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

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 第206节

  小伙子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什么?”

  杨若谦看了眼跑车的前挡风盖,重复道:“电影里的就是这台。”

  一脸羡慕的小伙子震惊了。

  这车就是拍电影用的那道具车?!

  居然不是特效,而是确有其物?而且自己居然还亲眼看到了,而且还顺带看到了车主!

  小伙子克制住自己想上前摸摸车门车窗的冲动,语气带上了些崇拜:“卧槽?!敢问大佬何方神圣?”

  “岿光集团的负责人就是我。”杨若谦假装自己很忙,看了眼手表,“我还有事,以后有机会再聊。”

  说完,杨若谦就走进电梯,萧洒万分的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只留下那个小伙子在原地发愣,连拿起手机拍个照的事情都忘了。

  他好像是听说了《黑袍检查队》的拍摄团队之一就在盛景豪园,却没想到今天直接见到了本人!

  嘶,等等……

  这个人怎么感觉有些眼熟?

  好像,在电影里面的某个镜头出现过?!就是那个戏份只有十几秒,大喊“我的钱”的那个演员!

  就是出现时间太短了,印象不是太深刻,一时不能完全确认。

  不行……得请个假,再把电影刷一遍,好好确认一下。

  这么想着,他拿出手机给领导拨通了电话。

  “陈总,诶诶,是我啊,小卢啊……我今天头有点痛,应该是感冒了,现在去医院开个药,可能要晚一点才能到公司。”

  “嗯,嗯,不好意思,您忙您忙。”

  说完,他挂断电话,直奔电影院而去。

  ……

  从刚刚开始就一直昂首挺胸的杨总一回到办公室,脸色立刻垮下来,直接把邵一奇喊了过来。

  这个季度的营收已经岌岌可危,加上自己这边支出开始一下增大,新项目的事情刻不容缓。

  看了眼公司财报,杨若谦又一次感受到什么叫愚公移山。

  赚不完的钱就好似那大山,自己就像那愚公一样,一铲子一铲子的试图把这座大金山挖掉,但挖了大半辈子,也不见这山头矮上半厘米。

  哪怕杨若谦已经招募了大量员工,把花钱这种痛苦的行为转嫁了一大笔在他们身上,也终究是杯水车薪。

  能提供给员工的福利,终究是有上限的。

  把交通补贴直接变成每个员工一人送一辆豪车的福利,显然不合理,是绝对的违规行为。

  福利可以高,但是也必须控制在某个限度内。

  哪怕随着集团的快速发展,这个限度被越放越宽,杨若谦可以设置越来越多的福利项目,但和那集团那恐怖的赚钱速度比起来,还是杯水车薪。

  员工的福利是有上限的。

  但集团的赚钱能力,目前暂时还看不到上限。

  其实从花钱的角度来看,无论如何巧立名目,也不如投资项目来得快。

  因为“赔本赚吆喝”,也就是花钱买口碑这种行为,有时候未必会被判定成恶性竞争。

  毕竟现在也有不少公司在这么做。

  大多数时候打广告能吸引到的消费,并不足以支付广告费,但很多商家仍然趋之若鹜。

  要的就是把知名度打出去。

  这并不叫恶性竞争。

  新项目的一切行为都要对标正常公司,一切朝着盈利的方向走,最终负负得正,达成亏损的结局。

  所以花钱打广告,赔本赚吆喝的行为并不会被完全杜绝,只不过没集团本部这里那么夸张而已。

  至于集团本部这边……

  日暮西山,山河日下。本季度到目前为止所有项目加起来已经血赚接近3亿,尽显颓势。

  要不是还有火花唱片公司这个干儿子风采依旧,杨若谦都要开始怀疑公司是不是气数已尽了。

  真是亲儿子不如干儿子啊。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懂事上进!

  “杨老板,怎么了?”正想着,邵一奇推门而入,脸色有些萎靡不振,“何事吩咐?”

  杨若谦见这个向来精力十足的大学同学这副模样,顿时有些惊奇:“几天不见,怎么成这样了?”

  最近也没把他流放到成宇集团那边啊。

  什么事情能把邵一奇的状态搞成这样?

  邵一奇坐到杨若谦面前,大倒苦水:“你别说了,我爸那边又在给我打骚扰电话。”

  说到这个杨若谦立刻兴奋了起来:“怎么了,令尊是不是终于发现了你的潜力,想把你调回公司重用了?”

  自从自己这破公司和邵一奇打交道开始,无论他是当个路人,当个基层员工还是当个高层领导,总是会找到各种各样的办法带着公司做大做强。

  放到眼前碍事,放到远处又怕他捣乱。

  杨若谦发家致富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绝不是乱说的。

  如果邵一奇能被他老爸抓回他们自家的公司上班,这个问题就能被完美解决了。

  快回家吧!

  老同学我这庙小,装不下您嘞。

  “那倒不至于,他看了下我在这边的发展速度,没说什么了。”邵一奇一上来就残酷的毙掉了杨总的幻想,“就是他上次以吃饭的名义,骗我去相亲,贼吓人。”

  杨若谦闻言不惊反喜:“那多好啊,你也老大不小了,是时候该结婚了,该有家庭了,该成熟一点了。”

  不被抓到别的公司上班,去结婚也可以啊。

  总之只要能让邵一奇没办法分心干涉公司事务,一切都好说。

  “得了吧,我自己一个人单身挺好的。”邵一奇嫌弃的摇摇头,“不说这个了,那个,跟你说个不太好的消息。”

  有不好的消息了?

  那可太好了!

  被超跑事件狠狠坑了一笔的杨若谦连忙说道:“什么坏消息,说出来让我高兴高兴。”

  现在集团被一大堆回血包拖累,急需几个放血槽续命。

  “就是那个新项目,我之前说的那家‘避难所电影公司’,出了点小问题。”邵一奇把手机掏了出来,打开文档放在桌上,“似乎是因为盈利项目太窄,他们现在开始尝试转型了。”

  杨若谦轻轻点了下头:“转型……只要他们在努力尝试盈利,转型也不是什么坏事吧?”

  邵一奇缓缓摇头:“按理说,确实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他们转型的方向,有点奇怪,我说不上来的奇怪。”

  “比如呢?”

  “我不久前听说啊,他们想拍一部电影,叫做《泰坦尼克号2》。”邵一奇答道,“嗯……你应该知道《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吧?”

  作为电影史上的一个票房奇迹,杨若谦还是听说过一点的。

  97年时,投入了2亿美刀进行拍摄的超级大作,然而首日票房却远远没有达到投资方的预期。

  虽不算惨淡,但是和巨大的投入相比,产出实在是太低,远远不够回本。

  就当电影公司和导演互相激情对喷,双方都等着破产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一般而言,首周票房如果没法超过3000万,到了第三周就很难再超过1000万。

  而《泰坦尼克号》逆势而上,上映到了第十五周,都还有1500万。

  直接蝉联了15周的票房冠军。

  中开中走,不温不火,持续时间却极长,成为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功案例。

  如果想朝着这个方向转型,看上去是个不错的赚钱思路啊,怎么就不行了呢?

  现在的杨若谦,是用盈利模式思考问题的杨若谦。

  “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吧,成功的案例不是在前面吗?”杨若谦奇怪的问了一句。

  邵一奇还是一脸蛋疼:“我也说不上哪里有问题,就是感觉这么一家小公司,想拍个《泰坦尼克号2》是不是有点太痴人说梦了?”

  “当年的2亿美刀,按通货膨胀来算,可相当于现在的8亿美刀啊!想拍续集,怎么也不能花比这个数字还少的钱吧?就算国内拍摄成本没那么高,5亿rmb的投资也是打不住的吧?”

  “集团要是收购他们,就得承担亏损5亿的风险。当然,要是他们能复刻第一部的奇迹,这些钱肯定能收回来,而且还能大赚特赚……但,还是那句话,风险太高了。”

  “奇迹之所以是奇迹,就是因为它本身难以复刻。”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话的邵一奇顿了一下,见杨若谦没有说话的迹象,又喝了口茶水润润嗓子,继续道:

  “先不说他们从要哪里搞来那么多资金,就算他们真能东拼西凑砸锅卖铁凑够这些钱,这部电影也面临着一个巨大问题。”

  “特么的,我想破头都也不明白,泰坦尼克号都沉海里了,怎么拍第二部?”

  “原本一个小制作精品电影公司,一下要搞这么个大动作,转型超级大制作,我感觉还是稍微观望一下比较好。”

  听完这些话,杨若谦揉捏着下巴,陷入思索之中。

  良久,杨若谦才抬头问道:“他们决定拍这部电影,是失心疯了还是想赚钱?”

  邵一奇被哽了一下:“那当然是想赚钱的,我觉得他们内部应该已经做好了完备的计划……但是,计划哪有变化快?那可是打底5亿的投入啊!”

  “我并不是说他们赚不了钱,相反,一个敢拿出家底拼命的项目,或许真的有八九成的成功率。我就担心……万一呢?就怕出现小概率事件啊。”

  其实说到这里的时候,杨若谦已经在心里把这个项目肯定的七七八八了。

  一帮想盈利的人,一部有着成功先例的电影,一次激进大胆但是周密的公司转型,超出预期的巨额投入,还有极大可能的盈利概率……

  这就是杨若谦梦寐以求的,完美符合“盈利模板”的项目啊!

  一心想着亏钱,凑齐所有亏钱要素的时候疯狂盈利。现在凑齐了所有盈利要素,以毒攻毒,最后的结果可不就是亏。

  “我觉得,你应该想多了,没必要有那么多担忧。”杨若谦微微笑道,“人家公司也不都是傻子,要养家糊口的,没有必胜的把握,怎么可能提出这么大胆的计划?我们放心收购就行了。”

  邵一奇也只是从直觉上觉得不对,具体说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只能无奈道:“呃,我觉得还是保守一点,暂时收购个10%的股份看看情况?一旦不对劲我们立马提桶跑路。”

  就算到时候真的出现极端情况,5亿投资血本无归,公司也就最多需要承担5000万的损失而已。

首节 上一节 206/4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旗招展的岁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