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娱乐圈立山头 第1962节
“是谁在搞我?”
“难道是那小子?他哪里有这么详细的资料?”
“幸好,那些记者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自己要不要去告那些报纸?不行,事情会越闹越大,万一他们真的去加拿大求证的话,更加麻烦!”.
第三千零二十七章:吝啬与孤寒
郑经翰终于尝到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了!
这事肯定会在业界传开,到时候丢脸的肯定是郑经翰,因为大家这样一来,就知道了是郑经翰和李齐两个竞争对手在搞事;而根据新闻的时间,很明显是郑经翰先挑起的事。
重要的是郑经翰还打了败仗,在业界恐怕都遭人唾弃了。
郑经翰和李齐互相耍小动作的事情,还是瞒不过传媒界;毕竟如果李齐不反击,大家还不会怀疑郑经翰;李齐一反击,大家都知道这个事情了。
两人都是传媒界的新人,郑经翰虽然在星岛报业任职两年,但毕竟还没有创业,也是新人一个。
新人打架,看热闹的一大堆。
...
方俊得意地汇报起自己的成果,李齐内心却没有波动。
“都是些小事情,他影响不了我们,我们也影响不了他。到此为止吧!”
他只是想向那些证明一下,自己并不是吃素的,以后别来主动惹自己而已.
“对了,你最近和伊人置业和新时代地产的主脑联系过没有?”
“没有!最近股市火爆,他们肯定不舍得平价出售。”
李齐当然知道这个道理,而且这种壳生意并不是几个月做一笔,就可以接着马上再做一笔,一切都要看机缘。
“那他们的股价涨了没有?”
“涨了一点点,都是垃圾股;涨一点,那些股民就卖了去买其它公司的股票了。那两个董事长还抱有幻想呢!”
因为大智慧投资不肯溢价收购,所以像这种旺市很难达成协议。
李齐沉思了一下,说道:“虽然他们不肯卖,但我们还是要主动请他们吃个饭什么的。当然,就算他们肯卖,我们也不要急着买。这股市涨得这么厉害,迟早要跌一次。蓝筹股还好,那些中小股肯定遭殃。我们就慢慢等待机会,这事急不得。”
“行,我来约,哪天我们陪他们吃吃饭!”
两家公司都是比较好的壳,但李齐却打算采取不同的操作手段。
伊人置业,自己不需要,分家后,方俊愿意去做壳,就让他去做;
新时代地产,他打算买下来自己作为自己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他要和大刘争夺华人置业,势必要有自己的上市公司,否则光靠自己的资金来,压根不是对手。
自己有上市公司,就可以集资供股,获得的资金再去收购华人置业,这样才是最好的办法。
这两家公司都会等六月份的中小股股灾,进行谈判收购,到时候吓破胆的两个董事长,就好说话多了。事实上,他们没得选择,因为这两只股票面临清盘的危险。
当然,李齐也面临着挑战:
第一:资金可能不足;
第二:竞争者的出现。
所以,他才让方俊分别去约两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大家一起吃个饭,买卖不成仁义在。到时候,他们想通了,能第一时间想到大智慧投资。
至于资金的问题,只希望新杂志《GOOD》能成功,并为自己带来可观的利润;届时,再向银行贷款,或者向王启林求助。
李齐感觉自己就像和王德辉、陈曾熙两个人差不多了,一个吝啬,一个孤寒。
王德辉(华懋地产)的吝啬是出了名的,中秋给员工发月饼,把一个月饼分成十六等份,每个员工得两块;工程师要用粗细不同的铅笔绘制施工图表,他就只买一支AB型的,并说:若想粗,笔头弄钝一些;若想细,就把笔头削尖;王德辉学有钱人养马,每天不忘收集吃橙子留下的橙皮,喂马;出门就餐总不忘打包剩菜,喂狗;他自己也穿着旧牛仔裤剪短改成的马裤,这扣扣馊馊的风格也一度是香江赛马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陈曾熙(恒隆地产)在七十年代初期,在宝云道修建了一幢住宅大厦,地上的单位全租给房客,自己一家则住在地窖车库。
李齐多多少少和他们有一些相同的地方,他赚的每一笔钱,基本都投进了股市;自己花的钱都是从关嘉慧那里骗的,自己的车也是王启林送的,自己的房子也是租的。
唯一不同的是,李齐并不是那种吝啬的性格,而是他真的需要尽快筹集到一笔资金;这笔自己可以让自己拥有一家上市公司,自己才能去和那些大亨同台竞技。
谁不想豪车堆满车库,别墅占地面积上万尺,身边美女如云夜夜做新郎。
2月14日,礼拜四。
情人节也得上班,这是李齐对关嘉慧早上说的话。
当然,早点下班也许可能做到。
早上来到齐家出版社,职员们纷纷热情的打招呼,大家的精神面貌很不错,估计有两个原因:
第一,今年公司将发给所有职员共计20万年终奖的消息,已经放出去了,明天便会连同工资一起发放;这对于入职才两个月时间的大家,无疑是个好消息。
第二,《男人帮》的销量再次攀升,已经接近7万本,在‘逆境’中成长起来,当然也有又花了50万广告费的原因。
《男人帮》的销量决定着公司所有人的收入,所以每一名齐家出版社的员工都有责任心,付出自己的心血。
来到自己的办公室,自己的办公桌有一本明天发行的《男人帮》第八刊,‘帮女郎’为新晋玉女——王祖闲。
王祖闲能成为《男人帮》的第八任‘帮女郎’,还是邵氏电影主动来推介的,因为王祖闲本月19日有一部电影上映,想在《男人帮》宣传一下。
此时的《男人帮》名气大的很,每个月广告费都有上百万,邀请香江的女星自然也不会遭到拒绝和索要酬劳;不仅如此,很多女星开始主动联系《男人帮》,希望能成为‘帮女郎’。
可惜,没一个主动约自己出去吃饭的,李齐暗骂这些女星‘不识抬举’;等自己的青春校园杂志《GOOD》面世后,对自己喜欢的女星,非得索要点‘好处费’.
第三千零二十八章:一触即发
正当李齐陷入和明星们美好的‘回忆’时,桌子上的电话铃响起.
“喂”
“大佬大佬,出大事了!”
“你被人咬了?”
“不是大佬,是一个叫‘邱德拔财团’的,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声明已经向马登家族购入14%的会德丰股权,现在开始向其他股东全面收购会德丰股票;出价A股6.2港元、B股6.2角。”
会德丰股票是香江唯一一家拥有AB股的上市公司,A股、B股价格相差十倍,但投票相同。
当年会德丰的马登家族想到了这一招,香江的上市公司大佬们纷纷惊为天人,立马欲效仿会德丰设立AB股制度,这其中就有李超人的长江实业。
这怎么行,大家都这样搞,香江股市岂不是乱套了;结果就是,港府紧急叫停,大家才没有得逞。但是已经实行了AB股的会德丰,便成为了漏网之鱼。
“沉住气,不就是6.2港币每股嘛,能不能有点出息!”李齐镇定的说道。
“恩恩,我听大佬的。”
那边方俊听李齐语气淡定,便也安心下来。
要知道,大智慧投资公司投资了1900万的资金购入会德丰,成本价不过才4.3港币;按照现在的收购价,他们已经获得了四成的利润。
大佬不愧是大佬,这份投资意识简直是吊打全香江的的股民。
李齐在电话里说道:“别管那么多,邱德拔得不到会德丰。一个过江龙而已,香江不知道有多少地头蛇,那里轮得上南洋财团来挑战。”
邱德拔在星岛华人富豪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黄廷方家族,家族资产接近百亿。
“恩”
放下电话,李齐露出得意的笑容,自己终于可以见证一场收购大战了。
自己不仅可以见证,还能参与进来。
....
会德丰大战一触即发,一些聪明的股民们并不会第一时间将筹码交给邱德拔,但也有部分傻子交出去,但不会影响大局。
原来。
如果不是会德丰大战,大部分香江人还不知道,会德丰最大的股东其实是张玉良家族。
张玉良的父亲张祝珊靠西药起家(朝战发战争财,所以后来全部走资澳大利亚),50年代后期涉足房地产。1962年,张祝珊的四子张玉良,以家族资金修建了两幢大厦——联邦大厦、国际大厦(两座大厦1981年售价23亿),可见这个家族是多么富有。在那个时候,四大家族没有一个可以比得上张家。
那个年代香江的证券交易所仅一家英资——香江会,华人公司上市难于上青天;张玉良便决定借壳上市,他先后用联邦大厦和国际大厦,换取马登家族旗下的联邦地产77%股份。
1970年至1972年,张玉良再用联邦地产的部分股份及大批物业,换取了马登家族会德丰的股份;最高时,张玉良占会德丰40%的股份,而马登家族还不到20%。
但张玉良素来低调,只担任会德丰的董事,马登家族担任董事局主席和总裁。
张氏家族借壳上市,只要其肉(实),不计其壳(名);这一性格和马登家族截然相反,小马登只要其壳,不计其肉已经被人掏空。
正因为如此,马登家族从不觉得张玉良是个威胁。
小马登好大喜功在香江是出了名的,1980年兴建会德丰大厦,他旗下的置业信托有足够的资金独建;但他偏偏邀请各大地产商一起参与,最大的股东又是张氏家族。
也就是说,小马登手中的资金本来可以修建一幢大厦,但是他偏要修建十幢大厦;至于股权占比多少,他一点也不在意,在意的是这十幢大厦名义上是属于马登家族。
...
这一次,马登家族悄悄的将股份转让给邱德拔,未和董事局打招呼,张玉良恐怕要气得七窍生烟:我是会德丰大股东,股大权大,你怎么能背着我干出这么大的事情呢?
而此时的张玉良持有会德丰的股权为34%,按道理来说股权非常稳了;
但邱德拔发动全面收购,意思就是股份到达51%,便可以宣布收购成功。
全面收购并不是私有化,只需超过50%,便可以宣布胜利,入主董事局成为董事局主席。
话又说回来了,张玉良手持34%的股份,若是想击退邱德拔财团,仅需收购17%的会德丰股权,还是比较轻松的。
毕竟,邱德拔仅14%的股份。
但不巧的是,和马登家族一样,张氏家族也想淡出香江,走资海外。
所以,他们怎么可能拿出资金全面收购会德丰。
至于卖给邱德拔,那更是不可能了,收购战就没有这种玩法。
张玉良只有找外援,来接手自己的股份,并强调外援必须战胜邱德拔,这一定是个实力强横的选手;他和包船王不熟悉,但是和李超人很熟悉,所以必找李超人。
会德丰大战一触即发,李齐却淡定的很,虽然他手握720万股(大智慧440万股+个人280万股),但却知道事情的脉络。
今天才星期四,这一周还有两个交易日,注定没有对手加入进来和邱德拔财团大战。
也因为如此,邱德拔财团大概可以收购到10%不到的股份,这已经算非常厉害的了,毕竟很多聪明的人都知道,香江的地头蛇还没有发力,急什么卖掉自己的筹码。
而那些卖出股票的人,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会德丰股票是有名的‘蓝灯笼’,股民视之为鸡肋。
所谓‘蓝灯笼’是华夏人的说法,古时候谁家有什么白事之类的,一般都会挂蓝灯笼;股民给会德丰取名‘蓝灯笼’,也就是说会德丰的股票一直是死气沉沉的,远不及其它的蓝筹股,涨势一直很差,而且还慢一拍。
所以,邱德拔财团溢价20%全面收购,一些股民自然喜出望外,纷纷过早的交出了筹码。
上一篇:娱乐:从当大幂幂经纪人开始
下一篇:亡灵召唤师:开局十亿属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