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980 第477节
菌子、野果、蜂蛹、虫子、烤土豆、烤地瓜……她是真不挑剔,只要能抢的,就坚决不放过。
“她也太皮了!”
“看来都是真的,大家的印象都是一致的,扎着大马尾,穿着白衬衫,看着柔柔弱弱的,却十分可恶。”
“完全颠覆我的想象,我以为她会像个知性姐姐,或者温柔大姐一样,没想到是土匪姐姐。”
就连央妈的人看到都忍不住惊讶:“她每年下乡考察就是干这些事?这也太……恶趣味了。”
但评论区更多的是另一种声音。
“为什么你们都见过?”
“是啊,都是读星火希望小学,都拿助学金,为什么你们的运气那么好?我就没见过。”
“我也想被抢。”
“许姐姐,我有野果,速来。”
“我有蜂蛹,还有斗米虫,许姐姐,欢迎来抢,送过去也行。”
陈言音坐在许今秋面前,揶揄道:“许老师,采访一下,看完这些视频,有什么感受?”
许今秋摸着鼻子,悻悻不语。
以前哪里会想到,会有短视频,现在好了,满世界都知道,她喜欢抢小朋友的东西。
但心里,也是暖暖的。
慈善基金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从视频内容就能看出,很多人都在基金会的帮助下改变命运。
“少拿你二妈打趣。”
赵园园走过来,给闺女一个凿栗:“多好的事,看这些评论,都是想念你二妈的。”
“妈,您下手轻点。”
陈言音揉着脑袋,靠许今秋近点:“二妈,现在怎么办?咱们要不要回应一下,大家都在找你呢。”
许今秋摇头:“先不回应。”
陈言音嗯道:“那什么时候回应?舆论这么大,一点不回应也不太好,央妈都把电话打到我这边。”
许今秋略作沉吟:“看看再说,本来想着,等小五的项目正式启动后再说,再等等吧。”
陈言音点头,正想说些什么,正在刷手机的曾阿黎开口:“这个是阿朵吧?好些年没见这丫头了。”
阿朵,就是小阿朵。
大理江头村的小姑娘,母亲叫金花,许今秋和赵园园在大理江头村插队时,没少受人照顾。
当初建星火希望小学,第一批学校就选择大理。
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小阿朵也年过四十,变成少妇阿朵,家庭条件也极好,自己经营着一家民宿。
也经营着抖音账号,粉丝十几万。
“大家好,我是阿朵,这里是大理的江头村。”
“在我身后就是星火希望小学,是第一批建成的星火希望小学,也是许今秋姐姐第一个确定建校的地方。”
“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画面一转,出现知青驻地,只有几间破旧的土胚房,还有一些竹屋:“七十年代,许今秋和赵园园下乡插队,就在这里。”
“她们就住这个大竹棚,当时一共住了六个人,那时候我还小,经常过到这边玩。”
“管她们叫秋儿姐、园园姐。”
“园园姐是真姐,秋儿姐,那是我们童年的魔鬼,真的,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可恶的。”
“园园姐人特别好,会领着我们一群孩子玩耍,教我们京城孩子玩的游戏,大家都特别喜欢她。”
“秋儿姐,完全不一样。”
“小时候到插秧的季节,秋儿姐就跟我们说,禾苗种到田里长得快,人种到田里也一样。”
“然后一个个小伙伴就被她种到田里,那时我才三岁,两条小短腿被种进去,根本走不出来。”
“有时候还会被她挂到树上,我在树上哭,她在树下笑。”
“小时候没什么吃的,小伙伴有时候摘野果,或者到田里烤花生、烤地瓜,只要被她看到,都会上来抢。”
“童年噩梦就是这么来的。”
“ 82年时,她回来过一次,是回来参加火把节的; 84年又一次回来,那时是过来考察,确定建校的。”
“村里的小伙伴们见到她,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跑,离她远远的,生怕又被她挂树上去。”
画面一转,来到阿朵家门口。
“刚才说的,都是童年的感受,秋儿姐除了爱捉弄人,其它还是很好的,因为她,我们江头村才有如今的生活。”
“秋儿姐跟我父母的关系很好,当时回来建校,就让我父亲组建工程队,当包工头参与建校。”
“往后每年都要到处建校,村里的人赚到钱,大家有样学样,一个个都干起包工头,在八九十年代都很赚钱。”
“还有人干房地产赚了大钱。”
“往后的时间里,秋儿姐、园园姐回来过好几次,还有阿黎姐也会来过,都是回来参加火把节的。”
“今年的火把节已经结束,明年的火把节,欢迎大家来玩。”
看完视频,许今秋咬牙切齿:“好你个小阿朵,敢造谣抹黑我,老四,给她发评论,就说我要揍她。”
“小阿朵哪句话造谣了?”赵园园嗤笑,下乡插队时,许今秋在江头村的孩子眼中,那是真正的人嫌狗厌。
第488章 转变来临
“言希,你二妈平时在家里,也这样玩你们吗?”
同事们都一脸古怪,随着短视频不断发出来,大家对许今秋的印象正在不断改变。
原以为是知性的、温柔的、慈祥的……简而言之,可以把所有美好的标签都贴在她身上。
现在这些标签统统都要撤掉,腹黑、恶趣味、古灵精怪……打上这些标签,应该更合适。
陈言希摸着鼻子:“那不会,出去才那样,在我们家,她是最宠孩子的,小时候她带我们的时间最长。”
同事们“哦”了一声,原来是出门才放飞自我的类型。
不过这样的“许姐姐”反而让人感觉很真实,无论怎么恶趣味都不能掩盖她骨子里的善良。
“二哥,咱家要进入医疗行业?”
陈言澈已经忙昏头,到香江第二天就被安排进入星火投资,担任副董事长一职,主管唐人街超市相关业务。
除此之外,也要了解其它产业。
都是家里的资源,作为继承人,要是不清楚才容易闹笑话。
“老头子才交代不久。”
陈言谨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挺神秘的,但不会深耕医疗行业,只做一些简单的器械。”
“有必要吗?”陈言澈皱眉。
拿出几份文件,轻轻敲了一下:“呼吸机、防护服、口罩,都是低端产业,没什么利润。”
陈言谨掏出香烟点上,皱着眉头:“老头子判断,接下来可能会有一场生化战,提前做好准备。”
“疯了吧?”陈言澈讶异。
“我也不信,但老头子从不出错,只能做好准备,嘴巴严一点,敢泄露一句,仔细你的皮。”陈言谨轻轻敲打桌子。
陈言澈嫌弃地撇嘴:“我都多大了,别总吓我,咱家准备这些做什么,发国难财,狠狠捞一笔?”
陈言谨微微点头:“国内不能赚,外边呢?这么大的市场,吃下来一块,不亚于一场金融危机。”
“你可真黑。”陈言澈吸了一口凉气。
真要全面爆发,其中的利润可就太大,几毛钱的口罩,可以卖几块、几十块,呼吸机这些,价格能翻两三倍。
相关的行业都会变成暴利行业。
陈言澈看过收购计划,二哥的野心极大,不仅在国内收购相关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还把手伸到国外。
这是要垄断市场。
不仅如此,看他的收购计划,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原材料,这是打算先囤货,垄断原料,狂赚一笔。
“哪路资本不黑?”陈言谨冷笑。
吸了口烟,又说:“赚外国人的钱,怎么赚都爽,就算他们遭遇灭顶之灾,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陈言澈嘿嘿笑道:“是这个理儿,通过唐人街超市对外铺货,还能引流,超市还能跟着捞一笔。”
“这么想就对了。”
陈言谨深吸一口烟:“一旦发生这种事情,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价格必定猛涨,这也是机会。”
“唯一不确定的是会不会爆发生化战,对此,我倒不是很担心,咱爸大多数时候还是很靠谱的。”
兄弟俩聊了一会儿,又各自忙碌,陈言谨的事情很多,除了应对生化战、收购黄金、黄金期货,还要出售土地。
最近已经联系上一些买家。
需要把土地分开卖,毕竟是 30万公顷,很少有人能一口吃下,切割成一个个农场更容易出售。
事情比想象中的顺利。
农场都在乌东,是肥沃得让人眼红的黑土地,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农场之后,马上有资本、农场主找上门。
要不是预测到战争,陈言谨也舍不得出售,如今只能“便宜”这些冤大头,让他们吃几年甜头。
几天下来,前方传回消息,已经卖出将近五分之一,还有很多都在谈判中,预计很快就能全部卖出。
与此同时,陈老四石头铺,谢芸拨通陈言音的号码:“四姐,你有空吗?过来一趟吧。”
“发生什么事了?”
“你自己过来看吧,从早上开始,不断有快递送过来,店铺这边都快堆满。”谢芸苦笑。
陈言音讶异:“我没买网购啊?”
“知道不是你买的,都是别人寄过来的,收货地址就写着陈老四石头铺,电话都是乱填的。”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