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第926节

  吴菊英把小两口看的都低下了头,才自言自语道:“咱家三代单传,这要是没有计生规定,必须要再添几个孙子,可现在都这样了,再折腾也没用啊!”

  “咳咳咳咳~”

  李野呛着了。

  奶奶吴菊英这劝人的方式,着实令人尴尬。

第959章 要不咱们也倒一倒?

  虽然文乐渝把李野的脚都快踩肿了,但是李野还是殷勤的送她上班。

  只要小媳妇儿像昨天晚上那样热情配合,踩断腿也值啊!

  文乐渝绷着脸不说话,明明是李野的锅,为什么最后好像是她犯了错?

  李野绷着脸好笑,但也只能琢磨着该怎么没话找话,化解一下尴尬。

  在经过一家粮油店的时候,李野忽然看到有人在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欸,小渝你快看,这么早怎么就有人排队?我这几天一直在单位没回家,粮油供应是不是又紧张了啊!”

  文乐渝白了李野一眼道:“你什么时候关心过家里的柴米油盐了?供应紧张了才好呢!饿你个半死,让你没力气干坏事儿.”

  李野撇了撇嘴,十分笃定的道:“你会让我饿肚子?信你才怪!”

  文乐渝气笑了:“对对对,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是奶奶的宝贝蛋,你是老李家的太子爷,家里有一口吃的必须先给你吃.”

  “哈哈哈哈~”

  李野得意的笑了,颇有些没脸没皮的无赖模样。

  不过文乐渝骂了半天之后,小脸蛋也同样绷不起来了。

  然后她才解释道:“从上个月开始,高价粮、高价肉的价格就涨的厉害,我们单位好些人都排队存粮呢!我爸说国家已经在加大进口粮食,但是至少也要在下个月才能缓解”

  “下个月缓解吗?”

  李野淡淡的点了点头,好似赞成了文乐渝的预测。

  但他知道,别说下个月,粮食供应下下个月也不会缓解的,因为市场闯关马上就要来了。

  内地在八八年的时候,其实已经实行了好几年的“双轨制”,食品类的计划内、外配比大概在6:4左右。

  因为粮食的价格不高,市场控制的还算不错,毕竟倒爷也是讲究费效比的,倒腾粮食一天赚十块,倒腾钢材就能赚两百。

  但是从五月份开始,这个比例将会全部放开,就算是开不出条子的普通人,也能感受到“价格波动”的滋味了。

  真以为后世那些股民只是为了赚钱吗?

  不,他们是在享受赚取价差的爽感,就算是被套牢了,心里也有扭亏为盈的执念,这种感觉让人欲罢不能,不断的下水上岸。

  所以说这些排队买粮的人今天买了五毛一斤的大米,明天涨到五毛五了,那他们的高兴劲儿,根本就不是几毛钱的问题。

  “唉,股市受伤的总是散户,涨价受伤的也是平民啊!”

  整个1988年,内地的整体物价涨幅高达20.7%,比之前1987年的8.8%翻了一倍还多,

  而其中蔬菜和肉蛋等价格增长均在30%以上,而电视机、电冰箱等物品的上涨幅度更为夸张达到了50%。

  电视机、电冰箱涨的再多,影响的也只是手里有俩钱的人家,但肉蛋蔬菜的涨价可就太可恶了。

  所以李野到了一分厂之后,就把管后勤的姚科长喊来了。

  “老姚,这眼看着就五一节了,而且我们的新项目也要大干一百天,你去采购一批粮油米面,当成福利分发给咱们单位的职工”

  姚科长立刻答应道:“好的厂长,我马上就去列个单子,待会儿就拿给您看看。”

  但是李野却再次指示道:“粮、油、蔬菜、蛋都要有,份量就按照四口之家一百天的口粮来定。”

  “.”

  姚科长愣了愣,有些难为的道:“厂长,您说的这个按照一百天的口粮定,那可不少啊!四个人一天最少要一两斤粮食,咱们厂五六千职工了,一下子买这么多,不可能全是平价”

  李野抬了抬眼皮道:“那就买高价啊!粮油米面能有多少钱?大米一百斤、白面一百斤,油二十斤.一个人才几百块,你心疼什么?”

  姚科长尴尬的笑道:“我不心疼.我就是怕总厂那些人看到咱们福利这么好,就又起了攀比的心思,厂长您是不知道,那群红眼病天天盯着咱们”

  李野摆摆手道:“他们的红眼病再厉害,也传染不到咱们一分厂来,你尽快去办,

  我今天路上看到粮油店又排队了,咱们马上要大干一百天,你难道要让工人休班去排队买东西吗?

  你既然负责后勤的事儿,就要替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到时候如果你买不来东西耽误了生产,可别怪我说你不称职.”

  “诶诶诶,我马上去,厂长您放心,我不但能买来,还能尽量给咱单位省钱.”

  姚科长赶紧答应下来,人家李野都说了买不到平价就买高价,一分厂又不差钱,只要李野签字,财务从来不磨叽。

  不过姚科长也没想买太多的高价粮,他必须要给厂里省钱。

  拿钱买东西当大爷谁不会呀!厂长交代的差事,你要是显不出能耐来,岂不是办事不力?

  “喂?老孟啊!我老姚,我们单位要采购职工福利,你那边三季度还有多少计划内的粮油蛋菜?全都给我留下来。”

  “哎呦我的哥哥欸,就是狮子大张嘴也没有你这么玩的,我要是都让你包圆儿了,我这个小主任也当到头了,你是不知道我一天要伺候多少位爷爷”

  “你少废话,你儿子今年毕业还想不想来我们一分厂了?我可告诉你,我们工人的工资可破三百了,下半年还要涨,就现在排着队找关系的爷爷也多着呢!”

  “行行行,哥哥你甭说了,我现在就给你盘点,您要是觉得不够,我再给你想辙,不过你得先给我报个数啊.”

  “嗯,你就按六千个家庭一百天的份额算吧!”

  “.”

  孟主任被噎住了,好半天之后才问道:“姚哥,你们这是要搞战备吗?”

  姚科长说道:“对啊!我们大干一百天呢!”

  孟主任顿了顿,突然小声道:“姚哥,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姚科长不解的道:“风声?什么意思?”

  孟主任嘿嘿几声道:“我记得你说过,你们那个厂长是个能耐人,能拉来上千万的外汇,银行贷款随便贷现在可是十亿人民九亿倒.”

  “嘶~”

  姚科长愣了愣,低声道:“你的意思是”

  孟主任道:“嗯,我就是那个意思,要不咱们也倒一倒?”

第960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姚哥,蔬菜不归我们管,我去给你帮忙协调,粮油这一块儿咱们合计合计”

  “这事儿咱们下班之后见面聊聊吧!我去申请招待费,今晚上请你喝一壶.”

  “那行,咱们晚上再说,不过我可跟你说姚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再说再说~”

  姚科长挂断了电话,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咕咚咕咚灌了一气茶水,却还是感觉口干舌燥,心里好似有一团邪火在滋啦滋啦的燃烧。

  刚才他打电话给自己在粮食部门的朋友老孟帮忙采购粮油副食,但是对方在知道姚科长的“大胃口”之后,不但没有嫌麻烦,还提出了一个“合作意向”。

  这个合作在电话里不可能说的太明白,但姚科长又不是傻,这年头“十亿人民八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他猜也能猜出里面的道道来。

  老孟搞到平价粮,姚科长按照高价粮付款,就这么简单。

  平价粮跟高价粮的价差看似不多,一斤差个几毛几分的,但六千人一人两百斤,可就不是千儿八百的数额了,随便一搞可能就有六位数的缝子。

  八八年的六位数是什么概念?

  那白某山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的活儿,才弄了几个钱?

  就算老孟那边走各种关系要分润一部分,但关键还在姚科长这边,他那份肯定不是仨瓜俩枣,就这一把就能发家致富,心里能不着急上火吗?

  而且这还只是大干一百天的配额,日子还长着呢!这个季度、下个季度、今年、明年.没完没了啊!

  “.”

  所以接下来一整天,姚科长都心浮气躁,还不时的走神,恍然间就觉得那灰色的百元大钞就跟下雨似的落在自己眼前,唾手可得,要多少有多少。

  等到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姚科长眼看着就坐不住了,打电话跟老孟约好,准备卡着点下班。

  但就差五分钟,一分厂却通知所有管理干部开会。

  姚科长非常的意外,因为一分厂一般都是在上午或者下午一上班的时候开会,从来不会占用大家的下班时间,这次这么反常,是出了什么事吗?

  可到了会场之后,李野第一句话,就把姚科长吓了个半死。

  “今天临时开会,就强调一个事情,不会占用大家多少时间那就是谁也不许拿着厂里的任何东西当‘倒爷’,谁要是犯了,我保证送他进去吃牢饭.”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赚,都给我分清楚了,我警告你们,别看现在辞职下海的人那么多,但是投机倒把那项罪名还没取消呢!没人点你便罢,要是有人点,一点一个响”

  “.”

  【怎么回事?我这只是动了动心思,还没动手呢,怎么就走漏了风声?】

  姚科长把所有可能泄密的人都捋了一遍,怎么想都不是个味儿。

  自从当上这一分厂的小干部,他可是风光无限,不知道多少人看不得别人好呢!

  好不容易熬了五分钟散会,姚科长心惊胆战的走在人群的最后,只盼李野千万别在这会儿喊住他,给他在人前留点面子。

  但李野还是喊他了:“老姚,我嘱咐你的事儿要抓紧啊!记住了没有?”

  姚科长浑身一抖,下意识的两腿夹紧,他喝了一下午的茶水,差点儿憋不住尿了。

  “啊厂长,我正在办呢!正找人办呢!”

  “嗯,你上点心,抓点紧,该拉关系拉关系,招待费该花花,别报假账就行.”

  “诶诶诶,您放心,我保证清清楚楚清清白白,一分钱都不会错”

  姚科长连连答应,目送着李野走了之后,才赶紧跑进厕所哗啦哗啦的泄了一气。

  “这是什么事儿啊?”

  姚科长百思不得其解,拧着眉头出了办公室,走到车棚的时候,刚好看到了财务科的张小帅。

  张小帅管财务,肯定是领导的嫡系,于是姚科长灵机一动,问道:“欸,小帅,今天厂长突然开会,是不是谁触了他的眉头呀?”

  “嗨,还能有谁呀?”

  张小帅朝着总厂的方向努了努嘴,低声说道:“今天总厂那边来提前支取大下个月的利润分红,竟然要求以货抵款,真是贪得无厌了.”

首节 上一节 926/12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