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第997节

  “没没没,没花完”

  “没花完?那不应该还给春兰吗?”

  “你你.”

  一通车轱辘话,把韩老太太给绕蒙了,气的她都要说不出话来。

  敢情这个大闺女回来看自己,不但没打算给钱,还要往外拿钱啊!

  合着你一毛钱不拔,我们还得搭上几千块吗?

  怪不得老李家的买卖越做越大呢!敢情是这么发家的呀?

  “你你妹妹那钱是春光拿来的,我回头让春光还回去.”

  “那也行,娘你有三个子女,这两百多块的医药费,我认三分之一”

  韩春梅掏出钱包,啪啪啪点出七十五块五给了韩老太太。

  然后她站起来就准备走:“以后你病了,就先让春光带你看病,然后我来报销,就跟那些年一样,我和两个孩子要先干活,才能再吃饭。”

  “.”

  韩老太太快被噎死了。

  当年韩春梅带着两个孩子回来,家里一下子多了三张嘴,她要是一碗水端平,那儿子一家也要跟着饿肚子。

  在全家跟着饿还是韩春梅自己饿之间,她选择了后者,结果现在回旋镖插在自己脑门上了。

  韩老太太只好再次飙泪:“妮儿,是娘对不起你”

  韩春梅直接打断道:“没事的娘,你对不起我不要紧,我对得起你就行,我一个嫁出去的闺女,跟你儿子平分承担医药费,保证让谁也说不出个不字来”

  “那不一样嘞~”

  韩老太太为难的道:“你弟的日子过的不如你们好.”

  韩春梅好笑的道:“娘你这是不知足吗?那你去法院告吧!咱们让公家评评理”

  韩老太太慌乱的道:“家里的事儿,哪能让公家人评理嘞,都是按风俗习惯”

  “如果按照咱们乡下的风俗习惯,这钱都该春光掏吧?跟我和春兰有什么关系?”

  “.”

  韩老太太愣了好久,终于还是把心一横,使出了杀手锏。

  “春梅啊,有些话按理我不该说,但咱们是娘俩,我得帮你长个心眼儿.”

  “你也没个儿子,就俩闺女,以后受了难处还不是得娘家撑腰?你可别当糊涂蛋.”

  “.”

  韩春梅愣了愣,回头看向了自己身后的李娟。

  娘俩对望一眼,都露出了轻蔑的微笑。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儿子?

  。。。。。。。

  韩春梅还是走了,就只留下了七十五块五,没多留一毛钱。

  老韩家很快就变的冷冷清清,愁云惨雾。

  韩老太太把韩春梅的车轱辘话原原本本的叙述了出来,可把韩老爹和韩春光给整不会了。

  韩春光傻傻的问自家父亲:“爹,春兰的钱大姐也要管,这以后咱家人还得都听她的?”

  韩老爹暴跳如雷:“听她个迪奥啊!听她的得倒找给她钱,你挣了钱愿意给她花呀?”

  。。。。。。。。。

  老韩家愁云惨雾,李野的车上却嘻嘻哈哈。

  李娟也复述了韩春梅跟韩老太太斗嘴的过程,把小李莹都听的两眼放光,笑的合不拢嘴。

  但是韩春梅却不太确定的问道:“你们觉得我今天是不是不讲理了?”

  李娟看了看韩春梅,缓缓摇头道:“不,娘你今天说的话都是有理有据,打官司都站得住脚。”

  韩春梅怔了怔,又看向了李莹。

  李莹没说话,只是翘起了大拇指,表达了自己的佩服之情。

  “哎呀,这可咋办啊!你奶奶让我不讲理的”

  韩春梅发愁了,因为吴菊英可是再三叮嘱过她,让她必须“不讲理”,要不然以后还是麻烦不断。

  “想不讲理还不简单?”

  李莹立刻出谋划策:“娘,你回头就跟小姨再通个电话,让她明天上姥爷家来拿钱,反正今天姥娘答应把剩下的钱还给她了,

  你就跟小姨说,能不能要回去是一回事,要不要是另外一回事,这叫集中一切可集中的力量,对付共同的敌人.”

  “唉~”

  韩春梅叹了口气,兴致并不怎么高,联合妹妹对付爹娘,真是个无奈的办法啊!

  李莹一看韩春梅的样子,立刻就给她鼓劲儿:“娘,你要是觉得这么办不对,那就想想佑安,你给别人多一分好处,佑安就少一分家底儿,哪是里哪是外,你自己琢磨琢磨。”

  “.”

  十秒钟之后,韩春梅缓缓的点头道:“待会儿我就给春兰打电话,让她分清楚里外。”

  旁边的李野眼看着韩春梅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也不得不佩服小妹李莹的蛊惑能力。

  韩老爹和韩老太太疼儿子,那韩春梅就不疼儿子了?

  给别人多吃一口,自己的亲儿子就少吃一口,这个道理傻子都能听明白的好吧!

  有时候李野也是真不明白几十年后的伏地魔是怎么壮大起来的。

  拿着自家的东西去补贴别人,最后导致相亲市场都出现了“闻弟色变”的现象,倒头来还嫌弃自家丈夫“冷血”。

  她们就不知道看看婚姻法,看看继承法,跟你最亲近的人是谁吗?

  谁是第一继承人?

  大姑子排第几呀?

  而开车的李娟从后视镜里看着眉飞色舞的李莹,第一次对这个妹妹产生了佩服之情。

  让韩春梅去港岛生了小佑安,简直就是神之一手啊!

打赏感谢

  感谢书友“子丑寅卯001”的5000币打赏。

  感谢书友“皮一下超开心”的5000币打赏。

  感谢书友20171214184251601的700币打赏。

  感谢书友“嫩豆腐要自立”的打赏。

  感谢书友“9898一月三号”的打赏。

  感谢书友“了v了”的500币打赏。

  感谢书友“好龙叶”的500币打赏。

  感谢书友“苍凉月色”的打赏。

  感谢书友“枫之崖”的打赏。

  感谢书友“偏爱色彩”的200币打赏。

  感谢书友“gida”的200币打赏。

  感谢各位大佬的支持,谢谢谢谢!

家里来客人了,晚上更新

  家里来客人了,老风要招待一下,今天的更新要到晚上了。

第1039章 这是个被人掌控,或者掌控别人的世界

  饺子,谐音为“交子”,在种花家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新旧交替、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而在北方人特别是东山人心中,饺子更是有着很特殊的地位。

  后世有人编出了笑话,说东山人除夕的饭食是饺子,初一是饺子,初二初三一直到十五都是饺子。

  甚至还有外地媳妇儿第一次到东山,婆婆只招待了饺子没有炒菜的段子。

  其实这都是谣传,饺子是东山人招待客人的高规格礼仪不假,但除夕夜的饭桌上也是有别的菜的,要不然你让家里的老爷们怎么喝酒啊?

  所以到了除夕这天,老李家的大小媳妇儿就都挤到厨房做菜去了,

  如果说去年大家第一次团聚的时候,韩春梅母女还有点不太适应,但是今年韩春梅和傅依若经常接触,双方就自然多了。

  吴菊英负责指挥,傅桂茹、韩春梅主力厨师,文乐渝和李娟、李莹、傅依若充当打下手的小学徒,忙忙活活欢声笑语,和谐融洽的不要不要的。

  至于老李家的男人,今天是不下厨房的,因为他们有着更重要的任务——放炮!

  八八年的除夕可不禁烟花,从天色擦黑开始,叮叮哐哐的鞭炮声就响了起来,紧一阵缓一阵的还挺有节奏。

  后世有一段本山大叔在废墟中过年的短视频挺火,就是哪怕再穷、再难,年关三十这天也得换二斤白面包一顿饺子,掏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钢镚,也得买半挂鞭炮。

  其实人们吃那口饺子不是嘴馋,放半挂鞭炮也不是为了听那个响儿,大家只是在激励自己,让自己在这大过年的日子里也攒着劲儿,把明年的日子过的比今年更好,以后越来越好。

  所以鞭炮跟饺子,在那个年代是等同重要的东西。

  甚至于谁家的鞭炮放的多,谁家的日子就过得更好似的。

  老李家今年的鞭炮就买了很多,李忠发、李开建、李野一家三代,一人带着一个小孩子,开始传授放鞭炮的经验。

  八九十年代的小孩子,怎么能不会放炮呢?必须要从小培养。

  “看见这个芯子没有?胳膊伸长,用火头顶上去,听到滋的一声,就回头赶紧跑”

  “这还没点着呢!你怕什么呀?”

首节 上一节 997/12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律师兼职做媒婆,全网杀疯了

下一篇:娱乐:手撕芭藜世家,杨蜜嗨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