帮大棚提高产量就能多卖钱,招待这种贵客,野猪肉拿不出手,必须用飞龙汤。

第272章 只能降低一千成本

  徐教授是个干实事的人,坐一天一宿车挺累的他也不想休息,在屋里唠一个多小时嗑,心里惦记大棚非要去看看。

  吴昊劝不住只好领他们去。

  老头先在大棚外面转一圈,检查墙壁厚度和外层的板夹泥,包括塑料布倾斜角度都看一遍。

  进大棚里面还抠土仔细观察,包括支起来的黄瓜架都看一遍才开口说:“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少,我得在你家住一段时间。”

  吴昊巴不得老头不走呢,豪气的一挥手说:“你在这养老都行。”

  “哈哈。”这话把老头整乐了,他确实喜欢这里,除了帮改良大棚以外,也挺愿意跟这小子唠嗑的。

  他从来没瞧不起眼前这个农村孩子,虽然有时候像个粗人,但人家是高中生。

  和他这个文化人聊天的时候一点都不怯场,给他的感觉,这孩子很真实,还在农村创下不小家业。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挺值得交的,改良大棚已经不是单一目的,他更想和这个农村小伙子交个朋友。

  走到墙边指着暖气片说:“你家这里最冷,用它的确保险,但是这东西太贵了。”

  “如果你非要用暖气片,大棚的成本最多只能减少一千块钱,剩下的只能在产量上提高了。”

  “四千呗。”吴昊深吸口气,这个数字在意料之中,他有过帮人家扣大棚的经验。

  那时候他是给人家打工的,也算吃过猪肉见过猪跑了,不然也不敢一次投入六七万块钱扣大棚。

  那时候改良完的大棚,不安装暖气也需要将近四千块,他之前算一千亩地扣大棚需要三四百万,就是按改良完算的。

  扣大棚种菜赚钱,不扣就是虎。

  特别是明年后年蔬菜依然值钱,最好是明年把一千亩地大棚都扣起来。

  可是这三四百万让他犯难了。

  靠打猎也能赚来,需要开直升机,挂上机枪在外兴安岭不停突突,那就是一场屠杀。

  这个事,就算他跟老毛子未来那位老普称兄道弟,那也不能让他干。

  上次去还没找到百年人参,就算找到了,八四年的价格也尴尬,就算ao门那边给一百万,那还缺三百万呢。

  未来这苗人参价格是一千万打底啊,多少人一辈子都赚不来这些钱。

  可是呢,又不能存放太久,保存不好会流失很多药效,那样一来就不值钱了。

  明年卖君子兰也没用,家里的君子兰被妈妈精心照顾,的确长的很好。

  但是,就算四盆君子兰卖出四十万,对于八四年来说是天文数字,对于扣大棚来说,啥也不是。

  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家里这六万块钱,肯定不能用来建农场。

  买十头牛有啥用啊?买一百头牛就需要将近五万块钱。

  就算买五十头牛,总不能把它们扔雪地里趴着吧,剩下的钱都要用来盖牛棚雇人养。

  先不说冬天盖不了房子,就算夏天盖,这些牛啥时候能回本?

  牛犊需要养几年才能卖?这几年得吃多少东西?这五万块钱就压好几年。

  夏天扣大棚,冬天卖菜就赚钱,一千亩地大棚全扣起来,持续出钱才能持续往农场里投。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如果现在把钱扔农场里就是傻逼了,这么干,裤衩子都穿不起。

  吴昊又陪老头转悠三小时,徐教授走出大棚赞道:“你这黑蜂和小肥啾养的好,就是鸟太少了。”

  东北黑蜂数量不多,是非常优良的品种,它采集的椴树蜜值钱,采集别的蜂蜜同样不便宜。

  其实徐教授在大棚里观察完,心里挺有感触的,他能看出来那些干活的人身体都不咋好。

  如果换个为富不仁的东家,肯定用身体好的人干活,如今通过这些穷苦人脸上的笑容,就能证明老吴家人非常不错,他也非常喜欢这家人。

首节 上一节 261/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