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 第825节
这句话在李铵脑海中反复回响。
在影片中他将老虎与派的关系描绘成一种共生,或许正是对现实的一种粉饰。
老虎作为食肉动物,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派的威胁,正如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掠夺与压迫。
帝国主义、霸权的工具
其实,李铵内心并不排斥或者厌恶文化代理人的身份。
而是没法接受自己被工具化,被驯化。
他的思绪回到了《少年派》的拍摄现场,他记得自己如何精心设计每一个镜头,老虎与少年的共生关系成为影片的核心隐喻。
那是让他夜里睡不着觉,为之兴奋的巧妙结构。
无与伦比的灵感火花在每一刻迸发,有些日夜里,他甚至会担心自己的心脏,因为过于兴奋而承受不住。
李铵简直认为是上帝降临,冥冥中获得了某种加持,将对人类生存本质的深刻追问,对信仰与真相的复杂探讨,巧妙的包裹在了电影叙事之中。
各大影评协会暗示他,20世纪福克斯公关方面的人也暗示他,这部电影有可能斩获奥斯卡。
然而,名利似乎成了泡影。
李铵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工具化”、“驯化”,让他的一切努力像是小丑,如同《饥饿游戏》里,供人表演的被操作者。
这才是他厌恶或者恐惧的。
对于一个导演,一个靠内心激情驱动工作的人,这让他的一切创作变得没有意义。
想起过去拍摄的电影,一直合作的搭档詹姆士·沙姆斯,也许就像是耍猴人看待猴子一样,来看待他。
李铵感到一阵无力,他从未想过自己的电影会被解读成这样的隐喻。
他曾经以为,自己是在用东方的视角,讲述一个普世的故事。
连意识都不由他自己掌握,自己存在的有什么意义?
“啊!”
李铵无声的呐喊,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纷飞的雪花,生出一种一跃而下的冲动。
BJ冬天如此寒冷,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在弯岛的日子,那时的他充满了理想与激情,渴望通过电影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少年派》里派用三个宗教解释世界,似乎恰如李铵自己用三种电影语言,弯岛伦理、好莱坞类型、东方神秘取悦全球观众。
李铵不得不面对最残酷的黑色幽默,他越是精湛地缝合东西方叙事,就越成为体系完美的文化标本。
这就是身为文化买办的完美囚徒。
让老虎头也不回地消失,何尝不是李铵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注解。
那个走进西方丛林的东方符号,早已被驯化成不再回首的意识形态载体。
这种“东方导演用西方语法讲述被殖民者自我驯化”的闭环,充满预言性的闭环逻辑,让李铵感到毛骨悚然。
蒋志强敲门走了进来。
见李铵面色苍白,安慰道:“这是对方的心理战,你的电影是对人类生存本质,也是对信仰与真相的深刻探索。”
“不要理睬那些抹黑,也别去看,这件事我会处理,我们朋友很多,不会任由舆论发酵的。”
李铵勉强一笑,开了个玩笑:“这给我提供了另一个思考角度,以后要注意些,我可不愿意做被驯化的文化打手。”
“你不需要任何改变。”蒋志强皱眉道:“这些都是胡说八道!你是假的吗,我也是假的吗,难道我们都是打手,那成什么了?”
李铵心里松了口气:“是啊,倒是我想的太多。”
蒋志强道:“这一次很多人站在我们这边,这次一定是沈三通搞鬼,这家伙行事太霸道了,要做大陆的邵氏,怎么可能?”
在蒋志强看来,沈三通是自取灭亡。
春节档这样的档期也不知道让出来大家一块吃,今年春节档和华易有西游题材电影对撞,吃相难看。
横行霸道,早晚会被人收的,越走路越独,连个朋友都没有。
东大这边的港台圈子、学院派,还有影视公司,外面的好莱坞林林总总,沈三通把所有人逼在一块去了。
彼此之间的联系从未如此紧密。
两人聊着天,电话响起,来自CAA的跨洋电话。
CAA的联合主席、资深经纪人亲自打来电话,告知李铵一个好消息。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个项目基本谈妥了,并且CAA会帮助他引入高帧率技术合作方及影院设备升级资源,同时进行全球推动。
CAA方面意味深长道:“李,很多人和你站在一块,和索尼娱乐谈判如此顺利,也是因为你在东大被黑。”
李铵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和蒋志强分享了这则好消息。
蒋志强看的颇为眼馋,可惜这样的投资都是好莱坞核心项目,没他的份,恭喜道:“李导,我讲的没错吧?你看,现在回报来了。”
“沈三通仇人多了,他推动《1937》国际发行,大大得罪了本子资方,索尼娱乐很讨厌他,有机会就会落井下石。”
李铵迅速调整了心态,乱七八糟的言论是真的又如何?
他如今的名誉和地位又不是假的,他不是毫无还手之力的人。
冷静下来,李铵眼神中闪过一丝冷色。
沈三通这个人不是一般的坏种。
他没有任何地方得罪对方,从《色,戒》开始对方就追着他不放,不只是对他,连带着对弯岛也有怨怼。
金马奖这样的华人世界的电影骄傲,被沈三通肆意凌辱,弄得狼狈不已。
这种无礼、恶毒、歹毒的抹黑,不仅没有适可而止,反而越演越烈。
李铵看向蒋志强:“蒋老板,你是否觉得沈三通对我们港台人,存在歧视?”
蒋志强听到这句话,哈哈一笑,知道李铵回来了,笑道:“李导,你也看出来了,确实这样。”
华易。
王忠磊给自己哥哥介绍春节档安排:“《西游降魔篇》上春节档是最好选择,我听到的消息,《大圣归来》很强,不是《降魔篇》暗黑向。”
《西游降魔篇》去撞《大圣归来》,不是华易觉得自己打得过,主要还是不得不如此,《降魔篇》过于颠覆传统西游形象,《大圣归来》要是把一个正面的齐天大圣形象立住,《降魔篇》之后上映绝对会遭遇对比审视。
王忠磊已经觉得不妙,《降魔篇》也经不起解构。
“这些小事你来安排吧。”王忠军简单听了听,随口敷衍。
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王忠磊讲了讲最近的风波:“哥,现在这波解构不能小看,你看我们怎么应对?”
王忠军说:“优化渠道,沈三通得罪人,我们正好合作,加强与好莱坞、港岛合作,确保电影稳定供应。”
三通娱乐因倒沈事件和文化出海,成为舆论焦点,也算是给华易探出一条路。
推进华易加速精品制作,布局好莱坞、港岛,打造出系列电影,同时布局游戏和互联网,拓展线上渠道,如线上售票系统。
“呼吁市场多元化和百花齐放.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着说着王忠军烦躁起来。
华易市值好几百亿,内心深处王忠军是不想跟在三通娱乐后面捡东西吃,但是又忍不住。
收购了几家互联网公司也有小赚,但是距离三通娱乐越来越远。
这两年,王忠军时不时会幻想,幻想自己零几年的时候拍了《赤壁》这样的历史大片,连续多年获得电影票房年度冠军,每年光电影票房流水超过百亿。
随便一个影视IP商业价值就超过同行整个ip,斩获多项票房记录,从花旗国赚了数亿美刀,在全球大赚狂赚。
官方也对其青睐有加,全世界都有自己的粉丝,还在北美拿下了《神奇女侠》的项目,华易兄弟成为世界级的影视公司。
一回到现实,王忠军就难受。
娱乐第一股没有三通娱乐就是他华易,浑身不舒服,问自己弟弟:“你说《西游降魔篇》能不能把《大圣归来》干掉?”
王忠磊一时沉默:“o(╯□╰)o”
华易现在的对手是光鲜,这两年和三通娱乐对比,更多是捆绑。
说难听点,是不要脸通过营销拉踩,现实里,真有差距。
王忠军叹气,提醒道:“算了,算了,弄沈三通什么的我们跟着敲边鼓,不要冲的太靠前。”
沈三通也在关注舆论变化。
主要是防止有人反串,让微博给一些阴谋论文章限流。
不过东大这个教育水平,破了那层膜,从来不缺老司机。
深度文章层出不穷,有些文章,让沈三通都直呼大开眼界。
有篇关于“少年派”和“李铵”联系起来的文章,沈三通也获得了新的角度。
电影这种东西,充满了主创私货。
李铵作品又带着作者电影的特征,《少年派》也必然有他的投射。
中美之间以及两岸之间,李铵恐怕也有认知迷惘和自我追问。
这种相似性还有很多,派的表面是素食主义者,不杀生,性格包容、共情,表面之下是“风暴灾害”和“人吃人”争斗的胜利者,杀起生、吃起肉那叫一个猛。
很像李铵,李铵可是能在家里蹲了六年,还是在花旗国那种环境中冒出头的导演,温和的表面之下,他也是吃鸡游戏的胜利者,突破了花旗国给华男设置的枷锁。
李铵从花旗国飞过来,遭遇这样的解构,显然李铵不会无动于衷,沈三通有些好奇李铵如何应对。
李铵的反击很快。
不只是李铵,很多线条都在努力的挣扎。
这波是真在努力活着了。
就像六代导演镜头里那些永远阴郁的中国城镇,既要满足西方对铁幕想象的猎奇,又得警惕真正的解构者掀开幕布后的资本流动图谱。
这玩意要是掀开,多少人要砸饭碗。
贾章科在《南方周末》专栏写下《保卫故事的尊严》。
聚焦于《少年派》,不提自己的电影,字里行间将解构风波比作撕毁敦煌壁画,不用自己电影打比方,聚焦于《少年派》关于孟加拉虎的隐喻。
不只是贾章科,三大电影节常客们也不约而同祭出同一套话术。
把意识形态批判,贬为审美匮乏,将后殖民解构,污名化为民粹潮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