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30节

  王虹插话道:“我们可以帮助村里的孩子识字,虽然我们自己也是学生,但是教这些小孩子应该绰绰有余了。”

  江华看看旁边人,说了一句:“我同意这个观点,现在举手表决,同意的请举手。”

  一看全票通过,于是对郑桐说道:今儿,你先当一个书记员吧,把这条建议记下来。”

  郑桐嘟囔着:“吃东西的时候一点不让人,倒是挺能指派人,行,谁让我郑桐是个知识分子了。”

  郑桐无奈的拿起小笔记本,刷刷点点的开始记录起来。

  曹阳举手说道:“我发现咱们村的沤肥,就是把人畜粪便沤起来,太少了,河里的烂泥、杂草什么的,也都可以沤肥吗”

  其余人面面相觑,他们没听说过这种事情,但是江华叮嘱道:“郑桐这条记好了,但是怎么用杂草沤肥,咱们要好好查查资料,非常有用处。”

  郑桐说道:“我发现村里的杜老汉养羊,但是这里的植被不茂盛,养羊似乎事倍功半啊。”

  赵大勇附和道:“对啊,黄土地上就没多少绿色,养羊似乎真的没什么产出啊。”

  大家七嘴八舌的提了几条建议,郑桐都一一记录了,如果解决这些问题,真的能帮村里解决不少问题。

  钟跃民看向主持会议的江华说道:“哥,你的提议,你要是一个问题都不提,那可说不过去啊。”

  江华合上小本本说道:“那是当然的,我发现了不少问题了。”

  “第一,咱们村种植以玉米和小麦为主,这两样虽然产出就还可以,但是交了公粮以后,大家也就不剩什么了,这也主要是因为村里土地不多的原因,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边边角角、房前屋后,种一些产量大能填饱肚子的东西,比如土豆、南瓜之类的,虽然成不了规模,但是能够解决一部分口粮问题也是好的。”

  郑桐此时奋笔疾书,把江华每一个字都记录了下来。

  “第二,就是刚刚曹阳讲的沤肥的问题,我想到一个小动物,蚯蚓,这玩意看似不起眼,但是可以改善土地,要是养在沤肥堆里,也可以加速沤肥的发酵,而且养殖的蚯蚓也另有用处。”

  “第三,就是刚刚郑桐说的养羊的问题,养羊确实事倍功半,但是一旦我们养殖了蚯蚓,就可以用蚯蚓来养鸡,彻底放弃养羊这个效率不高的营生,用蚯蚓养鸡,鸡长得快,下蛋多,绝对是个好行当。”

  钟跃民说道:“说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不知道行不行啊。”

  江华笑着说“行不行的,先跟支书汇报一下,再查阅资料,干起来就知道行不行了,真要做好了,各位可是功德无量啊。”

  众人都笑了,这话可不能在外边说,在这里也就是个玩笑话而已。

  郑桐合上笔记,江华拿过来,扬了扬说道:“明天,我、跃民还有蒋碧云去找支书商量一下,诸位有没有意见。”

  众人纷纷赞同,江华最后总结性的说带:“好,那今天这个座谈会就开到这里,总得来说,还是很成功的,以后这种传统保持下去,现在给我们自己呱唧呱唧。”

  大家同时哈哈大笑,但是没有忘记为自己鼓掌,掌声为这两口小小的窑洞增添了几分喜悦。

第58章 都是好娃娃

  转过天来继续上工,其实地里这些活儿早就能干完了,但是大伙儿都磨洋工,所以导致天天要下地。

  好容易混过一天,江华和钟跃民、蒋碧云拿着郑桐的笔记本找到了常支书。

  一进院门,江华就喊道:“常支书,常支书在家吗?”

  钟跃民小声点说:“肯定在家啊,我们不是看着他回家的吗,喊什么?”

  “万一人家现在不方便了,喊一声相当于敲门儿了。”

  钟跃民和蒋碧云一起点点头,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在城里,她们不是住大杂院儿的,所以那都是敲门儿的,乍一到农村还真是不适应。

  “在呢吗,屋里头说话。”

  常支书家里的炕上坐着五个娃,个个面有菜色,一人端着一晚玉米面的野菜糊糊吸溜的正香。

  看见仨人来了,常支书也客气了一下:“是你们三个娃娃,有事吗,一起吃点儿。”

  钟跃民看着桌子上那个大盆里的野菜糊糊已经见底儿了,那还有什么能够供他们三个吃的。

  江华摇摇头说道:“不了,偏过了,我们找您商量点事情。”

  估摸着,常支书也没听懂偏过是什么意思,但是后面说有事商量,这句话他听懂了,于是三口两口喝完糊糊,拿起烟袋锅子,带着仨人走进院子里。

  三人坐在凳子上,常支书蹲在院子里的磨盘上,点燃了烟袋锅子,先美美的抽了一口。

  “有啥事就说嘛!”

  江华当仁不让的座位主讲人说道:“常支书,我们到村里也有几天了,村子里的事情也了解了一些,有些人家都快断粮了,所以商量一些对策。”

  听到这里,常支书抽烟的动作停顿了一下,他心想别是我扣押他们的粮食被发现了吧。

  “常支书,我看村里主要种的是麦子和玉米,麦子交公粮,剩下点磨白面也是舍不得吃,但是我看还有不少田间地头的零碎地,没有充分利用,是不是可以种点番薯和土豆啊,这些东西产量大,关键时候能活命啊。”

  常支书一听不是关于青年口粮的问题,这才放下心来,抽了口烟说:“你继续说,我看你那个小本本里记了不少,还有啥?”

  “大家伙这个房前屋后都空着,是不是可以种点南瓜,这玩意产量也大,能当菜也能填饱肚子。”

  常贵点点头,但是没有说话。

  “还有,村里这个堆肥,就是把平时乡亲们拾得畜粪还有人粪堆在一起,发挥不了最大作用,可以改良一下,这样肥力更好,还可以在粪堆里养蚯蚓,对粪堆发酵也有好处。”

  常贵问道:“蚯蚓是个啥吗?”

  “就是壮地虫。”

  常贵点点头,虽然他没听懂,但是不妨碍他点头啊。

  “还有村里养羊,这周围草比较少,羊都快养瘦了,我提议不如养鸡,粪堆里养的壮地虫正好给以当鸡饲料,吃了壮地虫,鸡长得快,而且下蛋多。”

  常贵脸上有了喜色,但还是没有说话。

  “你要是养多了,拉的鸡粪也可以作为肥料,一举多得啊。”

  蒋碧云这是说道:“还有个事儿,就是村里边的孩子,天天也没个学上,这长大以后还不成睁眼瞎了,所以要让孩子们识字。”

  常贵磕了磕烟袋锅子,老神在在的说道:“到底是京城来的知识青年,懂得就是多啊,你说的这些额知道了,好是好,但是咱们庄稼人不懂啊。”

  江华合上笔记说道:“常支书,以前你们不懂,现在我们这些知识青年来了,既要接受你们的教育,也要帮助你们,我们跟你报这个事儿,就是要把事儿揽下来,我们来指挥,村里边配合,争取让乡亲们能吃饱肚子。”

  常支书点点头:“是这个理,但是额要在村组织会议上说一下,让大家讨论一下。”

  “应该的,不止在组织会议上要说,还要跟全体乡亲们说清楚。”

  常贵笑眯眯点燃一锅烟,他对这仨孩子很满意,没有傲气,还懂事儿,都是好娃娃。

  “额还有个事要问一下。”

  江华愣了一下说道:“您问吧?”

  “假如那些个边边角角种了土豆、南瓜还有养的鸡算是集体的还是个人屋里头的?”

  江华苦笑着说:“支书,就眼前这个形势,这些东西只能算是集体的。”

  “那恐怕不行哦,你们几个娃娃也看到了,一做集体的活计,一个个磨洋工,要是再增加这些活计,恐怕更不愿意做了。”

  “所以,这就要靠组织的力量了,要跟乡亲们讲清楚,不懂的要掰开了,揉碎了,跟他讲明白,让他们知道,这么做完全是为他们自己的肚皮考虑,我们这些青年也会帮着组织一起做工作的。”

  常支书磕磕烟袋锅子,往腰间一插说道:“额晓得了,这就让组织的同志连夜开个会,要是真成了,你们这些娃娃一定要认真对待。”

  钟跃民一拍胸脯说道:“常支书,您放心吧,我这辈子就没有这么认真过,肯定给您办漂亮了。”

  “你们先回去,等组织会议商量出来了,额再给你们信儿。”

  说完,常支书急匆匆的走出自家院子,他这个支书当的糟心啊,一天到晚为了村里人的口粮操心,眼睛一睁就是严峻的粮食问题,现在知识青年愿意出把力,不管有没有用,他都想试一试。

  蒋碧云看看江华,想了一下问道:“咱们这算是成功了吗?”

  钟跃民挠挠头说:“不知道啊。”

  江华坚定的说道:“成功了一半,至少常支书愿意召开组织会议,而不是把我们的建议当耳旁风,哪怕他们疑心,我们也可以说服他们。”

  蒋碧云有些心虚的说道:“这感觉可比在学校里考试还要紧张。”

  “当然了,这可是关系到百十口子的生存问题,那是一条条人命啊,别说你,我都有些紧张。”

  钟跃民笑起来:“哥,这可是我第一次见你紧张啊,上次立功受奖,在主席台上带大红花的时候,都没见你紧张过。”

第59章 那就这么定了

  立功受奖,蒋碧云来兴趣了,这还有不为人知的故事了。

  她虽然看着比较稳重成熟,但是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个小女孩子,当然喜欢这些八卦新闻了。

  蒋碧云用异样的目光盯着江华,这个男孩子长的挺耐看的,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秘密。

  蒋碧云的目光让江华有些心慌,要知道这女人应该是郑桐以后的伴侣,可千万别看上我,兄弟妻不可欺啊。

  江华快步的走出蒋碧云的视线,心里还有些惴惴不安,但是一边走,他一边思考这件事,好像也不像他想的那么严重。

  蒋碧云跟周晓白有得一拼,但是少了一些矫情劲儿,也没有那么轴,电视剧里她原来也对钟跃民产生了好感,但是了解了钟跃民的性格之后,就毅然的撒手,最终和郑桐这个性格沉稳能够给予她稳定生活的让走到了一起。

  江华虽然自问不会像钟跃民一样乱折腾,但是生活也不会很安定,所以蒋碧云应该能明白利害关系。

  常贵找到了村里四个组织成员,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把江华的提议说了一遍,常贵的记性不错,虽然有些说不全,但大体意思还是叙述明白了。

  五个组织成员都是烟袋子,常贵说完话以后,五个人同时拿起烟感开始嘬起来,一会儿的功夫,屋里就烟雾缭绕了。

  半晌过后,村里的会计黄文斌说道:“都是好娃娃,刚到村里就对村里的口粮问题上了心,可是我总拿不准啊,这群娃娃都是城里娃娃,他们哪会种地啊?”

  会计的话,让其余的人都点头称是,他们确实就是担忧这一点,要是破坏了村里的庄稼,口粮问题都是小啊,公粮那才是要命的。

  这是气氛又沉闷了起来,五个人又是一个劲儿的嘬烟杆,又是半晌工夫,常贵这才问道:“到底咋个办吗?还是要拿个准注意的。”

  民兵队长磕磕烟锅子,叹口气说道:“就是拿不准主意啊,要知道吹大牛那会儿可是饿死过人的,可是不试一下又不甘心,咱们年年断粮,这个命咋就改不了了。”

  众人闻言都市叹气不止,这个会在沉默中过了小半宿,最后常贵拍板说道:“咱们拿不了个主意,就叫那些知识青年拿,明天召开扩大会议,让那些个娃娃来说,只要有道理,这事就定了。”

  其余四个人把烟锅子磕干净,往腰带一塞,点头说道:“是这个理啊,叫他们说,他们是京城来的知识青年吗!”

  江华仨人回到窑洞,其余人都为了上来,急切的追问:“咋样,支书答应了没有?”

  江华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说道:“这是大事儿,支书也不能一言而决,还得征求村里其他组织成员的意见,不过我觉得有戏。”

  曹阳右手锤着胸口说道:“我已经迫不及待了,热血早已沸腾,就想着做出一番事业出来。”

  钟跃民也跟着锤胸口,江华瞪了他一眼说道:“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咱们干的事情很重要,一定要重视,必须要冷静处理,稍有不慎,整个村子都得遭殃。”

  这种关键时刻,江华绝不吝啬向他们泼冷水,一定要冷静,如果真要做,那就是全村百十口子的身家性命相托付,容不得一丝马虎。

  就是青年们激昂慷慨的时候,常贵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知识青年都住所,站在院子外头喊道:“江华,江华。”

  江华走出窑洞,看见是支书,于是热情的招呼:“支书,事情定了吗?”

  常贵假装埋怨的说:“你个娃娃,尽给额出难题,这事情是一下子就能定下得吗,额们都是乡下的土坷垃,不懂里边的弯弯绕,明天晚上继续开会,你要来给额们讲清楚。”

  “好勒,明儿我一准到,也一准儿给您们讲清楚。”

  常贵背着个手,深一脚浅一脚的又走了,他刚刚说的话,知识青年们都听清了。

首节 上一节 30/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