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娱乐圈立山头 第1990节
(PS:此时主角尚未想起‘广场协议’会在九月下旬签订,后面有想起,追加了投资。)
没有那个傻瓜大鳄会为了5000万的资金,而去将美元/日元拉升到260点,其付出的代价,恐怕就是5000亿。
而李齐就算失去了5000万资金,也不是致命的;他还拥有1.05亿股新时代地产股票,占总股本的27%;王启林占股13%,两人合起来就是40%,这个绝对安全。
而且银行抵押并不会将股票卖给别人,自己只要保证新时代地产股价不跌,出售一部分即可。
干了!
三天后,李齐出现在汇丰银行外汇部门。
黎宏明热情的接待了他,这可真是财神爷啊,当初投资的1100万,变成5000多万;这要是扩散出去,香江恐怕要将这位小爷捧上天。
李齐先是确定了一下美元/日元的行情,发现居然又涨了1.2点,目前为238.2点;三天的贷款时间,居然让多赚1个点。
李齐将自己的来意说明后,黎宏明没有以前那么吃惊了,毕竟眼前的年轻人,掌握着一个市值近八亿的地产上市公司,还有一家年利润千万的出版社。
5000万的保证金,10倍杠杆,也不过5亿港币而已,不会被人特意狙击的。
接下来就是办理手续,李齐委托汇丰银行在236点上方买入空单。
又过三天后,李齐来到汇丰银行拿到交割单,居然是在均价238点的水平,这简直是让李齐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这个涨势不排除要涨到240点以上,李齐也好不担心,他的爆仓点可是在261.5。
...
8月30日,星期五。
李齐和梁真勋乘车前往本岛拍卖所,今天是1985年的第一次官地拍卖会,新时代地产自然也不希望错过。
今年4月份的时候,港府拿出‘金钟地王’拍卖,目的在于振奋香江的地产业;但那场拍卖会就一幅地‘金钟地王’拍卖,港府并没有拿出其余官地拍卖。
这一次,被称之为今年的‘第一次官地拍卖会’,原因是足足有19幅官地拿出来拍卖。
官地整体的质素,肯定要比市场流通的土地更好,面积也更大,所以有实力的地产商是不会错过的;至于一些小地产商,自然很少参加。
新时代地产当然还属于小地产公司,但是李齐却坚持要参加,并且特意准备了7000万的资金,是八月下旬集资1.2亿剩下的。
在车上,李齐叮嘱道:“本岛的高级住宅土地目前在700元每平方尺左右,今天凡是10万平方尺上下的土地,都是我们的目标。我的策略是,假设有3幅7万平方尺到12万平方尺的土地,由我这个‘愣头青’来喊价。我会装成大豪客,将第一幅地喊出一个高价,并趁对方不注意,丢给他,我们再装作可惜的样子。这样一来,在后面的两幅地,我们回转的空间就大了,毕竟那些地产商虽然有钱,也不见得和我这样的愣头青比财力,最后还得被拍卖所宰一笔!”.
第三千零八十三章:举牌
梁真勋点头说道:“老板倒不是‘愣头青’,而本身将新时代地产的市值增加10多倍,仅用了半年时间,这样的人在外人眼里,肯定是有傲气的。他们甚至会认为老板你在赌气,所以心有畏惧也是有可能的。我觉得这个策略可行!”
李齐虽然刚入地产行业,但心也有傲气,想开发一个中型楼盘,提升一下公司的士气和整体素质。
10万平方尺的土地,按照地积比率3.5倍计算(可能更高),就是35万平方尺的楼面面积;如果明年下半年售期房,本岛的住宅物业恐怕在900元每平方尺左右,可销售3.2亿。按照两年的工期,地皮费7000万+建筑费8000万+纳税3000万,每年三成多的利润,还是比较划算的。
地积比率还可以提高,售价也有可能提高,每年四成的利润都有可能!
当然了,就是每年两成的利润都可以做,反正地产公司只需要出一个土地购买费,其余资金全部通过银行贷款和期房销售来搞定。
重要的是,开发出这样一个楼盘后,新时代地产就相当于跨入中型地产公司。毕竟35万平方尺的楼面面积,足足可以有六七百套住宅的小区.
虽然新时代地产只有六七千万的流动资金,但却无需担忧付不起价值七八千万的土地款,银行乐意借贷,毕竟上次集资1.2亿后,新时代地产的负债率相当于降低了很多。
拍卖会里,聚集这香江很多地产商,李齐的出现顿时吸睛无数。
年轻,干的事又大,名气直逼四大家族,想低调都不行。
拍卖会尚未开始,很多人聚在一起闲聊,虽然今天是对手,也许私下就是朋友。
李齐扫视了一下,四大家族创始人都没有出现在拍卖场。
长实参加拍卖的是一位年轻人,大概三十出头一点,应该是周年茂。周年茂父子都被李超人重用,同时提拔为长实的董事兼副总经理,周年茂任这个职位比霍建宁还年轻一些。
新鸿基地产拥有大量的土地储备,所以老郭也不急,就派了自己大儿子郭炳湘来拍地。
恒基的李兆基、新世界的郑裕桐,这个月都痛失了好友冯景禧(新鸿基银行),今年三月还痛失好友杨志云(美丽华酒店),所以也都没有到现场,来的都是公司高管。
看样子,四大家族都准备扶二代上马了。
其实,此时四大家族虽然已经成势,但旗下地产公司的市值并不高;长江实业、新鸿基市值在80多亿,新世界、恒基只有六十多亿。
当然,他们也不仅仅是靠一家公司,联营公司很多,再加上个人的财富,自然远不是李齐能比的。
“阿齐,今天看样子势在必得嘛!”王启林迎了过来,亲近的说道。
两人因为都是上市公司主脑,自然不能像以往那样一起前来,毕竟各自还带着人呢!
“王叔,我们不是刚集资了1.2亿嘛,今天总得在你们这些大佬手里,抢一根骨头!”李齐笑着说道。
王启林完全可以称得上中型地产商了,原本他的实力就是十几亿地产资产,凭借相信李齐的预判,他从去年十二月开始,就大量的购买物业,估计三四亿港币都有了。上市公司加個人资产,绝对快20亿的规模了。
“我可没有你出手豪气,今天也没有势在必得的决心!”王启林说道。
他本想劝李齐不要被拍卖会的情绪带到了,结果一想,别人的上市公司市值都超过了高升地产,那里还需要自己提醒了。
自己的这个侄子,不是个冲动的人。
和王启林聊了几句,李齐又递出去几张名片,拍卖会总算正式开始。
第一幅土地,位于北角,占地面积3.6万平方尺,地积比率为3.2倍。
所谓‘地积比率’是香江这边的说法,意思能建的楼面面积等于占地面积乘以地积比率;比方说这幅地,可建楼面面积为11.5万平方尺,相当于500个平方尺的住宅单元230个住宅单元。
地积率比也不是绝对的,特殊情况还可以宽松一点,但也很难获得审批。
第一幅土地就拍出2600万,看来这次港府又得赚大几亿了。
接下来,拍卖的土地大大小小都有,小到只有一万多平方尺,大到15万平方尺。
“现在开始拍卖第五幅土地,这幅土地位于筲其湾,占地面积9.2万平方尺,起拍价5000万,每次加价不低于20万....嘭....拍卖开始!”
筲其湾最早是工业区,六七十年代开始慢慢改为住宅区了,现在地铁通了,交通也很方便。
可以入手,前提是价格合适!
李齐立马举牌!
“5020万”
接下来,李齐气势如虹,硬是将价格堆到5900万!
很多地产商纷纷侧目,主要是李齐的表现出强烈的欲望,而且气势十足,一副威水佬的模样。
和李齐在竞价的是香江地产界‘超级大好友’信和地产的黄氏父子,正因为是‘超级大好友’,在1981年6月至1984年6月,信和地产损失高达10亿,几乎面临破产的局面。这家地产在1983年至1984年都大量的购入土地,多达十多幅,因而损失很大。
不要认为抄底就会盈利,前提是这个底在哪来,而且距离黎明还有多久,还得考虑银行利息方面。
黄氏父子见李齐表现炙热,他们第一不想落后,第二也想坑李齐一笔。
他们不知道的是,李齐虽然年轻,但计谋却比他们高一筹,他视力极好、大脑运转速度快,黄氏父子的一举一动皆在他眼里和脑海里。
既然这家父子不安好心,那今天他也奉还。
“6500万”
当李齐喊出这个高价时,很多人都摇摇头,贵了500万不止了,这年轻人真是乱花钱。
“父亲,要不算了吧!”黄志祥劝道。
黄廷芳却毫不犹豫的报道:“6600万”.
第三千零八十四章:未来的港姐
李齐脑海里快速运转,这个黄氏父子好像自己有点记忆;在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初期,九十拍卖会的‘大傻蛋’,屡屡传出高价。好像有个趣闻:这个黄廷芳和一家地产公司争一副土地,喊价报道12亿,已经是大出拍卖会所有地产商的预算,依旧在战斗;最后黄廷芳还使出了一招‘飞象过河’,弯腰和隔数排的对手磋商,拍卖师为了得到更多的佣金,自然出声制止,一时间成为地产界的笑谈。
“6800万”李齐冒险一搏。
虽然他是在冒险,当面上却依旧表示出强烈的欲望。
黄廷芳侧身看见李齐的表情,顿时心里冷哼一声,今天被一个年轻人搞得火大,也没有犹豫的喊出:“7000万!”
喊完之后,黄廷芳就后悔了,他儿子不经意的摇摇头。
李齐懂了,便假装无奈的摇摇头,表示放弃了。
溢价四成多,现在又不是火得发烫的地产市道,有必要么!.
黄廷芳脸上有些难看,他明明发现李齐杀急眼了,才打算治治的!不过还好,这幅地回本完全没有问题。
今天运气不错,很快又出了一幅薄扶林的住宅土地,面积为8.8万平方尺,地积比率竟然高达3.9。
李齐延续一如既往的表现,加价热情不减,很快喊道6880万。这一次,居然没人跟了,让他有些意外。
原来,很多地产大佬不想跟一个年轻‘愣头青’纠缠,就算赢了怕是也得学黄廷芳没面子;而黄廷芳刚才冷静下来后,发现自己冲动了,要是再继续拼下去,搞不好明天就会传出自己‘小肚鸡肠’的名声。
更何况,这幅土地差不多也就值这个钱了!
这就这样,李齐终于拿下一幅心仪的土地,心里面感叹,这些大佬还是挺爱护这个幼苗的。
当然,很快大家发现,李齐拍下一幅土地后,就再也没有喊价;再综合两次出价情况来看,别人只是想拿下一幅中型土地而已,所以才表现出欲望炙热。
拍卖会结束后,黄氏父子主动来到李齐面前招呼,似乎忘记刚才的事情了。李齐自然也知道,这些不过是做过别人看的,大家随便应付一下,也不要生仇。
李齐自然也不想树个敌人,所以和父子俩聊了几句。
齐家出版社。
李齐在办公室询问了一下龙景昌,关于杂志《资本》的筹备情况。
龙景昌认真的汇报道:“我们已经得到《福布斯》的授权,正在对整体内容进行改善,预计十月份就可以面市了!”
李齐点点头,叮嘱道:“你尽快从《资本》杂志抽身,将公司进行一个整体结构的重整,先拿方案给我。上市的时间预计在年底或明年年初,届时的发展非常迅速,你可以参照一下我的新时代地产就知道了。所以,各方面都得为上市后做准备,特别是人才储备、财务专业性等,我都希望看到一个进步。”
“恩,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开始筹备这方面的工作!”
上午,李齐将出版社的工作都处理了一下,顿时就感觉像是:一个暑假没有做作业,然后在开学的时候,将暑假作业全部搞定一样的轻松、愉悦。
看看时间,离午饭时间还有半個小时,他又恶补《GOOD》杂志内容;这是他的一个习惯,两本畅销杂志他每期都要看,哪怕时间上不充裕,延后也要看。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两本杂志是上市公司的股价的一个保证。公司上市后,如果没有亮眼的财务报表,如何赢得股民的信任,如何能顺利供股集资。
这个时候,玉郎集团年盈利四千多万,李齐记得明年玉郎集团上市后,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供股集资4亿多,这就是投资者的一个信任。
齐家出版社,目前年盈利水平只有二千多万,但李齐在香江证券界有名气,更受投资者喜欢,所以以后的集资能力不会差的。
当翻到上一期的《GOOD》杂志时,李齐突然眼前一亮。
“玛利诺修院学校的校花...李佳欣”
咦!
上一篇:娱乐:从当大幂幂经纪人开始
下一篇:亡灵召唤师:开局十亿属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