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拍戏就能解锁影视盲盒 第342节
国内高层更是就相关事项开了好几场会议,会上关于未来对外宣传的方针也在不断改动。
本来只能算小众的电影娱乐行业,仅仅因为一个人的存在,莫名其妙坐上了餐桌!
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民日报》专访
3月的首都正是化雪的季节,窗外呼啸而过的冷冽却丝毫影响不了韩三品此刻内心的火热。
临近退休之际,还能以接洽人的身份帮《日报》和顾一言牵线搭桥进行一次专访,这种荣誉无疑是对他这些年领导中影发展的一种认可。
韩三品自然得尽心尽力。
“小言,你明天的专访准备好了吗?”
“三叔,你老都要退休了还关心这些小问题啊。”
“什么小问题,这可是《日报》的专访,你多放点心!”
“OK啦!”
翌日,趁着太阳还未露出额间,一辆黑色豪华轿车缓缓驶进了北电大门。
注视着车窗外来来往往的学弟学妹,感受他们身上的朝气,顾一言不由得在心里为自己选择的采访地点狠狠点了一个赞。
伴随着车辆最终停在运动场边缘,正在练晨功的不少北电学子尽皆露出疑惑神情。
这地方...什么时候也能开车进来了?
直到顾一言毫不在意地推开车门朝上方看台走去,众人才恍然大悟:面前这位北电建校以来最牛逼的学生倒是有这个资格!
随之而来的便是狂喜。
作为现在还留在学校的学生,多半都是这两年才入校的新生,刚好错过了顾一言的读书时期,学校里已经很难像几年前一般见到真人。
结果今天就给了他们一个惊喜。
如果不是旁边那几个神情肃然的保镖,或许不光是看到真人,不少人得尝试去触碰一下真人。
“顾导,快坐。”开口的是等在楼梯口的《日报》领头人,一位带有知性气息的女士。
“卢主编,别这么客气,我们今天自在一点。”
“行,我们坐下慢慢聊。”
两人当即在看台中央落座,从落座的位置刚好可以一眼俯视整个操场,自然也能瞧见下方正在示意学生不要往上走的张会军和一众教授。
“顾导,今天您是怎么想到在这个地方接受采访?”一切准备就绪,卢主编直接提出了她目前为止最好奇的问题。
北电,运动场,看台,就没有哪一个是符合常规采访地点的。
哪怕值得她亲自出没的嘉宾都地位非凡,喜好也各有不同,可如顾一言这样选择的还是仅此一例。
“因为朝气吧..”沉吟片刻,顾一言笑道。
“朝气?是指的下方的学生吗?”
“嗯...看着他们能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是一种可以唤醒我初心的本质。”
卢新凝略带诧异地扭头看了顾一言一眼,施施然开口道:“初心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顾导能给我们说一说您的初心是什么吗?”
“或许只是拍出好的电影吧。”
“那..现在是有了变化?”
“对。”顾一言没有任何犹豫,“这些年得过许多奖,国际上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但我感觉到自己愈发难以从这些之中体会到最开始拍电影的那种纯粹快乐。
“无关奖项,也无关题材,只是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从自己手里创造,成为造物主的快乐!”
“那今天这个地方算是选对了,顾导的电影可是不少国人的休闲放松首选,我们还希望在未来看到更多顾导拍摄的电影。”
“哈哈..我尽量。”
专访的开场格外波澜不惊,没有炸裂的提问,也没有长篇大论的介绍,只有两人好似朋友一般的闲聊。
其他人不知道,反正顾一言感觉很自在,他喜欢这种形式的对话。
所以说国家严选真不是在开玩笑,一向以严肃著称的《日报》编辑居然也有另外一面,还能自由切换,实在是厉害。
“顾导,既然您刚才提到了奖项,那我就斗胆询问几个关于获奖的问题。
“自从您2002年出道以来,一共获得了3次戛纳金棕榈,1次威尼斯金狮奖,2次奥斯卡最佳影片。
“在您看来,这三个奖项中哪一个最让你记忆深刻?”
“应该是第一次戛纳金棕榈吧。”顾一言的回答的语调稍显缓慢,好似在思考,后续却又立马变得坚定。
“它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长片大奖,对于一位初出茅庐的导演来说这无疑是最完美的新手礼。
“况且这个奖杯带给我的不光是单纯的奖项,还有更多是在未来相关道路上遇到挫折时的勇气!”
“《海边的威海》吗?这部电影我也很喜欢,当时还去院线贡献了电影票房。”
“那我得对你说声‘感谢支持’。”
“哈哈...”
稍作平息,卢新凝举起矿泉水简单润了润嘴,下个问题接踵而至。
“顾导,您作为华人导演中唯一一个拿到戛纳,威尼斯和奥斯卡大奖的人,您是如何定义自己的文化身份?
“这种身份的存在对您的创作是助力还是一种挑战?”
“文化身份?”顾一言听到这个问题,明显愣了一下。
直到将自己的身体放缓靠在后面的椅背上,才轻笑答道:“我哪有什么文化身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电影爱好者罢了。
“如果非要说一个,那就是真相的揭露者吧。
“拍一些社会存在的问题,反映一些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如果能让这个社会有那么一丝的改变也算是没有辜负电影这个事业。”
说罢还点了点头,表示对自己回答的满意。
“至于助力还是挑战?对我来说应该两者都有,既是助力也是挑战。”
“真是个谦虚的答案。”卢新凝也跟着笑了起来,“那你是否考虑在未来往柏林国际电影节去走一遭,毕竟离电影节大满贯只差这最后一步。”
“黑泽明导演曾经在威尼斯领奖时说过金狮不会让《罗生门》多一分真实。”顾一言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开始讲起其他事情,
“前段时间我在北美拍摄《绿皮书》,监视器里的公路被雨滴和灯光渲染成奔腾的银河,那一瞬间的震颤...比所有红毯上的闪光灯更接近电影的本质。”
“如果未来真的有一天我去到柏林,只会是因为某个角色必须诞生在施普雷河畔的晨雾里。
“至于‘大满贯’...侯孝贤导演在寄他的电影粗剪版寄给电影节时,信封上永远会写上一句话:‘请看片,勿问奖’。
说到这里顾一言的意思已经很明显。
随后他直接站起身体,伸了一个懒腰再转过身指着后面的大楼用只有两人可以听到的声音念道:
“我还记得早些年在后面教学楼里,郑洞天老师放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后关了灯,黑暗里有人冒出一句‘这才叫把命放进电影里。’
“那么,现在我的命也同样在那儿。
“在雪地里歪斜的脚印里,公路上滚动的炸鸡骨头里,唯独不在镀金的奖杯陈列架上。”
啪啪
坐在背后扭着身体的卢新凝听完这番话,没忍住鼓起掌来,看向顾一言的眼神里更是满满的佩服。
她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取得面前这位年轻人的成就,绝对没有办法和他一样放平心态。
自傲是天才的标配,奖项越多,地位越高,越是难以抑制躁动的内心。
可放到顾大少身上却倒着来。
刚出道时获奖就敢在戛纳上放豪言,现在早已功成名就、地位斐然,却愈发变得低调。
这心态..只能称无敌。
聊完一些偏正式的问题,为了整体节奏,《日报》的编辑开始主动将话题引导闲杂新闻上:“顾导,在前几天外媒热议的讨论中,有媒体称您是‘来自东方的黑马’,您是否认可这种标签?”
“黑马?”顾一言没忍住露出了一丝轻笑,瘪了瘪嘴朗声道:“我原本以为他们早就该习惯中国导演拿奖,没曾想还有这么多人活在过去的历史中。
“在我的电影里世界里可没有所谓的‘东方黑马’的说法,只有真实的人性。
“人性不分东西,奖杯更不会分。
“至于这些莫名其妙的标签,那是他们的自由,想贴就贴,我根本不在意。
“毕竟不能拿走了他们的奖杯还不允许他们发表一些有利于自己的看法。
“我没那么霸道。”
哈哈哈
这篇言论不光惹得面前的主编笑了起来,旁边辅助的工作人员也跟着露出笑脸。
还说不霸道呢...
就把刚才回答的内容放出去,但凡有人能从中听出谦虚都TM属于耳朵有毛病。
“顾导是个妙人。”卢主编说话时候的笑容依旧没有完全收住,但在这种闲聊性质的谈话中倒也无伤大雅,“接下来这个问提出之前,我需要先给出一份数据。”
看到顾一言点头,对面才缓慢念出一则数据:
“根据电影局透露,2012年国内电影票房总额首次突破200亿,相比于十年前的9亿,无疑是出现了极大的增长。
“与之相对的是影视行业不少业内人士的说法,他们普遍认为如今电影行业尚未由量变进化为质变,相关事业还得积蓄几年的力量才能让国内文娱事业进入爆发期。
“那么顾导对此事是如何看待的?”
额...
顾一言莫名皱起眉头,面露古怪,“卢主编说的业内人士能否具体告诉我是哪些?”
“这..是有什么问题吗?”
“我想将他们拉入我的黑名单,连趋势都看不透还要大发厥词的同行,我实在担心和他们合作会导致我公司的投资血本无归。”
“这话的意思是顾导很看好如今的市场?”
“当然。”顾一言颔首不断,言语中满是对那些和他持相反意见众人的鄙夷,“现在的市场虽然还未达到巅峰,但绝对已经进入爆发期。
“结果他们不但不添柴加火,反而去唱衰,难不成是跪久了站不起来?!
“我....”
咳咳...
上一篇:都市:开局男神,顶撞女邻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