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354节

  吕秀英点点头:“这没有问题,多了弄不到,几部电影还是可以的。”

  “我们只生产空白光盘,不灌输光盘。”江华笑着说:“所以咱们工厂里还要生产灌输光盘的机器,另外咱们把这一部分利润让出去,是为了团结更多的人,要是咱们占据了这面的上下游所有的利润,我们的买卖也就做到头了,咱们坚决不能跟小东洋学,他们就是恨不得把一条产业链全部抓在手上,我敢肯定他们的半导体产业早晚有一天要玩完。”

  “假如别的公司也想生产这样的VCD呢?因为仅凭我们工厂的产能有限,不可能供应全世界。”

  江华笑了笑:“那就专利授权呗,他们生产,咱们赚钱,往海了要都没关系。”

  吕秀英高兴的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也跟几个副总经理讨论过,他们也觉得授权生产是一套比较好的办法。”

  “你拿主意就行了,不需要再问我了,我现在只是个顾问。”

  吕秀英笑着说:“就是因为你是顾问啊,所以我要问你呀。”

  两个人商量定下来以后,负责人带着他们继续往前走,就在同一间实验室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研究员手上捧着一个盒子,可怜巴巴的看着江华。

  但是负责人并没有把江华往到这边引,而是拐了个弯就要走出实验室,眼瞅着再有几步,就真的要走出实验室了。

  这个研究员就管不了其他的,三步两步拦在江华身前。

  “江总,我自己也发设计了一个产品,您帮忙给我评价一下吧。”

  负责人赶紧责备:“小刘,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江总好不容易来一趟,你让他紧着要紧的东西先看,你这个产品还不成熟,留到最后再说。”

  研究员委屈巴巴的说道:“主任,你总是忽悠我,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就我设计产品用的这些东西还都是我们实验室剩下的边角料,我现在只不过想让江总帮我看一下,给我指出一个研究方向,花不了多长时间。”

  江华笑着说:“行,那我就看一下,谢主任啊,你这就有点打击研究员的积极性,人家既然设计做产品来了,你就不能厚一个薄一个的。”

  谢主任撇撇嘴说道:“不是我厚一个薄一个,但是小刘这个产品有些异想天开,而且不合实际。”

第792章 干货不少

  江华指着他手里的盒子问道:“这就是你设计的产品吗?有什么用处可以给我详细的讲一讲吗?”

  “这是我自己制作的音乐播放器,一款全新的产品。”

  江华来了兴趣,好奇的问道:“现在世面上的便携音乐播放器walkman,还有CD,你这个是什么意思?”

  “这是数码播放器,我这是使用硬盘作为存储装置,我自己制作的软件播放器。”

  江华心中当时咯噔一下,这特么的不就是最原始的MP3吗,于是把这个玩意儿拿到手上掂了掂,好家伙,这个播放器确实够分量,当板儿转砸人绝对没有问题。

  “你这个电脑硬盘容量是多大。”

  研究员笑着说:“这是目前我在市面上能买到最好的硬盘,80M的容量。”

  “那你按照你的算法把一首歌压缩下来,能有多大。”

  研究员叹口气说道:“压缩效率不算高,得有十兆左右。”

  “也就是说,你一个硬盘才放七八首歌。”江华笑着说:“你这比磁带还有CD差远了,没有一丁点优势。”

  谢主任也说道:“就是啊,小刘,我早就劝过你,你这个设计有点异想天开了,这玩意儿没有一点实际意义。”

  江华笑着说:“而且你这个播放器这么重,比CD还有Walkman重多了,没有一点便携的意义。”

  研究员垂头丧气的说道:“这是我自己研究的第一款数码产品,我也知道他现在没有什么优势,但我就是不甘心。”

  “不甘心是对的,这个产品现在确实一无是处,但是很有前瞻性。”江华夸奖道:“吕总啊,必须要给他发奖金。”

  “可以啊,但是您好好解释一下怎么具有前瞻性。”

  江华笑着说:“现在它可以储存四五首歌,这确实没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深入研究一下压缩技术,如果一首歌只有两到三兆,是不是就能存储很多歌曲。”

  “另外,随着时间的发展,硬盘技术也会飞速提升,现在一块硬盘是80兆,但是也许有一天一块硬盘能够达到1G,那是不是就比磁带和CD更有优势了。”

  吕秀英皱着眉头说:“可是硬盘还是很重啊。”

  “我记得四五年前的小东洋,东芝公司的一个博士提出了闪存的概念,那个闪存芯片就要小得多。虽然容量也小,但是随着发展,我想芯片会越来越小,容量会越来越大。”

  “哦,对了,我想起来了,去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一款闪存芯片,有256K大小,我想你们可以深入研究一下,假如一个闪存芯片可以存储100多兆,你的一首歌有只有三四兆的样子,那做成音乐播放器,既具有便携性,又具有容量优势。”

  研究员一听,那真是欢欣鼓舞啊,江总肯定了我的想法,说明我这个东西真的很有未来。

  谢主任想了想说:“我们研究所里面有人在研究闪存芯片,现在好像跟英特尔的技术差不多。”

  “那更好了。”江华笑着说:“这个数码播放器的项目不能停止,要持续深入的研究下去,当有一天,这个播放器缩到巴掌大小,能存储三四十首歌的时候,就可以推向市场了,当然了,不能仅仅关注硬件方面,软件方面要注意,压缩方式、播放方式都要注意,要深入研究,我看到他将来的市场不会比VCD差多少。”

  吕秀英笑着说:“谢主任,你协助这个刘研究员,做好开题报告,准备好申报项目的文件,我这边一回去就批下来,既然我们江总说了市场很大,那我们就不能忽视。”

  谢主任自嘲的说:“明白,我老谢虽然眼光差一点。但是办事效率还是可以。”

  “谢谢江总,谢谢吕总,我一定会努力的,尽快研发好这个播放器。”

  “急不来的,这个东西事关软件硬件两方面。这两方面不进步,你这个始终不会有进步的,而且你这个播放器跟互联网还有关系。互联网发展不到可以下载音乐的话,你这个也就是个摆设,跟电脑传输也是有相关的,最起码要有个便捷的接口。”

  吕秀英傻眼了说道:“那这东西三五年之内估计没什么用处。”0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看五六年能上市都够呛,不过没有关系,我们提前五六年提出这么一个概念,就代表我们占据了先机,其实我们可以等到互联网发展到那个程度,哪怕我们的产品不成熟,我们可以率先推出产品,先确立了我们首发形象再说,到时候也像现在这么操作,注册专利,建立标准。”

  得到了江华的指点,那个研究员高兴的一塌糊涂,虽然说距离上市的时间很遥远,但是他还年轻,等得起,尤其是这些个项目将会以他为主导,他更加高兴了。

  告别了这个真兴奋的研究员,谢主任带着他继续前往下一个实验室。

  谢主任热情的介绍起来:“这位是张万鹤研究员,他从康柏电脑身上得到您的,想要做一款真正的手机电脑,可以塞到背包里,一背就走的那种,那样子方便的多。”

  江华点点头:“不错,很有发展前途,八五年的时候,东芝就推出了T1000,提出来笔记本电脑的概念,但是现在市面上的所谓笔记本电脑还称不上真正的方便,我认为一款真正的笔记本电脑,最多一到三公斤重,制约这个笔记本电脑的问题很多,包括电池续航问题,还有笔记本的散热,这些都要考虑进去,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在京城有个研究所,现在也在研究新能源电池,如果那边有进步的话,可能对你的笔记本电脑计划有很大的帮助。”

  “真的吗?”张研究员喜出望外:“江总,如果那边有好消息的话,一定要告诉,现在用的电池效率实在太低了,而且体积太大,我很苦恼啊。”

  “不着急,慢慢来。有些事情急不得,尤其是基础材料方面的问题,那是靠日积月累才能解决的。”

第793章 弯道超车

  江华发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的科研人员过于脚踏实地,沿着一条已知的路,在按部就班的往下走。

  当然,对于科研来说,这无疑是最稳妥的,但是江华并不满意,用小学的语文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给你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这才是一个好的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江华决定给这些人头脑风暴一下。

  几个人的在整个研究所转了一大圈,江华发现能够突破桎梏的,也就只有音乐播放器一个,其余的人都是按部就班的去,研究外国人所走过的路线,或者说是沿着外国人走的路线继续往下走,没有人想到要弯道超车。

  “谢所长,我就说咱们研究室的研究人员能不能放开自己的脑洞,让想象力飞一飞?”

  谢所长本能的一哆嗦,然后有些纳闷的问道:“江总,您这是对我们研究所的工作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请您指出来,我们一定会改正的。”

  江华摇摇头:“不是,对于研究所的工作我还是很满意的,但是我觉得你们一直在重复外国人走过的路,跟在他们屁股坐后面转圈,这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超越他们啊?”

  谢所长小心翼翼的说:“江总啊,我说句话,您别不高兴,咱们落后于西方国家这是事实,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追赶上他们,而不超越他们,如果连追都没追上,又谈何超越呢,我们这样小步快跑挺好的。”

  吕秀英赞同的点点头:“江总,我觉得谢所长说的有道理啊,我们站在不是同一条起跑线上,要想超越他们,我们先得达到跟他们一样的水平。”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那是针对一般的国家来说。”江华激动的说:“我们国家是一般的国家,我们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在我们没落之前,我们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所以看待我们的发展速度,不能用常理来计算,应该有跳跃性思维。”

  江华摊着手说道:“其他的问题我不谈,就改开这几年我们发展速度顶上普通国家半个世纪,所以,我们在追赶他们的同时,还应该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一条近路,我们要走这条近路,但是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是在作弊,只是我们更聪明而已。”

  这一番自豪的自豪,顿时让谢所长有点热血沸腾,一拍巴掌:“江总,您就说吧,让我们从哪个弯道超车?”

  江华指着他,有些恨铁不成钢:“这就是你们现在最大的问题。作为一个科研工作人员,不能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我是一个商人,只对市场比较敏锐,而科研工作人员不应该对于高精尖发展趋势比较敏锐吗?”

  吕秀英摇摇头:“我们毕竟是一家企业,所有的研究最后都是为了制作成成品推向市场,所以研究方向还是要屈服于市场的选择。”

  江华摇摇头:“你这么说不对,我们不仅仅是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我们还是一家国企,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增强自己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有些产品很有用,但是市场很小,难道我们就不去做吗,赔钱也要做,因为对国家有利。”

  吕秀英恨不得给江华来个热烈的掌声,可惜这边只有三个人,鼓掌有点太尴尬了,于是止住了冲动。

  “老领导,要不您给我们开个会吧?把您的精神传达一下。”谢所长乐呵呵的说:“以前你一年最起码给我们开一个会,开完之后大家心里都豁,现在你辞去了职务,也不给我们指导了,大家有点像没头苍蝇一样。”

  “言重了。这是科学家都是人中龙凤,他们只是还没有适应市场经济情况下的科研活动,给他们一点适应的时间。他们会绽放出自己的风采的。”

  “你就给大家鼓鼓劲吧。”吕秀英也劝说道:“你也说了,他们现在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科研活动,所以现在需要人引导,这个担子舍你其谁?”

  “你们这是起哄。”

  谢所长笑着说:“老领导,您就不要推辞了,我已经让人准备就好了,吃完午饭,休息一会儿,到时候你给咱们开个动员会,给他家振奋振奋士气。”

  下午一点钟的大会议室内,所有的科研人员济济一堂,大部分老研究院都很高兴,每一次听了江华开的会,他们都能获得很多宝贵的意见,于是他们早就准备好笔记本,准备一条都不能漏。

  江华坐在最上首,朝下面一看,笑着说:“怎么研究所人才济济啊,我这打眼一看,好多新面孔啊,都是这两年进来的新人吗?”

  “好啊,非常好。只有不断吸纳人才,我们的研究所才会有光明的未来。”江华笑着说:“我先跟新人讲两句,我希望你们跟着研究所的前辈,跟着你们老师好好学,好好做科研工作。但是。准备异想天开。每一个闪光点未来都有可能是一个新的研究科目,科学的新发现,往往可能就是来自这些不经意间的异想天开。”

  年轻人是备受鼓舞啊,他们往往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但是被他们的老师无情的给批判了。

  当然了,他们老师并不是说觉得他们不行,只是觉得他们不脚踏实地,老一辈的人认为我们现在基础薄弱,应该按部就班的去追赶,而不是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去浪费实验经费。

  看着底下这些新人有些激动,江华猜想,也许他们真的有如自己所说,有一些个异想天开的观点被老师给否定了。

  “你们也别太激动啊,异想天开的想法要有理论数据支持。”江华严肃的说:“异想天开不是瞎想,更不是不务正业,不脚踏实地。”

  老研究员们点点头互相之间讨论道:“江总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对于孩子们的想象力我们要保护,但是绝不能肆意放纵,科学是严谨的,我们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既不能保守,也不能冒进。”

第794章 回去要红包

  “好了,言归正传。”江华笑着说:“你们谢所长让我给大家鼓鼓劲儿,其实我知道大家士气正浓,用不着我鼓劲,但是他现在是所长,我只是个顾问,他既然开口了,那我就得说两句,希望大家不要嫌烦。”

  “江总,你就尽管开口说,以往你说话都有高屋建瓴的效果。”说话的是研究所里面资格最老的研究员,他很严肃的说:“我们这些人在以前的研究模式下成长,还没有适应现在的研究模式。就缺一个人时不时的对我们儿提面命。”

  “太客气了你们。”江华笑着说:“刚刚我跟谢组长说了,我说研究所的工作做得很好,我很满意,但是不代表着没有进步的可能。”

  底下人立刻拿起钢笔,这就要开始讲干货了,说不准其中哪一点就是他们未来几年的研究方向,这种薅羊毛的好事儿,可千万不能错过。

  “这一年来,大家按部就班的研究非常不错,我们的计算机水平并没有落后世界太多,但是谢组长说,我们要敢帮别人,才能超越别人,而我想的是弯道超车,凭什么我非要跟他一个赛道,你跟着他屁股追。”

  “这不符合实际啊,咱们的科技水平没到那一步的。”

  “就是投资一种新的计算机研究需要的钱是海量的,我们有那么多吗?”

  下面人议论纷纷,刚刚开眼看世界,他们心中有一种不自信,总认为外国人研究不出来的,咱们也研究不出来,江华就是要扫除他们心中的这种怯弱。

  “不要总认为人家先进,我们永远比人家落后,其他的不说,激光材料我国可是全世界最顶尖的。”江华慷慨激昂的说道:“我们种花家的研究员自有一口气在,誓要争世界第一。”

  江华喝了一口茶说:“现在世界上研究的主流芯片是什么?是硅基芯片,我们捎带着研究光子芯片可不可以,咱们研究所在光学数据传导方面还是很有实力的。”

  “对啊,咱们研究所的光纤研究在全世界都是属于数一数二的。”

  吕秀英笑着说:“现在我们公司的光纤已经卖到了大洋彼岸,欧洲和丑国都在使用我们的光纤,为什么?除了是便宜,那就是我们的质量高,性价比最高,全世界第一。”

  江华继续说道:“除了光伏芯片,看纳米管可不可以做芯片,石墨烯可不可以制作芯片,还有更厉害的量子计算机可不可以?”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老研究员们开始自我检讨:“我们光顾着埋头研究,却忘了睁眼看一看世界了,我们选择多的很。为什么非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追?”

  “我知道研究这些其他的技术难度很高,我希望我们研究所成立这样的科研组,每年投入一点,进行基理论和基础的研究,不求几年之内可能搞出来,只要抢在外国人前面就行。”

首节 上一节 354/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