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娱乐圈立山头 第81节
嫦娥沉默。
不仅三圣母和嫦娥,许多昔日旧人,都会来刘家的院子看望杨戬,但每次杨戬都是温和的笑着,仿佛岁月静好,身无杂念。
直到这天。
孙悟空来了。
他看到杨戬,忽然觉得不对劲,杨戬的笑容一如既往的具有欺骗性,他的火眼金睛却看出,这并不是杨戬……
“师父。”
沉香出现在孙悟空身后,现在的沉香,再不复三年前的稚嫩,他有着成年人该有的担当,眉眼间甚至有了杨戬的影子。
“杨戬……”
“舅舅还活着。”
沉香微笑:“在我心中。”
孙悟空蓦然一怔,旋即拍了拍沉香的肩膀,离开了刘家,而沉香则是看向杨戬,杨戬在他的注视之下化为绿色的宝莲灯。
“谢谢你。”
“宝莲灯。”
沉香默默道:“你我都知道,如果让娘和小玉她们知道舅舅已经不在了,她们也不会再想要继续活下去了,这是我今生,最大的谎言,我好像……开始懂舅舅了……”
有泪水流下。
宝莲灯光芒暗淡。
真君殿已经修葺完成,龙女坐在当年杨戬的书房,表情木然,窗口则是一道孤独的背影,是哮天犬那条狗…….
第一百三十章:剧评深扒
“剧终。”
这个故事结束了。
杨戬最终还是死了,而沉香则是如杨戬期望的那般成长为一个真正可以肩负起责任的男人,除了知道真相的哮天犬以及推测出真相的龙女外,大家似乎都过上了简单幸福的生活。
可是……
真的幸福吗?
黄婷婷默默流着泪,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她很少思考,但看《宝莲灯》的时候,她总是会思考这样那样的问题,似乎比以前更感性了
当然。
向来理性的张曼玲也好不到哪儿去,这个号称泪点很高的女人,在《宝莲灯》的后期剧情面前几乎是毫无抵抗之力,哭得雨带梨花。
这也只是。
现实的一角.
而此刻的网络之上,更是有无数关于杨戬的话题在疯狂刷屏,论坛贴吧乃至聊天群,所有平台都没能幸免,破十一的收视率,巨大的观众群体,在这一刻有了最真实的体现!
“要疯了!”
“这编剧才该死!”
“二爷竟然牺牲了,天知道画面转到三年后,二爷那温柔的回眸一笑,我有多开心,结果转头你告诉我,这只是假象,是沉香担心亲人崩溃,所以才把宝莲灯变成了二爷的模样?能不能不要这么虐啊编剧!”
“我也是!”
“看到剧情转到三年后,二爷竟然活了下来,我眼泪都没来得及擦,直接兴奋的跳起来,结果又来了个反转,说是二爷死了,这个二爷的形象只是宝莲灯变得,弄的我特么又哭又笑又哭,看上去和疯子没什么区别……”
“编剧需要刀片。”
“我觉得最可怜的是哮天犬,二爷死了,他忠心耿耿一心追随的主人永远的离开了,当他孤独的留在真君殿,只有一道寂寞的背影留给观众,我忽然想起周新池在《大话西游》里的那句,你看他好像一条狗啊。《宝莲灯》让我强忍到最后的眼泪,终于还是流了出来。”
“龙女还在哭。”
“你们有想过一件事吗,有点细思极恐的味道,哮天犬最后的寂寞,龙女未能停止的哭泣,沉香紧锁的眉头,也许编剧表达的是,只有真正关心杨戬的人才能清楚的意识到杨戬已经真的死了,而一些被沉香欺骗,以为杨戬还活着的人,只是因为他们不是发自内心的关心杨戬,他们看似关心探望杨戬的背后,其实目的是为了获得良心上的安慰,如果杨戬死了他们会良心不安的,否则为什么龙女一个住在天上的女人,都能知道杨戬已经死了?而三圣母这些经常去探望杨戬的人,却看不出来?”
“是啊。”
“虽然剧情没有详细的解释,但龙女还在哭,说明龙女其实是知道杨戬已经死掉的,而且我觉得龙女在知道真相那一刻,已经彻底爱上了杨戬,如果杨戬还活着,和龙女在一起多好啊,嫦娥除了一副漂亮的皮囊外,他带给二爷的只有伤害。”
“……”
无数的评论!
无数的话题!
一些早就迫不及待的剧评人,也是第一时间发布了自己对于《宝莲灯》的评价,剧评中的焦点人物毫无疑问还是司法天神杨戬!
“悲剧早就注定!”
“观众眼中,二爷一定是个桀骜不驯,傲视三界的司法天神,他形象伟岸,忍辱负重,独自扛起了超出自身重量的大旗,但我却要说,其实二爷归根结底,只是一个自卑的孩子,这点通过他和女娲的对话便可见一斑。”
“他问女娲。”
“为什么救我这个罪人?”
“女娲感到意外,说了一句‘罪人,原来你是这么看自己的么’,这是杨戬的真心话,那么杨戬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
“这要从年幼说起。”
“自从出生起,瑶姬就一直给杨戬灌输一个念头,那就是不能使用第三只眼,后来妹妹出现了生命危险,杨戬使用了第三只眼,结果引来了天庭追兵,杨戬家破人亡,只剩他和妹妹活了下去,从那时候起杨戬便认为,一切都是他的错,他是一切悲剧的罪魁祸首!”
“这个时候起。”
“他的心中,已经埋下了卑微的种子,无论他作为司法天神何等风格,无论他一身本领傲视三界何等自傲,其实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就是卑微。”
“后来发生了很多事。”
“杨戬隐瞒真相,一个人背负了所有委屈和冤枉,皆是源于这份卑微,那么话说回来,杨戬真的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吗,我觉得不是,也许说到这里有人要喷我,但我还是想说,如果不是他把自己放在那么卑微的位置,如果他不溺爱三圣母,导致这个妹妹变得目中无人,有些悲剧,其实也是可以避免的,只可惜杨戬溺爱了无数年的妹妹,竟然会为了一个只认识了一年的凡人和杨戬反目成仇。”
“话说回来。”
“杨戬的悲剧,也是源于家庭,他母亲从小就讨厌他,认为他天生的第三只眼是祸端,迟早会害死一家人,这就是生长环境的错,家庭教育也很重要。”
“但我还是喜欢杨戬。”
“他的不完美,反而更让我心疼,二爷啊二爷,你明明智计无双,三界无人能敌,为什么偏偏又在有些事情上那么愚蠢呢,把过错强加在自己头上,这样很酷,但也好傻。”
这篇剧评。
获得无数力挺。
在无数夸耀杨戬是个无缺完美之人时,唯有这篇剧评,点出了杨戬不完美的一面,但杨戬不完美的一面,反而更让人心疼,他的卑微,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伟大。
“另外……”
剧评人又补充了一句:“并非三界只剩下杨戬没恶念,镜头扫过三界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精心准备的细节,比如某个捕捉蜻蜓的孩童,比如某个玩忽职守的天庭士兵,他们都是没有恶念的,所谓恶念的标准其实很玄乎,那些说《宝莲灯》为了突出杨戬贬低所有人的,其实是你们看的不够认真,这部剧值得二刷三刷,也许你们会发现更多此前没能发现的细节。”.
第一百三十一章:拒绝
细节.
关于《宝莲灯》,的确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在刚播出的时候,往往被许多观众忽略,只有少部分人注意到了这些细节的东西……
现如今。
许多此前被观众忽略的细节都被一一扒了出来,大家才知道,原来《宝莲灯》早已通过细节预示了很多东西……
豆瓣。
也有许多关于《宝莲灯》的剧评出现,热度都不低,其中最有趣的一篇,名字叫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都在说细节。”
这篇影评开头便拿细节说事:“那我也讲些细节吧,电视剧结尾没有说沉香的结局,但是天庭的真君殿修葺过了,而在真君殿的大殿上,有一个开天斧,开天神斧属于谁,大家应该很清楚吧,所以这个结尾的意思应该是,沉香成为了新的司法天神。”
“沉香是个好孩子。”
“虽然他差点歪了,慢慢被杨戬矫正了过来,但其实他是没什么坏心的,符合一个正义主角最终成长的套路,而让我觉得他越来越像杨戬的原因是,他也开始了欺骗……”
“要知道。”
“杨戬为了目标欺骗了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妹妹,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外甥,而从不说谎的沉香为了让自己的母亲等人良心不受谴责,也是选择制造出一场杨戬还没死的假象,当孙悟空用火眼金睛发现,其实杨戬是假的时候,沉香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他说。”
“我好像开始懂舅舅了。”
“这句话很多人可能都忽略了,但这其实是一场轮回的开始,善意的欺骗,这不正是杨戬一直在做的事情么,司法天神,不也正是杨戬曾经的位置么,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啊,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已,所以长大后,我便成了你,在杨戬的悉心调教下沉香终究成了第二个杨戬,这是福是祸并不好说,不过沉香比杨戬幸运,孙悟空会懂他,龙女会懂他,哮天犬也会懂他,他不是天上地下那唯一孤独的身影。”
“……”
这个剧评。
角度很刁钻。
观众回过神来,却又隐隐觉得,《宝莲灯》的结局还真有点儿这个意思,沉香真的和杨戬越来越像了,这个外甥似乎继承了舅舅的一切,甚至包括一张不苟言笑的脸。
天真烂漫?
在这部剧的过程中,沉香的确是那样的,单纯幼稚,带着点儿天真烂漫,可结尾的沉香却绝对没有半分曾经的气质,而杨戬的一生无疑是个悲剧,沉香会走向同样的道路吗?
这是个疑问。
也是个开放式结尾。
大多数观众都没能意识到,原来《宝莲灯》竟然留下了这样一个悬念,有网友感慨,除了杨戬的塑造之外,沉香的成长线,也具备了更高的说服力。
只是……
再多的分析,再多的剧评,也阻挡不住观众对《宝莲灯》大结局太虐的怨念,网络上关于给编剧寄刀片的声浪,简直一波高过一波!
“不行。”
编剧玖年打电话给李齐,语气中半是欣慰半是无奈:“这谁顶得住啊,我明天要把你卖了,要不然我家窗户得被人砸了。”
“别。”
李齐讨饶。
他完全能够理解观众的心情,但这种时候,他可不想往枪口上撞:“你最近躲躲,等风头过去了就没什么事儿了。”
“不对啊。”
玖年有些怨念:“我明明是个好人来着,怎么听你这么一讲,好像我犯了啥事儿一样,还得出去躲躲呢。”
上一篇:娱乐:从当大幂幂经纪人开始
下一篇:亡灵召唤师:开局十亿属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