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

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 第224节

  又是类似“我们和茅子艾里华为并列,我们要对标香奈儿”又是“家人们谁懂啊”,一边玩过气烂梗一边碰瓷国内外其他各大厂商。

  又是心疼产品经理和老板,又是老板很努力,又是抱紧了自己,从发疯一下变成了绿茶。

  甚至还爆出惊天言论,把标榜为高端高品质的自家产品和自动铅笔进行对比……一脚把自己几年苦心营造的高端标签踩进了泥土里。

  被骂的实在太厉害,又曝出新闻说什么花喜子公关部集体辞职之类的事情。

  总之,看完之后很是让人怀疑花喜子的精神状态,是不是已经有点病入膏肓了。

  但杨若谦看完这些发疯一样的文学,情绪反而没那么激动,而是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公关,挺聪明的……但只有小聪明。”

  只用稍加分析一下,就能看出来当前花喜子最大的危机在什么地方——定价、品质、技术、情怀以及主播分成等内在产品问题。

  以及口碑、高端化标签等等外在包装问题甚至是其本身根本就不是国货这件最致命的根基问题。

  现在,一波废话文学加一次发疯文学,就把很多观众的精力带偏转移到了公关本身上面。

  公司处理问题避重就轻,不真诚,发疯……代替了李加七和0.08克天价眉笔成为了新的讨论热度。

  虽然仍然是负面讨论,但事实上,这是花喜子的一次危机降级尝试。

  让危机从公众讨论这个牌子“到底有多坏”,到讨论这个牌子“到底有多蠢”。

  其实已经能够看出,他们在很努力的尝试转移注意力了。

  这个策略或许看着很魔幻,但实际上确实非常的奏效——当一家公司被舆论谩骂,而且这个被谩骂的点还是实实在在,完全没法圆过来的点,那留给公关部门处理的方式,就十分有限了。

  要么就是干脆装死,要么就是哭弱加赔钱,把自己也包装成受害者。

  但考虑到花喜子这次出的事情实在太大,装死混不过去,说自己受害者没人信,退款赔钱也不吃这套……

  装傻的策略便应运而生。

  很多人会嘲笑傻逼,但不会真的和傻逼斤斤计较。

  再说公关部集体辞职的消息,那更是扯淡——辞职又不是离职,辞职不批不就行了?

  放一个辞职消息出来,就能让无数人心疼被产品部拖累的公关部,进一步分化危机。

  公关文案看起来蠢,评论区发言看起来疯,和这些行为能不能达成公关目的,其实有时候关联度并不是那么高。

  能成为一个这么大企业的公关,这些员工真的会如此无能吗?

  这样的公关策略,真的那么蠢吗?

  恰恰相反,甚至连聪明都形容不了,甚至可以说高明了——前提是,如果他们能够理清这次矛盾的根本原因。

  杨若谦看着在评论区耍小聪明,看似完成危机降级的花喜子,轻轻摇了摇头。

  “他们这些处理方式,思维模式,是建立在这次被喷真的是因为产品价格和品质不行的基础上的。”

  “但他们真正被唾弃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个。”

  “对努力是这种病态又傲慢的解析,哪怕产品质量再好,价格回归正常,也没人会买账。”

  “因为花喜子面对的消费人群就是这群人,现在花喜子不光否认这群人努力的事实,甚至还否认他们努力的果实,你不死谁死?”

  想把李加七这个占股大约30%的大股东和花喜子切割开来的操作,更是连傻子都骗不了。

  无论花喜子再做什么,它都已经回天乏力。

  品牌臭了就是臭了。

  这么公关,不但起不到把大家注意力从“坏”转移到“蠢”的战略目的,反而会让大家认为这公司又蠢又坏。

  所以杨若谦才说,花喜子这么做只是在耍小聪明。

  扫过几条置顶评论,杨若谦继续往下翻,刚过了置顶,就看到几个挂着蓝V认证的账号,在花喜子的评论区下方打广告。

  “我们的眉笔做工更好,用料更足,一斤只需要79哈,需要的请速速来抢购!”

  “我们牌子到今天已经七岁零三百七十二个月了,是真正的国货,厂家和股东都纯纯正正,建议大家支持支持我们!”

  “给你看看我们牌子的售后服务水平!”

  “我们家牌子的自动铅笔79块钱可用终生!”

  “我们家……”

  “……”

  看着俨然成为流量宝地,广告场所的评论区,杨若谦整个人都是懵的。

  因为这里面十个牌子有六七个是和岿光集团有合作的!

  把高溢价高利润的商单劝退大部分之后,留下来的可不就是薄利多销的企业了吗?

  “卧槽!原来泼天的富贵是这个意思?!”

  “直接到别人评论区踩脸打广告,全盘接受别人的尸体?!”

  杨若谦总算理解了什么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家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公司和主播倒台了,居然能最终导致自己赚翻天?

  这是什么魔幻的场景啊!

  岿光集团不是什么逃难的地方啊,你们能不能去祸害其他牌子?

  杨若谦在心中呐喊了一句,有些绝望的回忆起刚刚运营妹子说的话。

  怪不得她要亲自登门道谢,怪不得她要尬吹“杨总高瞻远瞩”,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为别人出了问题,自己因祸得福了!

  这也能怪罪成“杨总高瞻远瞩”?

  公司的员工现在是不是把自己当先知了啊?!

  看评论看乐子的时间永远是短暂的,下班时间很快就临近了。

  杨若谦重重的叹了口气,关上电脑,收拾好个人物品,下楼上车准备回家。

  顺带着给避难所公司那边发去了一条消息,命令他们必须在这个月内把所有需要的资金拿走。

  免得他们中途因为什么事情耽误了时间,导致本季度结算之前没能给造成财务上的亏损。

  确定万无一失,杨若谦吹了个口哨,给跑车打火:“回家,这季度铁定发大财咯!”

  (大家节日快乐!)

第230章 公司的钱呢?怎么一分都没少?

  6月30日,星期五。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结算日的杨若谦干脆直接请了一天的假,窝在房间里玩游戏,以尽可能快的度过白天。

  在他看来,这个季度实现暴富已经是妥中之妥,不会有任何意外情况了。

  法务部门、唱片公司和公关部门全力开动碎钞机,顶住直播、电竞和周边产业的盈利。

  再由避难所公司的五亿大水漂……大投资来吞掉《黑袍检查队》的国内票房收入,创造亏损。

  其他令人较为苦恼的收入,比如《黑袍检查队》的海外票房,比如相当于无妄之灾的“泼天富贵”,段润采访团队可能造成的重大影响等等,都是下个季度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哪怕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很高,那也不是今天的事情。

  ……

  时间来到了晚上,杨若谦和常芷晴吃完饭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沙发上,一边在电视上投屏烂片一边等待系统的结算。

  烂片这种东西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不太认真的去看,是打发时间的利器。

  哪怕上个厕所回来再看也丝毫不影响什么。

  要是看好片大片,开几分钟小差就有可能错过某个特别重要的剧情。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系统那熟悉又亲切的面板也准时跳了出来。

  【艺人培养系统2.0】

  【本季度公司盈亏状况:盈利270913471.98,公司本季度盈利实现了质的飞跃,但系统注意到宿主仍然过于看重短期的盈利,刻意忽视了部分项目的回报周期远超一季度的情况,过于急功近利】

  【为了鼓励宿主克服顺境,系统将在上季度的30万个人亏损安慰奖金基础上,额外奖励宿主惊喜大奖一份,希望宿主尽快完成心态上的转变】

  【按1/10000比例,恭喜宿主获得27100.00元提成!】

  “不是,又发生了什么意外啊?!”杨若谦看到那个和预期期待大相径庭的数字,整个人像是被浇了一盆凉水,“不对啊,就是突然这两天公司所有项目打了激素,赚上了天,也不可能一下搞出2.7亿的盈利缺口啊!”

  就是电影的海外票房,直播带货的收入一下全部到账,也不可能一下子让本季度的盈利飙到接近三亿的程度!

  哪怕所有意外一起发生,所有后续可能的盈利一并结算,杨若谦保底也能亏个几千万。

  一定是某个重要环节出现了巨大的纰漏。

  在这次的亏损计划中,哪个环节最重要?

  只是这么一想,杨若谦就能想到答案——只有避难所公司即将开拍的《泰坦尼克号2》。

  这个计划能烧掉五亿的项目,是这次结算中金额最大,重要程度最高的项目。

  也是能让账上突然剩下这么多资金唯一可能的项目。

  可问题是,杨若谦已经三申五令要求避难所公司必须在六月结束之前从财务那支取所有开销,且不允许他们通过贷款或外部融资的方式筹措资金。

  那他们为什么到今天也没有拿走资金?!

  中间出了什么意外?

  也不对啊,杨若谦已经几次勒令避难所公司有困难立刻向集团汇报,时间比金钱重要,绝不能因为贪图省钱而贻误战机。

  难不成是避难所公司自己本身就有足够的资金完成《泰坦尼克号2》这个预计耗资5亿元的超级大项目?

  更加不可能!

  能在账面上拥有随时可取用的5亿资金,公司整体资产和规模都不会小。

  避难所公司比火花唱片公司好,不算穷酸,但一眼看去也绝不是能拿出五亿现金的主。

  不从公司拿钱,就非得开足杠杆不可。

  他们之前拍的那些电影虽说可以盈利,但盈利规模能有五十万都是往高了估计,距离五亿更是远的没边。

  所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避难所公司为什么没有按计划从公司取走五亿?

首节 上一节 224/4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旗招展的岁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