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462节

  “江生这话说的不错,确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比金钱更值得追求。”主持人主打的就是一个正能量:“那您当初返回内地发展是追求的什么?”

  “这也应了古人那句话,回馈桑梓。”江华笑着说:“达则兼济天下,我眼中的天下就是我的祖国,我有钱了,但是我的祖国那时候还不发达,所以我就需要去建设她。”

  “很高尚的行为。”主持人夸奖道:“但是据我所知,那时候内地的商业环境并不算稳定,您就这么毅然决然的回内地投资,会不会担心自己的资金打水漂。”

  江华摊开双手:“我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担心?”

  主持人有点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江华笑着说:“你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从小接受西式的教育,不了解种花家的文化。”

  “恰恰相反,我认为我很了解种花家的文化。”

  “那么,如果你很了解种花家的文化,那你就应该知道一个词,什么叫做一言九鼎。”江华点点头:“开放的决策,是一个国家政府的承诺,不是骗局。”

  “可能是因为我们之前跟内地并没有过多的接触,所以大家有这样的担心也是情有可原的。”

  江华点点头:“这话倒是实话,不过为什么没有过多的接触,是不愿意接触呢,还是没办法接触。”

  江华笑着说:“我看是不愿意接触吧,从我到香江的第一天,我就发现很多香江人对内地充满了一种迷一样的高傲。”

  “可能是因为现在的香江比内地要富有一些吧。”主持人很诚实的说道:“人情世故,世人对穷亲戚看的是比较低一些。”

  “香江富起来也没几天啊。”江华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如果不是因为要成为内地和外面世界的纽带,香江也发展不起来。”

  “那么您回了内地以后,您的事业发展的怎么样?”

  “一帆风顺啊,内地是一片热土。”江华开心的介绍起来:“这不是我自夸,而是全世界公认的,香江就有很多富豪在内地有着巨额投资,他们眼光肯定没有问题,如果有风险的话,他们还会去投资吗?”

  “其实更让我们好奇的是,您如此有钱,为什么还要回内地居住,香江的居住环境不是更好吗?”

  江华哈哈大笑:“拉倒吧,香江的居住环境能叫好?这是最滑稽的说法。”

  江华笑着摇摇头:“我在京城买了一个四合院,光客厅就比香江好多豪宅都要大,香江的房地产一言难尽啊。”

  主持人深有同感的点点头:“确实是这样,我很早就买了房子,现在也一直在投资楼市,我感觉这房子越建越小。”

  “面积小一点,可以多建几套,可以多卖一点钱啊。”江华笑着说:“等香江回归以后,香江那些买不起房子精英人士可就有福了,他们赚的钱已经不算少了,只是在香江负担不起一套房子,等香江和特区之间的交通发达了以后,他可以在特区买房子,每天早上开车来香江上班,反正也没多长时间,晚上再回特区住宿,不仅住的非常宽敞,而且那边消费水准也不如香江高。”

  江华的话很多观众眼前一亮,好像确实可以啊,这样子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不说,还能省下不少钱来,简直是一举两得呀。

  “您说的我都心动了,我都想现在就跑到特区买一栋房子。”主持人笑呵呵的说:“你这是帮香江很多人指出了一条明路。”

  江华笑着摆摆手:“不客气。”

  “那我们言归正传,七月一号这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我们想知道,七月一号开始,咱们香江老百姓的日子会有什么变化?”

  “变化?为什么要有变化,好好的日子好好过。”江华笑着说:“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香江回归对于他们最大的意义就是他们从此以后有了国际社会承认的国籍,他们的背后,从此有了一个可靠的靠山。”

  “所以,平时的日子就是歌照唱,舞照跳喽。”

  江华点点头:“对啊,可不就是这样,该买彩票买彩票,该去黄大仙上香就去黄大仙上香,对于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影响。”

  主持人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继续问道:“那对于香江经济的影响了,老百姓的收入会不会有影响?”

  “按照大环境来分析,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因为香江还要继续扮演承接内地和国际枢纽的角色,所以,香江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形势还是利好的。”

  江华停顿了一下:“未来香江金融业、货运行业、港口业务的发展会非常顺利,但是由于香江经济前几年转型了,对于低端制造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所以对于从事这一行业的香江普通人来说呢,最重要的还是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寻找新的行业就业。”

  “所以最终来说还是会有不好的消息。”

  江华笑着说:“低端制造业停滞不前,并不是因为香江回归,而是因为香江经济转型造成的,相反,我认为香江回归会带来一个新的行业兴起。”

第1048章 美好的憧憬

  主持人赶紧问道:“什么行业会兴起?”

  “旅游行业会兴起,因为香江回归了,内地人来香江会很方便的,而内地人未来会越来越有钱,到时候大家兜里有了闲钱,就会想去旅游。”江华笑着说:“香江夙来有着购物天堂、美食天堂的美誉,可以想象,未来旅游业会取代低端制造业,并且这其中创造的价值不会比低端制造业少,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其中的红利。”

  “我还有一个不大理解的地方,为什么现在感觉很多人都在说移民?”主持人疑惑的问道:“仿佛只有移民了,某些人的生活才能继续潇洒。”

  “你要是这么问,其实我也不太理解他们心里想什么。”江华笑呵呵的说:“毕竟我也没有移民这个想法,不能将心比心。”

  主持人笑眯眯到说:“那怪不得我想不明白这些人的心思,原来我也不能将心比心啊。”

  “其实总结一下,一部分是既得利益者,约翰人走了以后,他们没有利益,所以他们想追随着约翰人。”

  主持人点点头:“那还有一部分人呢?”

  “这种人比较难说,可以说是一种慕强者心理,但是又不准确,因为约翰人现在也不算强。”江华耸耸肩膀:“也许可以说,他们是二鬼子心态,就觉得金发碧眼的人高人一等,要说理由,他们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所以他们的移民就有些莫名其妙。”

  主持人哈哈大笑:“您的总结实在太到位,我想应该大概就是如此吧。”

  面对主持人的夸奖,江华微笑以对。

  主持人继续问道:“那您认为回归以后,对于香江人最难的应该是什么?”

  “那可能就是普通话吧,香江回归以后肯定要推广普通话的。”

  “可是香江人一直以来都是说粤语的。”主持人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要多此一举推广普通话?”

  “这可不能说是多此一举。”江华笑着回答:“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会以首都的位置来推广官话,唐朝的时侯的关中话,宋朝时候的开封话,到了明清两代又变成了京城话,官话会的推广是为了让全国更好的能实现无障碍的交流,我知道粤语九调六音,用粤语来朗诵古诗的话,也算是一种独有的韵律。但是为了能够和内地全面实现无障碍交流,推广普通话还是很有必要的。”

  说到这里,江华笑着说:“你这个主持人恐怕要首当其冲了,在内地,普通话是主持人必考的一个项目。”

  主持人苦着脸说:“我说了一辈子的粤语和英语,如今都半截身子埋土里了,我可以不说英语。但是为什么要让我去说普通话,真的好难的。”

  “放宽心,普通话也没有那么难。”江华笑了笑:“咱们也有句古话,叫做活到老,学到老,未来也许你还会去内地做节目,会普通话对你的收益也有影响啊。”

  主持人搞怪的说:“生森,你的意思是,如果我学会普通话了,我的薪水可能还会往上涨?”

  “很有可能哦,我要是六叔,我就肯定要立你一个典型,你要是TVB里面第一个学会普通话的主持人,我肯定给你涨薪水。”

  主持人立刻做出一副斗志昂扬的样子:“今天下班我继续找个培训班,力争在半年之内学好普通话。”

  江华点点头:“我看好你啊,要是学会了普通话,我帮你跟六叔说,让他给你涨薪水。”

  “那多谢江生了。”

  主持人同江华开好玩笑,紧接着又跑出一个话题:“江生,你可不可以同我们讲一下内地的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

  “内地人怎么生活?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该工作工作,该休息休息。”江华笑着说:“和香江老百姓一样啊,不过可能有一点不一样,就是内地的老百姓比较有紧迫感,因为我们是从贫困的时候过来的,所以我们迫切的希望摆脱贫困的面貌,而且我们都知道什么样才能进步,努力工作才能够摆脱窘迫的环境,所以内地老百姓工作热情可能要比香江老百姓积极一些。”

  “江山,你的意思是说香江的老百姓比较懒惰?”

  江华摇摇头:“你可不要这样诬陷我,我的话可不是这个意思。”

  主持人耸耸肩膀:“那您的话是什么意思呢?能不能给我们详细解释一下?”

  “香江人,也许因为离家的时间太长了。所以有一种小确幸的心态。”江华点点头说道:“他们更关心自己过得好不好,对于街谈巷议比较感兴趣,对于国家大事啊,可能不是那么关心。”

  “那就是格局比较小喽,看报纸,只看娱乐周刊,不看国际新闻。。”

  “可以这么说,但是比较片面。我相信在回归以后,等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香江人大部分人的格局会有很大提升的。”

  “希望借你吉言啊。”主持人乐呵呵对说:“我就是看报纸,喜欢看娱乐周刊,不喜欢看国际新闻的那人,我迫切希望我的格局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也希望我是个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大人物。”

  “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江华哈哈大笑着说:“以后你会是个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大人物的。”

  “要真像你说的这么简单就好了。”主持人故作怨念的说道:“那香江富豪就应该遍地都是了。”

  一个半小时的节目,在主持人插科打诨和江华娓娓道来之中结束,结束以后,导演感慨了,对江华说:“江生啊,听了你的话以后,我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信心了。”

  “那是应该的。”江华笑容满面的说道:“作为一个离家的游子,香江都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更何况,回家以后还有祖国母亲的支持,未来的香江是一片光明。”

  江华走后,导演拍拍巴掌:“诸位,江生应该不会是骗我们的,大家多努力啊,哪怕七一了,也不用怕,升职加薪就在眼前。”

请假一天

  今天着实不想写,编辑昨天给我传了一份表格,五十四个章节的内容需要修改,这些内容不消失,我的书就消失,改的昏头转向的,实在写不了新章节了。

  抱歉,各位,请假一天,望批准

第1049章 富贵险中求

  访谈节目一经播出,引起了不小的哄动,大家先是了解了江华这个人,然后才了解他所说的话,大家从他的话中品味出了内地的平静祥和,也了解了湘江未来一片坦途。

  江华访谈的核心就爱歌照唱、舞照跳,没想到竟然有几分作用,回归之前那一段时间,兰桂坊的生意都差了几分,没想到江华专访播出以后,买卖竟然逆势上扬了。

  离七月一号这个好日子越来越近了,香江的各大商铺也会张灯结彩,准备迎接这一个举国同庆的盛事。

  郑桐他们在香江算数是玩疯了,连兰桂坊这种地方他们也去过,也幸亏现在将近七月一号,那些城狐社鼠也知道该缩着就缩着,要不然就郑桐他们这么挥金似土,早就让人盯上了。

  蓝洁莹客串的电影一部部上映,作为老公,必须得捧场啊,现在还没有包场这么一说,江华是直接带着全家大小连同佣人一起去看,算是贡献一点票房。

  “老婆,你演的感觉跟港台演员有点不格格不入。”

  蓝洁莹自己也点点头:“这几年我一直在演话剧,话剧味儿比较重。而且港台的演员表演比较浮夸,所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我看你港台电影这碗饭也快翻了。”

  蓝洁莹笑着说:“不怕,接下来就是内地电影崛起的时候了。”

  大家也都知道港台的杂志有多敢说,有很多影评文章都在批评蓝洁莹的演技不过关,当然也有明眼人指出,蓝洁瑛的演技不是不过关,而是和香江浮夸式表演有区别,属于学院派的表演,不能说孰高孰低,只能说各有千秋。

  这一段时间属于举国同庆,娱乐周刊的八卦记者也比较大胆,竟然采访到江华头上。

  “江生,人家说您夫人因为长时间不演电影,已经不会演电影,演技退化了。”

  江华笑骂道:“说这话的人他懂不懂电影,是不是痴线,怎么能说出这种不着四六的屁话。”

  “写文章的是香港有名的影评人。”

  江华毫不客气的说:“去看看那些大导演是怎么说的,再听听金像奖吴主席是怎么说的,那是学院派演技,是话剧场上久经锤炼才沉淀下来的演技,我不会贬低香江这些演员,但是他们确实是不同的路数,只有那些狗屁不懂的人才会说是演技退化了。”

  第二天,八卦周刊的头版头条就说,富豪江生霸气护妻。

  有一天,江华拿着一份合同给蓝洁莹,蓝洁莹看了一眼:“风顺院线,这是什么呀?”

  “和容正恩他们成立的一个房地产公司。”

  蓝洁莹笑着问道:“不是不喜欢从事房地产的买卖吗?”

  “我们这个房地产公司建设的城市综合体。”江华解释道:“囊括了住宅、酒店、商场、娱乐和电影院等等。”

  “所以这个风顺院线是你们房地产的一部分?”

  江华点点头:“未来,我们会在全国各地修建数以百计的城市综合体,我拿下了院线的一部分。你把这个合同签完之后,这个院线就是你旗下的产业了,以后咱自家的电影随便放。”

  “那就是有几百家电影院喽,你一下子吞下这么大一块蛋糕,其他人没有意见吗?”

  江华笑了:“到底是投身商界了,现在你竟然知道利益均沾,放心吧,霍大公子拿下了所有的酒店,容正恩拿下了商场零售,郭公子拿下了写字楼,李公子吃下了住宅,贺小姐则吃下了除电影院以外的娱乐场所。”

  “原来你们都分配好了。”蓝洁莹欻欻的签上自己的名字:“那我就放心了,未来几百家电影院在手,我们娱乐公司的电影也就不愁了。”

首节 上一节 462/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