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天命人 第148节
“师父觉得我天资比起其余的师兄弟要强一些,于是便跟我讲了你高祖的一些事情。”
“不,不能说是一些事情吧,他只是讲了一个点。”
“那时候我正高傲着呢,守窍之法修行的极为顺畅,甚至可以尝试去换守窍门,看不起这个又看不起那个。”
“所以那时候师父就跟我说了你高祖,那是四二还是四三年的时候来求过一次这守窍之法,以他那独特的手段打动了我师父,也就是那一代的金山派门主,决定将守窍之法交予那位孙前辈。”
“随后,那位孙前辈所守的窍门,是泥丸宫,中宫窍。”
“我们门派这门功夫叫做守窍,窍门不同,前行之路不同,虽然说三关九窍各有妙处,可最为简单去守的窍门......”
“为上中下三个丹田。”
孙怀怜看了一眼孙弘明,继续说道。
“下丹田为精区,中丹田为气府,上丹田为神舍。炼之,则可使精气神在此三田,互为生化,互为返还,以资丹成。”
“这便是所谓的三田返还之理,三田都是可以守的,但入手最为简单的,便是从下丹田入手,其中弊端最少,大多数的金山派门人便是从下丹田入手开始守窍的。”
“只是,有些天赋稍微好一些的,会选择其余的窍门开始。”
“就比如刚刚你所见的静言,他所守的窍,是为尾闾窍,是为‘劲’的中心,守此窍者,丹田之气自然贴背,腰际中正则此窍开,自然上下通顺,力达四肢,发挥整体一致之劲。”
“所以他所修行的,是太极拳。因为三丰真人曾与我派有过不小的渊源,也将太极内功传下过,对此武当派知晓此事。”
“而我最先所守的窍,是阳窍,也称作灵台窍。”
“这窍门它是气与劲合、统一于“灵”的关键,阳窍开则气顺劲合,阳气升灵台,守这窍门之后,便有周身劲利,并有虚灵明觉。”
“这窍门守了后,便如同故事话本中的玲珑心有些相像,在一定程度上,我能够看出人心,能觉出来接下来的动作。”
“光是这门手段,便足以让我在金山派自傲了,所以那时候的我就是如此,谁都看不上,自诩看透了世间万物的本质。”
“可守窍之中,最为困难的,却是那泥丸宫,也就是中宫窍。”
说罢,孙怀怜长长的叹出一口气。
“那是哪怕现在的我,也不怎么敢去轻易涉猎的窍门。”
“泥丸宫,在“上丹田”与“玉枕关”的中间,居阳窍上下垂线之上,故又称“十字架”,它是意与神合统一于“空”的关键。守此窍能使神意交合,真气归正,整体统一,全面平衡,自然会产生神照全面,气润周身,内外清澈,意静性空之感。”
“存之可出有入无,神游八极,自在得很啊。”
“按照另一个角度去说,守了这中宫窍之后,便是自身的君王,能以身为国,以圣王之神识照自身领土,得到那最终的清净。”
“可以说,守了这个中宫窍,静功就算是彻底毕业了。”
“所以,你的那位高祖,便是有着最上等根器的人,只需要守这中宫窍,勤加修行,未来得道,只是时间问题。”
听到孙怀怜所说的这一长段话,孙弘明点了点头。
确实是如此,他清楚高祖的天赋,连姜尚的封神术都学了,可以说是已经迈上了得道的路,可以说,按部就班的修行,得道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这好像不是那位高祖所想要走的路啊。
“那位孙前辈嫌弃这条路太慢,来不及救命。”
“我师父也问过他想要救谁的命,为什么来不及,需不需要金山派出人帮忙。”
“可最后他却只是看着山下不言语。”
说到这里,孙怀怜眼睛微微闪烁。
“那时候,我便知道孙前辈所要救的,是谁的命了。”
第144章 隐居的高功?
崂山深处。
一座被树枝所遮挡住的山洞之中,穿着深蓝色得罗道袍的道士看着越来越少的食物,那张“正气凛然”的脸上也是涌上了些凝重之色。
食物又要见底了,自己所炼制的辟谷丹也快要吃完了,再去找个机会卖些符箓吗?
要碰到上次那种冤大头可不好见啊,若是稍微对道教有些研究的人,估计早就知道那“安神符”不对劲了,结果到现在为止,自己所画的那符箓还在源源不断地给自己“七煞攒身”提供着所需的特殊之炁。
不错,很不错。
只是这崂山也不能待下去了,那符自己虽然更改过,到不了致命的程度,可只要时间继续下去,无论多傻的人,总会发现一些不对劲的。
一个月发现不了,两个月甚至半年,总会能察觉出什么来的。
到那时候,若是崂山金山派找上门来,那可就有事了。
这样想着,道士走到一旁的干草旁坐下,从里面翻出几张符箓。
换地方吗?现在就走?还是等等,先炼点丹药再走?
自几个月以来,他打伤师兄下了茅山之后,一路逃一路躲,这才到了崂山这边,躲在别人的山头,确实是个好去处,并且崂山与茅山不同,一个全真一个正一,不过经常过来。
结果呢,身上钱不够,只能人前显圣去赚些快钱,顺便给自己所修行的这门功法提升提升。
算了......
道士又坐下身子。
就算是跑也得想想往哪边跑,这些食物和辟谷丹还够撑几天的,等干净了再跑也不迟。
跑前可以再去找之前那家伙,看看能不能在他的手里再捞点钱来,顺便加固一下那符的功效。
又是思索半天,这道士脱下自己的道袍,双眸缓缓闭合。
随后,在他的上半身上,七张若有若无的孩童面孔显现而出,凶煞之气弥漫而出。
等我再练练,等我这“七煞攒身”真正的修行到了终点,我就回茅山,这次,我得让师父看看,那古板的修行方式,比不得我这手段一点。
突然,道士猛然睁开双眼,警觉了起来。
来人了?!
“诶?这里好像有个山洞啊!王哥,要不咱们进去看看吧。”
“小刘,咱们还是先回去吧,旅游团走的可不是这条道啊,小李找不到咱们了。”
“害,王哥,您怕啥,没准这山洞里还有隐居的道士呢,毕竟我看那些个小说里,就好整这些东西。”
听着外面的脚步声与聊天的声音越来越近,道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上半身的异常消失,又将那身道袍穿上。
不是圈内的人啊,那就好说了......
正好,从他们身上整点钱出来,就可以换个地方了。
......
“师爷,您看。”
距离孙弘明与孙怀怜的交谈已然过去了半个小时,此时的陆玲珑带着陈朵回来坐下,不仅如此,就连出去查阅相关事情的静言了回来了,正拿着一本厚厚的名册,递给了孙怀怜。
在这名册之上,记录了所有崂山曾经弟子的姓名,同样有着每一代弟子的合照。
孙怀怜接过名册,翻过几页,直接看向了二十四代弟子。
二十三代的弟子除了自己收的十来个,其余的是自己师兄弟们所收的,自己都算是认识,反倒是这第二十四代弟子,最近收了一些,他有些只是打了个照面,还没认识过来。
目光从那些个名字上掠过,最后他眯了眯眼睛。
【赵静新】
【张静莲】
【刘静罗】
真有姓赵的?
“小弘明啊,你过来瞧瞧,是这个吗?”
说着,孙怀怜往后翻了翻照片,找到了一张照片,手指指了过去。
顺着孙怀怜的手指看去,映入孙弘明眼帘的,是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圆脑袋,小眼睛,有些像之前孙弘明在太弋山夫人教所见的那位清云师兄。
只是这个更显得憨厚一些。
“是这个吗?”
孙怀怜见孙弘明看得入神,开口问道。
可孙弘明却是摇了摇头。
这人不是赵归真,也不像是司机师傅所提到的那位赵大师。
司机师傅虽然没有照片,但最后临走的时候也跟孙弘明描述了一下他的长相,虽然身材被道袍遮挡,但也绝对不是个胖子,单看脸,倒像是个清瘦的。
然后留着长胡子,眉毛有些向上。
说实在的,光这些描述,孙弘明的第一反应,绝对就是赵归真。
前世原著之中,那赵归真就是这么个模样的。
虽然二次元变成三次元肯定会有所变化,但一般只会出现细微的变化,五官什么的变化应当没那么大。
就像是自己穿越来这个世界之后,仍能一眼认出冯宝宝,一眼认出夏柳青一般。
“孙门长,那位赵道长,兴许不是金山派的弟子,只是搬出了你这门派弟子的名号,去招摇撞骗了。”
孙弘明缓缓说道。
孙怀怜点了点头,但又将自己手上的名册给孙弘明递了过去。
“上面我金山派弟子的照片都有,你翻翻看,有没有跟你所听描述一样的面孔。”
“好。”
孙弘明接过名册,从所留下照片的第二十三代弟子像开始朝着后面翻去。
眉毛向上......
孙弘明翻阅起来了那些个照片,孙怀怜看着孙弘明,双眸微微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旁边,陆玲珑“孩子王”的称号可不是白来的,外向的性格使得她拽着陈朵聊起了天,没过多久,陈朵的脸上也如同她一般升起了两朵醇红,看上去倒是极为可爱。
静言则是坐在椅子上低头抿着茶水,时不时抬起头瞅孙弘明一眼,眼里又多出几分激动,只是面色复杂,似乎是在做什么决定一般,毕竟他之前想要跟孙弘明来张合影的事情还没有去做的,本来想着过来后聊天的时候顺势提出,可如今现在这个气氛,根本不适合啊。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也感觉有些气大,哪来的妖道,装作金山的人招摇撞骗,还打扰到了他跟自己偶像的合影。
对于这件事情,他也有些疑惑。
在之前的时候这种拿着金山派名头去骗人的人不少,可前段时间金山派对于这种事情严打了起来,上报官方处理了好几次这种事情,这些时日也是清静了下来。这又是哪里来的半仙?
上一篇: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