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艺术家

新时代艺术家 第691节

  明星上,范兵兵跑了,李兵兵半捆绑,扶持受到时尚品牌青睐的姚辰,小生邓朝填补没有笼络到黄小明的空白。

  电视剧就是挖头部的导演,电影就是冯晓刚,制作上陈果富,然后具体业务上让王忠磊盯着。

  就是咬住大导演、大明星。

  业外也是人,最早和太合集团,有着李家的城背景的TOM集团,还有因为圈子认识的马晕,从这些获得投资,以及银行一些关系。

  骑马、打球、开车、请客.是王忠军的生活,是乐趣,也是工作。

  所以,在沈三通炮轰好莱坞这件事上,王忠军从一些圈层没有得到回应。

  这本身何尝不是一种回答。

  “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和好莱坞合作可以,但不能大张旗鼓。”王忠军给弟弟下命令。

  确实是个好的“国际化”合作机会。

  这些年华易没少跟在沈三通后面捞好处。

  姚辰如此获得一些大牌青睐,也是因为《潜伏》上沈三通似乎对其有意见,获得了支持。

  这次好处要跟着捞,但是依然不能冲的靠前。

  王忠磊很委屈。

  华易都上市了,财富自由了,还要受气!

  “电影行业太依赖人,风险也大,我们要尽快调整业务,互联网方向、房地产方向,比电影好做很多,要在未来几年逐步转向。”

  王忠军心里也难受,下定了决心转变。

  他本来就擅长做人的工作,互联网有很多关系,房地产也有,都比电影强。

  光鲜传媒也在行动。

  和华易不同,华易主业是电影,然后是影院投资以及艺人经纪,再往后数才是电视剧等等。

  而光鲜传媒主业是电视栏目,广告,光鲜影业是后来发展的。

  03年加盟光鲜传媒任职艺术总监的张照,在06年创立了光鲜影业并任总裁。

  也是他一手打造了光鲜的发行团队,做出了独特的矩阵模式吗,也就是在每个城市都有发行人员驻地。

  光鲜对于电影的投资很小心,大部分都是以发行形式投资的,或者加磅投资。

  王常田曾阐述过光鲜矩阵发行模式:“以往通过电影公司发行,别管多大的电影公司,发行公司都只有十来个人,他们跟院线打交道。你根本不知道影院怎么排片,什么时候播?十几年来一直是这样的。”

  “我们就在全国70个票房最高的城市,每一个城市都安排发行人,每个影院都有。这个系统建立以后,他们发现我们这个系统可以提升30%的票房,但是仍然没有这么做,说我们劳民伤财,没有什么意义,多宣传就完了。”

  “他们不明白我们在当地干什么,我们可以和当地媒体合作。别人去一个城市都人生地不熟的,我们的人都驻在那里。这个营销的系统,别人真的没办法相比。”

  在电影上映后,依赖各个城市当地发行人协调当地影院和媒体的资源,相比于传统模式,矩阵模式效率颇高。

  哪怕是烂片,也能有一定票房收益。

  光鲜利用这种模式拉来了很多影片发行权,也搞出了一些保底票房。

  后世发展出了包黄金场刷票房。

  此刻,三通娱乐和好莱坞发生摩擦,王常田是“胸中块垒酒难浇”。

  如今的影视公司,三通娱乐是老大毋庸置疑,华易凭借过往优势牢牢把持老二。

  博纳凭借着和三通娱乐的关系,发展的也很好,连后发的小马电影制作能力也比光鲜要强。

  第二做不了,第三第四似乎也做不了了,掉到老五去了。

  王常田觉得不行啊!

  从2006年开始涉足电影,一路平稳,却没有一部被人所称道的佳作。

  光鲜最弱的就是这一点,拿不出一个代表作来。

  因公司估值分歧,王常田的融资计划泡汤了不止一次。

  他总是觉得自己卖低了,和华易不同,他把娱乐当做生意,把光鲜当做自己的孩子。

  随着三通娱乐和华易的双双上市,如今是资本追着影视公司跑,看谁都是独角兽,何况像光鲜这样的老牌企业,让光鲜获得了很好的融资条件,不缺钱了。

  但好莱坞磨刀霍霍,老王也想从大热的电影里分一杯羹,至少招股书上要把影业算上去,这样才不算辜负一帮员工跟自己干了那么多年。

  内心深处,他不认为自己比大小王差多少,未来光鲜的市值绝对会超过华易。

  王常田盯着办公室里长长的黑板许久,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剧名、片名、人名。

  有100多个名字,大多是港台导演的名字。

  “必须做出改变了。”

  王常田下了决心。

  再不变好莱坞一刀砍下来,恐怕以后只能干发行,核心的电影制作无法涉足。

  华易盯住大片大导大明星那套是没有前途的,寄托于港台也没有前途!

  三通娱乐是沈三通一手缔造的,本身就是超级大导演,没法复制。

  不过三通娱乐有很多可以学习的点,《生日快乐》、《疯狂》系列、《囧途》、《失恋33天》这些成本低的小制作,值得模仿学习。

  光鲜要追求新类型的开发,下赌注于中小制作,敢用新演员,敢用新导演,要有意识地偏向内地的新导演。

  观众和电影环境已经发生改变,内地新导演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培养新导演是光鲜目前迫切需要去做的一件事情。

  刻不容缓!

  导演缺口很大,内地老导演基本都不行,很难支撑华语电影工业发展的未来,只有挖掘新导演。

  光鲜之前也在变,但太慢了。

  等不了!

  必须全面调整电影项目战略。

  “第一,全面发掘培养内地导演,发掘新导演,让电视剧导演、广告导演、演员等来执导电影,让更多导演处女作出现。”

  “第二,坚持商业类型片,我们不会为获奖而拍片,不为传达价值观、教化大家而拍片。”

  “第三,品牌化运作策略,我觉得,未来可以容纳20个品牌,希望光鲜成为拥有最多品牌的一家公司。”

  三通娱乐和好莱坞巨头之间的碰撞,掀起的波澜开始促使影视行业不得不为之改变。

  而大陆国产电影公司不是最惨的。

  因为市场依然看好,再加上大放水,各种钱都有。

  最惨的是文艺片。

  不是!

  你们!

  沈三通这家伙一边喊着要传承艺术,一边心口不一,重拳出击,还都是从中层末位淘汰下手。

  都是我们中坚力量,一边剔除中坚力量,一边留下还不成熟的年轻人。

  这是要把年轻人都拐跑了啊!

  快来人!来人看一看!看一看啊!

  你们都关注什么了,你看看我们多惨!

  可惜,没人搭理。

  业内关注度全被吸走了,艺术片追求的就是边缘化,大众关注度本身就低。

  而一些给钱的外部,欧萌穷了。

  至于小咪那边,完全陷入了狂喜之中。

  预期爆炸,这些年投入的各种渗透是真有用!

  上市的公司股价暴涨!

  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有各种融资渠道,在小咪这片土地都可以金融化。

  市场还未兑现,利益先吃到了。

  对于好莱坞各路公司来说,当下最重大任务,是让这个天下掉下的馅饼,以百分之五十增长的全球第二大市场的收益,一直持续下去。

  游说力量开始上强度,东大这边的做的很好,现在要给自己内部一些政客上上强度了。

  用我们的传媒资源,接受我们的捐赠,还要我们给各种明星享用。

  赶紧干活!

  至于东大艺术片如何,真的没人在意。

  门已经开了,踹门工作完成啦!

  好莱坞电影能够长驱直入,这些养的狗都不需要了!

  然而。

  最惨的另有其人。

  还不是大陆文艺片!

  本身大陆市场都处于扩大期,再加上市场大,文艺片还有官方拨款,官方地位。

  只是说话语权丢失,该有的还是有。

  最惨的是港台。

  最近两年,大陆电影圈是一天一变。

  几年前开始,从历史大片再到商业片,沈三通把电影定义一个个抢回来。

  现在除了港台资金占大头,以及一些团结项目,正常的商业电影项目,首选还是大陆演员、大陆班底。

  如果市场是在粗放扩张,港台电影圈也能跟着吃,还能通过其他方面,来填充自己私货。

  现在的情况是,好莱坞大片大步攻城略地,国产电影公司凝重以对。

  上到三通娱乐下到其他小公司,都在应对这种变化。

  核心如此,本身就边缘化的港台圈,自然受到更大挤压。

  而且所有热度都被中心圈层吸引,华易、光鲜、小马这些还能吸收一些热能,文艺片还有一些保底。

首节 上一节 691/8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送快递从女明星的绯闻男友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