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娱乐圈立山头 第52节
第八十八章:玩得起
观众能够忍受普通水准的电视剧,并不代表他们不喜欢看高质量的、精致甚至精美的好剧——永远都不要去低估观众们的智商!
全国十亿电视观众,可能其中九亿九千万连摄像机镜头都没见过,也根本不懂得什么镜头的景深、层次感、光线等等这一大堆的专业术语,但一个镜头、一个画面从电视上演过去,是用心了,还是没用心。他能看得出来的!.
或许一集两集的,他还浮光掠影,甚至没什么感觉,但是等到这部戏看完了,再去看别的戏,在心里一对比。他还会感觉不到两者的异样么?
就算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但在他心里,那部戏,就是比这部戏好!
所以,或许这部最终投资很可能高达三千五百万级别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首播权,卖不出什么太好的价钱来,但李齐相信,只要自己用心的去拍。
用电影级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求这部戏,那么,等到这部戏的口碑发酵出来,等它成了万千观众们口中和心目中的精品了,那它给自己所带来的潜在影响,却注定会让自己在将来连本带利的都赚回来!
甚至于……就凭白蛇传在国内家喻户晓的程度,就凭《新白娘子传奇》这部戏本身的精彩程度。李齐觉得,一旦它火起来。或许卖完了二轮放映权,再加上网络视频放映权,大赚一笔都有可能。
总之,思前想后,李齐决定:不拍则已,要拍。就拍精品!拍那种拿到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还是能让人一看画面就觉得讲究的好作品!
也正是因此,他一个没导过戏的新人,一个影视圈的新丁,第一次出手就要一笔砸下那么多钱。去做这样一件在当下的国内环境来说,还没有先例的一件事,他要想做好,除了花费巨大的心力,耗时一年半做出了分镜头脚本之外,当然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好友的保驾护航——萧佳儿、扬雪、宁昊。
而历时一年半亲手绘制的这一份分镜头剧本,就是他能够拿出来的最有利的说明:我不但是认真的要拍这部剧,而且有能力把它拍好!
萧佳儿让助理通知了宁昊,让他过来参与讨论一下,毕竟计划中要拿他当工具人——摄影师。
初见那厚厚一摞分镜头的一刻,宁昊完全愣住了。
一部长达三十二集的电视连续剧,全部镜头的精细分镜头……
“当成电影来拍?”他眉头皱起,抬头看着李齐。
李齐点点头说道:“当成电影来拍。”
宁昊点点头,抽口烟,缓缓地吐出来,还突然咳嗽了两声,然后又道:“你做导演,我亲自给你掌镜?”
李齐又点点头,“就等你这句话了。”
宁昊又是点头,把烟屁股摁灭了,又问:“看大纲,外景戏少不了,都实景拍摄?”
李齐点头,“必须实景拍摄。”
萧佳儿那头问道:“服装呢?看你这分镜头,似乎准备按照宋朝的服装来?男演员还好说,女演员的服装,尤其是如果你还要做的精致的话……再加上你这个本子里有不少王府的场面,后面还有上朝的场面,那批服装……能不能稍微省一点?拣差不多的。租行不行?”
李齐犹豫了半天,才无奈地道:“到时候具体看情况吧,那些租的戏服,我估计我是看不上眼,不过,如果真的投入太大。镜头角落里的服装,可以租一些,但主要角色的服装,肯定要找行家去订做!我计划用苏绣,这个戏本来就在苏杭一带。”
扬雪点点头,“苏绣……可以,除了贵点,没什么毛病。我记得有个剧组曾经也去定做过苏绣的戏服,这样。回头我帮你打听打听、问问路子。”
扬雪跟萧佳儿对视一眼,都缓缓地点了一下头。
显然,这么一问就发现,李齐为这部电视剧所做的准备,并不仅仅只是这份十分用心的分镜头剧本,他把很多问题都考虑过了。
顿了顿,俩人又对视一眼,然后同时扭头看着李齐。
萧佳儿开口道:“所以,三四千万的话,也不是玩不起,你要愿意玩,那就玩一把!经验都是慢慢攒出来的!”
她说完,跟扬雪一起,都认真地看着李齐。
李齐笑笑,双方合十:“谢谢大家!”
终于,他放松地坐回去,微微闭上眼睛,呢喃道:“剧本、分镜头、摄影、服装、道具、武指……哎,八字总算有一撇了。回头我就要去看外景。”
说到这里,他又兴奋地直起身子,道:“虽说背景是青城山下白素贞,但我想到张家界去取景,那里的奇峰怪石,才最有味道。至于青城山,就给它远景就好了,你们觉得呢?”
萧佳儿和扬雪两个人闻言相视一笑,心中对这部戏的信心更足了.
第八十九章:筹备
就在李齐忙着为自己执导的第一部电视剧的筹备而东奔西走的时候,七月十八日,周一,在整个歌坛的瞩目之下,音乐专辑销量排行榜实时公布。
李齐的新专辑《起风了》既在情理之中、却又令人多多少少有些吃惊,交出了一份令音乐圈惊叹的漂亮成绩。
这张专辑从发行至今已有三周时间,总销量达到三十万张,荣登总销量榜第三名,第一、二名分别是周杰轮和刘若因.
李齐是榜内前五名唯一的内地歌手。而且,以他现如今的热度,新专辑上市之后的知名度、扩散度,在第三周还能保持销售曲线的上扬,这本身就代表了专辑本身质量的出众。
由此,李齐音乐才子的江湖地位,彻底坐稳。
而这段时间,李齐跟宁昊两个人闭门看剧本、密谈,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宁昊出任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摄影指导。而李齐也答应,在做完这部电视剧之后,将会投拍他的下一部电影,疯狂系列第二部,并且,李齐承诺最终剪辑权归属宁昊自己。
七月二十一日,李齐、萧佳儿和扬雪三位制片人一起,到上面备案,登记了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剧本,且正式向上递交拍摄申请。
有萧佳儿的面子和人脉在,这部很干净的古装爱情戏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留难,在仅仅五天之后就走完了所有的审批流程,正式拿到了拍摄许可。
七月二十六日。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剧组主创人员,第一次共聚一堂,开始商讨接下来的具体筹拍事宜,而这次碰头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初步选定这部电视剧的主要演员。
碰头会一开就是一上午。
《新白娘子传奇》这部电视剧走到现在,剧组组成阶段才只是迈开了第一步而已,但需要参与其中的人,就已经不少了。
萧佳儿只负责艺术创作。所以,理所当然的,跟演员、经纪人接触、谈合约,出去买道具、雇人、制作服装等等这些,肯定也是制片主任的分内工作。
艺术指导,扬雪兼任,在她下面,有美术、服装、道具、布景、化妆等很多方面,都归她分管,是负责保证整部剧在剧情之外含金量的很重要的一块儿。
摄影指导,宁昊,他则是主要负责摄影组和灯光组。
摄影组来说,相对比较容易解决,因为都是自己人,拉过来就用,都知根知底,目前来讲,宁昊肯定是头把交椅,一号机,主摄影师。
除他之外,他这几年拍MV小团队里的助手副导演申奥,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前年毕业于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公认的科班出身的好苗子,水准也相当不错,排在第二号。
当然,除他之外,原《疯狂的石头》剧组被李齐跟宁昊拉过来直接使用。
而这一次的碰头会,主要是确定剧组的服装设计、造型设计、美术、布景等这些方面的风格。
灯光组和武指的问题。这两个都属于技术这一块儿,马虎不得,别看不起眼,看电影电视剧的时候,几乎很少有人会去关注一部戏的灯光组都有人,会去看武指的也很少,但对于一部戏来说,武指决定了武打镜头的好看与否,在国内武侠始终很热的背景下,这是很大的一个卖点,而灯光组则更要害,他甚至直接决定了一部戏的镜头好看与否镜头好不好,至少有一半是看你光打得好不好!
所谓层次感、所谓镜头的美感,有一半在灯光组身上呢!
尤其是对于宁昊和李齐这样崇尚镜头美感的技术控来说,就连武指都能凑合,唯独灯光是绝对凑合不得的!
武指方面,目前扬雪已经帮忙联系了袁家班,对方已经答应可以在八月初进组。这个班在业界不如成家班那么名声响亮,但也是每年都要参与多部武侠电影电视剧拍摄的大牛,虽然价格要的不便宜,但李齐还是一口定了下来。
而灯光组这一块儿,宁昊有自己的一个常用小组,跟他的配合肯定是相当默契,而且很明显双方交情很好,虽然经常接别人的活儿,但只要宁昊打个招呼,那哥几个是立马就来,只是人太少!
以前宁昊的做法,都是在临开拍之前,以那哥几个为主,再临时找几个跑单帮的灯光师,往一块儿一捏,一边调教一边拍,也就是了。因为灯光组几乎都是追着某一个固定的对象去跑的。有的追导演,有的追制作公司,你想用别人的成型的灯光组,也不太好找。
而这一次,虽然还是准备采用宁昊的老办法,但李齐准备稍作调整,那就是招一批人入组。一边干活一边让宁昊教着,教的出来就直接签长期用工合约。包括宁昊的摄影、灯光等团队。李齐都准备好好接触一下,等这部戏拍完了,就都签进来.
第八十六章:电影级电视剧(被禁补发)
扬雪和萧佳儿不约而同地扭头对视了一眼。
然后,扬雪下意识地伸手摸向胸口的位置“心跳有些快啊!他认真的样子,努力的样子,还这么有才华,这么好看,被击中了。”
幸好,李齐没有注意到她的小动作。
而这个时候,萧佳儿已经从那一大摞分镜头脚本里随意又抽了一本,打开看了起来——别管她挑哪一本,当然都错不了.
不但都是李齐亲笔所画,连镜头标号、出现在最终剪辑好的剧集中的第几分钟、剪辑时能给这个镜头多少秒,以及某个镜头在拍摄时可以做哪几种尝试、每种尝试对镜头的要求等等,都已经全部都标注好了!
萧佳儿越看越是无语。
一部电视剧,长达三十二集,每集大约四十五分钟,掐头去尾的把序幕片尾都去掉,那也是四十分钟的正戏,三十二集加一起就是一千两百八十分钟,二十一个小时有余!
二十一个小时啊,它需要的镜头,有多少个?
电视剧就算再怎么不好跟电影相比吧,镜头再怎么简单吧,那也是扎扎实实的二十一个小时啊!要把这么多的镜头都提前想清楚,得多大的工作量?
这一千三百多张分镜头脚本……好吧,这小子居然画了一年半!
这是下了多大的心力!
要知道,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可不是专门干这一件事啊,他要写小说,要出写歌出专辑,要学表演,要去拍戏……他居然还是拿出了那么多的精力,把整部电视剧所有镜头的分镜头脚本都给画出来了!
顿了顿,萧佳儿放下手里的分镜头脚本册子,无奈地看着李齐,道:“你这是准备拿电视剧当电影拍呀!”
扬雪闻言扭头看看萧佳儿,又看看李齐,指着茶几上自己刚才放下的那本分镜头脚本,道:“我在影视圈子里也好几年了,见过的电视剧导演也一大摞,但认真地为电视剧画分镜头的,李齐,你是第一个!”
李齐心里有些发虚,其实这些都都是通过系统抄出来了,时间也就用了半个月不到,但要说服两人还是要夸大些的,耸耸肩,然后才道:“因为我比任何人都认真。”
说话间,他扭头看看扬雪,笑道:“其实佳儿姐说得也不算错,我的确是准备拿这部电视剧当成电影级别来做的!”
“我不但要做……”他认真地道:“而且还要做精品!”
所谓分镜头,其实算是影视制作中的一个辅助手段。
一个故事,可能是来自导演或编剧或某家的一个简单想法,把它细节化、行诸文字,就可以成为一个故事,写成,它就是,写成剧本,那就是剧本。
而故事本身,不管它的载体是小说还是剧本,或是只存在于口头上的,它都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娱乐方式的发起点。
但是,到这里为止,故事,还只是文字。
文字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之一,有实力的作家,可以通过简简单单的文字描述,让读者在心里自然而然的形成某种临场感、某种代入感,从而深澈的去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悲欢与起落——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在文字阶段的时候,他的形象,是全凭读者自己去想象、在脑海里去构建的,一人一个样。
然后,有口技人、有说评书的、唱小曲的、唱大鼓的、说相声的,乃至于国外的脱口秀,以及现代化传播手段广播出现之后的广播剧……当然,最古老的方式,肯定是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在临睡前给讲的故事,总之,到这一步,故事,开始脱离了单纯文字的范畴。
任何人讲故事,都会有语气的轻重缓急,甚至会有口音,言辞中会有夸大和缩小,甚至会有特定人物、动物的声音模拟,等等,这一切,都使得故事更加具体化了。
如果对于一段故事来说,文字,算是一维世界。是很平面的东西的话,那么到了“讲述”这个环节,加入了声音,这个故事,开始变成了二维的叙事了。
二维比一维,更加的具体化。但所谓具体化,换个角度来看,是极大的收缩了故事本身的容纳能力——一个听故事知道故事的人,他对故事里的某些声音的想象力,被极大的限制住了,而一个通过文字知道故事的人,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天马行空的去联想。
而电影、电视剧、话剧、戏剧……都是三维的艺术。
《西游记》写到火焰山,读者看后。在心里寻思、勾画,到底火焰山是什么模样,但话剧一出来,火焰山是什么样子?舞台设计会给你一个模型。然后影视剧一出来,火焰山是什么样子?影视画面甚至会给你一个逼真之极的火焰山。
从此,火焰山是这样的,而不再是其他样子的。
那么,在话剧舞台和影视剧画面的创作之初。火焰山是该这样,还是该那样呢?
对于话剧的舞台设计人员来说。对于影视剧的拍摄场地选择,以及布景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向来说,该怎么样把文字中的那个火焰山,变成一个真实可感、且真实可信的火焰山呢?
这里面当然有大量的设计和创造工作要去做,但首先,工作人员要去做、去设计、去创造的一切的一切。肯定都要秉承着这部戏的主要创作人,也即导演的心意。
而且,除此之外,摄影、服装、化妆,等等。该怎么处理剧本中的那个人物?该怎么处理剧情中的那一段打斗?
导演需要什么样子的,那就必须得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拍戏讲究的导演,会花费很大的精力,在开拍之前就把这部戏的分镜头大概给出来——哪怕再潦草,哪怕并不是所有的镜头,但最关键的一些讯息,必须有。比如服装风格,比如镜头风格,再比如场景的选择,等等等等.
第九十章:选角
上一篇:娱乐:从当大幂幂经纪人开始
下一篇:亡灵召唤师:开局十亿属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