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345节

  江华略带骄傲的表忠心:“作为一个绝对的成功人士,有一些小女孩的爱慕,这是很平常的事,你放心就好了,我绝对不是招花惹蝶的人。”

  蓝洁莹乐呵呵的说:“看你的表现吧?”

  过了两天,有人登门拜访,专门给江华送来了一封请柬,大红色的封面,里面写着:诚邀江华同志参加第一届江浙沪地区经济发展论坛。

  江华笑着跟送请柬的人说道:“咱们都是老相识了,有必要搞的这么隆重吗,面儿上的事,能省则省吧,咱们现在资金可不宽裕。”

  “领导就知道你要这么说,领导说了,既然是正式的大事,那不妨搞的正式一些,要让来参会的人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这样才能吸引人才来参加我们这个盛会。”

  江华拍马屁的说道:“还是领导高瞻远瞩啊。”

  看了看请柬上的日期,江华惊讶的说:“还有将近一个月呢,这么长时间。”

  “已经算短的了,既然是让大家共同研讨江浙沪的经济发展,那就要给人家时间去研究啊,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很短了,这一次也就是看看效果,如果可以的话,下一次提前半年发通知。”

  江华高兴的合上请柬:“好啊,那我就尽我的能力,共襄盛举。”

  有句老话叫做人逢喜事精神爽,江华现在的感觉就是非常的爽快,因为研究所又传来了喜讯。

  基础材料研究小组和良种家畜培育小组双双传来喜讯,大大的振奋了研究所的人心,同时加速了内卷。

  基础材料研究小组的人在现有钢材的基础之上加以改良,研究出一种更加适合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钢材,不仅仅是数据更优良,同时还节约了冶炼钢材的成本。

  郑桐打算直接上报给计划委员会,这样省了好多麻烦,因为计划委员会有一个做每年新研究成果白皮书的计划,就是今年刚有这个计划的,也是因为他们研究所化学组的那个成果才特意设立的计划。

  可是京城本身不大,有的时候,一点风吹草动能搅动四方风云,研究所小组的成果很快就被很多人知晓了。

  石化公司的事情让很多大型国企领导人心中都引以为戒,坚决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郑桐还没有来得及上报,首钢的领导就找上了门,这种好事要是报上计划委员会,他们首钢还真不一定能占到多少便宜。

  “郑所长,近水楼台先得月,咱们都是京城人,这种好事你可不能让别人抢了,要不然别人会戳你脊梁骨,说你不照顾桑梓。”

  这帽子扣的郑桐哭笑不得,因为他知道,这位厂长的老家压根儿不是京城人,甚至连冀北省都不算,只是在京城工作了一辈子而已。

  不过有人找上门来谈技术授权问题总是好事,郑桐当即组织人手开始和首钢展开谈判。

  上一次石化技术谈判是由江华的投资公司负责的,郑桐痛定思痛,在研究部门里里组建了谈判部门,常驻的只有两个人,要组建谈判团队的时候,直接从外面的律师事务所雇人。

  这一次和首钢打的是友谊局,人家这么给面子,郑桐打算和和气气的谈一场,就当是给谈判团队一个锻炼的机会,双方在一片祥和的气氛当中达成了协议,授权条件让江华很满意。

  至于良种家畜培育小组的成果,则是一头黑黑胖胖的佩奇,这头猪只需要大半年的喂养,就可以达到两百多斤,抗病能力也不错,甚至连猪饲料都已经配比出来了。

  可惜的是,现在没有大规模的养猪场进行推广,不过这也正好,肥水不流外人田,江华、老三还有郑桐联合的那个公司直接给拿下,然后斥巨资在密云地区准备兴办一个大型的养猪场。

  一旦这种猪推广成功的话,那么咱们国家也就不需要再向国外引进良种猪了,国外的大白猪是能吃的,白白胖胖,但是肉的味道真心不好,简而言之,就是没有猪肉味儿。

  因为这两个重大胜利,江华慷慨解囊,给这两个研究小组发放了大量的奖金。

  事后郑桐跟江华笑着说:“现在研究所里面有些人有点急燥。”

  “怎么了?”

  “数学小组迟迟不出成果,看着人家拿奖金,心里有点着急。”

  江华点点头:“这种事情就有点麻烦了,数学小组的成果很重要,但是想要成果很难,那是个天才的游戏,这样吧,你给所有研究小组都发奖金,顺便安抚一下数学研究小组,没事多组织一些专家来展开讲座,咱们国内的那些高人,比如苏先生、陈先生都可以请过来。”

  “苏先生、陈先生,这可都是国际知名的大学者,想要请他们可不容易啊。”

  “砸钱,给他们学校数学系去捐款,我就不信捂不热人心。”

  郑桐笑着说:“我就怕那几个老先生啐我一脸,训我有几个臭钱了不起啊。”

  “有时候有几个臭钱还真了不起,现在全国各地科研项目都缺钱。”江华笑着说:“所以砸钱的同时,你得好言相劝,告诉他们。来讲课不是为了钱,是为了种花家数学的发展。”

第771章 论战

  郑桐竖起一根大拇指,夸赞道:“好样的,还是你敢想敢为,竟然敢说拿钱砸这些老先生,胆子是真的肥呀。”

  “算是表达一种另类的致敬吧。”江华感慨的说道:“咱们国家大部分的科学家其实生活条件都不好,但就是在这艰苦的生存环境下,他们依然创造出一项又一项的科研硕果,给他们捐钱,不是说我们在做善事,而是他们给了我们一机会,让我们有这个荣幸,去为他们的科学事业添砖加瓦。”

  “那是。”郑桐赞同的说道:“这捐资助学,从古以来,那就是积攒功德的事情,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我是与有荣焉。”

  郑桐笑着说:“我这算是给我儿子积累功德了,以后这种事情一定要多多益善。”

  “那就多多益善。反正你们不是赚钱的吗。”江华笑着说:“石化公司每年的分红足够你们一天请一个老师的吧?”

  “只要你不心疼,我是无所谓,别说一天请一个,就算一天请三个,我都无所谓。”

  郑桐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研究所里的数学研究小组,一下子把这帮小伙子给高兴坏了,直接表示奖金可以不要了,只要能把这些数学大家请过来讲课,今年年底说什么也要搞出成果来,斗志一下子就拉到了满格。

  郑桐经过不懈的努力,请了京城大学的丁先生、华清大学的萧先生来讲了几课,这两位可都是赫赫有名的数学大家,数学研究组的小子们精神可是振奋到亢奋。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即逝,江华急匆匆的赶往金陵,在机场就有专门的签到处,金陵市政府特地让工作人员在机场就给这些参加会议的代表们接走,金陵市政府机关还特地准备了十几辆豪华汽车,可谓是把门面给做足了。

  所有的代表下榻在金陵饭店,为此市政府包下来好几层,还安排了警卫值班,力争做到安全第一。

  从住进来以后,江华就看见了不少熟悉的面孔,都是从香江请过来的,曾经在华商会看过他们的出入,这些人的家产有高有低,不一定都是大富豪,但可以肯定都是自己的同志,都是爱国华人。

  过了几天,江华的哥几个也被请了过来,时隔小半年,兄弟们又在金陵重聚了。

  会议开始前一天晚上,金陵市政府举行了盛大的招待晚宴,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来客,感激他们愿意不远千里来到金陵,为江浙沪地区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江华在晚宴上看见了计划委员会的领导,不过他没有坐在主位上,而是让金陵市的领导来出这个风头。

  在晚宴上江华和一些不认识的人交流了几句,这些人都觉得这个论坛搞得很有必要,是一种非常新颖而又有效的会议。

  第二天,经济发展论坛正式开幕,金陵市的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计划委员会的领导也讲了几分钟。

  进入正题之后,有这么四五个经济学家分成了几派,开始各抒己见,为江浙沪地区的发展进行了辩论。

  学者之间的辩论是非常激烈的,因为他们总试图把自己的观点放进对方的脑袋里,这些人在台上讲的激烈,江华在底下记得激烈。

  有一说一,在这个时代能成为专家还是有道理的,不断的有各种数据和理论被抛出,这些专家们也也是一边记一边讲,时不时的还要停下来思考一番。

  为期两个小时的辩论,江华记了好多,对照他以前的所学,有很多想不通的地方,顿时豁然开朗。

  这次金陵市政府准备的主持人是个机灵鬼,据说是金陵市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不过看上去很有学识,有他在中间调和,会场的气氛还是非常融洽的。

  会后,江华跟兄弟们在酒店的行政酒廊里聚会,霍大公子笑着说:“虽然到现在为止只是一场辩论,但是这些专家的讲解让我对整个江浙沪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一种拨云见月的感觉。”

  容正恩也点头赞同:“我也没有想到在江浙沪地区发展制造业会有这么多的优势,咱们还是读书少呀,要不然投资就不会这么保守了。”

  郭公子说道:“我现在就想知道后续会不会有专家讲解一下江浙沪地区关于房地产开发的问题,要是有人能给我讲明白了,我一年一百万,聘他做我的智囊。”

  李公子就喜欢给他拆台,笑着摇摇头:“要想把你讲明白了。一年一百万实在太少了,这价码最起码得是十倍才有可能。”

  “一千万?”郭公子迟疑的说道:“这价钱是高了一些,但是要真能有帮助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哎,不对呀,你小子是不是在暗戳戳的说我朽木不可雕也?”

  李公子哈哈大笑:“你能反应过来,说明还不是完全的无药可救。”

  容正恩托着下巴说道:“既然江浙沪这边发展潜力这么大,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大对这里的投资,之前已经投资了半导体和棉纺织业,我看可以加大规模,形成大规模生产基地,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形成优势。”

  “这一点我同意。”江华立刻出言赞同:“轻工业涉及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的市场巨大,不要忘了,咱们这几年的人口一直增长的很快,所以前途非常光明,最起码有三四十年的丰厚利润。”

  霍大公子点头说道:“我也同意,而且这行业的投入不高,技术门槛也不高,是个很好的现金奶牛。”

  李郭二位自然也点头赞同,看看他们四个问道:“你们是不是也要出谋划策啊。”

  容正恩笑着说:“那是当然,我连议题都准备好了,就是轻工业发展对经济的促进。”

  霍大公子说道:“我准备了服务行业对于第一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

  李公子说道:“我和老郭准备了题目叫做,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起到作用。”

第772章 抛玉引玉

  “你的野心倒是不小,你以为你随便说两句话,国家就能全面开放房地产吗?”江华嘲笑道:“这是国家大事,那不得进行通盘的考虑,前期还要做详细的调研,制定出完善的政策以后才能开放。”

  容正恩笑着说:“你的容许人家有个美好的盼望,这生活没了盼头,还有什么好活的?”

  霍大公子问道:“江华,你有什么议题要拿出来讨论的?”

  “辩论之后还有讲座,我就是第一讲,主要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江华笑着说:“到时候,你们可都要来听我讲课啊,谁要是不认真听讲,那我可是会在讲课的时候点名提问的。”

  “那没问题,到时候肯定捧场。”李公子笑着说:“自家兄弟不去捧场,那还算是自家兄弟吗?”

  “第一讲?江华,你面子够大的呀。”霍大公子惊讶的说道:“领导,这是在你肩上压上了重担,可不能麻痹大意。”

  “所以啊,当初准备讲话稿的时候,我可是费心费力啊,差一点就神经衰弱了。”

  容正恩深有同感的说道:“谁说不是呢?我们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从一开始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生怕因为自己的发言搞出什么纰漏。”

  大会的日程相当激烈,每天都有不同的专家抛出不同的论点,而且都是有理有据,具体大家能得到什么,那就见仁见智了。

  很快到了江华做讲座的那一天,这一天,金陵的天气很给力,是个大晴天,微风拂面,江华的心情因为天气也放松了许多。

  “尊敬的各位领导,还有各位参加经济论坛的嘉宾,很荣幸,领导把论坛第一讲的重担交给了我,领导把这个重担交给我的时候,我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听讲的人哈哈大笑,他们何尝不是如此,从接到通知开始,就小心翼翼的准备选题,逐字逐句的抠字眼,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讲出去,讲出自我的风采。

  “领导把这个重任交给我了,我是受宠若惊,想着既然领导交给我重担,那我就必须做出一篇锦绣文章相报。”

  “就这样,我的演讲稿被我修改了十几次,可是仍然觉得不满意。”江华笑着说:“后来我的一个朋友来看我,他是高学历,博士生毕业,他对我说,江华,你飘了,领导让你做第一讲,是让你抛砖引玉的,你把自己个儿当成什么人了?还想一讲定乾坤吗,想想自己个的身份,你算什么东西?”

  “我当时就豁然开朗,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领导就是让我来做砖的,让我抛出我的观点,好引出良才美玉,顿时我整个人轻松了不少。”

  就连与会的领导都哈哈大笑起来,两个领导说笑起来:“这第一讲交给这小子就对了,几句话的开场白,直接就拉近了和听众之间的关系。”

  另一位领导笑着说:“你不知道,这小子其实挺适合做讲座的,他曾经在大学里面跟他的那些后辈学子们讨论过丑国,我看过送上来的记录,非常的有趣。”

  “是吗?看样子我们以后内部也可以请个小子过来给我们上上课。”

  江华站在台上,打开幻灯机:“今天我的议题是建设江浙沪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领导坐直了身子说道:“这个说法有点意思啊,我有点迫不及待,这小子讲什么?”

  “江浙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之地,鱼米之乡。”江华笑着说:“这个地方好呀,依靠着长江水道,位于种花家中部沿海,这地方风吹不着,雨打不着。”

  “尤其是金陵人最有同感。”江华笑着问道:“沿海地区时常要遭受台风侵袭,可是台风到了你们那边,就很识趣的变小了,这无形当中减少了很多天灾的侵袭。”

  “而且的依靠着长江黄金水道,可以辐射长江中下游那么多省市,既可以作为原材料的集散地,又可以作为工业成品的出海口,说起来,全国有多少人民在羡慕这里的得天独厚?”

  金陵市的领导趾高气昂的抬起头,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派头。

  “这说的是地理位置,大家也都知道,下面说一说人文环境,或许大家不知道,明清两朝两百多名状元,江浙地区就占了一百有余,当然魔都市的代表你们不要着急,那时候还没你们了。”

  魔都的领导耸耸肩膀,笑着说:“我不争,谁让我们是最年轻的呢,没有状元就没有状元呗,以后我们争第一。”

  金陵领导揶揄的说道:“你也得争的到啊。”

  “这说明什么?”江华问道:“说明这些地区文风昌盛,自古以来,学子向学之心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尤其是金陵市的大学,恐怕除了京城,其他地方也是望尘莫及。”江华笑着说:“诸位都是有识之士,他们肯定知道,大学和科研机构其实就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首节 上一节 345/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