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1981 第960节
俞秀芬道:“可惜?可惜什么?”
刁文耀轻叹一声道:“师母从去年就嘱咐我,让我给敏莹介绍个对象,可我给她介绍了三四个她都瞧不上,如果李野不是早就结婚了,我和师傅哪里还会这么发愁?”
尚瑞林也笑着道:“嗯,你这么说还真是,仔细想想,李野和敏莹哪哪都般配,都一样年轻,都一样前途无量。”
但是俞秀芬却笑骂道:“你乱点什么鸳鸯谱?李野和敏莹性格根本就不对付,他俩谁也瞧不上谁,一见面就掐。”
“谁也瞧不上谁?我听敏莹的话音,可没瞧不上李野呀?”
刁文耀诧异的看向李野:“难道是你瞧不上敏莹?凭什么?”
李野很无语,他从第一次见蔡敏莹,两个人就不对付,怎么可能看对眼儿?
但你要问凭什么?
这还真不好回答。
看到俞秀芬等人八卦的看着自己,李野只好道:“不是敏莹不优秀,是哥的要求有点高,
她需要的是王师兄那样的男子,处处让着她,宠着她,容忍她的小脾气.”
“呜~”
李野话没说完,就听见有什么东西从空中向自己靠近,发出了“呜呜”的破空声。
李野迅速闪身回头,就看到一个枕头从天而降,正正的砸了过来。
他顺手抓住枕头,然后才看见三楼楼道窗户那里站着蔡敏莹,正愤恨的抓起另外一个枕头,再次狠狠的扔了下来。
原来李野等人在下面休息的时候,蔡敏莹也在三楼的楼梯道里偷听,结果李野的一句“哥的要求有点高”,可把她给惹毛了。
“哈哈哈哈~”
尚瑞林、俞秀芬等人笑的前仰后合,都在看李野的笑话。
但是李野却严肃了起来。
因为吕老师出现在了蔡敏莹的身后,凌厉的眼神看向李野,显然也在生气。
。。。。。。。。
张教授单位安排的卡车来了,大家纷纷把东西搬上车,然后一起往新单位而去。
吕老师上了李野的桑塔纳:“走吧李野,咱们走前头。”
“欸,好嘞~”
李野想起刚才吕老师的那个眼神,估计她有话跟自己说,所以也没等别人,就两个人一辆车先走了。
果然,不久之后吕老师就对李野道:“李野啊!以后不要拿敏莹开玩笑,她不禁逗。”
“不禁逗?”
李野怔了怔,然后笑着解释道:“师母你说得对,她确实不怎么禁逗,不过逗一逗有利于加深感情,以前我跟蔡师姐真的不对付,但是现在比以前好多了。”
李野说的是事实,他以前跟蔡敏莹真的见面就想掐,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掐着掐着,两人之间的关系慢慢的却缓和了。
吕老师冷冷的看着李野,沉声说道:“李野,你是有老婆孩子的人了,要注意分寸。”
“.”
李野后脖子一阵发凉,从后视镜中看到吕老师的眼神,才意识到了什么。
上辈子的时候,李野的一个老大姐,曾经跟他说过某句话,那时候的眼神就是这样的。
“一个男人如果在女人堆里如鱼得水,整天跟女人打情骂俏,整天肆无忌惮的撩骚,那他就百分之九十九的不是个好东西。”
八十年代的风气比四十年后要严谨多了,一个男人整天没事儿跟女生开玩笑,在吕老师这些人的眼里,能是好人吗?
“对不起师母,是我错了,我会注意的。”
李野其实一直很注意的,在单位里,像萧知鱼、黄梦佳等年轻的女子,他都会刻意的保持距离。
但蔡敏莹不是师姐吗?也不能开玩笑了?
“唉~,这也不能完全怪你。”
吕老师幽幽的叹了口气,无奈的看向了窗外。
蔡敏莹比李野还大两岁,今年已经二十七了,八十年代二十七的未婚女子,绝对是大龄剩女。
可蔡敏莹根本就看不上任何男人,只有在说起李野的时候,才有那么一点点的异样。
吕老师真是操碎了心,因为历经世事的她很清楚,这一点点的异样,必须要扼杀在萌芽之中。
【李野,只能委屈你了。】
今天睡了个自然醒,一睁眼都十点多了,惭愧。
第1000章 没有李野,你算个什么东西?
“李野,你快看看今天的报纸。”
上午八点半,陆知章急匆匆的进了李野的办公室,把当天的报纸放在了李野的桌上。
李野好笑的道:“什么事儿能让你老陆这么紧张?老陆你平时可不这样啊!怎么?天塌下来了?”
“天肯定是塌不下来的,但如果刮风下雨,也能把人淋湿不是?”
陆知章脸色深沉,把桌上的报纸往前推了推,催促李野赶紧看。
李野都不看报纸,就淡淡的道:“你是让我看刚刚结束的大会精神么?就算国家要整顿经济秩序,跟我们也没多大关系啊!”
八八年九月下旬,十三、三全会在京城举行,确定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以扭转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态势,目的是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整顿经济秩序。
这是“价格闯关”失败的后遗症,后果是内地刚刚抬头的经济变革一落千丈,一系列的改革进入低谷。
而一分厂可是经济改革的典型,对于经常通过报纸来猜“天气预报”的办公室人员来说,看到几片云彩,就觉得浑身发凉了。
“原来你早就知道了啊!”
听了李野的话,陆知章非常惊讶。
因为他是直接从邮递员手里拿到的报纸,虽然陆知章参加过李野的婚礼,知道李野的底细,但是李野不看报纸就知道国家要整顿经济秩序,还是让他体会到了什么是“上面有人”。
在某个群体里面,能提前知道天庭的消息,就是天大的大本事。
“这有什么难猜的?”
李野轻轻的道:“上个月上面发布《稳定市场》的紧急通知,我就分析这一次的市场变革要结束了,
前面市场那么混乱,这次大会肯定要做出反应,接下来会重新调整市场变革的脚步,
但不管怎么调整,都不影响咱们的变革计划,因为咱们一直是自筹资金发展的,又不指望国家的钱帮衬,怎么会受影响呢?”
陆知章皱起了眉头。
虽然他比较相信李野,但还是忧心的道:“咱们前面制定的一些计划,跟‘价格闯关’的决策设想是高度相符的,现在上面突然变了风向,我怕.会出现什么事端。”
“事端?”
李野沉吟数秒,然后疑惑的道:“你的意思,是有人借机生事,给咱们找事儿?”
“价格闯关”决策的设想,是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商品每年价格上涨10%,连涨五年,将流通的商品价格全部调整到位,不会再让某些手眼通天的人有可乘之机,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利于民。
而与之匹配的是人均收入每年增加11%12%13%,以此类推,最终目的是将现有社会商品价格总水平提高60%至80%,民众工资增加100%。
经济学家对于工人的工资怎么提高百分之百,未必有切实的政策,但是而李野从一分厂建厂开始,就喊出了“工资逐渐上涨”的口号,并且还认真落实了,跟上面的政策可谓“神同步”。
现在上面叫停了一系列改革政策,看起来好似跟一分厂没关系,又好似有关系。
“对,没事尚且可以找事,现在上了报纸唉。”
陆知章叹了口气,过度解读上面的政策,一直是内地普遍存在的现象。
老大提倡打苍蝇,小弟逼你买苍蝇拍,独家买卖一百元一把,不买还不行。
“没事。”
李野拿起报纸,轻轻的抖了抖道:“有事也不需要咱们解决,咱们安心发展就好,你牢记上面的一句话——发展就是硬道理,保准没错。”
“发展就是.硬道理?”
陆知章仔细回想了半天,还是问道:“李野,这是什么时候传达的精神?”
“.”
李野眨了眨眼睛,忽然哈哈大笑道:“这都没蒙住你,是我给你传达的精神啊!”
陆知章愣了愣,无奈的道:“好嘛!你这还真把我给蒙住了,不过你这句话听起来很有水平啊!”
能没有水平吗?这是92年那位老人在南边说出的传世名句。
。。。。。。。。。
陆知章的敏觉性还是很高的,在十三、三全会结束之后,轻汽公司立刻下发了内部文件,让主要干部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并且总结近期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即将举行的全体D员会议上发言。
总厂那边的很多干部苦恼了,因为他们刚刚出现了那么大的经济纰漏,到现在有很多钱还没追回来,需要总结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这一个总结不好,说不定能把自己也给总结进去喽!
在那种“你不拿我拿”的特殊环境中,谁还没占过公家的针头线脑啊!但是在这顶风头上,几毛钱的便宜,就能让你后悔一辈子。
李野对这种事情是不在意的,身正不怕影斜,真要让他发言,教训是一点也没有滴,但是经验却能说上半小时,说的所有人都心生惭愧。
一个姑娘,可以一白遮百丑,一家企业,同样是效益大过天,一分厂的效益摆在那里,哪个不服气?
到了开会那天,赖佳仪又找了一次李野和陆知章,做了最后的努力。
虽然听了李野的那个“穷人孩子换个爹”的故事之后,她就猜到李野大概率不支持她评选常委,但事关前途的事情,再小的概率也得腆着脸争取不是?
陆知章道行高,拍着胸脯道:“赖大姐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那天开会你也看到了,我已经跟大家打了招呼,必须全力支持你,稳稳地.”
赖佳仪终于笑了:“呵呵呵,那就好,我就怕到时候得个零票,还不丢死个人,咱们一分厂都是新职工,D员人数太少了”
一分厂现在有六七千人,跟总厂人数差不多,但这六七千人里面有四五千都是刚刚参加工作没两年的新兵蛋子,积极分子都没几个,何况是D员。
所以别看一分厂财大气粗,但要是开D员全体大会,那纯纯的处于“落后挨打”的地位。
但是赖佳仪依然很乐观,在她看来,自己这两年的群众工作做的不错,因为依托一分厂的良好效益,所以赖佳仪给职工争取的福利不在少数,大家都很喜欢她这个为群众说话的好干部,
只要李野和陆知章不给她使绊子,被选进常委是轻而易举,就是D办副主任也有很大的胜率。
毕竟现在一分厂太红火了,总厂的职工谁不想调到一分厂?谁家里没有个亲戚孩子排着队等待内部招工?她赖佳仪大小是第三把手,可是很有权利的。
但是当大会开始选举、唱票之后,赖佳仪才知道什么是“自我感觉良好”。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