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306节

  杨叔叔高兴的说:“部队培养人才呀,一个小小的侦察排长现在已经能掌管这么大一家企业了。”

  杨叔叔突然很严肃的说:“如果我们试制的军服在边防部队得到普遍的好评,那么可能要跟你们大规模进货,到时候你们能不能提供?”

  “这您不用担心,我们已经在建设新的纺织厂,如果国家真的需要,我们优先保持供应。”

  杨叔叔点点头:“那就好,不过还有一件事情,这家工厂只能在你的名下,不能再放在你媳妇儿名下。”

  江华笑着说:“不是一家人吗?”

  “现在程序上还有一点难度,所以放在你名下是最好的选择。”杨叔叔严肃的说:“以后政策要是放宽了,你再转给你媳妇儿,我没有意见。”

  杨叔叔这是在给他出难题啊,现在国内私人来允许办这么大的企业,还得找个集体企业挂靠一下,好在问题不是很大。

  “一个月之内把钱汇到我们的账户上,三个月之内,把你购买的这些东西都给我运出去,我们要腾空仓库另作他用。”

  杨叔叔这是转脸就不认人了,钱的事情好办,但是想要再找仓库把这些货物装进去,那可就难了。

  一事不烦二主,这事儿还得找马学军。

  马学军为难的说:“哥,您这是难为我了,我给你谈的糖烟酒这些货物,还在人家工厂仓库里放着。就是因为咱没有足够的仓库,我还想问你能不能找到军用仓库救救急了。”

  “不一定非得在京城。”江华想想说道:“只要是北方铁路货物运输发达的城市都可以放。”

  “您要这么说的话,这事儿还有的办。”马学军很有把握的说道:“不过您得容我一段时间,这事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办妥的。”

  “两个月谈妥了,三个月之内我就要办完。”

  “没问题。”

  马学军很干脆的答应下来。有两个月的缓冲时间,这件事儿也就不是那么难了。

  “哥,还有几天又是我们公司尾牙了,到时候你来不来啊?”

  江华想了想,摇摇头:“算了,我就不来了,给员工们整的热闹一点,奖品可以丰富一些。”

  “我们公司的待遇那是没得说,多少人都羡慕啊。”马学军笑嘻嘻的说:“三哥说了,明年要把研究部门给并到你那个研究所去,我还琢磨着今年年底给他们送一份大礼呢,算是欢送了。”

  “这个可以有啊。”

  这小伙脑袋转的挺快,把人情做到点儿上了。

  江华结束了一天的公务,回家陪老婆。

  蓝洁莹这两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经有种要胖起来的节奏,作为一个女明星,她其实是想保持身材的,但是嘴再硬,也抵不过他妈那个剜人的目光。

  就这么过了半拉月,钟山岳把柳先生又请过来把脉。

  “这样不行啊,你们给她补充的营养太足了。”柳先生哭笑不得的说:“现在还看不出来,再过几个月营养补的太足,胎儿太大,你媳妇儿骨架又不大,到时候会不好生的,弄不好好容易难产。”

  这句话算是救了蓝洁莹的命了,蓝母为了女儿,一天好几碗滋补汤水伺候着,这几天,家里最起码一天得有三只小老母鸡命丧黄泉,而且那喝不掉的,江华也得帮着喝,搞得他看见鸡汤都想吐了。

  蓝母住了将近大半个月,终于决定回去了,而且她的煲汤秘籍也全部都被韩老师学会了,不用担心自己的女儿没有靓汤喝。

  江华把蓝母蓝父送上飞机,蓝洁莹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终于算是解脱了。

第679章 鸡贼的奎勇

  回到家的蓝母依然不放心自己的宝贝女儿,每天早晚各一个电话,蓝洁莹偷偷对江华说:“这是我平生唯一一次觉得我妈太烦人,我十几岁叛逆期的时候都没有这么觉得,你说我妈是不是更年期呀?”

  江华笑着说:“那是我丈母娘疼你,你这就有点不识好人心了。”

  “你才是狗呢。”蓝洁莹笑着说:“我妈每天把同样的话翻过来掉过去的叮嘱我,好像我是个十岁的孩子,你说烦不烦人?”

  江华摇摇头:“我不予评论,我要是说什么不好话,有挑拨你和母女之间感情的嫌疑,两头不落好。”

  蓝洁莹撅起小嘴:“你就不知道顺着我啊,我还怀着宝宝了,晓白可跟我说了,怀孕的女人心情很重要的,你可千万别惹我生气啊。”

  “其实呢,我主要是怕你找后账。”江华笑着说:“等你孩子生下来了,再回想一下,万一觉得我这个人不怀好意,到时候受苦受难的还是我。”

  “我不高兴了。”

  “啊。”

  不高兴的是蓝洁莹,发出啊的叫声的是江华。

  一个不高兴的女人,很有可能就会做一些比较过激的动作,就比如蓝洁莹现在伸出两根指头,搭在江华的耳朵边儿上,小小的拧了一圈。

  蓝洁莹笑着说:“哎呀,我这个心里突然间就舒服了。”

  “舒服了,舒服之后能不能把你的小手离我的耳朵远一点?”江华可怜兮兮的说:“咱俩也结婚这么长时间了,我还从来没有过这种待遇,你这突然来一下,让我有点不适应。”

  蓝洁莹用小手不断扭动江华的耳朵,这次没有用力,乐呵呵的说:“哎呀,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还有这么解压的方式,老公,以后我心里再不舒服的话,就全靠你的耳朵了。”

  江华揉揉自己的耳朵,小声说:“委屈你了耳朵。就这么几个月,不到一年的时间,坚持坚持。”

  蓝洁莹捧腹大笑:“对呀,就这么不到一年的时间,好好坚持坚持,而且我的手也不会把你的耳朵给拧坏的,我没那么大力气。”

  幸好你没有那么大力气,要不然这耳朵真的要遭罪了。

  因为是冬天,蓝洁莹也没办法出去肆意的玩儿,只能老老实实的都在家里猫冬,非必要的一般不出门儿。

  但是江华没办法一直呆在家里呀,他回来是探亲假,除了过年,还要处理这京城的公务,等一个繁忙了得。

  奎勇是最后一个知道江华要有孩子的,他知道这个消息,比自己老婆怀了孩子还要高兴。

  听上去有些反常,但这却是实话,江华对他的帮助是最大的,可以说是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所以江华每每有什么喜事,他都能感同身受。

  “这可真不容易啊。你都三十六七了才有孩子?”奎勇摇摇头说:“你儿子将来比我儿子要小一旬不止,我都不明白你爹怎么能忍让你拖这么久的?”

  江华笑着说:“他亲儿子都能现在才结婚,你想想,他就算急,也没有像你妈当年那么急。”

  “这读过书的和没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

  江华点点头:“榔头,说不定等以后啊,也到我这年纪才会结婚呢,我劝你从现在开始就做好心理准备。”

  “他敢。”

  “有什么不敢的,咱不说其他的,就说他上学,假如以后考到博士,他毕业出来也在三十岁左右,这一毕业,不可能马上就结婚吧,怎么着也得为事业奋斗两年吧,这不就到了三十四五岁了吗?”

  奎勇挠挠头:“哎呀,好像还真是啊,三十多岁才结婚,在咱们这个胡同里面不得被人指指点点的。”

  “那不怕。”江华笑嘻嘻的说:“你们后面的四合院里面不是有一个到四十岁左右才结婚的吗?还娶一寡妇?”

  “他特么能算个正常人吗?”奎勇不屑的说:“他但凡正常一点儿,都不能拉帮套拉十几年。”

  “行了,人家已经够可怜的了,我们就不要对他进行鞭尸了。”江华笑着说:“你那个工厂现在怎么个情况?”

  “很好啊,一片兴旺发达。”奎勇自信满满的说:“我们自从搭上的京城汽车公司,现在的业务做不完,我都准备再一次扩张了。”

  “那是好事儿啊。”江华高兴的说:“老实说,我最担心的就是怕你不会经营,没想到你还真是块材料,这厂从你开下来以后,每年都在扩张吧。”

  “我哪里会经营啊,大家群策群力吧。”奎勇谦虚的说:“每天让我坐在办公室里面看那些个表格什么的,看的我每天头都疼。”

  “那你就有没有想想办法?”

  “我还真想了。”奎勇笑着说:“我看上一个小工厂的副厂长。我觉得那家伙挺有本事的,我想把他挖回来做我的副厂长,以后厂里面日常工作由他主持,我不负责具体工作,除了车间的事情。”

  “设想倒是挺好的。不过你挖的过来吗?人家也好歹是个副厂长。”

  奎勇憨厚的笑了笑:“事在人为嘛,诸葛亮当年被刘备请的时候要三顾茅庐,我也三顾,实在不行,六顾都行啊,再说了,他们那个小破厂效益也不行,工资都发不出来,我还不信呢,他不要钱过日子。”

  “最后一句才是重点吧,人家要是效益好,恐怕你也就没有这么多信心了。”

  奎勇点点头:“没错。”

  “不是,他们厂的效益不好,说明管理阶层有问题啊,管理阶层有问题,你要请他过来。”

  “我打听了,跟他没什么大关系。厂长不是个玩意儿。”奎勇解释道:“要是全听他的,他们厂里面效益不至于差,也就是因为有他的坚持管理,他们厂现在还能撑下去。”

  “你眼睛挺贼呀。”江华调侃道:“我们所有的人都认为,你奎勇是个憨厚老实的人,没想到还有这么鸡贼的一面。”

  “还有更鸡贼的,要是他不愿意动,我就买通他们的厂长去排挤他。”

第680章 重中之重

  “你这已经不是鸡贼了,简直就是奸诈。”

  奎勇丝毫不觉得受到了冒犯,反而笑嘻嘻的说:“这玩意儿做生意跟咱以前打架是一样一样的,得讲究方式方法。只会蒙着脑袋打,那就是挨揍的货。”

  “看兵法了?”江华笑着问道:“那我建议你看孙子兵法,领略其中的意图,对你以后做生意也有很大的帮助。”

  “看不进去,我这是最朴素的智慧积累。”奎勇乐呵呵的说:“都是我童年时期打群架积累的经验,现在看来相当有用。”

  “还真是不能小觑你小时候的经历啊。”

  跟奎勇聊了一上午,在香江的时候,江华有时候也会想,自己跟奎勇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不论是小时候还是现在,为什么两个人就能聊到一起去?

  这个问题很无解,按照一般的价值观念,圈子不同的人是不可能聊到一起去的,两个人唯一一点联系就是小时候曾经做过同学,就这么一点同学感情的联系,竟然一联系就是二十年,人的感情有的时候是真是太奇妙了。

  今天早就约好了马学军,跟奎勇聊完之后,他又来到公司。

  “哥,这是合同,你要的糖、酒还有罐头,就等你打钱了。”

  江华没看合同,而是问道:“都是长期合同吗?”

  “您的吩咐我哪敢违反了,每年都是这个数。”马学军翻着合同,指着条款说道:“一共五年,每年都是这个数,如果不够,还可以签补充条款,还是这个价格,只要您一打款,我就可以把货物运到咱们自己的仓库。”

  “办的好。”江华夸奖道:“学军,你算是历练出来了,看看你把这些事情办得井井有条的,我就办不了这些具体的工作。”

  “你是办大事的人。”马学军笑着说:“那个文先生是这么说的,很多办大事的人不拘小节。”

  “哪位文先生?”

  马学军说:“之前曾经有一段时间,他被上面派下来到我们这边搞调研的,听说是专门研究农村问题,我们不是在京城周围很多省市都搞了那个蔬菜示范生产基地,所以到我们公司来搞调研。”

  “那看样子是位大才啊,你有没有跟人家学到什么?”

  马学军摇摇头:“感觉他说的学问都好高深啊,我听不大懂,他总说什么三农问题,农民承担了国家的很大的责任之类的,一听就是个研究大事的人,跟我这个做买卖的不是一路。”

  江华感觉他应该知道这个姓文的是谁了,不禁摇摇头:“可惜了,你要是能跟人家学到一点,对你以后来说受益无穷。”

  “我有他的电话号码,我有什么不懂的,我可以请教他。”马学军高兴的说:“不过前两天通电话,他好像说要出国留学了,你说他都那么大一个知识分子了,怎么还要去留学?”

  “学无止境,学习啊,就像一个圆圈,你学到的东西越多,圆越大,但是圆越大,接触到圆外面的东西就越多,也就代表着你不懂的东西就更多,那就要继续学习,把这个圆放大。”

  马学军用手比划了两个圆,瞬间就明白了,沮丧的说:“我怎么感觉就是学的越多,不懂的越多,就陷入一个怪圈子。”

  “你不能总关注圆外面的东西啊。你还有圆里面的,圆里面代表是你自己的,这个圆越大,就代表你的实力越强。”

  “说的对。”

  江华背后传来一个声音,很温和的声音。

  “学军啊,这位同志讲的很对。”

首节 上一节 306/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