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第1133节

  “小渝走的时候,只是跟我说了个大概,听说被拐的那个女子,还是大学生?”

  因为柯老师是管教育的,一直以来致力于“知识开阔眼界”,只要眼界开阔了,被拐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但是这一次被拐的竟然是大学生,可算是开了眼了。

  李野沉声回答道:“是的,而且那个女子还是我和小渝的高中同学,她应该是遇到了假冒X代身份的男子,然后中途被骗到了山区.”

  “另外我们在调查这件事的时候,发现偏远山区的某些孩子,并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女孩子居多”

  “我们在驻城招工,已经放低了招工的标准,但还是比京城这种大城市困难,他们对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真的有待提高.”

  这才是李野想跟柯老师讨论的“正事儿”。

  内地从八六年就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年,但是李野在驻城的时候发现,还有很多人没有初中毕业,特别是山区的孩子,上到初一、初二就退学的情况比比皆是。

  这种情况分两个原因,一是家里缺乏劳动力,十四五岁的孩子早早的就开始投入生产,

  二就是孩子们不愿意上学,宁愿退学下河摸鱼逮蚂蚱,也不愿意去课堂上对着课本发呆。

  总的来说,就是对知识的重要性,严重的缺乏认知。

  驻城汽车厂的第一批新职工,有一大部分都看不懂电路图,物理几何就更别说了,能够准确的按照度数画出钝角、锐角就不错了。

  这些在几十年后小学三年级的知识,在这会儿却真的需要初中生才行。

  “妈妈,我知道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职业技术教育,但我认为力度远远不够,我们想要发展经济,就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

  内地从八二年开始职业高中教育试点,到现在也已经八年了,

  别以为职业高中就是混日子,每天老师在课堂上讲,就算无意识的听,也能听会个皮毛。

  哪怕这些学生上课睡一半呢!也能达到班组长甚至工段长的培养标准。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们也有所了解可以深入讨论一下.”

  “妈,您的远见无人能及.”

  柯老师一句看似敷衍的话,让李野大为振奋,心甘情愿的拍了一记马屁。

  以柯老师现在的身份,只要推动一项政策,就会由上而下的推动一系列的改变,让内地的教育普及提提速。

  无论什么时候,知识都可以改变命运,而且不仅仅对于个人,对国家同样有效。

  二战时候德意志的士兵大多都是小学二三年级水平,但是面对文盲率百分之九十的苏鹅战士,技战术水平就是碾压,战损比轻轻松松一比二。

  而几十年后内地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同样也有着基础教育的功劳,就是那群不爱学习的孩子,撑起了一条条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打螺丝,也是需要知识的,不信你让黑叔叔们打一个试试?

  聊完了这个问题,就没有什么“正经事儿”好聊了,李野跟文庆盛浅酌了几杯,文乐渝也跟妈妈和孩子嘻嘻哈哈的说着开心的话。

  就在这个时候,电视上的一则“开发浦东”的新闻忽然引起了李野的注意。

  九零年,可谓是沪市的一个转折之年,夏天的时候开始开发浦东,冬天的时候成立沪交所,开始买卖股票。

  股票那玩意儿李野无所谓,上上下下的能赚几个子儿?但是浦东开发他是不想放过的。

  于是他就问文乐渝:“小渝,浦东开发的事情,你和咱娘讨论过吗?”

  文乐渝叹了口气道:“你真是个甩手大掌柜,什么都不管,我早就跟咱娘商量过了,现在她估计就在沪市呢!怎么,李大掌柜现在有什么指示吗?”

  “呵呵呵呵,我哪有什么指示,多多益善就好,国家不会让我们吃亏的.”

  去年的时候,傅桂茹和裴文聪等人“雪中送炭”,在国际局势突变的时候,积极向内地投资,其中就有投资港口的重要计划。

  港口不是谁想投就能投的,所以文乐渝自然要牵涉其中,婆媳俩经常碰头研究相关事宜,倒是李野这个“总指挥”不怎么关系,偶尔撂下一句话就啥也不管了。

  而现在李野说了个“多多益善”,文乐渝就上心了。

  “多多益善吗?要不.我也去一趟沪市?”

  “行,你看着办。”

  李野立刻同意了,神仙局嘛!肯定要神仙打。

  不过小兜儿听到文乐渝要出差,立刻咔吧着大眼睛卖乖:“妈妈,你刚回来就又要出差啊!我还想听你讲故事嘞”

  文乐渝瞄了小兜儿一眼,诡笑着道:“那好,我不去了,让你爸去沪市。”

  “.”

  小兜儿愣了两秒,然后转身贴到了李野身边:“爸爸,你要去沪市吗?沪市是在海边对吗?我还没看过大海呢!听说海边有好多海鸥,还有海燕呢”

  “.”

  “哈哈哈哈哈~”

  众人沉默片刻,全都哄堂大笑,连柯老师都不例外。

  这样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女孩儿,有谁不喜欢呢?

  。。。。。。。。。。。。。

  文乐渝最终还是去了沪市,小兜儿也没跟着去看海燕,然后就在家里撒了欢。

  文乐渝规定她一天只能看半小时电视,但是她哼哼唧唧的在李野身边转悠,不多看半小时都让李野觉得自己虐待儿童了。

  至于吃零食、玩游戏、撵猫遛狗,那就更不在话下。

  就在文乐渝走后的第三天,李野忽然接到胡曼的电话,说要和姜小燕一起登门拜访,问李野方不方便。

  “那肯定方便啊!今天是吗?那你们先去,我一会儿就到家,我奶奶在家呢!你们又不是不认识.”

  李野挂了电话,忙完了手里的活儿之后,才提前早退回家。

  可他刚刚到了家门口,还没把车停好呢!就听见自己院子里“铛铛铛”的锣声。

  李野家只有一面铜锣,是文乐渝的宝贝珍藏,今天文乐渝又不在家,怎么可能响锣呢?

  可下一刻,巴浦洛夫就开始汪汪了。

  “铛铛铛~”

  “汪汪汪~”

  “铛铛铛~”

  “汪汪汪~”

  想当年,李野就是用这面小铜锣,给文乐渝证明了“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是两个小情侣之间爱情的证明,

  可听现在这动静,怎么有种鸡飞狗跳的感觉呢!

  “姑奶奶,是你在闹妖吗?”

  李野赶紧就往家里跑。

  跑进院子里一看,不出所料,就是自家闺女拿着小铜锣在敲,把已经有些老态的巴浦洛夫给折腾的汪汪大叫。

  而胡曼和姜小燕也在一旁哈哈大笑,好似又回到了当年在二粮店后院的美好时光。

  看到胡曼和姜小燕的样子,李野倒不好呵斥小兜儿了,只是把她搂了过来,细声细气的讲道理。

  “我的好闺女欸,京城是不让养犬的,你是要把街道的人招来,生怕人家不知道咱家搞特殊吗?”

  “.”

  不过小兜儿却嬉笑着说道:“没事的爸爸,前几天我牵着它们出去玩,街道的人都看见了,还说咱家的狗有户口”

  我滴个好闺女欸,你这是已经习惯了特殊了呀!回头等你妈回来,得让她再给你上一课了。

第1190章 一转眼,就是十年

  小兜儿理直气壮的说“咱家的狗有户口”,旁边的胡曼和姜小燕却有些尴尬了。

  李野家养狗不是一天两天了,她们真没意识到京城养犬的这个问题,就算李野家的狗有手续,但是拿个铜锣“铛铛铛”“汪汪汪”的玩巴浦洛夫实验,周围的邻居对李野家怎么看?

  所以胡曼不好意思的道:“对不起啊李野,我们刚才跟小兜儿说起当初在清水县的事情,然后”

  “嗨,这个你说什么对不起啊!你们误会了.”

  李野打断了胡曼,然后道:“其实我也不怕人家说什么,只是我这个闺女喜欢折腾,大黄已经老了,我就怕她折腾上瘾,大黄怕是吃不消.”

  “什么?大黄老了吗?这才多久啊?”

  胡曼和姜小燕同时大惊,然后慌忙看向了巴浦洛夫。

  大黄,是巴浦洛夫的本名,当初在二粮店的时候,这家伙是一条铮铮好狗,对于八人小团体的投喂“嗟来不食”。

  只是奈何李野给小团体伺候的伙食太好了,在几个女生多次拿骨头诱惑之后,大黄还是顿悟了“摇摇尾巴就吃饱”的道理,成为了几个女生的团宠。

  想想往事,好似就在昨天,怎么一转眼间,它就老了呢?

  姜小燕伸手揉了揉大黄的狗毛,然后道:“大黄还不老呢!我娘说了,老狗身上的毛非常柴,而且还掉,大黄的毛很油滑,拽也拽不动”

  李野叹了口气道:“那是因为大黄吃的好,但是狗的寿命只有十五到二十年,咱们离开清水县已经八年了,你算算它多少岁了?”

  “.”

  胡曼和姜小燕怔了怔,都不说话了。

  当初她们遇到大黄的时候,它已经是一只凶狠的大狗了,现在又过了八年,那它最少十几岁了,如果按照人的年龄换算,它都应该跟广场上拿着工资闲得蛋疼只能跳舞的那帮人是一拨。

  姜小燕恍然出神,喃喃的说道:“咱们离开清水县都八年了啊!”

  而胡曼看着在她面前摇头摆尾亲热无比的巴浦洛夫,也伤感的道:“大黄.就只能活十年了啊?”

  李野也叹了口气,轻轻的说道:“是啊!十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人在年龄小的时候,天天盼着长大,好似这恼人的童年是那么的可恶,但是当中年、老年突然间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却又觉得这时间真的太残酷无情了。

  不过李野看到胡曼和姜小燕都伤感的不行,眼看着都要为了一条老狗掉眼泪了,便促狭的调侃道:“行了行了,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要是跟咱们头几年那样,你们经常过来找我和文乐渝串门,那你们跟大黄在一起的日子可真不少,

  可要是你们跟这两年一样,整年整年都不登我家的门,那你们跟大黄可是看一眼少一眼了。”

  胡曼:“.”

  姜小燕:“.”

  “特别是你胡曼,”

  李野指了指胡曼,佯装不高兴的道:“自从我孩子满月之后,你就再也没跟大家凑过,要不是我经常听姜家婶子说起你的情况,还以为你失踪了呢!”

  “.”

  胡曼脸色一囧,明显不好意思起来。

首节 上一节 1133/12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