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1981 第792节
【管良兄弟,你居功至伟啊!】
要不是管良剑走偏锋诬陷李野,上面的人还真不好下场支持马兆先呢!裁判员不上场,那跟个球童有什么区别?
接下来的时间,李野就感受到了双方的对抗。
“现在一分厂只有三百多人,实在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我看是不是搞一次自愿申请,再增加些人到一分厂工作”
“马副经理,现在工人中对管理改革的意见很大啊!前天老谭师傅他们找我们提了一大堆的意见,就差拉横幅说我们胡搞八搞了,
不信你看看,近一千人的名单我们都拟好了,但他们不去我们也不能拿枪逼着去呀!就是这三百多人,还是我们努力协调的结果呢!”
马兆先看了一眼人员名单,顺手就收到了自己包里。
【你们今天不来,可就别怪我明天无情。】
“那行吧!工人的事情我们自己想办法,但是这启动资金也太离谱了,而且既然是独立核算,这利润分配也太不合理”
马兆先的意见很大,因为一分厂不但规模缩水了,人员少、场地小、设备老,而且单位还只拨发了二十万的启动资金,
一分厂现在三百多人,发工资每个月也就三万,但既然是独立核算,那么什么水电税务,还有生产用的车架、车身、轮毂等等配件,都要给总厂交钱。
但是这个独立核算又“独立”的不干净,赚到的利润,还要按照三方投资比例分配,中粮、港资都是小头,原来的二汽就占了大头。
也就是说,如果中粮和港资单独给一分厂注资,那么就是用自己的钱养鸡生蛋,但是人家躺着就能拿走大半的鸡蛋。
你见过哪个独立出去的单位,给原单位交百分之五十一的利润的?
但是李野也理解,这是一种制约手段,就是防止一分厂“翅膀硬了”,把公婆撇下分家单过。
【唉,格局小了,也太小看我了。】
李野不是个小气的人,很多好事,都是在这种斤斤计较中夭折的。
马兆先和众人争论了半天,最后也只拿到了独立销售权,还有一个专属于一分厂的财务公户。
要不然生产出来的汽车交给总厂销售,卖完了再等着总厂给你划拨结账,想拿捏你实在太容易了。
【这笔货款不是你们的那些车,你们一分厂的车款还都在外面赊着呢!】
这岂不是跟那ATM机提一万块钱,结果吐出来两万,拿了一万放下一万,结果还要赔一万差不多?
因为你拿走的那一万是银行的,自己的那一万放在原地了。
“咳昂~”
会议接近尾声的时候,D办的肖进刚开口说道:“生产上的事情都讨论完了,我再说几点思想上的事情吧!
虽然一分厂进行独立核算,但跟总厂还是一体的,我们不能出现小锅吃肉、大锅喝稀的情况,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注意团结,注意影响.”
李野瞅了肖进刚一眼,知道他肯定是找人打听过昨天参观昌北的事情了,如果一分厂跟昌北那样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可就是破坏团结的大事。
“另外管理改革,不能是随意乱改,我们厂的产品是部优银奖,每一个技术方案都是经过严格设计考量的,
一分厂开始投产之后,不能随便更换零部件和供应合作单位,绝不能砸了我们的招牌.”
李野诧异的抬头看向肖进刚,总觉得这家伙是在说自己,因为现场就他是供应科的人,有更换零部件供应商的“职务便利”。
果然,肖进刚接着就问李野:“小李啊!我听说你们昨天去参观昌北机械厂的时候,答应了要采购他们的变速箱?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能随便决定呢?”
“我没有决定啊!谁说我决定了?”
李野满脸诧异的道:“我们就是在参观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新产品而已,就算是要采购,那也要通过严格的竞标对比之后再说,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李野的语气,让肖进刚有些不悦,他阴着脸道:“我们现在采用的五速变速箱,在国内是最先进的轻型变速箱,
而且这款变速箱是83年才刚刚改型装车的,根本没有再次竞标的必要,你不能因为个人关系,就枉顾单位的利益”
肖进刚非常擅长“大帽子压人”,随意的就给李野扣上了一个“以权谋私”的罪名。
李野直接打断道:“肖副主任,您这话我必须要辩解一下,我不会因为任何关系,而影响到单位的利益,
任何厂家想要给我们单位供货,都要在产品质量、产品价格等等方面具有优势,
昌北机械公司的变速箱承诺保修五万公里,我才认为他们有参与竞标的资格的。”
“.”
看到李野当面顶撞自己,肖进刚的火气顿时就上来了,但是还没等他严厉呵斥,马兆先却抢先开口了。
“肖副主任,我认为李野说的话没错,配件采购必须要严格对比公平竞标才符合我们单位的利益,就说那个什么房山汽车配件厂,
他们的车灯是个什么样子我非常清楚,因为我以前开了好多年的130,但是现在更换了车灯厂家之后,夜晚行车安全了很多,
而且我还亲自去仓库看过那批次品,真的非常惊人,这么多年来损失了多少钱”
马兆先的语气很平和,但却暗戳戳的指责“你们以前为了关系给单位浪费了多少钱?损害了多少利益?还好意思在这里叨叨叨的说李野?”
肖进刚一点都不怵马兆先,当即就道:“马副经理,你也是老国企的工人出身,应该知道第三齿轮厂和我们都属于一机部的单位,我们有责任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在八十年代之前,国企之间是非常“讲义气”的。
这时候的国企销售科长去兄弟单位拉订单,可不会跟孙子似的卑躬屈膝吃喝唱跳一条龙,
那都是理直气壮的往供销科一坐,“你这生产计划不给我们,我就不走了”。
但是现在改革了,情况就不一样了。
李野冷静的道:“第三齿轮厂能保修五万公里吗?”
“你们怎么能总是咬住这个五万公里呢?谁知道昌北是不是吹牛X,他们现在是外资”
肖进刚非常生气的呵斥李野,但是话说到一半却意识到不对,因为现场还有一位港资的代表人呢!
港资经理的秘书闵蕾看了一眼肖进刚,冷冷的道:“不好意思肖先生,请问一下外资怎么了?
我们投入的钱是没到位吗?我们做出的承诺是没实现吗?我们有过出尔反尔不负责任不讲信誉的行为吗?”
“请问肖副主任,如果国企单位从不吹牛,那我们的投资能够按时获得利润吗?”
“.”
肖进刚说不出话来了,三家单位合资成立轻汽公司,港资的资金早就按时注入了,但是他们的钱却稀稀拉拉的一拖再拖,
而且港资的资金到位之后,这里挪用一点,那里拆借一点,已经影响到新车的正常上市了。
港资人生地不熟的,话语权还不如马兆先,所以陈经理早就憋着一口气,这会儿闵蕾自然就把火给发出来了。
眼看着肖进刚被怼,老大终于发话了。
“这个问题不要再讨论了,既然一分厂是试行改革,那就试一试嘛!小陆,你要总结好经验,为我们厂以后的改革打好基础。”
陆知章微微点头道:“好的,我们会总结好经验的。”
“那就散会吧!”
众人站起来离开,而肖进刚在跟李野错身而过的时候,给了他一个凌厉的眼神。
今天这种会议,老大是不会亲自跟马兆先兵锋相见的,他就是老大手里的刀,可是最终却被李野和马兆先砍崩了口子。
幸亏还有一个陆知章,占着改革组长的位子,以后还可以争取成为一分厂的厂长,要不然就真的无法制衡马兆先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十分钟之后,陆知章就跟马兆先和李野“密谋”了。
陆知章小心的问马兆先:“马副经理,如果照会上说的那样,我们束手束脚的,一时半会儿很难正常生产啊.”
而马兆先把嘴一撇,不屑的说道:“改革改革,不改算什么改革?这厂子又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上面还有国家呢!”
得,陆主任立刻就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马兆先得到了上面的支持,有人在给这个一分厂背书。
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那还犹豫什么?折腾呗!
第786章 人心趋利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在从昌北回来的第三天,一分厂正式挂牌成立,两串大红的鞭炮一响,也没有多少领导和宾客,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仓促、简陋。
“听说了吗?一分厂挂牌的时候,连个像样的领导都没来,我看这次的改革呀要悬”
“我早就知道要悬了,从78年开始,咱们年年改革,越改越差,难道他们外来的和尚就会念经吗?”
“什么外来的和尚?你可别瞎说啊!咱们都是一个单位的”
“别逗了,这都掐起来了你看不出来?知不知道厂里给了他们多少流转资金?二十万,才二十万,我告诉你,他们斗不过咱们.”
“那我幸亏没去一分厂,老谭师傅说他们成不了事,看来还真是.”
“.”
因为一分厂的低调,那些本来就抵制李野的人免不了的就要说些怪话,一时之间,说什么的都有,好像一分钟转眼间就要黄了似的。
但是仅仅过了一天,这些人就傻眼了。
因为一分厂要招工,而且还一杆子捅到劳动局去了。
这年头招工可不是通过58同城,而是需要报批劳动局统筹安排。
87年的社会待业青年都快成灾了,劳动部门的人上午听到消息,不到中午就赶到了轻汽公司,感谢轻汽公司支持他们的工作,而且一再要求,把招工人数从八百人增加到一千人。
“真是乱弹琴,还没有开会表决,你们就向社会招工了?”
“那没有办法呀!咱们单位的老职工又不愿意来一分厂,昨天开会不是说了吗?那个老谭带头反对来一分厂,你看看这个名单”
“他们有意见归有意见,但招工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这么草率?不行不行,我们要开会研究决定,再说咱们厂的子弟都还没工作呢”
“那您跟劳动局的人说去吧!我只要工人,有文化的工人,没有工人我怎么生产”
“.”
马兆先混不吝的只要工人,不问过程,一下子就把某些人架在了火上。
劳动局的人是那么好打发的吗?
你们前脚说要向社会招工,后脚又不招了?
怎么着,看我们整天焦头烂额的,就真以为我们是黑头白脸的小鬼吗?我们可通着阎王爷呢!
【告诉你们,必须安排一千个工人,一个都不能少。】
可本厂职工这边也不好得罪啊!这年头家里人口都多,谁家里还没个在家待业的孩子呢?
至于说一分厂的前景不好,那不要紧,就算一分厂到最后黄了,招进来的工人也有总厂兜底,每个月最少三十八块五的工资,少一分都不行。
所以只是一天的时间,形势风云逆转,以老谭师傅等人为首的守旧派,开始腆着脸到处找一分厂的关系了。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