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半岛2007 第123节
当天晚上,KBS电视台在“9点新闻”栏目之后,做了一个专门的新闻特辑,详细报道了NGN公司运作这个志愿者活动的初衷和目的。正是在这个节目中,安如松与李民薄候选人、孔议员,共同露面,将提前准备好的那套“剧本”,完美的演绎了一遍。
节目中,李民薄候选人“情深意切”的向整个大韩民国的民众发起动员,号召有能力的人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同时,号召国会的300名在任议员,抛开立场与派系的纷争,优先制订相关的救灾、纾困策略,集中全国的资源和人力,将浸漫黄海的泄露原油清理掉,还大海以湛蓝。
在节目的最后,作为节目主持人的金璟兰,用沉痛的语气宣布了本次原油泄漏事件所造成危害的相关数据:截止到当天入夜的六点钟,仅仅在忠清南道的沿海地区,已经有2108公顷海产养殖场、221公顷海滨浴场以及5894公顷渔场被油珠污染。
随后两天,韩国相关的媒体上,开始出现大量有关海水污染的新闻报道,大量被原油浸染的海鸭,成片的死亡鱼类,海外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开始充斥在各种报纸以及相关网站上。
这种大范围的报道,有效的影响着整个韩国的社会舆论,短短五天,属于NGN软件的志愿者活动页面上,登记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人数,已经突破了四十万,并迅速向着五十万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参与捐款、捐物的公司、企业,超过了400家,总计筹集捐赠资金超过4000亿韩元。
志愿者活动很快便突破了民间的界限,忠清南道的各个地方政府也迅速加入进来,以泰安郡为中心,相继建立起了六十多个沿海的志愿者工作中心,来自韩国各地的捐献物资、志愿者,纷纷向这些工作中心汇聚。
直到灾难发生后的第七天,卢大总统领导的政府,才正式下达了全力救灾的官方命令,按照这项命令,泰安郡等六个市郡被列为特别受灾区,并由中央政府调拨人力与物资,展开救灾工作。
不得不承认,青瓦台做出的救灾决定,实在是太慢,太迟缓了,在普通民众看来,这简直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犯罪行为,因此,民间对进步派的失望情绪就更浓了。
但实际上呢,救灾决议迟迟通不过,可不仅仅是青瓦台自身的责任,而是因为国会在通过相关决议的时候,有人故意在掣肘,从而导致相关工作的延缓。归根结底,在如今的国会里,真正占据着多数席位的,是领导着保守派的大国家党,卢大总统等于是一个瘸了腿的总统,他根本做不到令行禁止。
一场志愿者行动,不仅使得民众对进步派的施政能力彻底失望,还在最大限度上,转移了公众对“BBK诈骗案”的关注度。过去一段时间里,“BBK诈骗案”的话题,始终在雅虎热点新闻排行榜上占据前列,可自从志愿者行动发起之后,这个排行榜上就再也看不到有关这个新闻的话题了。
再者,在韩国民间的舆论氛围里,大众对三星集团的反感度,已经飙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网络上,针对三星集团的骂声一片。
不过,三星集团对此视若无睹,作为与韩国经济息息相关的最大财阀,三星李氏什么时候在乎过民意啊?正所谓:“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我大三星在韩国就是上帝一般的存在,尔等屁民能奈我何?
冠岳山下,周湖住宅。
嘴里叼着一支香烟,浑身一丝不挂的安如松站在落地窗前,目光透过玻璃窗,眺望着远处被积雪覆盖着的冠岳山。
在他身前的地毯上,浑身上下仅有一条黑色长丝袜和一副黑边眼镜的金明信,屈膝蹲跪在地上,卖力的展现着她的口才。
“滴滴.”
急促的电话铃声惊扰了房间中激情如火的氛围,安如松将刚刚抽了半根的香烟叼在嘴里,伸手拍了拍金明信的后脑勺,后者知情识趣的站起身,快步走到不远处的茶几前,将响个不停的手机拿过来,送到安如松的手里。
将手机拿到手里,安如松看了看屏幕上显示的来电信息,笑了笑,又将屏幕翻转,朝着身边的金明信亮了亮。
屏幕上显示的来电人信息是“吴修旻”,在看到这个来电信息之后,金明信的眼睛一亮,一张明艳的脸蛋上,显现出惊喜的表情。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吴修旻,正是护理系的主任,此前,金明信向水原女子大学申请名誉教授的职位,希望能够到该大学去担任兼职教授,而其所要走的审批程序中,就包括了此人的认定。
没有让这女人久等,安如松直接按下了手机的接听键,紧接着,又打开了免提。
电话正是吴修旻打来的,他给安如松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金明信的名誉教授申请,已经通过了学校的认定,吴修旻打这个电话过来,除了向安如松通报这个消息之外,还代表校长严泰植,向安如松发出一份邀请,邀请他有时间的话,去水原女子大学做客。
随着志愿者行动的推进,NGN公司连同安如松,都在整个韩国出了名,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他的交际范围迅速扩大,不仅仅是商业界,包括政界、学界,都有不少人主动找上门来,与他结识了一番。
说起来,他与水原女子大学其实是没有什么关联的,但所谓的水原女子大学,不过就是一所普普通通的专科学校罢了,不大不小的一笔捐款砸过去,相互间的联系自然就有了,以安如松当前的名声,再加上一笔数额不小的捐款,一个名誉教授的头衔,水原女子大学一方还是很愿意拿出来的。
当然,这笔捐款也不是安如松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来的,它是一笔赃款,来自于志愿者行动中,各个企业、团体捐助的救灾资金。
4000多亿韩元的捐款,海量的捐助物资,不可能全都运用到救灾活动中去的,尽管NGN的网站上,每天都在公布这些捐款的开支账目,但账目这种东西,始终都是人做出来的,只要是人做的东西,就可以造假,这一点,到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的。
说真的,这种脏钱安如松是真的看不上,但既然分给他了,他就不能不拿着,否则的话,就是不合群,就是有异心,就会受到“自己人”的排挤,所以,安如松就把这笔钱给收了,然后转手就以捐资助学的名义,捐赠给了水原女子大学,顺便给校方要了一个名誉教授的授予名额。
是的,这笔钱是脏钱,但安如松还真不怕有人来查,只要金明信能够顺利的推送到尹检察官的身边去,他就不担心将来会有人查这笔钱的去向,毕竟只要尹检察官的命运不出现大的变化,他可是会成为大韩冥国检察官掌门人的。
第231章 终于等到了
从周湖住宅出来,安如松已然是一副神清气爽的状态,他在地下车库上了车,告诉罗敏智送他回公司,随后便靠坐在椅背内,双目微合,准备小憩一会儿。
现如今,整个韩国依旧处在全民救灾的火热氛围里,尽管NGN公司已经将组织志愿者的工作完全交了出去,但安如松也没能真的清闲下来,主要是伴随着他与李民薄、孔议员一同出现在电视节目里,方方面面想要结交他,与他拉近关系的人,似乎在一夜之间便多了起来。
别说是他了,就连他在江原道的老家,都免不了受到这种骚扰。
昨天的时候,家里的老太太还专门给他打来电话,旁敲侧击的想要打听他在首尔的情况,还说什么家中的老三想要来首尔做工,问他能不能找路子帮老三安排个工作。
安如松找说辞把老太太搪塞了过去,不过他也知道,尽管老太太、老头的没有跟他明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家里肯定知道他在首尔发达了,所以,有点耐不住寂寞了。
但实话实说,因为是重生而来的关系,再加上他的前身当初没少为了这个家受累,所以,安如松对这个家庭真的谈不上有多么深的感情。退一万步说,即便是他想要照顾这些便宜家人,也不可能将他们一股脑都弄到首尔来的。
当初他之所以接纳如彬,是因为这小丫头有上进心,学习成绩足够好,将来很有希望考个一流的大学,甚至有希望成为一名检察官或是律师的。基于此,安如松愿意在这个妹妹身上做一些投资,毕竟将来这个妹妹若是学有所成的话,也可以帮到他的忙。
但元通里那三个弟弟.在前身留给他的记忆中,这三个弟弟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虽然人不能说是痴笨吧,但也绝对算不上聪明,当初上学的时候就已经证明不是那块读书的材料了,如今学业荒废了那么多年,难不成还指望他们再学点什么?
安如松从不认为文凭是评价一个人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但类似三个弟弟这样的情况:自幼就没离开过元通里那个小地方,学习又不行,可谓是要见识没见识,要知识没知识,若是安如松真的将他们弄到首尔来,再给他们安排上工作,说真的,那真不是照顾他们,而是实打实的在坑害他们。
不,不仅是坑害他们,而是在坑害一家人。
看看前世的卢大总统,他是怎么被逼到跳崖自杀的?真的是因为他自己贪污腐败的问题被人家抓到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真的问题,不就是出在他家人的身上嘛。
安如松很清楚,随着NGN公司的发展壮大,自己在韩国的权贵圈子里,也将会变得越来越有分量,到那时候,盯着自己,盯着自己家人,想尽千方百计要从自己以及自己家人身上找毛病的人,铁定少不了,所以,为了未雨绸缪,自己首先就得给家人做好安排。
安如松当然不会将家人一直遗留在元通里,让他们始终在那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毕竟那样有损他的声名,同时呢,将他们留在元通里,未必就不会惹出麻烦来。
所以,安如松真正的打算是,再等上一段时间,等到NGN公司完成第二轮融资,最好是等到公司上市之后,自己的手头真的富裕起来了,就把这一家人送到国外去。不管是美国也好,澳大利亚也罢,给他们弄上一片规模大一些的农场,再给他们分上一份没有决策权,但却有分红权的公司股份,让他们自己去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得了。
至于现在,安如松想着最近回一趟元通里,给家里送一笔钱过去,帮着一大家子人改善一下生活,顺便再告诫他们一番,免得他们不够安分,给自己惹出祸事来。
还是那句话,如今韩国政坛两大派系之间的斗争,实在是太残酷、太龌龊了,那帮子看似人五人六的政客们,背地里比茅坑中的裹脚布都要脏百倍,安如松真担心一旦自己成为某一方的目标之后,元通里的家人会成为对方算计的对象。
心里想着家中的事情,不知什么时候,原本只是想着闭目小憩一番的安如松,竟然就那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不知睡了多久,一阵儿“嘀嘀”的手机铃声,将他从浅睡中惊醒。
豁然睁开眼,车子竟然还在缓慢的行驶,安如松低头朝车外看了看,发现前方不远处就是公司所在地了。
他捂着嘴巴打了个哈欠,这才伸手将手机从口袋里掏出来。
电话是麦考利打开的,他在电话中告诉安如松,谷歌公司已经同美国的通讯服务商T-Mobile达成了一项协议,T-Mobile公司采用谷歌给出的设计方案,向青蛙的宏达国际电子下达了一份订单,正式开始制造基于安卓系统的全新手机。
目前,德丰杰总部那边,正在积极的对谷歌展开公关,希望T-Mobile订制的这一款手机上,能够预装NGN软件。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一种结果,但德丰杰总部那边对这一项工作寄予期望不高。
根据德丰杰总部得到的消息,T-Mobile的首款手机在设计方案上偏于保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其性能与当前的苹果手机应该是存在较大差距的。正因为如此,谷歌公司现在与T-Mobile闹的不太愉快,所以,德丰杰要想推动这项计划,肯定不太容易。
按照麦考利的说法,总部那边认为比较有把握的一个结果,就是将NGN软件推送到谷歌下载平台的前列。
对于麦考利的说法,安如松是认可的,作为重生者,他很清楚当年的HTC G1手机有多么的拉垮,那破玩意,如果不插一张扩展卡的话,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用了。
在安如松的计划中,今后至少一年多的时间里,NGN软件主要瞄准的平台,主要就是PC端以及移动端的苹果系统,安卓这个平台,短期内是指望不上的。
甚至可以说,目前的苹果移动端,对NGN软件的用户引流,都没有多大的贡献,毕竟截止到这个月,全球的苹果手机销量也还不到一百万台呢,哪怕每一台苹果手机都安装上NGN软件,也不过只能给NGN软件带来不到一百万个新增注册用户。
再回过头来看看PC端,仅仅是在NGN公司推动了志愿者行动以来,短短一周的时间里,仅仅在韩国国内,NGN软件的新增注册用户数量,便已经突破了五百万。
不过话说回来,从麦考利打来的这个电话就能看出来,如今的德丰杰是真的在尽职尽责的履行商业伙伴的义务,至少他们是真的在不遗余力的帮助NGN软件做推广。
结束了与麦考利的通话时,罗敏智已经把车停在了公司楼下,并先一步下车,替安如松打开了车门。
弯腰从车内钻出来,安如松的双脚才刚刚落地,身子都还没有站稳呢,刚刚装进口袋里的电话,便又一次响了起来。
他一只手扶着车门,另一只手伸进口袋,将手机取了出来,看看来电显示,赫然是赵景胜打过来的电话。
在看到手机屏幕上赵景胜的名字时,安如松便是心头一动,随后,他迅速按下接听键,将电话接通。
“柳太和应该是准备出逃了,”电话才接通,赵景胜的声音便第一时间传了过来,安如松能够听的出来,这家伙的声音里明显带着几分激动。
其实,即便是不听声音,安如松也能猜到这家伙的情绪肯定很激动,因为自己刚刚接通电话,这家伙都不问明自己的身份,竟然就那么迫不及待的提到了柳太和出逃的事情,他也不怕接电话的不是自己。
当然,兴奋的不仅仅是赵景胜,还有安如松自己,只不过他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确定吗?”将手机换到另一个手里,安如松用平静的语气问道。
“确定,”赵景胜说道,“仁川那边传来的消息,他订了一艘高速船,今天晚上九点上船,从仁川到日本九州,1400万韩元的费用已经交了。”
安如松深吸一口气,又沉吟了一会儿,这才问道:“泰安叔知道了吗?”
他之所以称呼“泰安叔”,就是担心沈泰安也在对面,从这方面来说,他可是比赵景胜要谨慎多了。
“他已经知道了,”赵景胜沉默了一会儿,这才说道。
“好,稍后联系,”安如松稍稍有些失望,不过,随后他又释然了。
柳太和的手里有一大笔钱,一大笔美元,那是一个足以令任何人为之垂涎的数字,如果说此前他对这笔钱没有觊觎之心的话,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他的心里也清楚的很,那笔钱对他来说,太过烫手了,装进兜里对他不一定是好事。
相对而言,在对待这笔钱的问题上,赵景胜显然比他要理智的多,对方既然没有隐瞒沈泰安,就说明人家就是单纯要弄死柳太和,却对那些钱看的不那么重。
第232章 虚晃一枪
临近入夜时分,气温降到了零下十度,只是在室外待上一会儿,安如松便感觉自己的眉毛似乎都要掉冰渣了。
仁川中区,港洞7街。
奔驰商务车缓缓行驶在宽敞的街道上,在道路的另一侧,一个由十数辆集装箱卡车组成的车队,正在驶离港区。
商务车内,安如松背靠着椅背闭目而寐,也不知道是真的睡着了,还是在假寐休息。
仁川中区的港洞,其实就是仁川港的货运码头所在地了,一个多小时前,安如松从首尔出发的时候,就与赵景胜取得了联系,对方告诉他的汇合地点,就是仁川的货运码头,至于具体的地点,说是等他到了之后再联系。
商务车慢慢减速,车子的正前方已经可以看到港口的护栏隔离网了,眼见得继续前行就要被港口通道的隔离杆拦住了,负责开车的罗敏智放慢车速,小声说道:“会长,咱们到了。”
安如松其实还真是迷迷糊糊的睡了一觉,毕竟从首尔到仁川港,直线距离就有四十公里呢,开车过来的话,怎么也得一个多小时。
不过毕竟心里装着事呢,所以睡的也不深,这会罗敏智开口说话,自然就把他就唤醒了。
他睁开眼,先是下意识的朝车窗外看了一眼,确定了一下当前所处的位置之后,才抬起胳膊,看了看手腕上的表。
此时已经是夜里的八点四十分了,如果赵景胜的消息没错的话,柳太和怎么也得赶到港区了,毕竟他定的上船时间,就是晚上的九点钟。
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找出赵景胜的手机号码,直接拨了过去。
电话中响了四声,对面便有人接通了,赵景胜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到了吗?”
“到了,港洞7街,就在港口码头的货运通道出口这里,”安如松又朝着车窗外看了一眼,说道。
“事情好像有点不对,”电话中,赵景胜说道,“你先来7街的89号,离你现在的位置不远,你调头回走两百多米就到了。”
听了这话,安如松也没问他哪不对,直接拍了拍驾驶座的椅背,对罗敏智说道:“调头,到后面的89号。”
罗敏智也不吭声,原地转动方向盘,将车子直接在公路上调转方向,又开始往回开。
赵景胜说的89号,是一栋街边的二层建筑,楼顶上有霓虹灯的标牌——“瑞锦商贸”,估计应该是个做贸易的小公司。
楼前的路边停车位上,早就已经停满了车,罗敏智又往前开了百十米,才算是找到了一处空着的停车位。
他将车子停入停车位,这才下车替安如松打开车门,随后,两人顺着便道往回走,直奔89号的那处小二层楼。
超过了零下十度的气温,又是在仁川这个地方,走在夜晚的街道上,那滋味简直难以形容,安如松只觉得有好几把小刀子,一直在自己的脸上剌过来切过去的,别提多酸爽了。
幸好只是百十步的距离,两人便来到了二层小楼的门前,就在罗敏智正准备上前推开楼门的时候,原本漆黑一片的门内,却陡然亮起了灯光,紧接着,一群人从内里呼啦啦的朝门口走过来,一个个,脚步都很急促。
而走在这些人最前面的,赫然便是沈泰安那个老东西,而跟在他身后的,却是赵景胜。
眼看着这些人从里面走出来,安如松与罗敏智便将门口的位置让了出来。
上一篇:只想摆烂的我,怎么成顶流巨星了
下一篇:高中毕业就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