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娱乐圈立山头 第87节
“这部《疯狂的石头》,有点太疯狂了,才五百万的投资啊,首周就拿下了四千六百万的票房,回报率已经逆天了,当然李齐也逆天了,因为这部电影不仅由他出演,也是由他公司投资。”
“不变的李齐定律。”
“大佬说的没错,今年下半年那个席卷娱乐圈的妖孽又来了,而且这次李齐还多了个身份,那就是影视投资人,或许这一部电影,就够他晋升准一线位置了。”
“不服不行啊。”
“疯狂的李齐,《疯狂的石头》,李齐只用半年,先是拿下了阿玛尼的代言,现在又是用一部电影证明了他的实力,这么短的时间,他太可怕了,别说内地的一线们亚历山大,恐怕港台那群天王天后也不敢不把他放在眼里吧。”
“……”
不仅仅是圈内人。
就连国内的各大媒体也是被这忽然的变化给惊呆了,《三枪》和《十月围城》的擂台,港台和内地电影的票房大战,硬是被一部《疯狂的石头》给抢了风头,而李齐这个名字忽然就以雷霆万钧之势卷土而来。
惊呆了一地的眼镜!
而原本《三枪》貌似已经输给《十月围城》的面子,正被《疯狂的石头》一点点的挣回来,用一种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方式!
李齐的微博上。
“二爷回来了!”
“二爷牛逼波拉斯!”
“兄弟姐妹们二刷走起!”
“楼上加一”
“……”
《疯狂的石头》的口碑大爆,让李齐的微博粉丝关注度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涨着,短短时间便突破了一千八百万大关!
场外的影响更大。
在李齐微博粉丝突破一千八百万的时候,哪怕各大电影院已经默契抬高了《疯狂的石头》排片,甚至超越了《三枪》的市场份额,这部电影依然上演了一出真实版的“一票难求”!
李齐以一个近乎颠覆的方式,又一次红到发紫,而内地的影评人因为《三枪》惨败《十月围城》而憋了太久的闷气,在这部电影的出现之后,终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泄——
他们高高唱起了赞歌!.
第一百四十章:石头票房
“内地的最佳喜剧诞生了!”
这是一篇刊登在《华国文艺报》影视版面的头条文章,光是这个标题便已经说明了影评人对待《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的态度。
“我的形容并不夸张。”
“尽管这位叫做宁昊的导演还是个新人,尽管这部影片的阵容并不华丽,尽管这部电影的投资只有不到五百万左右,甚至不够《十月围城》几分之一的宣传费用,而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正是饰演了国际大盗麦克的演员,李齐。”
“2009年必将让人记住李齐…”
“其实这个说法圈里一直在流传,但大家一直没有太过重视,直到《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大家才终于重视这个年轻演员。”
“回想当初李齐的角色,大多都是距离生活非常遥远的类型,比如一心想要坐上皇位的八皇子,在比如忍辱负重心有沟壑纵横的二郎神杨戬。”
“但大盗麦克是不同的!”
“虽然国际大盗这个名头充满了噱头以至于我们得知李齐在电影里饰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产生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这个李齐果然还是老样子,还是演这种听起来就很牛哔的角色嘛……”
“带着这样的想法,看完《疯狂的石头》,你会看到李齐饰演的大盗麦克在电影里被几个地方小蟊贼戏耍的团团转,你会看到他屁股卡在房梁上出不来,你会看到他偷翡翠时因为绳子断了一米而狼狈不堪,你会看到他用矫健的身手杀死了徐山争饰演的光头,然后才明白这是自己的老板……”.
“你会哈哈大笑起来。”
“你会说,我顶你个肺。”
“相信这个时候的你已经意识到,他没让人失望,身负更精湛的演技,拥有更全面的能力。”
“原来他还会演喜剧?”
“有个朋友做了无聊的统计。”
“他看《疯狂的石头》的时候,影厅观众一共笑了六十多次,其中接近三十次是因为麦克,这个有些胡闹的数据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感谢李齐。”
“因为有他的存在,让我明白内地演员并非无药可救,我们有我们的王牌,他现在比不上香江的双周一成,比不上那些一线甚至超一线的天王天后,但他的潜力是无限的,在我心里,他是内地最有希望的代表性演员之一!”
“另外我想说……”
“感谢《疯狂的石头》让内地电影保留了一分颜面,比票房他或许不如《十月围城》,但论电影的市场回报率,相信这部电影是贺岁档真正的惊喜所在,这是一部专注搞笑,而非说教的电影,也是一部正式宣布着李齐踏足电影圈的低成本大卡司!”
“……”
影评人对电影以及导演或者演员的夸赞,通常是含蓄且内敛的,这篇文章却用大量赞歌式的华丽辞藻去形容李齐的表演,但没人因此而觉得不妥。
甚至,这绝对不是个例。
除了《华国文艺报》以外,内地的大量媒体新闻中都以类似的笔法盛赞了《疯狂的石头》以及戏中演员们的表演,以至于再怎么堆砌辞藻的夸赞都不会显得太过于突兀。
虽然这只是贺岁档第一周。
没人怀疑《疯狂的石头》会实现一次惊天逆袭,就好像没人否认李齐的归来姿态堪称华丽,无论是他在电影中的表现,还是他作为电影独立投资人的光环,都让他的存在无法被任何人忽视!
“李齐新电影大火!”
“《疯狂的石头》首周票房逆袭,剑指贺岁档!”
“小成本《疯狂的石头》大火!”
“一场多名实力派演员的狂欢,一位天才导演的诞生,《疯狂的石头》超越《三枪拍案惊奇》,或成为小成本电影的教科书级逆袭案例!”
“……”
会唱赞歌的不仅仅是影评人,更有影评人背后的各大媒体,以及为了吸引眼球而第一时间转接热度的杂志等等。
当然了。
受赞的不止李齐。
在这部电影中表现同样优秀的其他演员甚至导演,最近也成了影评人的关照重点,通过这些影评的内容便可见一斑,但因为李齐的角色以及他电影投资人的身份太过特别,所以他毫无疑问的成为了这部电影大火之后最突出的一位。
因为一部《疯狂的石头》,李齐又一次成为这个圈内的绝对焦点!
李齐松了口气。
对于《疯狂的石头》是否可以逆袭,其实李齐的心里是打了个问号的,因为首日低迷的上座率确实有些让人看不过眼,但接下来几天的票房走势给李齐带来了不少的信心,当第一周成功收割四千六百万票房的时候,李齐知道他们已经赌赢了!
也是在一片赞歌之中。
贺岁档第二周到来,《疯狂的石头》意料之中的拿到了更多的排片,更在意料之中拿到了更高的票房,圈内关注着这部电影的人,眼睁睁的看着这部电影的单日票房持续走高!
一千一百万……
一千两百万……
一千三百五十……
一千三百八十万……
第二周的周末,最新的统计结果出来,《疯狂的石头》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斩获了超过七千二百万的票房,总票房累积一亿一千八百万,至此再也没有任何电影可以阻挡这部电影的崛起和逆袭!
包括《十月围城》!
而在某个内地酒店入住的陈可星看到《疯狂的石头》时,忽然沉默了下来,虽然不想承认,这部电影的单日票房甚至让他感觉到了一丝压力,他忽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他一直以为……
自己的对手是《三枪拍案惊奇》。
击败了《三枪拍案惊奇》,他觉得这个贺岁档已经再无自己的一合之敌,谁知道半路杀出了一部《疯狂的石头》,虽然这部电影的数据威胁不到《十月围城》,但要知道两部电影的衡量标准本就是不同的——
甚至是天差地别!
为了保证《十月围城》的成绩,这部电影从拍摄到宣传花费的资金是以千万级做计算的,而《疯狂的石头》呢,如果不是事实摆在眼前,陈可星真的很难相信这是一部投资成本只有区区五百万的小成本喜剧电影,虽然再加上后面的发行跟宣传费用,最多总成本也就在一千万出头。
“李齐……”.
第一百四十一章:虎口拔牙
毫无疑问的一点.
这个名字,在陈可星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之前他虽然也对李齐有所耳闻,但因为没什么正面接触,所以一直没什么清晰的概念。
“内地藏龙卧虎啊。”
他忽然对助理说了这么一句话,助理鬼使神差的跟了一句:“也许《疯狂的石头》才是内地的杀手锏,《三枪拍案惊奇》只是拿出来放烟雾弹的。”
当然这是一句玩笑。
但也从侧面说明了《疯狂的石头》的表现有多疯狂,一部总成本一千万投资的电影,几天时间就实现了票房上的回本,这完全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也只有真正的黑马才能做到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们要受影响了。”
陈可星还算豁达的开口说道。
本来按照《十月围城》的票房走势,这部电影是有希望冲击三亿总票房的,但《疯狂的石头》势必会抢走许多原本属于陈可星的观众——
虎口拔牙!
一千万投资的电影撬动了一亿五千万投资的大卡司,用“虎口拔牙”这样的成语形容并不过分,甚至格外的贴切,《十月围城》遇到这么一个不讲道理的对手,票房破三亿之路基本已经被终结。
……
票房有点疯狂,影评人有点疯狂,观众有点疯狂,黄波郭滔以及徐山争等人最近也有点疯狂,他们在群里的聊天让李齐的手机始终保持着震动状态。
“我们火了!”
“我们这是要逆天啊!”
“这两天找我的本子好多,我都有点害怕了,话说以前真没遇到这种情况啊,每推掉一个本子心都在滴血,我是不是膨胀了?”
“别慌!”
“兄弟稳住!”
“真正起飞的是李齐啊,又是投资人,角色又出彩,妈个鸡,我记得李齐当初是被导演拉着客串的吧,怎么一个客串的这么吊?”
“……”
李齐没搭理这群二货。
主要是他没时间参与微信聊天,《疯狂的石头》大火,他的通告量直接翻倍了,哪怕是按照最苛刻的条件筛选,依旧有许多通告是他怎么也推不掉的,况且现在推掉通告,并不是明智之选。
上一篇:娱乐:从当大幂幂经纪人开始
下一篇:亡灵召唤师:开局十亿属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