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在娱乐圈立山头

我在娱乐圈立山头 第2499节

  哈罗德早有预桉,认真的说道:“迁移总部、更换管理层,同时进一步推进希尔顿集团的特许经营权策略,和大幅削减运营成本。”

  李齐非常的满意,这个想法和他不谋而合。

  “你说的不错,希尔顿集团大约在15年前便开始进行酒店特许经营权模式的尝试,我认为这是动用尽量少的资金拓展酒店业务的绝佳模式,运用这一模式,用极少的投资甚至不用任何投入,便可以使带有希尔顿品牌的酒店遍地开花。门店和房间的提升,势必带来酒店价值的提升,再次上市后,必定受到资本的追捧。对了,希尔顿酒店的CEO,一定要物色一位拥有丰富的酒店行业管理经验,上任就立马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个是为了套现,所以财务做的越漂亮越好。

  哈罗德点点头,说道:“好的,我一边和希尔顿酒店谈,一边物色合适的人选!”

  “那就祝你顺风!”

  “谢谢,BOSS”

  待哈罗德离开后,李齐对安德烈说道:“替我看好!”

  安德烈点点头,他知道哈罗德才进公司不到一年,老板多多少少还有些不放心;而老板事情很多,所以只能委托给自己进行监督.

第四千一百三十三章:他太嚣张了!

  当然,就算老板不说,他也是此次收购的监督人,和最后签字的人。

  接着,李齐问道:“外汇已经全部清仓了吧?”

  安德烈立马说道:“是的,目前巴林银行的流动资金为10.5亿美金!”

  此次收购酒店资产,都是动用的管理基金,李齐拿进去50亿美金,就是管理资金;与此同时,巴林银行本来也有200多亿美金的管理基金,同样可以动用‘用于收购希尔顿’。

  此次收购希尔顿,预计得120~150亿美金+承担债务45亿。

  所以,收购希尔顿的蛋糕也很大,米国的银行可以提供贷款,米国的投资银行可以承销将来上市后的证券买卖,总之有钱大家都能赚.

  李齐马上安排道:“从现在开始,巴林银行开始‘买入’原油期货——布伦特、西德克萨斯中质油。”

  安德烈顿时更加精神,马上问道:“老板打算买入多少资金?”

  原油期货的保证金一般是7%~10%,相当于10倍杠杆左右。而此时布伦特原油已经跌至12美元以下,李齐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虽然可能跌至10美元,但毕竟不是一次性买进去的,而且还有资金可以补仓。

  李齐不知道会跌多少,但他可以肯定明年(1999年)原油要触底反弹了。

  如今是1998年的年底,正是很好的机会!

  “每天买入1000万美金左右,20个交易日完成,投入2亿美金左右!”

  安德烈点点头,这是老板一向的作风,稳打稳扎,把握时间又恰到好处。

  “没问题,我马上安排!”

  李齐最后说道:“其它服务性的业务,也得稳定发展,毕竟收入更稳定!”

  安德烈自信的说道:“老板放心,巴林银行目前业务发展态势很好!”

  其实,李齐不是强求的,巴林银行说到底只是他的一个私人武器,不可能成为世界顶尖投行的。

  ....

  加州比弗利山庄,希尔顿酒店总部便坐落于此。

  哈罗德带着团队,来到希尔顿总部会议室,时任希尔顿集团CEO的斯蒂芬博伦巴赫,在咨询代表陪同下,接见了巴林银行一行。

  在预约的时候,博伦巴赫就有充足的理由对这笔交易充满兴趣:彼时希尔顿的股价较为低迷,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处于较低的估值水平,如果能以一个好价格卖给巴林银行,对于股东来说再好不过。

  “哈罗德先生,实在没有想到,你们刚刚私有化四季酒店,又对希尔顿酒店感兴趣!”博伦巴赫笑着说道。

  哈罗德回应道:“四季酒店,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希尔顿酒店才是我们真正看重的资产!”

  双方一开始的气氛非常好,不过当哈罗德报价26.5美元的时候,博伦巴赫顿时心凉了一大截。要知道,对于博伦巴赫来说,理想价位起码是在32美元以上。

  博伦巴赫笑着说道:“这个价格,让我实在太意外了!”

  哈罗德回应道:“毕竟米国经济已经涨了很多年,我们也得需要考虑风险性!”

  博伦巴赫笑着摇摇头,接下来双方各种谈判,价格却没有变动;因为哈罗德很有耐心,毕竟是一笔180亿美金上下的交易(含债务),肯定要多和希尔顿的高层们多打打交道。

  所以,这次谈判双方都没有急,最后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待哈罗德一行离开后。

  博伦巴赫对咨询代表说道:“巴林银行的报价并不高,和私有化四季酒店表现出来的,截然不同,难道他们是想慢慢和我们谈判?”

  咨询代表说道:“收购四季酒店,是比尔盖茨也加入了竞争,最终导致价格高涨。所以,若是希尔顿酒店引入其他投资家来竞购,有机会将价格谈的更高!”

  博伦巴赫眼前一亮,说道:“很有道理,那么就放出消息来!”

  ......

  很快,米国媒体就爆出消息:巴林银行正在洽谈收购希尔顿酒店。

  一时间,震惊了很多米国人。

  “这个巴林银行是米国银行吗?”

  “什么,又是那个有钱的华人?”

  “不,希尔顿酒店可是我们米国人的酒店,它不是四季酒店(加拿大),也不是丽思卡尔顿酒店(起源欧洲),是土生土长的米国人酒店。”

  “是啊,谁来击败那个有钱的华人,他太嚣张了!”

  米国人纷纷讨论起来,一时间李齐的声威再次拔高。

  当然了,收购酒店产业,无需经过米国官方同意,这不是什么核心技术,也不是民生领域,更不是赚钱的利器。

  对于米国官方来说,非常欢迎李齐将钱投资在米国,甚至希望李齐移民米国,成为米国人的骄傲。

  李齐让人骄傲的不是他钱多,而是他传奇的经历,白手起家,不到三十岁跻身世界首富,横跨多个领域的事业...这些才是连欧美人都佩服的地方。

  ....

  李齐来到‘亚马逊购物中心’总部,和高层们举行了一个会议。

  亚马逊购物中心,定位的是欧美购物中心巨头,这些年发展迅速,用了近五年的时间,从1994年开始的改造19座购物中心,到如今的51座购物中心;从一开始投资10亿美金收购物业,到如今总价值160亿美金的购物中心,负债仅为30亿美金。

  亚马逊购物中心的成功,是方方面面的原因:

  第一,李齐启用了米国本土职业经理人们,从CEO到项目经理、主管,绝大部分来自米国本土的人才;这样一来,新时代集团商管几乎就是注资、财务审查的作用,其余权利都在以史蒂文为CEO的管理团队手里;当然,李齐这个老板是拥有生杀大权的,虽然他干涉的也非常少。

  第二,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让亚马逊保证每年都有大量的新购物中心投入使用。

  第三,制定的策略非常正确,比如学习西田购物中心的优点,以及充分利用周边的土地进行开发公寓、和梅西百货等大型零售建立合作关系等.

第四千一百三十四章:炒作

  第四,从设计、建造/装修、入驻等,亚马逊采取的是一条龙产业链,统一的招牌等,加强了‘亚马逊购物中心’的品牌性。

  诸多原因,让亚马逊购物中心发展得非常的好,这让李齐信心大增。

  说实话,此时‘亚马逊购物中心’还没有享受到‘亚马逊网站’的名气福利;等千禧年后,亚马逊网站越来越火,也会带动亚马逊购物中心的名气。

  将来,不排除两家亚马逊进行合并。

  会议室里,李齐坐在原本属于史蒂文的位置。

  “金丝雀码头的亚马逊购物中心,进展情况如何?”

  这个购物中心是亚马逊进军欧洲的首战,意义非常重大。而金丝雀码头公司是一个集团的公司,更是不会便宜外人.

  史蒂文认真的说道:“其它进展都还比较顺利,但也并非预期那么简单,在英国,亚马逊作为雇主,有些不被当地人认可,招募专业经理人员有困难,当地人始终和公司保持距离。不过老板放心,我们为了减轻压力,亚马逊多位职业经理人从米国赶到英国,应用他们的市场技能和经验,再加上新市场经理人对当地市场深度了解,开启了亚马逊异地繁殖的全球化探索实践。”

  李齐说道:“当初亚马逊成立的时候,我一开始就已经决定逐渐全部启用米国本土人才,如今才成就了亚马逊购物中心。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又遇到同样的问题。总之,欧洲接下来是我们亚马逊购物中心的重点发展地区,我希望你们让更多的本土专业经理人加盟我们,认可我们。”

  众人纷纷点点头,心里也非常认可这位老板的说法。

  其实他们也明白,亚马逊购物中心能有今天的成绩,这位老板的很多意见,起了很大的作用。

  史蒂文说道:“好的,我会注意这个问题的!”

  接着李齐说道:“西田的购物中心目前总计在什么价值?”

  作为一开始就制定的学习对象和竞争对手,自然要知己知彼。

  史蒂文说道:“他们大概有90个购物中心,总价值在400亿美金以上!”

  看来,西田购物中心平均单个购物中心的价值更高,可能是物业面积、地段、城市等方面的影响。

  李齐立马说道:“最近两年,集团财务非常充分,再加上亚马逊负债较小,所以要加倍进行投资,每年40亿美金左右的规模。”

  众人精神一震,这个投资确实非常大。

  西田毕竟已经成立30多年,才有如今的成绩,而亚马逊购物中心才成立五年而已。就算新时代集团,以李齐入驻计算,也才10几年。

  史蒂夫振奋的说道:“没问题,我们一定制定好发展计划!”

  李齐笑着说道:“我已经给你们找了一个大型项目了!”

  众人来了兴趣,老板让亚马逊入驻金丝雀码头的购物中心,算是第一个亲自选址。

  李齐接着说道:“这个项目就是在伦敦‘1908法英展览’旧址那里,我希望你们兴建出一个欧洲最大的购物中心,提升整个亚马逊购物中心的影响力。”

  史蒂夫立马说道:“好的,我们尽快启动这个项目组!”

  这个项目需要建设,‘1908法英展览旧址’地段非常好,附近有帝国理工大学、英国广播公司BBC大厦。

  如果在这个地区建设最大的欧洲购物中心,李齐会立马安排开发周边的地产项目。

  好比金丝雀码头的周边地块一样,李齐也是非常热衷投资的。

  .....

  在米国的日子里,李齐更多的不是去谈新的项目,而是审查目前的投资。所以现在他每次来米国,都会去恒金投资米国分部、经纬资本(米国),和高层会面,亲自翻阅文件。

  而此时的恒金投资,资产值已经2500多亿(含香江蓝筹股市值、巴林银行酒店基金),可谓财势雄厚。

  恒金投资的注册地点是开曼群岛,资产全部是离岸、分散投资模式,所以外人仅知道其是李齐的私人投资公司,但不知道财务具体情况。

  而经纬资本则曝光很厉害了,因为它是风投公司,而且还是一家非常成功的知名风投公司;目前,经纬资本的资产已经有200亿美金以上(含未上市公司的估值),可谓将李齐暴露在大众目光之下。

  最近,经纬资本又投资了Google10%股权,代价仅160万美金,是米国本土团队洽谈的;虽然经纬资本裁掉了一部分米国投资经理人,但毕竟还管理着如此多的资产,所以经纬资本(米国)的团队还有足足二十几人,皆是精英级人才。

  风投公司不仅仅是为企业送上资金发展,亦可以为初创公司提供人才加盟。

  就以这次谷歌接受经纬资本的投资为例,随后经纬资本便为谷歌寻找新的办公室,让他们准备搬出车库;然后,经纬资本又为谷歌寻找技术人才加盟、提供法务支持等一些帮扶。

  毕竟经纬资本在米国混了那么多年,关系网远比两个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厉害多了。

首节 上一节 2499/26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从当大幂幂经纪人开始

下一篇:亡灵召唤师:开局十亿属性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