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43节

  在他身前还蹲着一位,江华走了过去,原来是卖旧书的,这就难怪了。

  两个人感觉到摊子前面多了一个人,顿时紧张起来,抬头看到是一个知识青年打扮的,这才稍微放松,江华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紧绷的身体松弛了一些。

  摊主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问道:“哥们儿,你也想买书吗?”

第85章 上学

  江华看他鬼鬼祟祟的样子就笑了,笑着说:“卖书吗,有必要这么小心的,你这样反而让人疑心你是不是做坏事了。”

  “有吗?”摊主提高了声音说道:“我就是有点不大好意思。”

  江华一屋脸无语的说道:“你这又有些欲盖弥彰了,你不会真是干了什么不该干的吧?”

  摊主看眼前这人眼睛太灵了,于是压低了声音说道:“我从图书馆离搞了一些书,不能明说的书。”

  这就说的通了,怪不得今天图书馆没开门。

  江华压低声音问道:“是顺的吧?”

  摊主点点头,江华看了一下四周说道:“胆儿也太大了,顺没关系,你还在这卖,今儿图书馆就没开门,指定是已经发现了,你好自为之吧。”

  这时革委会的工作人员已经来到大集,当然卖书的还不知道,他虽然有些紧张,但是还是想把书卖出去。

  “哥们儿,你要不要,咱们交易完成各回各家,让他们查去吧,能查到个鬼。”

  蹲着那个知识青年看样子很喜欢这些书,于是开口说道:“你再便宜点儿,这些书我都要了。”

  两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起价钱来,江华也蹲下来,翻起那家伙手提包里的书,这些书其实不对江华的胃口,但是郑桐、蒋碧云他们也许喜欢。

  江华说道:“二一添作五,我们两人一人一半,目标也小一些。”

  “行。”

  江华这个目标小一点的话,打动了买书的那家伙。

  交易完成,卖书的拿着钱就急匆匆到走了,江华把书装进自己的挎包里,其实收进了空间当中,这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那位买书的知识青年看看江华问道:“兄弟贵姓啊?”

  “江华。”

  “我叫赵曙光。”

  赵曙光低头想了想,惊喜的说道:“你是那个改良堆肥的江华吧,听说你们最近还建了个水库,真好,我是坡底村的知识青年,我们那里严重的缺水,可惜离无定河太远了,想要引水,这工程量太大了。”

  “那你们有什么应对的办法吗,领袖说过人定胜天吗!”

  赵曙光探口气说道:“我们也知道啊,但是坡底村的人口不多,而且地势较高,想要光凭坡底村完成引水工程有些痴人说梦了,而公社、县里能给与的帮助也不多,我们思前想后只有打机井这一条路,可是花费太高了,要好几千了。”

  “村子下边有水脉吗?”

  说到这里,赵曙光高兴地说:“还真有水脉,之前已经探测过了,可惜就是没有钱啊,不怕你笑话,村里的孩子一年都洗不了几次澡,夏天用湿毛巾擦擦就算洗了,村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大口大口的喝水。”

  “这有什么好笑话的,我们下农村就要发挥我们的优势,看你这样子也是想有所作为的,那么就想办法帮他们打机井。”

  赵曙光感慨的说:“好几千啊,掏空我们家的家底也不一定能拿出来啊。”

  江华说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这做事和做人不一样,你得有策略。”

  赵曙光眼珠子一转,就向江华请教起来:“这话怎么讲?”

  “第一,你得向公社、县里求援,死乞白赖求,能求一点资金是一点,哪怕求不来资金,求点物资或者承诺也是好的,第二,村里要想办法自己搞钱,还是有些办法的,你可以跟公社要承诺,我们自己出去搞点钱,不能算我们违规,至于第三吗,你就得在打井队那边想办法了,人心都是肉长的,给他捂热乎了,说不定人家会少收点儿。”

  赵曙光拧着眉想着江华话里的意思,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但是怎么做,自己心里还拿不定主意。

  “曙光哥,你怎么在这儿?”

  江华和赵曙光抬头看去,一个俏生生的小姑娘站在他们跟前。

  赵曙光问道:“君婷啊,你来赶集吗?”

  这个叫君婷的小姑娘看看四周,压低声音说道:“县图书馆有一批书丢了,我杜叔叔来集上检查的,我跟着来玩的。这位同志是?”

  江华和赵曙光对视一眼,县里的人动作好快啊。

  赵曙光把自己的包递过去:“这位是你杜叔叔几次表彰的知识青年先进典范江华,这是我的包,你检查吧。”

  君婷把包推回去,笑着说:“你们一个是我哥,一个是典范,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不用检查了。”

  “君婷,检查的怎么样了?”

  江华听着耳熟,回头一看,竟然是胖主任。

  小姑娘高兴的说道:“检查的还不错,没有发现,杜叔叔,这是我哥赵曙光,这位你应该认识。”

  胖主任看见江华,高兴的说道:“江华,今天怎么到县里来了?”

  “杜主任好,本来准备去县图书馆看看农业方面的书籍,没想到今天没开门,就想着来集上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的。”

  杜主任不疑有他,拉着江华走到一边,回头叮嘱了小姑娘一声:“君婷,我和江华聊两句,你等一等啊。”

  杜主任拉着江华到一边角落里说道:“江华,现在上边要求我们推荐工农兵学员去上大学,你是我们县的知识青年典范,而且你档案中还有立功的记录,我想你完全合格,所以决定推荐你上大学,京城大学,你怎么想的?”

  这正是江华期盼的,但是他很谦虚的说道:“我是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杜主任很高兴到说道:“很好,你的态度很好,我已经报上去了,想来你这种表现应该能通过,回去等通知吧,注意一定要低调。”

  “好的,杜主任。”

  江华说完之后,杜主任就带着那个叫君婷的女孩子离开了。

  赵曙光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心有余悸的说道:“你的胆子真大,包里还揣着书了,就敢和主任这么交谈,不怕露馅啊。”

  江华笑着说:“怕有什么用,他喊我过去,我还能不答应啊,越是掩饰越是有破绽,我不如大大方方的,他反而不会怀疑。”

第86章 入学

  金秋九月的早上,江华躺在自家床上,耳边又是大院喇叭在放着“东方红,太阳升,种花出了个……”

  想一想恍如隔世,出去一年多,绕了个大圈子,江华又回到了京城。

  那天杜主任跟他说了上大学的事情,回到石川村第二天,就有县里的工作人员通知他,让他去长安接受学校复审。

  江华风尘仆仆的赶到长安,所谓复审,江华觉得有些儿戏,一张卷子简单至极,然后面试,翻看江华的档案,那叫一个亮眼,京城大学的人也没说什么,就直接通过了。

  杜主任知道江华是京城人,很通情达理的就让江华早早回来了。

  八月初江华就回了京城,首先看望了钟山岳,知道江华上大学了,钟跃民去当兵了,钟山岳很高兴,最近这两年没见到儿子,情绪有些颓废的他,立刻就支棱起来了。

  又拜访了奎勇,这家伙和奎元现在已经是二级工了,一个月三十多的工资,家里生活条件见长,奎勇老娘又买肉又买酒,好好的给江华接风洗尘了。

  还有小宁伟,据宁强说这家伙现在读书可认真了,读不进去也要读,估计是真的怕了,头顶有颗雷,这小子心惊胆战,把江华的话当圣旨了。

  在京城完了半个多月,老三是他固定的客人,隔三差五的要来蹭一顿饭,老三依然那么懂礼,从来不空手,江华又收获了几件好宝贝。

  今天江华没有睡懒觉,因为今天是报道的日子,人生第二次跨进大学校门,那也得正式对待。

  江华分配的专业是外语,主修英语和俄语,主要是想轻松一些,不想再学工科类了,他重生之后,记忆力好得很,前世大学所学竟然历历在目,索性学个外语吧,这玩意考记忆力,江华学起来不吃劲。

  跨进京城大学的大门,江华感慨万千,万没想到自己还有就读京城大学的机会,前世他也不过就是考了个211而已。

  报道完,江华知道他的分班还有待遇,这年头上大学,不但不要钱,还有补贴,钱、粮票什么的都不缺,他们只要认真读书就好了。

  开学第一天,自然要开会,同学们见个面,和辅导员也见个面,自我介绍一下。

  班上一共三十二个同学,天南海北到都有,很大一部分人连普通话都不会说,而且之前学历还不一样,有几个只有高小毕业。

  一个个上去自我介绍,好几个人的自我介绍虽然夹杂着一小部分普通话,但是根本就听不懂,他们要想学好,恐怕第一关就是普通话了。

  江华站到讲台上,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说道:“我叫江华,是京城本地人,在西北插队,被推荐来咱们京城大学学习,希望在未来的三年里,同学们能够守望相助、砥砺前行,努力学习,为咱们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凭心而论,这番片汤话很水,但这已经是众多自我介绍中最出彩的一个了,辅导员带头鼓起掌,其他人也跟着拍巴掌。

  会后,江华回到自己的宿舍,一个个小小的宿舍住了八个人,四张上下铺,江华其实之前早就来过学校了,那时候除了他,宿舍里没有其他人,于是把自己的铺盖放好之后又回家了。

  “原来宿舍里那个早就铺好的床是侬的,一直没看见人,阿拉还嘀咕过。”

  江华伸出手和他握了一下:“我叫江华,本地人,我来安顿铺盖的时候,宿舍没人,弄好了就回家了。”

  “哦哟,还是你们京城人方便,放假了就可以回家,阿拉就没那么舒服了。”

  这家伙羡慕的说道,最后还不忘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谢天意,魔都人,在东北插队的。”

  一个正在洗脸的汉子,擦擦脸上都水迹说道:“我叫张东方,是西川人,我上大学前就是小学毕业,以后功课还请你多帮助。”

  一个坐在床上翻着红宝书的人坐起来说道:“我叫刘卫东,是AH人,当了通讯兵之后被推荐来上大学的。”

  江华高兴的说:“原来是最可爱的人啊,你好,我弟弟也在当兵,是侦察兵。”

  刘卫东客气的说:“那你弟弟比我厉害,侦察兵那都是尖子兵才能当的。”

  “哎,我说,你们又介绍一遍啦,那我也说说,我叫陈海,津门人,在西疆插队的。”

  宿舍门被推开之后,一个人端着脸盆进来,盆里是衣服,看样子洗衣服去了。

  陈海问道:“哥们儿,你叫嘛名字?”

  这位一本正经的说道:“请称呼我同志,不要把这种流氓习气带到学校里来,我叫郑卫青,是中原人,伟大的工人阶级。”

  陈海有些不乐意了,这家伙感觉拿着鸡毛当令箭了,就想讽刺他两句。

  江华看到这个津门人陈海性格大咧咧的,就知道肯定看那个郑卫青不顺眼,但是这陈海还对他脾气,江华怕他说什么不该说的话,于是先开口说道:“那是,工人阶级必须伟大,建设咱们祖国工人阶级厥功甚伟。”

  郑卫青觉得江华做人识趣,说话好听,于是顿生好感,放下脸盆拉起江华的手握了握。

  看陈海似乎还想说话,江华赶紧岔开话题问道:“咱屋八个人,还有两位同志去哪了?”

  这时有两个人推开门,背着大包小包的。

  其中一个进门先说道:“不好意思啊,来晚了,我们从云贵过来的,紧赶慢赶,今天刚到,正好赶上报道,我叫柳大洪,是赣西人。”

  另一个说:“我叫林志丹,也在云贵插队,老家羊城的。”

  江华一拍手说道:“咱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的走到一起,希望大家一起加油啊。”

  说完,江华拿过林志丹手里的包袱,并且招呼其他人:“同志们,搭把手啊,要让自己的同志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于是宿舍其他人都围过来,帮着他们二人拿行李、铺床叠被,忙的不亦乐乎。

  而郑卫青拿起自居的脸盆走到窗户前,准备晾晒刚洗的衣服,陈海见他不帮忙,准备开口说话,被江华拉了一下,没有做声。

第87章 形形色色

首节 上一节 43/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