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341节

  在骆玉珠、巧姑的帮忙下,陈金水忙了一大桌子饭菜。

  吃饭的时候,江华笑着说:“这就是巧姑啊,果然名副其实啊,当得一个巧字。”

  陈金水摇摇头:“也就剩下一个巧字啦,眼光太差,给我找了个女婿,什么玩意儿,一天到晚想着走歪门邪道。”

  江华县劝说道:“金水叔,你要要求也别太高。能走歪门邪道,说明他的心思灵活,只要加以引导的话,在正道上也会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哎,对了,怎么没有看见大光啊?”

  “我给他们俩在批发市场也搞了个摊位,大光出去联系货源了。”陈金水笑着说:“把他们搁我眼皮子底下,我就不相信他还能学坏。”

  陈江河问道:“巧姑啊,你们准备做点什么卖卖呀?”

  “哥,大光说了,女孩子的钱好赚,所以她准备做小饰品批发的生意。”巧姑笑着说:“这次他准备出去进一点头花发卡之类的,先试试水?”

  江华点点头:“大光的眼光确实不错,未来女人和孩子的钱确实是最好赚的。”

  陈江河嘿嘿的说道:“是吗?那我也弄一点这方面的买卖,干一干。”

  陈金水面无表情的说:“干一行,爱一行,你先把你袜子厂这一堆给搞好了,看见什么好就弄什么,你的买卖长不了。”

  江华也说道:“金水叔说的有道理,你跟大光的目标不一样,大光的目标就是为了赚钱,你有自己的人生目标。”

  陈江河点点头:“我也就那么一说,我还是弄我袜子长,然后争取介入五金行业。”

  陈金水皱着眉头说:“你怎么又想要介入到五金行业当中?你的袜子厂不是搞得挺好的吗?我觉得你还是深挖这一个行业最好。”

  “叔,袜子厂的门槛太低了,以后只要有个几十万就可以搞一个这样的厂,这一行业的竞争将会无比激烈。”陈江河分析道:“而五金行业的前景就无比的宽广,而且入门门槛稍微高一些,我现在要抢占这个先机。”

  “既然你觉得有道理,你就去弄吧。”陈金水说道:“我就是个半吊子的买卖人,我只知道做买卖要凭良心,但是要做哪门买卖我不懂。”

  陈江河举起酒杯说道:“叔,你不要这么说,未来我的买卖怎么做,可能还需要你指划,有你在,我的心里就有底。”

  吃完饭以后,骆玉珠跟巧姑在厨房里忙活,江华跟陈江和两个人在门口侃大山。

  陈金水对着喝茶的杨雪说道:“姑娘啊,我劝你一句,该放手时就放手。”

第761章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杨雪赶紧喝了口茶,掩饰自己的紧张:“金水叔,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刚刚吃饭的时候,你一直盯着江河看。”金水叔说道:“我是过来人,我还不清楚这是什么意思啊,他已经结婚了,你这个样子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杨雪尴尬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金水叔话锋一转:“我知道这种事情你自己心里清楚,我只能说你好自为之。吧”

  作为一个长辈,他说这些话是出于好意,但是再多说就有些不知道分寸了,金水叔想着转头对陈江河嘱咐几句,这样有些话他也才能张嘴。

  第二天,义乌城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周围,那叫一个漂亮,张灯结彩,横幅飘扬。

  九点钟,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条崭新的红绸子结成了大红花,拦在在批发市场的大门口。

  一位约莫五十多岁严肃的中年人,不带讲话稿,在门口侃侃而谈,热情的讲了十几分钟,充分的强调了小商品批发市场的重要性,肯定了义务是政府的工作成果,表扬了义乌人民自谋出路的精神。

  江华认真的听这位领导讲的言之有物,不是泛泛的空话和套话,看样子是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义乌小商品批发的领导。

  这位领导讲完了之后,义乌的书记也笑着讲了五分钟的大白话,虽然是大白话,但是讲到了批发商户的心里,在现场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最好邱英杰宣布小商品批发市场开市大吉,江华也被请到了台上,和几位领导一起用剪刀剪开红绸布。

  批发市场的大门打开,商户的一拥而入,走到自己的摊位面前,没一会儿功夫,各地的方言此起彼伏,现场好不热烈。

  几位领导信步在市场里面参观起来,在江华旁边的是一个可能来自省里的大型棉纺企业的厂长,他似乎对这个小商品批发市场有些不屑。

  话里话外都在批评的这个小商品批评市场组织工作做的不行,江华跟他攀谈了几句,就彻底失去了跟他聊天的兴趣。

  作为一个厂长,江华问他市场,他不知道。问他产品,他不大明白,这样的人竟然能成为一个企业的领导,简直是奇迹。

  参观完了之后,大家来到了义乌市政府办公大楼会议室里,要开一个总结会议,最主要是让邱英杰介绍一下工作经验。

  邱英杰现场总结了他的服务型工作方式,总的来说,就是为商户和客户排忧解难,在工作中不喧宾夺主。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服务大家的公仆岗位。

  几位领导都频频的记笔记,邱英杰介绍完了以后,大家也开始踊跃发言。

  当然不可能都是好话,有一小部分的人观点和刚刚那个厂长一模一样,认为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大于经济目的,邱英杰也都虚心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邱英杰同志。”那位省里面到领导一脸笑意的说道:“我听说在这个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建设过程当中,你们引入了外部私人资金,请你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这位领导是一个懂行的,一下子就问到了重点。

  于是,邱英杰再次站起来,笑着说:“各位领导,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没有想到这个办法的,要建小商品批发市场,这是当务之急。但是市政府没有钱,我参考了香江房地产的经验,想着可不可以先向商户收一笔定金,然后用商户的钱再加上市政府的钱,一起把小商品批发市场建设起来。”

  领导们纷纷点头,这是一个好方法。

  邱英杰却说道:“可是现在老百姓没有钱,哪怕是做小商品批发的商人,他们手上的钱也不多。经过我缜密的统计调查,我发现,即使收了这部分钱,距离建设好小商品批发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接着他笑着说:“有一天我整理办公室,发现一张旧的报纸,里面有一则新闻是柳州机械厂接受了香江投资公司的投资,有了资金的保证以后,焕发了新生,虽然一个是企业,一个是市场。但我想应该都可以接受投资,所以我试探着向这家投资公司发出了考察邀请。”

  领导问到:“香江的投资公司有没有提出什么苛刻的要求?”

  邱英杰笑了:“各位领导,人家投资公司的人坐在这里呢,您这么问会不会让人家脸上挂不住啊?”

  参加会议的人都哈哈大笑,领导说:“那我这个说话的方式有问题啊,我跟这位同志道歉啊。”

  邱英杰说道:“人家投资公司派出了十人的考察队伍,对我们的旧的批发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并且对我们义乌的人文、社会环境、政府领导层都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最厉害的是,人家还附带着这整个长三角的私人企业地区都详细的考察一份,最终做出了一份八十四页的调查报告。”

  “八十四页的报告。”领导惊讶的说:“那看样子,他们是下了一番苦功的,这份报告你们这里有吗,如果有的话也给我看一看。”

  “好的,稍后我送给您”邱英杰答应道:“最让我感动的是,人家报告当中充分肯定了我们义乌市政府对于小商品批发经济的支持,认为在我们义乌市政府的带领下,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前景大有可为,就这样人家才确定下来可以进行投。”

  领导问道:“下了这么大的苦功,既然这么看好你们,那么刚开始提出的股份要求一定很苛刻了。”

  邱英杰摇摇头:“并没有,人家承担了全部资金,所要求的股份也均是百分之四十,但是经过谈判以后,我市政府拿了一笔资金,并且将他们的要求股份降低到百分之二十八。”

  那个棉纺厂的厂长嘟囔道:“资本家能有这么好心,这里边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的猫腻?”

  江华怀疑的看了他一眼说道:“这位同志,我们没有那么多坏心思,不要总把我们当成洪水猛兽,我们最纯粹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怎么样有利,怎么去赚钱。”

第762章 科普投资

  领导笑着说:“哦,我们的投资商坐不住了,来请投资方我们讲解一下你们为什么会投资小商品批发市场?”

  “其实也没什么好讲的,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当决定投资一家公司的时候,是因为我们觉得这家公司有着光明的前景,会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利润。”

  领导问道:“为什么你们会觉得这个小商品批发市场可能会赚钱?”

  “严密的调查,缜密的分析。”江华笑着说:“刚刚大家惊讶于八十四页的报告,其实这种报告不算什么,投资是一门很科学的事情,需要各种数据和事实的支持。”

  邱英杰也笑着说:“这还不算什么,原本我们想过向银行申请贷款,结果银行也只给我们出具了一份十页纸的报告,最终否决了我们的贷款申请。”

  “投资公司和银行不一样,银行贷出款就是需要收回本金赚取利息的,投资公司则不需要。”江华笑着说:“投资公司把钱投出去,盈亏是需要自己承担的,我做了十个投资,有一个盈利,对我们来说都是赚,我们着眼于这家公司持续的盈利能力,是一个长远的计划。”

  领导问道:“寄希望于未来,这样子会不会过于飘渺了一点,会不会投资失败”

  “没有办法。”江华笑着说:“既然想赚未来的钱,就要有点魄力,没有投入,哪来产出,而且我刚才说了,十个当中能有一个成功,都算我投资成功,失败了,也只能归咎于自己的眼光不行。”

  “有魄力啊。”领导夸奖道:“这可比赌博的风险都大呀。”

  “我咋这么不相信了。”还是那位棉纺厂厂长站出来唱反调:“你们本来就有钱,为什么非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钱这玩意儿,不流动起来就是废纸一张。”江华不客气的说:“只有那些不懂经济的人,才会总是恶意揣测我么这些搞投资的,明明白白可以告诉你,我们就是为了赚钱,当然我还有点其他目的。”

  “我就说你有其他目的?”那家伙一拍手,兴奋的说道,他感觉自己打了一个大胜仗。

  “我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强盛。”江华没好气的说道:“我也是种花人,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我是京城人,另外别把香江人都当成坏人,他们也是种花人,是龙的传人。”

  领导赶紧打圆场:“原来这位江华同志是咱们内地人啊,蓝厂长,跟江华同志道个歉,不要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这个厂长不情不愿的说了一声对不起,领导笑着说:“江华同志,这个蓝厂长领导的江南棉纺厂是我们省最大的棉纺厂,目前资金也是困难,你们看能不能投资。”

  江华摇摇头说道:“能不能投资,我说了不算,我一般不管你公司的业务。”

  “胡说八道,当老板的不管公司的业务。”蓝厂长不屑的说:“你就是看我刚刚得罪了你,所以不想投资吧。”

  “我为什么要管公司业务?投资方面,我是外行。”江华没好气的说:“所以我聘请内行的人帮我管理我的投资公司。”

  江华继续说道:“领导。恕我直言,这个蓝厂长,他就是一个外行,你让他领导棉纺厂,恐怕早晚要入不敷出吧。”

  这个姓蓝的总是跟他阴阳怪气,江华也不惯着他,反正都撕破脸皮了,那就没必要给你留面子。

  蓝厂长一拍桌子,不服气的说道:“我哪里就是个外行了。”

  “刚刚我跟你聊过天,问你厂里的业务一窍不通,问你的厂里产品,你七窍通六窍。”江华鄙夷的说:“你告诉我,对于这个棉纺厂管理,你确定你是内行吗,倒是谈起组织工作,你是头头是道,不如到工会任职吧,当这个厂长你屈才了。”

  领导看了一眼蓝厂长,冷笑着说:“哦,还有这么一段,那看样子我们确实好好考察一下棉纺厂的用人机制了。”

  “领导,你别听他挑拨离间。”蓝厂长着急的说:“咱们这里组织工作难道不是重中之重吗?”

  江华没说话,邱英杰也没说话,领导也没有说好,会议室里,只剩下这个蓝厂长不断的自我辩解。

  领导最后说道:“好啦,今天大喜的日子,不谈这些不开心的事情,棉纺厂事情以后再提,那厂长你先回去准备一下,准备迎接省里面的考察组吧。”

  这一句话,就奠定了蓝厂长的下场。

  领导留下来在市政府吃了个便饭,吃饭期间,他不断的跟江华攀谈,打听着投资公司的事情。

  领导很坦诚的说:“现在省里边有很多的企业,经营状况很不好,所以我们急需要外部资金的加入。”

  江华摇摇头:“有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资金能解决的,更多的是提高管理者的经营水平,有一些企业,我可以介绍一些个香江的企业家来合作,但是有一些重点企业,还需要组织慎重的考察,制定出合理的战略计划,才有可能盘活。”

  领导苦恼的挠挠头:“难呐。”

  江华笑着说:“在这里我提一句咱们古时候的大臣经常劝谏皇帝的话,还是要广开言路。”

  领导笑着问道:“你的意思是我们省政府的人不听取外面的意见?”

  江华摇摇头:“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省政府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座谈会,除了邀请各方面专家、教授,还应该邀请私营企业组参加。这些人经过市场经济的淘选,也都是人中龙凤,他们的意见相当具有建设性。”

  “这倒是一个新思路啊。”

  江华笑着说:“我可以帮你从香江邀请一些企业家还有市场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开一个诊疗会,为江浙地区的企业发展把脉、开方。”

  领导大喜:“这真的可以吗?如果真能促成这场座谈会的话,那真是善莫大焉了。”

  江华笑着说:“我这边没有问题,我在香江还是有一些面子,保证能邀请一些个真正的高手来给你们出谋划策”

第763章 搞大了

  江华只是随口一答应,这事虽然不能虚于应付,但是大不了到时候把哥儿几个请过来,跟这些省政府的人聊一聊,出点主意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怎么做好企业,他们几个还是手拿把攥的。

  但是他没有料到的是,这个事情是越闹越大,这位来自省里的官员回去以后在自己部门开会研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于是就上报省委批示。

  省委的各位领导开会研究了一下,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搞头,于是就向上汇报了一下。

  再向上的领导研究之后觉得,这事儿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事,必须要重视,办好了对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节 上一节 341/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