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第19节

  风投也是要赚钱的,他干的不是雪中送炭的事。

  最主要的是,许明远没有证明过自己,现在也拿不出可以面向市场的固态电池技术,公司还摇摇欲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倒闭了,自然不会有风投愿意伸出援手。

  最终许明远也没能拉到投资,为了回收两位合伙人手里的股份,以及维持公司的运转,看来他那房不得不卖了。

  他有些沮丧靠在办公室的椅子靠背上,抬头望着天花板。

  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带着厚实黑框眼镜的李工走了进来,他略显忐忑的给许明远递上陈默签过的实验室物料和设备确认清单,以及一份.辞呈。

  许明远喉结涌动,最终没有挽留。

  “李工!可以告诉我你的新去处吗?”

  这位李工看着许明远真诚的目光,犹豫了一下。

  “隔壁胡建宁的那边的动力电池部门要独立出来,成立一个做动力电池的新公司,许总!你知道的,我还有老婆孩子要养我.”

  宁得!

  许明远知道的,国内电子消费类锂电(手机、平板、家用储能)的巨头,国内无可争议的电子锂电老大。

  他不知道的是,宁得后面的电子锂电,以及拆分出来的动力电池部门,更是成为了全球消费市场电子锂电和动力电池的老大。

  “背靠大树的新玩家入场了啊!”许明远苦涩感慨了一声。

  想起当初李工也没日没夜的陪自己在实验室加班,女儿都没时间陪,他喉结涌动,最终拍了拍李工的肩膀。

  “李工!我明白的!”许明远苦涩的笑了笑:“其实去宁得这样的大公司也好,安稳.”

  李工张了张嘴,终究没出声。

  许明远转身挥挥手:“走吧!”声音在空旷办公室荡开。

  “替我向宁的技术总监问好,就说这条路还远着呢,他未必能稳赢!”

  李工最终没有说话,默默的退出了办公室。

  过了许久,许明远有些失魂落魄的走出了公司,那份陈默给他的气态锂电池资料,被他留在了办公桌上。

  当晚,远途新能源科技公司的电池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

  为了保证不泄露关键气态电解质的合成环境模型数据,陈默一步都没有离开实验室,饭都是赵铁柱去外面带回来的。

  另外,为了尽可能的赶工,尽快拿到检测报告申请生产许可和专利。

  这一周之内,陈默都不打算离开这个电池实验室,吃住都在里面了。

第29章 错寄的资料

  深城夏日的朝阳斜照进客厅,许明远望着落地窗外的城市天际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新房钥匙。

  这房子他买了不到半年,原本计划等公司稳定后接北美的妻儿来住,此刻却要转手卖掉。

  房产中介穿着笔挺的西装,皮鞋尖在客厅米白色羊绒地毯上反射出锃亮的光芒。

  他笑着递上评估报告:“许先生!您眼光真好,这地段现在是深城新规划的商业区,保守估计能卖150万到180万。”

  许明远握着报告的手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几分错愕。

  “半年前才120万.”

  中介点点头,指了指窗外正在建设的地铁线路。

  “您看.规划中的换乘站就在楼下,再过两年的话,这房.”

  他突然止住话头,注意到许明远眉心微蹙,忙换了温和的语气。

  “当然,现在您要是急售的话,挂160万,一周内就能成交。”

  客厅的钟表滴答走着,许明远望着空荡荡的电视墙,想起自己都还没好好布置这个新家呢。

  他苦涩地摆了摆手:“那就麻烦你挂上去吧!”

  中介敏锐地捕捉到他语气里的颓然,不再多留,迅速收拾好文件。

  “好的!许先生,那我就按160万的价格挂售,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您,告辞了!”

  关门声轻得像一片羽毛落地,许明远瘫坐在沙发上,盯着天花板上的水晶灯发呆。

  160万!

  扣除合伙人撤资的缺口,剩下的钱连维持公司三个月运转都不够。

  手机在茶几上震动时,他正对着客厅空白的墙面发呆。

  撇了一眼屏幕亮起“江教授”的来电提示,他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

  江教授的声音,似乎带着那种实验室导师特有的沉稳。

  “明远啊!我听说你最近难处不少,BTD那边正在布局固态电池,或许我可以给你搭桥,跟他们聊聊技术合作?”

  许明远的手指紧紧攥住沙发扶手,窗外的风轻呼呼的刮过网窗,他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些哽咽。

  “哈哈!江老师!我现在实在是.太感谢您了!”

  江教授这位往日的老师愿意雪中送炭,许明远感动的有些不知所措。

  挂断电话后,他立刻拨通公司秘书的号码。

  “小张!去我办公室把桌上,把那份电池资料寄一下,联系人和地址稍后我用短信发给你。”

  十分钟后,秘书站在许明远办公桌前,一眼就看到正中央醒目的“一种新型气态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路径”的资料上。

  她匆匆将资料塞进快递小哥给的同城快件袋,转身时带起的风,掀开办公桌右边一张报表一角,隐约可以看出上面的写着“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验证报告”的封面字样。

  负责同城专送的快件的小哥,接到秘书的快件后,马不停蹄地开始给她送了。

  深城国家新能源重点实验室坐落在科技园区腹地,银灰色的建筑群就像一组组精密排列的电池模组,围绕着主试验室。

  主实验室外墙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幽蓝光泽,充满了科技感。

  四周建筑群的玻璃开窗,则是倒映着蓝天白云,透过开窗,依稀能看到走廊里,移动着一些穿白色防护服的研究人员。

  江教授的办公室在主实验楼的三楼角落,落地窗前摆着两盆绿萝,桌面上压着几张改了又改的研究手稿。

  一旁除了放书架上的专业书籍,还摆着了整套红木三件套和茶具,江教授闲下来休息的时候,就喜欢自己安静的烹茶品茗。

  下午三点十五分,保卫室的内部的红色电话打了过来:“江教授!有您的同城快件。”

  江教授摘下老花镜,揉了揉眉心。

  他刚和BTD那边的技术总监通完电话,对方对许明远表现出微妙的兴趣。

  要知道当初在北美的时候,许明远可是师从师从固态电池领域泰斗理查德·哈丁,本身也是麻绳理工材料科学博士,是个固态电池领域不可多得的人才。

  现在BTD开始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那技术总监自然会对许明远这种在固态电池领域的人才感兴趣。

  即使对方不接受招揽,要是能展示出一定的技术实力来,BTD也不介意双方合作,慢慢来,先建立双方信任的基础嘛。

  实际这是江教授的单纯想法,对面的技术总监可不管江教授介绍的是什么人,总归都要见一见,给这位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双院士一个面子。

  穿过走廊时,江教授遇见几个抱着实验器材的研究生,顺口问了句最新的钠离子正极材料测试数据。

  他是个三元(聚合物类)锂电池的坚定反对者,公开批评行业内电子锂电老大宁得的“唯能量密度论”。

  嗯!后世25年宁得居然宣布走了钠离子固态电池的路子,不得不说这也是回旋镖了。

  电池存在两个不可能三角,一个是电池技术方面,一个电池产业化方面。

  电池技术方面: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循环寿命。

  电池产业化方面:性能、成本、安全性。

  高能量密度的快充锂电池,带来的必定是低循环使用寿命。

  高性能、低成本的锂电池,安全性也必然成忧。

  而且这时候,国内大规模的锂矿产地只有海青盐湖这个地方。

  2010年,还不像后世国内掌控了全球60%以上的锂矿,产业链和深加工方面专利占到了近90%的份额。

  这已经是冠绝全球,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了。

  现在国内锂电产业在全球,还没有这么夸张的地位,江教授反对锂电,担心被人卡脖子,主张开发低污染钠离子电池,倒也不能说错。

  不过,国家和国内大多数电池企业都已经明确押注锂电线路,而坚持开发低污染钠离子电池江教授,就逐渐在国家实验室无人问津了。

  当然了,后面因为宁得和BTD固态电池路线之争,江教授还是有重回主流的机会。

  只不过,现在锂电线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江教授觉得自己是没机会了,难免有些沮丧。

  现在他自己也察觉到了钠离子电池没机会了,心里却惦记着要推许明远这个往日的学生一把。

  明远这孩子性子倔,当年来办公室陪自己喝茶,他是北方人,茶杯不能留,而江教授是南方人

  然后,两人涨着肚子,顶着尿意,整整喝了一下午的茶。

  最终这个倔小子成了江教授的得意门生,毕业之后,亲自推荐到麻绳理工那边深造,希望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今许明远回国创业碰了壁,也不知道这资料里有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要知道BTD那边也不乏固态电池领域的大牛,要是许明远拿不出点东西来,人家未必愿意跟他合作。

  合作——那是要建立在技术实力对等的情况之上的。

  “喏!江教授来了!”保卫室老王给快递小哥指了指。

  “你好啊小哥!我就是江怀瑾,快件呢?”

  保卫室的铁皮柜前,快递小哥核对完单号,把那份从远途新能源秘书手里取来的文件资料交给了江教授。

第30章 买椟还珠

  窗外的梧桐叶筛下夏日午后斑驳日光,在办公桌上投出碎金般的光影。

  江教授没有去办公桌前烤太阳,反而是坐到旁边进那张包了浆的红木椅,用热水壶接了水放在电陶炉上,发出细微的嗡鸣。

  他刻意放缓动作,打开紫砂壶盖,从旁边博古架上取下茶荷,捏起一撮陈年普洱投进壶里,余光却始终瞟向快件纸袋。

  “这么急,这小子最近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哦!”他对着加好茶叶的紫砂壶自言自语,壶盖与壶身相击发出清响。

  水烧开的间隙,江教授终于耐不住性子,随手扯过快件纸袋撕开,心里却暗自打鼓。

  今早他跟BTD技术总监通电话时,自己可是把“固态电池突破性进展”的牛都吹出去了。

首节 上一节 19/1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权二代狂赚万亿,女星干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