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第205节

  张教授虽说年纪不老,但在国内经济学圈子里也是大拿级别的人物,再狂妄的学生,在他面前也要收敛几分。

  “咳咳,时间到了,我们开始。”

  “森岛通夫对马克思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劳动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价值转型理论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张教授一句废话也没说,开始就讲起了森岛通夫最著名的两个研究成果。

  他证明了马克思的“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和“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这两个命题同时成立,使得他的模型成为最接近马克思原意的模型。

  现在知道82年这个相对还比较敏感的时期,森岛通夫为啥被选定为研究对象了吧?

  甭管他研究的理论内涵是什么,从表面上听起来好似跟咱们是同门同派啊!

  所以现场所有的人,甭管听懂听不懂的,都在专心的听着张教授讲述。

  甄蓉蓉等人更是一边听,一边拼命的记录,希望能把今天讲座的所有内容都记下来。

  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这些知识还是太生涩了。

  甄蓉蓉感觉自己的手都累抽筋了,也跟不上张教授的速度,沮丧之余,却发现李野手里空空如也。

  “李野,你没带纸笔吗?”

  “哦,我不用。”

  李野借助“生物硬盘”,有着过耳不忘的本事,自然是不需要纸笔的。

  前排的那尊大炮又听见了,回头过来看了李野好几眼,好似要记住他的那张帅脸,待会儿给李野来上一炮。

  泡妞去别的地方,来这里显摆什么?

  一个小时的讲座很快就结束了,张教授不但讲了森岛通夫的研究理论,还讲了许多实际例子,

  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多个方面,讲述了小日子在近几十年内的兴起和未来展望。

  最后的时候,张教授说道:“所以我认为,小日子的经济腾飞是有缺陷的,是畸形的,

  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经验,但也要谨慎他们的错误,避免陷入崩塌的危险。”

  李野霍然震惊。

  他真的震惊了,他心里一直都有种优越感——“你们认为未知的东西,我全都清楚。”

  但此刻张教授用于结尾的一句话,却让他知道了什么是“经济学家”。

  因为就在今年的时候,森岛通夫刚刚写出了《小日子为什么成功》一书,借助小日子此刻如日中天的经济状况,一时间名声大噪。

  但再过十几年,森岛通夫会写出《小日子为什么将会衰落》。

  在现如今小日子狂妄的要“买下自由女神像”的情势之下,张教授竟然大胆的预料到了小日子的衰退。

  什么是牛笔?

  这特么就是。

  不过现场的所有人,几乎都以为张教授的这句话,只是种花式的“双面主义说辞”,反正种花家的人说话,都喜欢正反都有理。

  只有李野和中村直人认为不是。

  张教授喝光了自己玻璃杯中最后一口茶水,收拾东西就准备离开。

  等他离开之后,就是大家积极讨论的时间了,只不过这个讨论,一般最后都会演变成争吵,大吵特吵。

  但中村直人却站了起来,挡住了张教授的去路,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张先生,您刚才最后说的话是非常错误的,非常不负责任的,您应该对此进行改正。”

  “.”

  全场皆惊,就连几个年轻的老师,都惊讶的一时反应不过来。

  虽然说京大的风气很自由,只要有不同意见就可以争论,但公然质问像张教授这种“先生”级别的人物,还是极为罕见,也极为大胆的。

  张教授没有发怒,推了推自己的眼镜,平静的道:“你认为我哪句话说错了?”

  中村直人激动的道:“先生,您说我们国家的腾飞是畸形的,而且还说会陷入崩塌的风险,这难道还不是错误的吗?”

  张教授道:“我只是说有可能,资本主义的特性,导致了它在理论上必然存在缺陷,其他几个国家都曾经验证过这个问题,所以你们也不能避免这种风险”

  张教授很耐心的解释了几句,就这种基础性的知识,他平时是不屑于解释的,可因为中村直人的友人身份,他算是给他脸了。

  可中村直人却不依不饶的道:“张先生,我们跟其他国家不一样,我们的人民勤劳、刻苦、聪慧,我们只用几十年,就走过了他们上百年的路,创造了全世界都为之瞩目的奇迹.”

  讲座现场的气氛尴尬了起来。

  几个老师想要上前阻止中村直人,但张教授却摆摆手,让他们不要动,任由中村直人在那里激动的说教。

  是的,就是说教,中村直人的态度,已经非常不礼貌了。

  也许是这段时间以来,种花人的谦让,让他误解了种花人的脾气,以为那个强大的大日子帝国,又回来了。

  只带了耳朵来的李野,已经按捺不住。

  很多时候,“理性”这个东西,它就是个伪命题。

  比如后世的“打架”,谁都知道只要别人先动手,自己别还手,立刻躺下就可以打开手机挑选心爱的摩托车了。

  但真正到了那个时候,血气上涌之下,又有几个男人,会理性的从心,任由对方捶打,蜷缩抱头“立于不败之地”?

  李野的眼角一动,发现前排那个叫“老于”的家伙,已经愤怒的开始颤抖。

  显然,他要要开第一炮。

  我这心里憋着一团火,岂能让你抢先?

  李野昂首站起,声色俱厉的道:“真的很抱歉,你们小日子的经济兴衰与否,好像并不取决于你们的努力、勤奋和聪慧,而是取决于另外更加强大的国家吧?”

  今天发的有些晚,错别字没有及时改利索,对不起各位哈!抱歉抱歉。

  感谢书友33021208824673的打赏,感谢书友“牵着猪猛跑”的500币打赏,感谢两位大佬。

第172章 李野:你们可千万别相信我说的话

  于连生非常生气。

  从今天讲座还没开始之前,他的心气儿就不顺。

  后排座位上的那个大一新生,在这种珍贵的学习场合,竟然“幽默风趣”的引女同学发笑。

  这个学习态度就很不端正。

  想想三年之前,自己刚刚进入京大那会儿,学校的学习氛围是多么的浓厚,大家的脑子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为了一个知识问题,争争吵吵搞不明白都睡不着觉。

  可看看这两年,学校里跳舞成风、诗人泛滥,一个个的还都开始研究成功学,把心思深沉的掩藏在心底,少说少错、不说不错,哪里还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

  等到讲座开始之后,那个大一新生竟然真的只带了耳朵来,别人都在做笔记,他竟然就那么竖着耳朵发呆。

  而且还大言不惭的对那个女生说“我不用纸笔。”

  【你小子过耳不忘是吧?好,你等着。】

  于连生打定了主意,待会儿只要讲座结束,张先生一走,他就考考那小子的功课,大一政治经济学学明白了吗?

  没学明白过来浪费什么座位?

  可是讲座结束,张先生还没走呢!中村直人那个玩意儿跳了出来,直接把于连生给气炸了。

  你一个非本专业的学生,有什么资格质疑张先生的论点,还没大没小的让张先生改正?

  虽然扪心自问,如果他于连生要是在外国人的面前,听到“你们种花要崩塌”的言论,他也会暴跳如雷,义无反顾的上去掐架。

  但这可是在我们自己的地盘,别管你是谁,有脾气也得给我憋着,不惯你那些臭毛病。

  边上同学知道于连生的脾气,第一时间就死命的拉住了他的胳膊,

  但于连生这尊大炮,又怎么能被人拉得住?

  他拼命的挣脱同学的拉扯,就要站起来踩着人头跳到前面去,狠狠的啐那逼玩意儿一脸,对方要是敢骂人,那就狠狠的给他一锤。

  可是于连生刚刚抬起屁股,身后就有人抢了他的风头,回头一瞅竟然是那个小子,这可把他气的更厉害了。

  【抢什么抢?这种涉及小日子的事情,你一个大一新生承受得住吗?应该让我来,反正我得罪的人多了去了.】

  但当于连生听完了李野的整句话之后,他却觉得.真特么解气。

  “你们小日子的经济兴衰与否,好像并不取决于你们的努力、勤奋和聪慧,而是是取决于另外更加强大的国家吧?”

  李野这一句话,宛若惊雷一般让整个现场鸦雀无声。

  李野话里行间那股毫不掩饰的,赤果果的蔑视,让全场数百人的心里,都禁不住生出两个字——好胆。

  现在可是双方友好的环境,中村直人那边,也摆出了自己的诚意,什么借款、交换生、先进产品等等,全都投入到了李野所在的这片土地上。

  可李野这句话给人的感觉,就差直接指着中村直人的鼻子骂了——你就一任人摆布的傀儡,说难听点儿就是给人看家护院的,充什么大尾巴狼?

  那么这种话落在中村直人的耳朵里,可以想象是种什么炸裂的效果。

  中村直人愣了好几秒钟,才理解了李野的整句话,毕竟李野说的不是他的母语,而且他三年来,也没听过如此不礼貌的话,根本就没个心理准备。

  等他明白过来,再瞅见李野那张无数次想要撕碎的脸时,他热血上头的愤怒了。

  “八嘎.你太过分了。”

  虽然中村及时醒悟,后半句话切换成了汉语,还用上了平时习惯性的谦逊语法,但这就跟一边鞠躬,一边砍你的头一样欲盖弥彰。

  “你特么骂谁呢?”

  于连生终于跳了起来,冲着中村直人就愤怒呵斥。

  然后他还不忘扭头对李野使眼色道:“你先坐下,看我怎么对付这个家伙。”

  这个举动,让李野对于连生的看法大为改观。

  因为他可以明显的感觉出,于连生不是在抢什么风头,而是在隐隐的“袒护”,老生对新生的袒护。

  “你们两个都坐下。”

  现场终于有老师反应了过来,对着李野和于连生沉声斥责。

  但他也不只是斥责自己人,转过身就对着中村直人严厉的道:“这位同学,这里是学术讲座,无关学术的问题,不要在这里争论,

  你刚才对张先生的态度很不礼貌,我会向你的班主任如实反映今天的事情的。”

  可此时的中村直人已经愤怒上头,哪里会听一个老师的呵斥。

  他同样严肃的道:“我不认为这是无关学术的问题,难道这里不是经济学的讲座吗?难道我说的不是经济方面的事实吗?

  我们大日子在经济方面的成就,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在铁证事实面前,凭什么被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学生指责污蔑?”

首节 上一节 205/12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