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第129节

  “哥哥的意思是让我们把大兄找来,让他起出这些?”豫章看着眼前的庄稼问道。

  “是啊,你大兄可是男子,力气总是比你们要大一些,总不能让你们这些娇滴滴的小家伙来做吧,你看看城阳、兕子和金山,她们三个能干什么。”靳言笑着说道。

  “别说她们三个了,就是我们三个也不行,平时一些轻松的活,时间长了也累人,更别说这些出力气的庄稼活了。”汝南笑着说道。

  靳言这几天一直在留意汝南,史书上记载,汝南是生病去世的,她不是长孙皇后亲生的,应该不是遗传了气疾之类的疾病。

  他也不知道从哪里见过,好像是肺结核之类的,这玩意在大唐,那就属于绝症.

  只不过汝南连嫁人都没有,或者说连许配人家都没有,那就是说这病现在就有了,而且太医和李世民、长孙皇后都知道,这也是没有许人的原因。

  连李丽质这个老五都在贞观七年结婚了,作为老二的汝南,是贞观十年去世的,在这之前,连个对象都没有,实属不应该。

  连最小的新城公主,都是许给了魏征的儿子魏叔玉,魏征一死,李世民就悔婚了,直接改配给了长孙家。

  人家没有结婚,不算改嫁,是改配,就是上一个亲事不算数,重新许了一门亲事。

  可是汝南公主就是没有,实在是令人费解。

  不过靳言看着汝南还算康健的样子,也没有说这么丧气的话,只能等以后有机会了,带着她去医院检查一下。

  金山被治好了,还有个常山呢,这小二十在长大即将要许婚的年纪就去世了,跟小兕子一样,都是可怜的孩子。

  尤其是十八、十九和二十,金山、晋阳和常山,都是未成年便夭折了,可见古人长大,确实不太容易。

  “汝南说的不错,这也是让太子来的原因,要是他能带着李泰一起来,说不定还能帮着李泰减肥呢。”靳言笑着说道。

  “哥哥,能让二兄过来?”李丽质见靳言主动提起李泰,也是大吃一惊。

  “不是,我什么时候说不让他过来了?”靳言一愣,他是不怎么待见李泰,但是也没有到怨恨的那一步,他又不继承皇位,李泰的事情跟他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只不过他是觉得,在这个大唐,有越来越多他牵挂的人,只要不是李治这小子当皇帝,李承乾和李泰都一样,相对来说,李承乾更好一些。

  要是他真的怨恨李泰,或者李泰对他做了什么,他早就送他去见他大伯和四叔了,哪里还会留着他在人世间逍遥,他又不是李世民。

  人都是这样,感情是善变的,没有谁是一成不变的。

  就像是上学遇到一个新来的老师,上班遇到一个新来的同事,总会有看不惯的一段时间,等彼此熟悉了,也了解了,观感是会变化的。

  总是有人希望别人不能变,而他自己变来变去,这种人怎么好意思活着。

  靳言自己一开始就对高阳抱有成见,知道他是被欧阳修诬陷的,知道是一回事,心里接受是另一回事。

  现在接触了高阳,觉得也就是个没有亲娘的小女孩,还是比较可怜的,对她的观感变了一些。

  但是在养猪的事情上,高阳不愿意干这个丢人的活,靳言对她的观感又变了,这是很正常的,都是主观的判断,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连孔圣人都是以他自己为中心,谁又能说靳言做的不对?

  李丽质派人去请太子李承乾,让他来平康坊的公主府议事。

  李承乾听到后,也是一脸懵,长乐找他,不应该是回皇宫吗,怎么跑到平康坊的公主府里了。

  也不怪李承乾会这么想,不管是他还是外面的大臣,都知道那个宅子赐给了长乐公主,不过长乐公主还没有出嫁,肯定是不能住在那里的。

  “殿下,东市超市的货物都存放在公主府,公主肯定是在查看货物的吧。”

  李承乾点点头,这样就说的过去了,他自己的活一大堆,平时又很少去公主院,见几个妹妹也都是在立政殿,或者是她们来东宫。

  李承乾自然知道,太子去平康坊,哪怕是去公主府或者李靖府上,都会被人传成不一样的,可能最后就是太子经常去青楼的传闻了。

  “表哥,你也在这里?”李承乾见到靳言后,也是大为惊喜,他上次就想着找靳言谈话,结果李世民拉着他不松手,错过了机会。

  后来两人见面的机会就少多了,连超市开业,李承乾前去捧场,都没有见到靳言。

  这次他知道肯定是妹妹找他有事,要不也不会去东宫找他,还让他过来,只不过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靳言。

  这也是李承乾不怎么关注宫里的事情,要是留心宫里的事情,就知道靳言是经常在大唐出现的,遇到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承乾表弟,小姨可是经常跟我提起你,说你这个哥哥当得很好,妹妹有事找你绝对错不了,今天一看,果然如此。”靳言笑着说道。

  “表哥不说我还忘了,丽质,你找我是什么事啊?”李承乾笑着问道。

  “大兄,是哥哥找你的,说是有好处给你呢。”李丽质不好意思跟李承乾说这事,还是推到了靳言头上.

第259章 公主们献祥瑞

  “房公,今日陛下是不是有什么事,怎么到现在还不放大家走?”长孙无忌靠到房玄龄身边问道,他现在就是个虚职,不让他下班,在这儿耗着是什么道理.

  “老夫也不知道,陛下今天让民部盘算一天了,也不知道在算什么。”房玄龄心里有所猜测,只不过李世民不说话,他也不好提前说。

  “难道陛下又没钱了,可是前段日子,内帑有不少进项,国库都还是从内帑出钱的,再说就是有灾害,不是已经控制住了吗?”长孙无忌想了想,也没有想明白。

  “等着吧,最多再等半个时辰的,就水落石出了。”房玄龄看看殿外,快要到敲净街鼓的时候了,看来今日又要住在宫中了。

  李世民也是经常留这群老伙计在宫中过夜,有时候是大唐遭遇灾害,他们为了赈灾,要商量出一个对策来。

  还有就是喝酒喝到兴头了,大家都忘了时间,想出去的时候,已经宫禁了,就只能住在宫里。

  大唐根本就没有什么其他男人不准在皇宫留宿之类的,李世民就是看到靳言出现在晋阳阁,也没有什么表示。

  要是换成明清的皇帝,早就给赶出去,或者是咔咋了,像长孙皇后赐给他贴身宫女更是不可能,太让人浮想联翩了。

  李世民也没有让他们等太长时间,除了好酒好饭招待他们,也把召集他们要商议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原来是各大仓经常赈灾,都没有积攒下什么家底,现在又到了春耕的时候,手里却没有了粮种,这让他们心里有点发慌。

  李世民就是找他们商议,怎么把春耕的事情进行下去,有些土地都不用他们操心,像各个世家控制的土地,就是他们想插手都插不进去。

  可是还有不少官控制的田地,也有各亲王的封地,以及皇庄,和返回家乡的灾民,这些都是朝廷操心的地方。

  李世民本来就得位不正,正想着励精图治,开创一个盛世,告诉黎民百姓,也告诉青史,他李世民当皇帝是正确的。

  可惜他偏偏赶上了一个多灾多难的时间段,平均一年一个灾难,要是换成其他皇帝,早就狼烟四起了。

  这些大臣都在尽心竭力的想着对策,可是他们也不能无中生有变出粮食来,除了少数几个官员,哪个不是一大家子人要吃要喝的,就算是他们捐献给李世民一些,那也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什么作用。

  只要一聊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就会想起前几次的灾难,每一次都是心有余悸。直到现在,这些心腹们聚在一起,还是有些莫名的心慌。

  这几个人在商议事情的时候,也发现外面进来一个车队,那嘎吱嘎吱的车轱辘声,还是很清晰地传进来了。

  “阿难,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没看到我跟诸位爱卿谈论事情的吗。”李世民心情一阵烦躁。

  实在不行,就去找靳言,让他从后世给调集一些粮种过来,哪怕付出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陛下,太子殿下带着几位公主来给陛下献祥瑞了。”

  “献祥瑞?怎么还带着马车,难道这祥瑞还有不少?”李世民没好气地说道,要是李承乾敢故弄玄虚,他肯定会好好收拾这个儿子一顿的。

  让他好好长长记性,省的以后让朕称呼他太子,其实现在朕就可以叫他太子。

  “宣他们进来,朕要看能有什么祥瑞。”

  在大家的目光注视下,第一个进来的倒不是太子,而是嫡公主李丽质,后面还跟着汝南、豫章、城阳、金山和小公主。

  最后一个才是太子李承乾,不过看那样子,应该是累的不行,跟前面几个公主形成了鲜明对比,就好像是被人给欺负了。

  李丽质四个公主手里都有东西,只有汝南和金山手里没有,太子手里也没有。

  “阿耶,长乐前来给大唐献祥瑞土豆,此物亩产五十石,献于大唐,愿大唐人无饥饿,谱写盛世华章!”

  “阿耶,豫章前来给大唐献祥瑞红薯,此物亩产四十石,献于大唐,愿大唐人无饥饿,谱写盛世华章!”

  “阿耶,城阳前来给大唐献祥瑞花生,此物亩产六石,献于大唐,愿大唐人无饥饿,谱写盛世华章!”

  “阿耶,晋阳前来给大唐献祥瑞玉米,此物亩产十石,献于大唐,愿大唐人无饥饿,谱写盛世华章!”

  “阿耶,汝南和金山前来给大唐献祥瑞白猪,此物八个月能产肉,大概二三百斤,献于大唐,愿大唐人无饥饿,谱写盛世华章!”

  李世民君臣都愣住了,要不是她们几个手里都有不同的实物,还以为她们是在开玩笑呢。

  唐代耕地亩产平均在七八斗至二石之间,各种作物产量不同,一般水稻产量最高,好的时候水稻亩产可以达到三石。

  就是产量最少的花生,也是六石,都是大唐望尘莫及的产量,更别说那个四五十石的,那就是神迹啊。

  这一刻,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李世民愣住了,这几个小家伙可没有提前跟他说,就是长孙皇后和靳言也没有透漏过这方面的消息,现在直接吓傻了他。

  李世民愣了一好一会儿,才缓过一点儿神来,慢慢走上前,看向四位公主手中端着的东西。

  李丽质手中是一个土坷垃一样的豆子,豫章手里一个长条的红色东西,城阳手里不是一个,而是好几个,个头不大,麻麻点点的,小兕子手里一个黄澄澄的叫玉米的祥瑞,颗粒饱满,金黄如绸如缎。

  汝南和金山手里虽然没有东西,但是刚才的话,他也听清楚了,是什么白猪,不知道跟大唐的猪有什么关系。

  房玄龄颤颤巍巍的站起来,手抖如筛糠的一步一顿靠了过来。

  “公主殿下,老臣刚才没有听清楚,你们说这些产量是多少?”

  李丽质又把产量说了一遍,玉米和花生的产量不算太高,土豆和红薯的产量就不低了,关键是还不挑地方.

第260章 不行就掀桌子

  亩产四十石,亩产五十石,就算是亩产十石、六石的,都是大唐不能比的。

  房玄龄再三确认,见长乐公主没有说错,愣了好大一会儿,眼睛一翻,突然就抽了过去.

  “房公,房公,你怎么了,你可不能死啊,大唐离不开你!”

  “侯君集,快快放手,你这是要掐死他啊!”

  好在李世民的身体素质比房玄龄要好些,没有像房玄龄那样抽过去,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愣了好半天才反过劲儿来。

  大殿之内乱了一阵,李世民君臣都是经历过大事的人,慢慢的就恢复过来了。

  他们都是穷日子过惯的人,突然发现一大座大金山,可想而知大家的激动程度了。

  尤其是房玄龄,所有的事情都要过他的手,他对大唐的了解,比民部尚书还熟。

  等他们回过神来,这事情就多了,这么一问名字,都傻眼了,长乐土豆、豫章红薯、城阳花生和晋阳玉米,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关键还是汝南和金山的南山养猪场,养出的南山白猪,直接让他们多了一道肉食。

  大家现在不关心产量了,而是关心名字,都觉得这祥瑞不能用公主的封号定名字,最起码也应该是用皇子的。

  大唐还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女子在儒家思想里根本就没有位置,都跟小人排在一起了。

  房玄龄因为岁数大,并不参与这类事情,名字不名字的,都没有实惠重要。

  长孙无忌却是几个小公主的舅舅,这种场合,他不能帮着自家外甥女说话,也不能符合那几个家伙,只是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大殿上可能发生的事情,靳言早有准备,李承乾就是最重要的角色,他是几个公主的哥哥,哥哥保护妹妹天经地义,要是不保护,那才是个畜生。

  他就是帮李丽质几个说话,也没人能说什么,这事情要是交给李世民来做,反而比较麻烦,魏征那张破嘴就能把他给喷的满脸都是唾沫。

首节 上一节 129/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我是县城婆罗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