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半岛2007 第127节
“当然,当然,”安如松连连点头,但表现出来的态度,却看着更加的紧张了。
实际上,他此刻半点紧张的情绪都没有,倒是感觉挺兴奋的,因为他能够意识到,在今晚参加宴会的这些人中,自己在李民薄及其幕僚团队中的心目中,才是最有分量的那一个,而这份分量,显然是NGN软件带给他的,换句话说,李民薄及其幕僚团队,已经认识到了NGN软件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有些话题就可以好好谈谈了。
“清溪先生对NGN公司以及NGN软件的发展非常关注,”挽住安如松的胳膊,白金俊一边带着他走向餐厅入口,一边对他说道,“今天他提出与你见面,应该也是要询问一些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作为李民薄的秘书,白金俊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就像现在,他不仅需要代李民薄邀约安如松见面,还要事先向安如松透露一些会面中李民薄会问到的问题,以便安如松能够提前构思一下如何回答,从而为会面节省时间。
李民薄今天与大国家党内的各派代表碰了个面,这是一个必须的流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李民薄在竞选中所占据的优势很大,与此同时,在当前的国会里,以大国家党为首的保守派,在国会的三百个席位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这就使得李民薄在就任总统之后,其在施政以及人事任命方面,拥有很大的发言权。
与此同时,李民薄能够胜选总统,可不是依靠他的一己之力实现的,在他的背后,不仅有着来着大国家党的支持,也有其他保守党派别的支持,如今,他即将入主青瓦台,那么一些官员的任命问题,也必然需要提上日程了,谁是谁担任某某部的部长,可不是由他一个人决定的,而是需要与各方派别展开协商。
而他今晚与党内各派别的见面会,就是在初步讨论这个人事任命的问题。所以,他之所以没有在晚宴上的露面,倒不是说不重视到场的众人,而是真的抽不出时间来。
刚才白金俊急匆匆赶回来,三言两语为晚宴收了尾,就是因为李民薄与党内派别代表们的会面已经结束,他正好可以抽出时间来,与安如松见个面。
第239章 三位总统
跟着白金俊一路下楼,沿途,对方给安如松提示了三个问题,包括NGN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公司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需要得到哪方面的政策支持。
好吧,且不管李民薄这个人的政治立场如何,也不管他的政治手段是不是肮脏、狠毒,至少这家伙待人接物的风格足够大气,能够让下面替他做事的人感觉比较舒服。
之前,安如松利用NGN软件的弹窗,搞出了一个针对原油泄漏污染的志愿者行动,当时,这个行动的确是被李民薄的助选团队拿走了,安如松的地位和作用被边缘化,但说到底,当时直接拿走这份成绩的人,并不是李民薄或是他的助选团队,而是孔议员。
现在呢,李民薄邀请安如松会面,其所准备讨论的问题,显然是要给予安如松一定的回报,至少是有关回报的承诺。作为一名即将上任的总统,人家能做到这一点,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上位者了,安如松还能提更高的要求吗?
回想一下过去近半年的时间里,安如松先是替沈泰安做事,那老东西对待为他做事的人,就像是在对待一副工具;之后便是替柳太和弄那个花牌网站,而在柳大公子的眼里,他甚至连个工具都算不上;其后便是跟着南旭宇为孔议员做事,而南旭宇和孔议员对他的态度,就是上级对下级的态度,有时看似宽厚,实则疏离的很。
总之吧,不管是谁,这些人在对待安如松的时候,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每每找到安如松的时候,都是吩咐他去做什么,却从未询问过他需要什么,说白了,就是他们只想着让安如松为他们做事,却从未考虑过等价的给予些什么给安如松。
而今呢,李民薄邀约安如松见面,其所着重询问的三个问题中,有两个其实都是在询问安如松有什么需要的,这就是一种姿态,一种格局。
实话实说,基于前世的种种,安如松对李民薄这个人的观感绝对算不上好,不,这就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是否恶劣的问题。
在安如松的眼里,这个整天眯缝着眼看人的家伙,俨然就是个狼獾一般的存在,令人不自觉的就想着离他远一点。最重要的是,在安如松前世的那个世界里,这家伙的下场可是不怎么好,他与文大总统之间的故事,可是早就被人们给传烂了。
但如今重生了,整整有了一个与对方面对面相处的机会,安如松才发现,一个人能够成功胜选一国总统,总归是有其过人之处的,至少他的格局足够大,人格上的魅力也足够强,不是类似孔议员这样的人可以比拟的。
李民薄休息的房间就在行政酒廊楼下的一套客房里,在得了白金俊的提示之后,安如松一路走过去的时候,认真考虑了一下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路走过去,前前后后花费的时候也不过是五六分钟的样子,安如松也不可能将这三个问题考虑的太过全面。不过,当白金俊敲响客房房门的那一刻,安如松已经知道自己应该与李民薄谈些什么了。
李民薄所使用的客房明显是个豪华的总统套,当安如松被带进客厅的时候,客厅中的沙发上,除了李民薄本人之外,还有两个看上去非常面熟的老人。
两个老人坐在李民薄对面的沙发上,其中一个满头白发,另外一个则是谢顶严重。安如松能够认出来,满头白发的那个名叫卢太宇,而谢顶严重的那个则是“全卡卡”。
没错,就在这个面积不过四十多平方的客厅里,此时此刻竟然坐着三位大韩民国的总统,两位是已经卸任的,一位则是即将上任的。
说起来,不管是卢太宇还是全卡卡,都已经离开总统宝座太多年了,而且,他们在韩国民间的名声简直不要太臭,不说是过街老鼠吧,但也差不多了。
可即便是这样,也没人敢于低估他们在韩国政坛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就像是之前所提到过的,他们在以大国家党为首的保守派阵营内,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派系,所谓五共派系其实就是他们所领导的。
最重要的是,“五共派系”的人几乎全部出自军方,他们在军队中的影响力,是常人所难以估量的。就拿全卡卡来说,他在韩国民间的名声很臭,尤其是在光州那边,都没人敢公开说他的好话。
但是,在韩国的军队系统内部,全卡卡却是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因为在韩军的历史上,只有全卡卡当政的那个时期,军人的待遇才是最好的。
而且全卡卡这个人个人魅力很强,他在自己的那套班底里,是真有冲锋在前,享乐在后的风范,用一句老北京话来形容,那就是“局气”。
所以,即便是到了现在,全、卢两人在韩国政治圈子里,依旧是有着很强大影响力的。
没错,从历史上讲,韩国真正实现民主化,是在1993年金永三上台,推动所谓“文民政府”开始的,而在此之前,不管是朴大总统,还是其后的全卡卡、卢太宇,其实都应该算是军政府。
如今韩国政坛上的进步派,其实就是当年推翻军政府的那些人组成的,而所谓的保守派,就可以看作是军政府的遗老遗少们组成的。保守派与进步派之间的对立,不仅有政治立场方面的因素,还有历史方面的原因。
过去几年里,准确的说,是从1993年到现在的2007年,韩国的政治主导权完全是掌握在进步派手中的,而进步派们拿来宣传的口号、纲领,也是民主化的那一套说辞,什么“文民政府”啦、“国民的政府”啦、“参与政府”啦,等等等等。
不得不承认,在结束了军政府统治,实现了总统全民直选的最初几年里,进步派所掌控的民意支持度的确非常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守派根本就冒不了头,对一些历史性的问题,比如说“5.18”事件的定性问题上,保守派都不得不向进步派做出妥协。
在此期间,作为第五共和国的总统、第六共和国的总统,全卡卡与卢太宇两人,都不得不接受进步派的审判,其中,全卡卡甚至被判了个死刑,最后,不得不通过一些政治上的妥协,才求得进步派一方的特赦。
但一个很糟糕的事实是,在反对军政府运动中崛起的进步派,其大部分成员都是律师出身,还有一些则是搞学运出身的,前者不懂经济,后者大多是一路坐牢坐出来的名声和资历,其本身的文化素养不高,同样不善于搞经济。
于是,在实现民主化之后的十四年里,韩国的经济发展缓慢,期间还经历了一场亚洲金融危机,整个韩国的经济都破产了,可谓是哀鸿遍野。
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前军政府时期,韩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前有朴大总统时期的“汉江奇迹”,后有全卡卡时期国民收入翻两番,这样对比下来,在韩国的民众中间,尤其是中老年人的群体内,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人开始怀念韩国曾经的风光。
毕竟说实话,究竟是军政府,还是所谓的民选政府,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其实没有什么不同,真正能感受到不同的,是那些怀有政治野心的人,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占据绝大多数的,永远都是对一切都懵懵懂懂的普通老百姓。
现在,随着时间的流转,这些普通老百姓感受到经济下滑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压力了,所以他们又开始将目光从民主化这头,转移到了经济那一头,这也是最近这两年里,进步派的民意支持度持续走低的最直接原因。
看看本次总统选举的过程中,李民薄打出的口号是什么?没错,他不再提什么民主化了,而是大讲实用主义,将主要的施政方向转移到经济领域,对历史的问题则采取了模糊化的态度。他的当选,也说明如今的韩国人,已经不再关注什么民主化不民主化的问题了,他们更加的关心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李民薄在上台之后,肯定是要将经济作为重点来考量的,与此同时,也会在历史观模糊的背景下,将一些过去进步派给予了定性的历史问题,再偷偷摸摸的给板正过来,而这也是全卡卡、卢太宇这些遗老遗少们支持他的最主要原因。
李民薄与全、卢两人的会面,显然也进行到尾声了,他看到安如松被白金俊带着走进来,便将架在脸上的眼睛摘下来,一边用一块眼镜布擦拭着,一边从沙发上站起身,说道:“好啦,我的小客人到了,日海先生,庸堂先生,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说着,他面带微笑的朝安如松招招手,说道:“如松啊,到这里来。”
安如松急忙上前几步,走到他的近前。
“这位是NGN公司的会长,安如松,安会长,”李民薄显得很和蔼,他伸手在安如松的小臂处拍了拍,说道,“这段时间,为应对黄海原油泄漏事件而发起的志愿者大行动,就是由如松率先发起的,他是真的帮了我的大忙啊。”
第240章 回报
“清溪先生,这都是我应该做的,”面对对方的夸赞,安如松急忙谦虚的鞠躬说道,“我也只是在尽一名大韩民国公民应尽的义务而已。”
听他这么说,在场的几个人都笑了,李民薄将眼镜重新戴上,说道:“这里没有外人,说话不需要这么拘谨。”
紧接着,他又说道:“来,你先坐,我送日海,庸堂两位先生先出去。”
对于李民薄来说,全卡卡与卢太宇自然是他的政治盟友,也是在大国家党内坚定支持他的那一派人,不过,政治盟友总归只是政治盟友,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己人,因此,很多事情还是要回避着对方的。
不过,他让安如松入座,安如松也不能真的就那么自顾自的坐下,他只是避让到一边,安静的等着李民薄将两位原总统送出门去。
短短三四分钟之后,李民薄将全、卢二人送出门去,又折返回客厅。在这一刻,安如松明显从他的脸上看到了疲乏的表情,尽管那份表情只是一闪而过。
“坐吧,坐吧,”他走回到之前的沙发旁边,先是朝着安如松压了压手掌,示意他入座,这才整了整西装的前襟,缓缓弯腰坐下去,说道,“其实,之前两天就想要和如松你见个面的,只是最近琐事太多,方方面面需要交接、办理的事务都堆砌起来了,实在是抽不出时间,这才将这场会面一直拖到了现在。”
“清溪先生还是要多注意休息,毕竟”安如松不失时机的祭出马屁大法。
可惜,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呢,对方已经直接打断他,说道:“不说这些。如松啊,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都在关注着你的NGN软件,尤其是在志愿者行动运作的这段时间,我更是从多方对它做了详尽的了解。”
说着,他朝站在一边的白金俊比划一个手势,后者转身离开,去了内晋的一个房间,片刻后走出来的时候,手里已经多了一份文件。
李民薄也不着急,他等着白金俊将那份文件递到他的手里,这才一边粗略的翻看着,一边说道:“我得到的反馈是,你的NGN公司尽管成立不过几个月,NGN软件上线的时间也是这么短,但整个公司的发展速度也好,软件的注册用户数也罢,都增长的非常迅猛。仅就目前来说,NGN似乎已经成为了国内.即便不是首屈一指,也绝对属于是一项的互联网产品了。”
他手中拿着的文件,都是有关NGN软件的相关数据,看那厚厚的一沓,就足以说明他是的确对NGN软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如今,到处都在谈互联网经济,都在谈信息技术,”将手中的文件放到一边,李民薄似乎是眼睛有些乏了,他再次将眼镜摘下来,用手在双目之间的位置掐了掐,这才接着说道,“不过,像我这种战前世代的人,已经跟不上这种潮流了,所以,对这方面的了解有限。但现实是,对于当前的国家经济来说,这个领域又是重中之重,因此,相关方面的工作还必须要做。”
说到这儿,他停下来,看了一眼白金俊说道:“之前太熙也向我提出过建议,文化产业振兴院那边,应该加入有关信息技术方面,或者说是软件方面的支持政策。我也同相关领域的专家讨论过,专家们的共识,就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或许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你呢,虽然不是相关领域的专家、研究者,但却是这一领域的从业者,相比起那些只是搞学术研究的专业,你的认知显然更加直观,也更加敏感、准确的一些,所以,我想听听你在这方面的见解。”
“哦,”听对方说完这番话,安如松迟疑了一下,说道,“清溪先生,你提的这个话题很宽泛,我该从哪说起呢。”
“就说你的看法,比如说,你当初为什么决定要搞这个NGN软件出来,”李民薄第二次戴上眼镜,说道,“比如说,你对NGN公司的未来规划是什么。”
安如松想了想,说道:“是这样的,清溪先生,我当初之所以决定将NGN这款软件做出来,主要还是得到了包括MSN、ICQ,以及OICQ等同类即时通讯软件的启发,我当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做一款适合韩国人用的,以韩语为主的即时通讯软件。”
“就是这么简单吗?”白金俊在一旁插口问道。
“就这么简单,”安如松点头说道,“不过,这只是最初的时候,而随着NGN软件真的做出来,运作上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嗯,主要是在拥有了一定的注册用户数量之后,一些新的想法和设计,才慢慢的形成并开始有意的付诸实现。比如说现在正火爆的农场游戏,再比如说照片墙这款应用。”
语气一顿,他又说道:“这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一切灵感都是来源于实践的。”
“在这方面,其实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介绍,NGN公司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是由诸多的偶然拼凑出来的,”安如松摊摊手,说道,“相对于NGN公司的过去,我倒是更想谈谈它的未来。”
李民薄似乎是个很好的听众,他目视着安如松,面带微笑,眼神中带着一丝鼓励。
“在我的构想中,未来的NGN公司绝不会仅仅局限于运营一个即时通讯软件,它将被打造为一个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开发、数据处理、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互联网文化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等多领域业务的综合性互联网技术企业。”安如松说道,“当然,这些是NGN公司的远期目标。”
“呵呵,年轻人的志向就是足够大,有野心,”李民薄扭头对白金俊笑道。
“那么,你的中期不,还是先说短期的目标吧,”他转回头来,又对安如松笑道。
“至于近期的目标,相对来说就要简单的多了,”安如松说道,“首先就是烧钱,要将第一轮融资所拿到的6250万美元融资消耗掉。我计划新建一个NGN公司的总部,再构建一个中型的数据中心,同时,在韩国之外,包括新加坡、日本、青蛙岛等地,建立几个海外的数据中心。并通过进一步的推广,将NGN软件的注册用户数量,推到两亿以上。”
“噢?”或许是被2亿这个数字吸引到了,李民薄的小眼睛亮了一下,问道,“这个短期的目标,大概需要多久可以实现?”
“公司的新总部已经在选址,数据中心的相关设备也在采购中,”安如松说道,“只要资金到位,这些工作并没有什么难度。主要是海外数据中心的建立,以及新注册用户的吸纳,这两点工作都比较麻烦,毕竟这些业务都需要在海外推动,而NGN公司建立时间尚短,缺乏底蕴,也缺乏与国外政府打交道的经验。”
“你所说的这些问题,不应该成为阻碍NGN公司发展的障碍,”李民薄说道,“类似NGN公司这样的信息技术企业,应该得到来自于软件振兴院、数字化文化产业团以及信息化促进基金的支持和援助。”
他说着,又扭头去看后面的白金俊。
白金俊明白他的意思,当即对安如松解释了一番这些部门的情况。
所谓的软件振兴院、数字化文化产业团,其实都是属于文化产业振兴院的下属机构,而文化产业振兴院当初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将韩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刚才李民薄提到了一个名为“太熙”的人,这个人其实就是李民薄的幕僚之一,他的全名是任太熙。此人是金融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大国家党内擅长政策分析的专才。此前不久,他刚刚向李民薄做了一项推荐,就是推荐一个名为柳仁村的人,出任文化产业振兴院的院长。
至于信息化促进基金这个机构,则属于是政府层面的专项基金,专门为了支持某项产业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尽管这个信息化促进基金成立的时间不长,规模也不大,但每年依旧有超过500亿韩元的拨款,这些拨款就是为了拿来补贴某些与信息化相关的企业的。
白金俊告诉安如松,目前文化产业振兴院已经在东京、新加坡、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分院,专门为韩国相关的出口企业提供服务,因此,如果NGN公司需要在海外建立分公司或是数据中心的话,便可以向文化产业振兴院申请帮助,甚至还可以向信息化促进基金申请专项补贴。
这个补贴的钱虽然不会太多,但总归也是一笔钱,最重要的是,文化产业振兴院这个机构的辅助,还是非常给力的,有了它在官方层面上提供的协助,NGN公司要想在海外建立分公司、数据中心,都能够事半功倍。
第241章 双赢
从君悦酒店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将近凌晨的时候了,不过,坐在车上的安如松却是一点困倦的意思都没有,与此相反,他整个人都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里。
刚刚结束的这一场私下会面,李民薄已经将他的意思表示的很明确了,那就是他准备在自己的总统任期内,将NGN公司及其公司所运营的NGN软件,作为大韩民国在信息化产业、软件产业内的一个重点扶植项目。为了促进这个项目的发展,他将敦促相关部门,为NGN公司提供各种形式上的支持。
安如松很清楚,李民薄将要给予NGN公司的支持,并不是他私人的,而是政策上的,众所周知的一点是,任何一个项目的扶植工作,只要与政策沾上了边,那就等于是插上翅膀了,这个项目所能得到的支持,可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还包括方方面面的利好。
举个例子来说,NGN公司计划在新加坡建立一个分公司,同时,还要设立一个数据中心。如果是NGN公司自己去做这件事的话,那必然需要自己安排人员,同新加坡政府方面展开谈判,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需要寻找各种关系,与各个相关部门扯皮,耗费精力、耗费时间不说,如果投资的额度小了,还得不到对方的重视。
但有了韩国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一切情况自然就不同了。就像李民薄所说的那样,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在新加坡是设立有分院的,它们在性质上,属于是韩国政府在新加坡设立的一个代办机构,在这种情况下,若是NGN公司成为了文化产业振兴院的重点扶持目标,那么在NGN前往新加坡开办分公司,设立数据中心的时候,文化产业振兴院将会出面帮助NGN公司与新加坡方面交涉。
政府与政府层面的对接,永远都要比企业与政府层面的对接更占优势,可以说,到了那个时候,NGN公司只需要象征性地派出一两个谈判人员,同文化产业振兴院的人一块去同新加坡方面谈判就好了,谈判的重头戏在政府层面,而最终收获利益的,却是NGN公司。
而在韩国国内呢,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NGN公司也能享受到各种层面上优惠,不管是用地还是税收,乃至于各种许可证的办理,都是有政策优惠的。
所以说,对于现在的安如松而言,他只需要做好准备就够了,等到李民薄正式就任总统一职,并完成了人事任命工作之后,NGN公司将借助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迅速完成一个规模上的扩张。
这就是李民薄给予安如松,或者说是给予NGN公司的回报,而且是光明正大,不用畏惧流言蜚语的那种回报。
为什么说是光明正大的回报?
因为给予信息化企业、软件企业相应的政策扶持,可不是由李民薄敲定的国家政策,而是早在2000年之前,便已经由时任总统金大钟推出了的政策。
当时,受经济危机的冲击,韩国经济彻底破产,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韩国政府引入了IMF的救助贷款,并为此与IMF签订了一揽子的协议,当时,为了改变韩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模式,金大钟政府推出了所谓“文化立国”的倡议,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一系列推动文化发展的机构与部门,同时,还搞了一系列的基金会出来。
李民薄所提及的两个部门、一个基金,便是那个时候成立的,其根本职能,也的确是推动相关企业的发展。
上一篇:只想摆烂的我,怎么成顶流巨星了
下一篇:高中毕业就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