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在娱乐圈立山头

我在娱乐圈立山头 第2092节

  西门·凯瑟克恍然,原来如此,这位见吃不下置地,便退而其次,从置地身上刮一层皮。

  他早有耳闻李齐喜欢大手笔购买喜欢的物业,出手颇为大方,特别是在富丽华酒店上面。

  “原来如此!不过这些物业对置地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未必肯出售。不过,就像李生说的那样,我们置地的大门总是敞开着,问题在于价格。这些物业亦是如此!这样吧,等我们公司商量一下后,卖与不卖再和李生答复。”

  李齐点点头,自己本来就是来认个门,特别是交好西门·凯瑟克,让他以后出售物业的时候,第一个想到自己。

  双方聊了一会,便友好的分开!

  但李齐等人离开后,西门·凯瑟克低声说道:“有点意思!有胆魄、有谋略的新晋华资大亨,若是置地有意出售那些物业,他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既可以卖出高价,又可以让华资竞争更激烈,总比让那四五个华资大亨如虎添翼的好!更何况,我们怡和不是真的退出香江,若是拉拢他为盟友,将来在华夏做生意也可以有个合作的人。”

  而此时,李齐离开置地大厦后,心情也很不错。

  西门·凯瑟克不傻,一定会同意和自己商谈那几项物业出售的问题,既可以套现获利让置地更牢固(并非真想出售置地,只是为资金形势所迫),还可以售出一个高价。

  香江人谁不知道李齐是个大方的人,对于喜欢的物业,溢价八成都肯买(股价溢价,资产净值大于股价很多),简直就是个傻大户。

  当然,李齐并不是真的傻大户,他的心里底价都是有根据的,就算溢价一些,那肯定是因为几个月后价格就是这样;而且还有一个前提,必须是优质物业,否则他压根看不上。

  ...

  李齐带领高层会见西门·凯瑟克的消息,很快被记者捕获,顿时好像一个深水炸弹一般,扔进了香江这个小小的池塘里。

  基本上全港的报纸都刊登了这则消息,因为实在太震惊了。

  前面有记者发现华资地产几个大佬开始聚会密谋,如今李齐更是单枪匹马上门,简直让人太意外了。

  很多媒体开始讽刺李齐自不量力,置地的资产丰厚,就连华资几位顶级大佬都需要合作,他居然敢一个人上门。

  甚至有媒体评论:新晋华资大亨李齐,在第一回合便被西门·凯瑟克打得落花流水;李超人、郑裕桐等人并不慌张,笃定李齐难以得逞。

  一时间,看李齐笑话的媒体还不少!

  也有媒体评论李齐胆量可嘉,这边还在和嘉道理家族斗的不可开交,另外一边又开始和凯瑟克家族斗法,堪称华资真正的新晋大亨,有大家之风。

  ...

  李超人早晨看到李齐上门拜访西门·凯瑟克的时候,也忍不住低声说道:“真是不自量力啊!置地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巨无霸的存在,我们五人尚且不敢轻易上门,年轻人果然是勇勐,但谋略不足!”

  ...

  郑裕桐也在报纸上看到了这则新闻,忍不住摇摇头,不过很快眼睛开始明亮起来,低声说道:“莫非他想分拆置地,一层层刮皮?”

  他了解李齐,做事绝对老练而且有勇有谋,绝不会像媒体说的那样被西门打得落花流水,不然别人两年是怎么打下百亿江山的。

  “如果是这样,倒是很不错的选择!不过,这样一来他的资金根本刮不出多少皮,而且买卖很不划算,哪有控制整个置地更好。我无需担心,他买不了多少产业,甚至可以说,中环的物业一幢也买不走。”

  ....

第三千二百八十三章:三条战线

  黄廷芳看完报纸,对身边的儿子黄志祥说道:“这个李齐对优质物业和地皮的喜爱,将来难免和我们发生竞争!”

  黄氏家族虽然是新加坡首富,但却喜欢投资香江的物业,特别是拍卖会上,一旦有优质地皮出售,他们是最大方不过的。

  反倒是李兆基很少在拍卖会上下手,他更喜欢购买别人的旧楼,以及新界换地权益书;

  而李超人则更喜欢整合自己旗下的土地,因为他收购和记、港灯后,手里有大量的土地储备;

  至于郭德胜,则喜欢在地产低迷时,大量购入楼宇的工业原料。

  郑裕桐,喜欢大项目,被会展中心牵制.

  黄志祥说道:“这次新时代地产系商业蛇吞鲸,潜力恐怕用完了,怕是会被负债拖累啊!”

  ....

  自进入1986年年底开始,李齐是真正成为了香江的地产大亨,大手笔购入资产和物业,更是让他的声誉响彻香江。

  富丽华酒店10亿、华置中心19亿、大酒店16亿,手笔之大,让香江人都见识到,什么是新晋大亨的风范。

  以前李齐虽然也出名,但绝没有最近的名气之大,如今他更是别媒体列为和四大地产家族齐名的华资大人物。

  ....

  夏悫大厦,位于湾仔告士打道39号,前面是填海地皮,整个大厦面朝维多利亚港,海景一览无遗。夏悫大厦离金钟地铁站很近,离会展中心也很近,地理位置优越。

  后世的许首富就买下旁边的一幢大厦(前海军大厦,后来叫爱美高大厦。125亿买的,96亿卖给李超人,S~B),并更名‘恒大中心’,和夏悫大厦做起了邻居。

  夏悫(que)大厦整座大厦高27层,每层楼面面积在1.6万至1.7万平方尺不等,整个收租面积高达43万平方尺。这样一幢甲级写字楼,若是全部以写字楼出租,按照20元每平方尺每月计算,每年收租金额就高达1个亿。

  当然,这仅仅是粗略计算的结果。夏悫大厦拥有几层的商场部分,其租金是远高于同样面积的写字楼。不过,租金不相当于纯利,还得刨除管理维护、税务等开支。但不管这么说,当前这幢大厦价值10亿以上!

  这幢大厦将来的价值,李齐心里也有数,前世华人置业打算分拆夏悫大厦,按层销售出去,每层价值在5亿的规模。这样计算下来,商场部分肯定更值钱,整个大厦价值应该在150亿左右。

  如果李齐现在买下来,收租30年,怕是都要赚个100亿以上!

  另外一座大厦。

  皇室大厦,即后世的皇室堡大厦,地处香江岛铜锣湾告士打道311号,靠近维多利亚公园。这是一幢造型独特的大厦,整个大厦分为低座及高座两部份,类似一个梯形,梯形的两斜边为高座。

  皇室大厦高18层,绝大部分都属于商场部分,商场物业面积为30万平方尺,写字楼面积为11万平方尺,总计41万平方尺的收租面积。前世华人置业曾在二十一世纪全部翻新,足足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将商场物业提升至41万平方尺。整个皇室大厦容纳了150家国际和本地知名品牌,逾20间中外餐厅及一间电影院。

  这幢大厦的价值同样不输于夏悫大厦,当前估值也在10亿以上。

  ...

  李齐特意带着高毅,去两幢大厦考察了一番,回到办公室后,李齐坚定了要购买这两幢大厦的决心。

  至于置地的土地储备,肯定也是港九地段的优质土地,质素不亚于官地拍卖会上的土地,若是一举拿下,比在市场上一点点购买方便的多。

  他靠在椅子上,思考着最近的商业活动,一共是三条战线:

  第一条战线:国泰城市收购大酒店的战线,目前国泰城市持股大酒店32.5%股份,不过嘉道理家族拒绝让国泰城市进入董事会,双方还在打舆论战,并备战五月初的股东大会。

  第二条战线:新时代地产和华人置业,向置地求购其土地储备,以及购买皇室大厦和夏悫大厦。这个无需过分操心,很快双方就会进行实质性的谈判。

  第三条战线:就是李齐个人收购‘鳄鱼恤’,目前还在筹备中。

  对于这三条战线,李齐都信心十足,所以最近精神状态非常的不错。

  不一会,国泰城市的总经理陆东来走进办公室。

  “老板,嘉道理家族在证监会投诉我们持股超过35%,而不发起全面收购!与此同时,大酒店向证监会提出全面收购国泰城市的建议!”

  李齐一愣,嘉道理家族这是昏头了嘛?

  不过想想就明白了,这只不过是嘉道理家族的‘警告’之意。

  李齐摆摆手,自信的说道:“理都不要理会他们,证监会若是来查我们的持股,你们好好配合就是!至于大酒店全面收购国泰城市,更是无稽之谈。国泰城市拥有32.5%的大酒店股份,按照法规,子公司不能持有母公司的股票,证监会不可能批准大酒店的建议。”

  陆东来点点头,其实他也知道这两件事不可能对国泰城市造成多大的影响,但他做不到像老板那样自信。

  “好的!”陆东来认真的点点头,接着又说道:“老板,上次你和米高见面,他既然拒绝了你的提议。所以我建议国泰城市正式发出函件,向各股东说明:国泰城市拥有大酒店的32.5%股份,理应得到董事会席位,并言我们没有计划分拆大酒店,以及我们希望参与大酒店的发展。”

  李齐闻言,认真的说道:“好,舆论战我们要赢,股权之战我们也要赢。你去安排吧!”

  陆东来兴奋的点点头,他不觉得老板是在空口说大话。

  待陆东来离开后,李齐揉揉脑袋,心想这个嘉道理家族还真是不掉棺材不落泪啊!.

第三千二百八十四章:报价

  李齐其实并不想私有化大酒店,并不是他资金有问题,而纯粹是希望将嘉道理家族供起来,作为大酒店的一个精神象征。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李齐再将这个家族一脚踢开,这样李氏家族就会拥有一个完美的豪华酒店品牌。

  前世,刘銮雄在得知不得不放弃大酒店时,忍不住伤心落泪。

  而李齐不一样,战线拉得越长,他越是实力占优。

  反倒是,他没有将太大的希望放在五月初的股东大会上。

  李齐拿起办公桌的报纸,看了几眼又放下,再拿起另外一份看起来。

  “香江的媒体可真有意思,把我捧上神坛的是你们,踹我下神坛也是你们!”

  他忍不住嘴角露出笑意,原来这两天很多媒体盯着李齐报道,说他不自量力,去和西门·纽壁坚谈收购置地的事情,结果被西门·凯瑟克打的落花流水.

  这些媒体更是杜撰李超人、郑裕桐等大佬听闻李齐上门洽谈之后,丝毫不见惊慌,也不放在眼里。

  最后,李齐忍不住摇摇头,低声说道:“和这些媒体见识干什么?若是等他们得知,华置买下两幢大厦、新时代买下置地的土地储备,他们就该明白:我李齐岂是他们口中的不自量力。”

  靠在自己的座椅上,李齐又想起‘鳄鱼恤’的事情,收购‘鳄鱼恤’最困难的不是筹备资金,而是收购之后,该如何将‘鳄鱼恤’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他看过林百欣的简介,好像是这样说的:林百欣收购鳄鱼恤之后,再斥资10亿发展鳄鱼恤,主要是增加海外的市场,尤其是日本的市场。然后又是在1987年,进入了内地市场。

  若是自己收购了‘鳄鱼恤’,如果也要复制别人的成功,岂不是前前后后要拿出20多亿?

  不过,他很快释然,借钱不就行了嘛!

  李齐又突然觉得自己的钱,好像永远不够用一样!

  原本的计划是:蓝筹股回笼资金30亿~35亿,期指合约回笼资金20~25亿,全球范围内做空获得20亿。

  这样自己在这一波机遇中,便拥有七八十亿的现金流,从此走上全球扩张的征途。

  事实上,考虑到可能全面收购大酒店会用到个人资金的问题,李齐在大酒店和鳄鱼恤的两个项目,就要投入到六十亿。

  就算借贷,至少也得支出二十亿!

  钱是果然不够用的!

  置地的会议室,西门·凯瑟克、包伟士、戴伟思等人正在开会。

  其中,戴伟思原本是英国拯救破产公司而出名的高级管理人员,被西门·凯瑟克请到香江,主理置地的业务。

  其中,包伟士是米国投资银行家,也被西门·凯瑟克请到到香江,重组怡置系结构。

  原来的怡和、置地实行互控,一度以为是牢不可破。但随着1982年中英谈判开始,置地背负巨大的债务,成为香江的‘债王’,顿时让这个牢不可破的结构,变成了致命的架构。

  首先,怡和置地‘连环互控’会冻结双方大量的资金;

  其次,随着置地成为债王,市值下跌,若是有收购者买下了置地,就相当于白送一个怡和。

  包伟士登场后,设计了怡置脱钩的计划:1986年10月,重组计划出台,置地宣布将全资附属公司牛奶国际分拆上市,尔后又宣布将另一间全资附属公司文华东方分拆上市。1987年2月,怡和控股宣布成立怡和策略(怡策)。

  改组后的怡和系控股结构为: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控占有怡策19%股权,怡策控26%怡控。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分别控置地11%和15%股权;分别控牛奶国际9%和27%股权。怡和策略控35%文华东方。凯瑟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股权,据传在10%-15%之间。

  这样,凯瑟克家族的大本营‘怡和’如铜墙铁壁;同时又击碎了觊觎者欲借收购怡和而达到控制置地的企图。

  但同时,怡和也放松了对置地的控股权,这就是外面所传的:怡和有意放盘置地的信号。

  怡和真的有意放盘置地吗?

  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怡策仅持有置地26%的股份,外面又有华资大亨们虎视眈眈,可谓非常凶险。

首节 上一节 2092/26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从当大幂幂经纪人开始

下一篇:亡灵召唤师:开局十亿属性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