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 第813节
“先烈的牺牲,洗涤了污秽,卸除了三座大山的沉重负担,是为了让我们轻松上路,不是让我们沦为某个躲在背后伥鬼的伥鬼。”
“不能说为虎作伥,而是做伥鬼的伥鬼,和自己利益一毛钱关系没有。”
“我建议大家要多读读书,聪明一点,不要上当受骗。”
“不管装出什么的面孔,它们都是为了吓唬人,把人吓唬住,俘虏起来,充作自己的马前卒。”
“二三十年前还能忽悠高官、大商人,现在他们不好忽悠了,有工作经验的也不好忽悠,主要是吓唬天真烂漫的青年,让他们充当俘虏。”
“我说的就是U型锁。”
沈三通一点不藏着掖着。
这也是他参加首映礼的原因。
如今舆论太浑,《1937》不能被乱七八糟的舆论影响。
对于《1937》的解释、解读,一定要抓在主创手里,不成为他人的工具。
“现在活跃在我们舆论场上的,有多股外部力量,站在花旗国立场,破坏自贸区。”
“日本不是好东西,但是这股力量是好东西吗?也不是!”
“他们等着,甚至说他们主动去制造,通过各种条线,去煽动去鼓动小年轻自己往上撞。”
“这些被俘虏的年轻人,可能还觉得自己是为了崇高的理想,往往嘴特别严,特别有牺牲精神,实际上连个伥鬼都不是。”
“为虎作伥,有直接联系,能狐假虎威。”
“做伥鬼的伥鬼,那叫一个惨,只能作鬼奴,奴的奴。”
“看U型锁,发生之后,呼啦一下,是不是很多媒体如获至宝啊?”
“为什么?因为他们希望双方摩擦加剧,破坏正常的生产关系,唯恐天下不乱。”
“尽一切的可能鼓噪,当鼓噪真的出现了极端个例,它们便将特殊性混淆成普遍性。”
“U型锁的行为,是不是极端个案,后面有什么群体来俘虏年轻人,鼓噪他们去进行个人盲动,是否真的基于仇恨,他们不在乎。”
“它们迫切需要炒热相关事件,定义为仇恨、民粹。”
“为什么?因为它们迫切的要制造摩擦,迫切的需要制造一些可以给背后服务机构用的材料,所以要拼尽一切把偶发事件,炒作成普遍事件。”
“8月15日有人登岛,在港岛。”
“本子经济产业副大臣松下忠洋9月10日死了,在本子。”
“U型锁是9月15日13时许,在我们这。”
“9月16日,本子候任大使西宫伸一,在本子。”
“看看这个时间线!棒子那边也有类似的联动,是不是内外联动一目了然。”
“到此就完了吗,没有。”
“还来个一鱼两吃。”
“有些人,全部目的,是抓住一切机会要把中国人踩到地上。”
“要让我们沦为世界上最底层的殖民地,要让中国人不管对错永远是反思自辱的那一方,要让这块土地上的居民永远抬不起头挺不起腰、无法不亢不卑平视世界。”
“对我们怀着何等大的恶意!”
“所以可以看到,不断跳动情绪的一些媒体,随着舆论燥热,出现极端个例的时候,他们又把锅甩在了普通人头上。”
“这些贱狗、逆贼之下贱,甚至远超外国人对于我们的恶意!”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最为荒唐的局面,连涉及的国家,都不敢将个案上升,要求我们怎么样的时候。”
“国有一帮人,要求我们下跪求和,就差割地赔款、签不平等条约了。”
“这群人仍然没有意识到,现在不是1840年,也不是1940年,纵使歇斯底里,发疯、发癫、发狂,只会激起尚且有脊椎的国人越强烈的反击。”
“在影视圈,也有这种外部影响力的博弈。”
“大屠杀这个题材,一个是欧美救世,另一个是本子文质彬彬。他们都导向不同的思潮,服务于不同势力。”
“我知道时机敏感,依然要做一部这样的题材,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题材,最重要的我们缺位了!我们的视角缺失了!这是我们的苦难,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啊!”
“《1937》就是用我们的视角,不掺杂外部影响的视角,去看待我们的苦难!”
“历史在雄辩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证明,党决定要做的事情一定会做到!”
“这得益于两个条件,一个是我们有一个好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另一个是我们有一群好人民。”
“有很多让人讨厌的人,他们巧舌如簧,总是试图让中国人自怨自恨,相互攻击,他们使用了很多办法。”
“从新闻事件,再到历史领域,再到电影领域,无所不用其极,肆意践踏我们的英雄人物。”
“通过攻击秦始皇,否定中国统一意义;攻击民族政策,妄图挑拨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攻击各种社会问题,不想着解决问题,而是将一切社会问题根源定义为政府问题,文化不行,甚至是人种问题!”
“也有一群这种让人牙碜的无病呻吟般活着,并且总是感觉众人皆醉我独醒小众的文青。在他们心中,天命昭昭只是那个北美洲国家,普世只能是源自地中海北边古文明。”
“这群人有病!”
“疯狂贬低自己国家,吹捧外国的人,岂会没有心理疾病?”
“必须要靠践踏自己的尊严,疯狂舔舐仰望跪拜别国或者说白种人,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快感。一切可能已经挑战到他们主子权威的行为,不管威胁有多大,一律先冲上去狗吠一通才行。”
“哪怕主人并不会因此看他一眼,可那又怎么样呢?被主人践踏无视反而会让他们更兴奋。”
“普通人被突然指着脑门子骂‘你没良知’‘你没人性’的时候只会错愕地看着对方:‘你说啥?咋的了?’,然后左右看看,询问一下:‘有病吧?’”
“而有些人呢,噗通一声跪下去。”
“立刻是‘我有罪我有罪’配合的丝滑到了极点。别说给他们扶起来,就算给他们膝盖加个垫子,他们都会觉得不够虔诚内心会不安!”
“这些跳梁小丑一般的行为,在我看来不过是徒增笑尔!”
“就让国内国外的这帮人,去哀嚎吧!去狗叫吧!他们越痛苦,说明我们的路走对了。”
沈三通尚且保留了基本的克制。
能刺破一些问题,但不代表这些文痞、洋奴、伥鬼不该杀!
试问,用美好去刻画未来,难道不能唤起共识吗?
不能说客观上他们产生了作用,就把这些人的存在合理化。
沈三通继续说道:“我不掩盖自己的立场,有自尊的人与洋奴、畜生之间的割裂是无法弥合的。”
“走着瞧吧!看看未来在谁手里,看看一些人梦寐以求的八国联军,到底会不会来驾着七彩祥云来‘拯救’。呵呵!”
“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战后会议,27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中国最初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后虽勉强被允许参加,但无时不被蔑视。”
“作为弱国、半殖民地国家,列强是不屑与中国坐在一张桌前的,卑躬屈膝的幻想借助帝国主义的怜悯,收回山东的愿望也处处碰壁。”
“在会议中,中国人苦苦哀求:耶路撒冷是你们的圣地,山东也是中国最伟大思想家的诞生地,你们不能也无权把山东割让给日本人”
“就在在中国这无力的哀求声中,日本已经借对德宣战之名侵入中国山东,进攻青岛并枪杀中国妇孺,造成强占山东的事实。”
“九十多年前,飘荡在凡尔赛宫的声音至今还在中国人的心头回荡,一声一声撞击着中国人的心。”
“六十多年前,外国的军舰在长江上肆意开炮。”
“十多年前,使馆被炸。”
“诸位,我们在七十五年前遭遇屠戮的首都,举行《1937》的首映礼,铭记苦难和历史。”
“如今他们再不能直接对我们使用武力,是世界改变了吗,是一些国家变得善良了吗?”
“不!是我们已然天翻地覆!是我们自强不息,是无数人的努力改变了我们的面貌!”
“我们的目标已定,大踏步排除万难坚定前进,谁也挡不住复兴的步伐。”
影院里的观众情绪随之飞扬。
沈三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视角,一个不同于如今舆论的视角,也不同于文艺领域的视角,但却如此的让人神往,这是一个长在红旗下,生在新中国的人,去平视这个世界。
以中国人的视角,去看待世界。
如此普通,又如此的有魅力。
第644章 荡涤歪风邪气!
沈三通把摆在台面下的东西,全部说了出来。
观众若有所思。
最近几年南京大屠杀题材确实不少,还都是大制作电影。
华易做过,星美做过,张一谋也做过。
什么视角都有,说来也是讽刺,但就是缺乏了中国人的视角。
沈三通把这个说开了,说透了。
首映礼现场的记者媒体,有些兴奋,也有些脸色为之一变。
到了记者提问环节,不少媒体记者憋着一口劲。
一个三十来岁的女生站起来:“心惊报记者提问,沈导,如今国际上掀起东方文化热,《精绝古城》火爆全球,莫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7》有获奖潜力,你觉得电影会得奖吗?”
她想问更过火的,奈何三通娱乐不惯着,超出了选题范围,下次很难获得三通娱乐的第一手信息,只能绵里藏针。
沈三通道:“平等的交流我们欢迎,不过三通娱乐拍电影,不是为了讨外国人打赏的。”
“厚着脸皮卑微去讨饭,众目睽睽之下让人当猴耍看猴戏,把自己的苦日子、窘迫的时候拿出来逗人一乐,这个三通娱乐做不到。”
“《1937》不会去评奖,这样的题材,我们的苦难,不是用来给创作者个人贴金的。”
记者追问:“国际文化东方热,这样的机会就白白浪费吗?”
沈三通不客气道:“东方热?热个头啊!我的《精绝古城》是因为和华纳的利益捆绑,才能不骂爹妈有成绩。”
“《1937》的历史观是人民史观,对未来是开放的乐观的,这样的戏获奖很难。”
“我说了很多次了,这是我们民族的困难,不需要外面认可,一些国家还是我们苦难的罪魁祸首,把伤口给凶手看,这比哭错坟更难以让人接受。”
一个男记者站起来:“凤凰记者,沈导您的电影,是不是过于贬低国民党了?”
沈三通耐心解释:“我已经收着来了,只是作为背景。历史上日寇装备、补给全部靠抢的,他们的士兵都是穷鬼。”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蒋该死召集军事会议讨论南京防御,如白崇禧多数将领主张弃守,蒋最终决定象征性抵抗十几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