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255节
因为洛珞这个现实版洛教授的缘故,从来只关注娱乐新闻的影视圈记者们,居然罕见的关心起了诺贝尔奖评选这种学术圈的事。
一个个还问的有模有样的,显然刚刚突击补习过一些知识。
只不过这些问题在洛珞看来实在幼稚的可笑,如果是央视那些专门做学术报道,譬如采访过他的那个女记者,断然不会问出如此浅显的问题。
一直到收工时夕阳斜坠,基地闸门才缓缓开启。
闪光灯洪流瞬间吞没出口,洛珞的白衬衫被强光映得发亮。
那些记者依旧锲而不舍的守在这里,尽管有警察维持秩序,也依旧久久不愿离去。
洛珞自然不想太过麻烦公务人员,索性出来应付一下。
“请问诺奖落选是否代表NS方程被否定?”
最前排的记者几乎将话筒抵到他下颌,这首当其冲的问题,就差点把洛珞逗笑。
“你们知道1900年希尔伯特在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提出的23个问题吗?”
洛珞轻声开口,随即视线扫过面前一张张迷茫的面孔,索性直接说道:
“有些答案需要整个世纪来验证——而我们刚走过第一年。”
“N-S方程的解存在且永恒光滑,时间会告诉数学界和物理界,我的证明是绝对正确的,对于这一点,我有着十足的信心。”
洛珞的语气无比笃定,这幅坚定的态度瞬间震慑了所有记者。
是的,这毕竟是那个唯一的天才,菲尔兹奖得主洛珞。
尽管在诺贝尔物理奖落选的这一刻,他们像是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冲着热点就跑了过来。
往届别说他们的目光了,整个国内也不会有几个人关注这种东西,都是因为这次的候选名单里出现了洛珞才会如此。
但所谓的“N-S方程是否证明错误”这种话,也只是他们心口胡诌的热点词条,毕竟这个方程到底是什么他们都不知道,上哪知道对错去,当然是怎么有热度就怎么问了。
所以……现在的结果就是,洛珞回答了,但他们……听不懂。
“我一个娱记,为什么要去了解这种数学问题啊!”
后排一个戴眼镜的记者,苦恼的紧握着话筒,言语间全是不理解。
这句话简直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他们也不愿意凑这种学术圈的热闹,但洛珞的新闻就是热点,他们同样不可能错过,只能一边闷头看了两眼相关的内容,就迫不及待的过来采访第一手资料了。
“呼~”
洛珞深呼吸了一口气:
“无论是数学界论证一个重大的理论,还是物理界用实验来验证,都需要时间,而理论愈重大,验证也就要愈严谨,这一过程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十年。”
他只好用最朴实的话给这群娱记们解释道,不然他们还以为论文这种东西前脚上传,后脚就会通过呢。
记者们的围堵没有持续太久,本就是个简单的乌龙,只是他们缺乏对学术圈和一些论文期刊基本的理解,才会造就的乌龙。
洛珞那有理有据的回答也十分有力,这种事他们回去可以轻易查证,实在犯不着撒谎。
……
“你会不会有点遗憾啊?”
剧组收工,洛珞依旧是和刘艺菲一块乘车回酒店,刘艺菲好奇的问道,毕竟……那可是诺贝尔奖啊。
如果学术圈的奖项有排名,那诺贝尔奖绝对是民众眼中公认的第一。
甭管其他奖项的含金量有多高,但大众最认可的,知名度最高的,毫无疑问只能是他。
“诺贝尔奖我当然也十分想要了。”
洛珞轻笑着,跟刘艺菲自然就不用说那些套话了,先是肯定了对方的想法,不过他便随即表示:
“但只要给数学界和物理学界一定的时间,他们都会明白,我们的证明是对的。”
事实上,现在整个数学界对他质疑的声音已经很小很小,如同退潮后沙滩上零星的水洼。
那些曾激烈交锋的邮件列表沉寂了。
公开的讨论转向了如何利用洛的框架去探索湍流中更深层次的结构、尝试将其与其他数学分支连接、或者对证明本身进行系统化的阐述和教学推广。
此刻《数学年刊》编辑部最终房间里,那份厚达几百页的稿件,包含原始证明、多轮审稿意见、洛珞的多次补充说明、附录、以及编辑自己的总结报告,正在主编的办公桌上等待着他签字前的最后一次沉思。
三小时前,他刚结束与评审委员会的最终视频会议。
屏幕上那些头发花白的脸庞从质疑转为庄重的场景仍在脑海中闪回。
经过一年的论证,三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关于洛珞的那篇证明总算有了结果。
在助理惊讶的目光中,斯梅尔拿起钢笔,在过审的签名栏郑重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如同完成一个神圣的仪式。
就在国内的学术界和娱乐圈,都在讨论着这次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跟洛教授失之交臂的时候,在稿件多如牛毛的arXiv上的预印本版本号悄悄变成了 v.7,包含了最后一次关于涡度边界条件的微小修正。
《数学年刊》对这篇论文最终接收的邮件通知,如同一个迟到的句号,静静躺在洛珞邮箱系统的“待处理任务”里,等待着主人不知多久后才会点开的瞬间。
今天下午请假,晚上恢复更新,并开始加更,爱你们
第322章 洛珞数学奖?
“过稿了?”
洛珞错愕的听着电话里老师那兴奋的声音,有些目瞪口呆。
要不要这么巧?我前脚刚诺奖落选被媒体质疑,有没有可能是我的证明有问题,后脚数学年刊就给我过稿了,太给面子了吧。
“准备写通稿!”
还没等他说话,听筒里又传来了同样兴奋的呼喊,即便只见过几次,但洛珞依旧清晰的听出了对方的声音:
“秦主任也在啊”
是的,正是数学系的秦主任,洛珞在水木几次重要的会议都有对方的参与,因此还算熟悉。
“当然了,七大千禧难题第二个被正式解决了,这不仅仅是你的大喜事,更是我们数学系,是整个水木的荣耀,老秦当然也在了。”
陈守仁闻言解释道。
事实上,岂止是秦主任也在,应该说消息都是他带来的。
作为千禧难题,全世界范围有无数人在关注,放在水木数学系这种偏数学物理方面人才聚集的地方,关注度就更不用说了。
前脚论文刚过稿,连洛珞自己都还没有看到邮件通知呢,数学系那边就已经有学生第一时间发现了稿子通过,随即宣扬开来,要不然秦主任也不会第一时间知道。
这不,得到消息的秦主任,第一时间自己确认了一遍,随即兴奋之下直接就跑来了陈守仁的办公室嚷嚷了起来,然后……整个数学系,乃至整个水木都在一瞬间知道了这个好消息。
再然后……这不,就像洛珞在电话里模糊听到的那样,各种宣传的通稿和活动立马就开始筹备起来了。
“太夸张了”
洛珞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明明他去年回国的时候已经庆祝过一回了,现在时隔一年,母校又要为此这么大肆庆祝,好羞耻啊。
用娱乐圈的话说,就像是“超冷饭”,只不过他这个冷饭层次有点太高了,就算是冷饭,那也得是“五常冷饭”!
“一点不夸张,必须得大办特办,老秦压抑的可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陈守仁闻言当即笑着反驳道,他的兴奋可是一点不比老秦少,甚至犹有过之。
毕竟洛珞虽说是数学系的学生,但更是他陈守仁的得意门生,要说跟着沾光,还是他的关系更近一点。
当然了,更主要的是,无论是他还是秦主任,在这之前都是学术教授的职位出身,对于学术上的成就,比奖项看的还要重。
而且别说是他们这样的学者,但凡懂点千禧难题和N-S方程的重要性也要清楚,这个论文证明的通过,比所谓的菲尔兹奖要重要的多。
就像是2006年整个数学界都明白,留给他们竞争的只有三个名额,佩雷尔曼提前锁定了一枚奖牌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就因为他证明的庞加莱猜想论文,在这一年被数学界确认过稿。
那么以千禧难题的重要性,任何奖项的评审会,除非他本人不要,再出了终身成就奖这种同样限制年龄的奖项,否则都必定要考虑他的存在。
洛珞也是同理,在真正懂行的人眼里,N-S方程的证明过稿,比菲尔兹奖可重要多了。
“夸张?必须比上次还有声势。”
秦主任那边安排一点没停,居然还顾得上这边的电话,大概凭陈教授的话语猜到了洛珞那边在说什么,连忙也反驳道。
“稿子写完别着急发啊,先给我看看。”
“王老师,条幅做了没有啊,还有充气拱门,要最大的那个!”
“我去信息中心那边再看一眼。”
……
洛珞这边苦笑一声,还没等说话,便听到那边秦主任说完一句后,声音便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当即有些无奈,毕竟据他所知:
“这一块系里应该有专门负责的老师吧,秦主任怎么还亲自盯着啊?”
“太开心了吧,就想着亲力亲为了。”
陈教授解释道。
“毕竟要不是菲尔兹奖一个人只能领取一次,下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你必然要再次预定一个了。”
陈教授继续说道。
然而话音刚落,他便突然话锋一转:
“不过也无所谓,N-S方程都证明了,再拿一枚菲尔兹奖也意义不大了,即便是再给你颁发一枚高斯奖对你来说也谈不上什么荣光,真要说还有什么能匹配这份成就的重量……那就只剩下……”
他的语气变得认真而深邃,像是在描绘一个清晰可见的未来图景:
“……只剩下用你的名字,命名一个奖项了!哈哈哈哈!”
随即便是一阵大笑声。
“老师!”
洛珞的惊呼隔着电话线都能听出窘迫和难以置信:
“您这越说越夸张了啊!我刚二十三岁!”
即便是面对着电话,洛珞也是连连摆手,什么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一个奖项啊,他才多大,这念头让他头皮都麻了一下。
“等到那一天,国内甚至国际的数学家协会,自然会发起一项关于“洛珞数学奖”的申请提案,就是不知道你的奖,会不会跟你的学术成果一样出色了,哈哈哈哈。”
陈守仁的笑声更大了,仿佛很享受学生难得的慌乱:
“不过当然不是现在了,怎么也得等你老了,七老八十,或者我们都驾鹤西去之后的事了,你当然不好意思看,我也没机会看了嘛。”
他收了几分笑意,语气变得沉凝而笃定,带着洞悉学术传承规律的智慧。
虽然就像洛珞说的,他才二十三岁,但以后只要没有太大的意外,“洛珞数学奖”的成立是注定的了,就如同那每一个随着时光流逝,但学术成就都将屹立在数学史上的每一位天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