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第318节
靳言说罢,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起来: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长孙皇后等人就在后面,此时她们的目光全都定格在了黑板上,靳言已经很久没有写过诗了,没想到却在这个学堂里为孩子们写了一首诗.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长孙皇后、李丽质和豫章默诵着黑板上的诗句,这是一首劝学诗,这是靳言为孩子们写的一首劝学诗。
很简单却很有韵味,更重要的是,感觉很有用,读了这首诗,连她们这些女子都有种好好读书的冲动。
“好诗,虽然简单直白,却很有启迪,用于劝学最合适不过了。”长孙皇上赞赏道。
豫章娇笑道:“相信这首诗肯定能传开的,到时候大唐又不知会多出多少才子,阿耶就不用担心朝中没有人才了。”
学堂里的孩子们早已经两眼放光,他们都是十几岁的年纪,本就快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原本就对未来有过憧憬向往。
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谁不喜欢谁不向往呢?
而好好读书就能有千钟粟,有黄金屋,有颜如玉,谁不愿好好读书呢?
当然,如果靳言把这首诗给程处默、李崇义等人看的话,他们一定会嗤之以鼻,因为不读书也有千钟粟、也有黄金屋、也有颜如玉。
但是对于这些穷苦孩子们来说,这几句诗却有极大的诱惑力,这几句诗简直说出了他们心中的向往。
先是勉励鼓舞了学生们,然后靳言就开始介绍学堂的规矩。
上午三节课,下午三节课,每节课半个时辰,每节课下课会休息一炷香的时间,学堂会负责笔墨纸砚,每天会管三顿饭,上课不许交头接耳打闹……
靳言详细的说着,下面的学生们已经两眼放光,听上去就简直就是大户人家的大少爷才能过的日子啊!
尤其是听到管饭这几个字,他们都禁不住暗暗吞了口口水,还管三顿饭!
虽然这两年庄子也富了起来,全都盖起了新房子,也能吃上饱饭了,但是却很少有人家一天吃三顿饭。
他们都穷怕了,即便如今生活好了起来,仍然舍不得吃,这或许就是忧患意识吧。
“真的管三顿饭吗?”有学生吞着口水问道。
靳言笑道:“对,学堂里有食堂,早中晚吃三顿饭,菜是一荤一素,饭管饱。”
管饱?还有荤菜?
这真的是大户人家少爷们的日子啊,一听到荤菜,所以人馋的口水横流。
多少人家只能过年沾点荤腥,如今在学堂里却天天都能吃肉?
这些学生们心里的滋味就甭提了,他们都只是穷人家的孩子,公爷却把他们当大户人家的少爷一般对待,免费供他们读书,还让他们天天吃肉。
他们不由想起了来之前父母的教导,一定要跟着公爷好好学本事,将来好报答公爷的培育之恩。
“时间也差不多了,你们都回去准备吧,明天就开始正式上课了!”靳言说罢,转身就向外走去。
所有的大人和孩子齐齐躬身:“恭送公爷!”
他们参观了一下学堂,长孙皇后就带着孙思邈回城了,还说明天她还要过来,看看孩子们吃的什么。
李渊也不愿意离长安太近,就让靳言和小公主把他送回去了,靳言跟李君羡交代了几句,就带着小公主回来了。
第二天他们准备去学堂的时候,才想起长孙皇后也要跟着去看,就在家里等着,没想到这次不光长孙皇后来了,杨妃竟然也来了。
在李丽质几人跟杨妃行礼的时候,靳言也跟着拱手行礼,他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个杨妃,也就没有单独见礼。
杨妃笑着让人把礼物送来,然后说了一会儿话,就跟着他们去学堂了。
当杨妃从长孙皇后嘴里得知靳言的事迹,看着他心潮起伏,她也被靳言的话给震惊了。
一天管三顿饭也就罢了,竟然还保证每天一荤一素?整个大唐有多少人能天天吃的起肉?整个大唐有多少人能天天吃饱肚子?
杨妃不禁感慨道:“你对他们真好!”
靳言笑道:“他们都还是孩子,还在长身体的时候,而且学习需要补充营养,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现在让他们吃肉,是为了将来能够让更多的人吃肉。”
李治、高阳公主等人似懂非懂,但是长孙皇后却听出来了,靳言对这些孩子们寄予厚望。
可见将来这些孩子们一定会成材的,而朝廷最需要人才了,长孙皇后笑着点头,仿佛看到了这些孩子们将来报效朝廷的样子。
“诗写的也不错,很有劝学的意义啊,自此中原大地能多些读书的才子,比跟着陛下去打猎可有意义的多。”杨妃不吝夸赞。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抿着嘴直笑,靳言不去打猎的真是原因,还是不说出来了,省的李世民回来再感觉没面子。
整个学堂里一片欢闹声,这种充满活力的氛围感染了长孙皇后和杨妃,那是一种生活的气息,不像皇宫里,虽然人更多,却安静而又沉闷。
“不如今天我们也在这里吃吧!”长孙皇后兴致迥然的提议道。
李丽质听了,犹豫地说道:“阿娘,您可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之尊,姨娘也是皇宫贵人,怎么能在这里吃?”
长孙皇后盈盈笑道:“你阿耶也会与民同乐啊,我这个皇后与孩子们同乐又有何不可?妹妹,你说呢?”.
第684章 请你们吃猪肉
杨妃笑道:“姐姐说的对,皇后和贵人怎么了?我们就不能吃饭菜了?”
靳言笑道:“可以啊,虽然是大锅菜,但其实挺干净的,而且我还让厨子准备了几样下酒菜,准备和学堂的先生喝两杯,今天就借花献佛了。”
既然靳言这么说了,李丽质和豫章自然不能再多说什么。
长孙皇后、杨妃、高阳公主都一副对这里很感兴趣的样子,恨不得现在就开始吃饭。
“小姨,杨姨,咱们去后面吧。”靳言在前方引路,学堂的后面就是食堂,食堂旁边还有几间干净的厢房。
几人走进学堂后面,就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就摆在棚子里的几口大锅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肉香味、饭香味在弥漫在整个院落.
“嗯,挺香的,这是什么肉啊?”长孙皇后有些疑惑地问道,按理说她什么肉都吃过,却没有闻出这是什么肉的香味。
“是猪肉。”靳言笑着解释道。
无论是杨妃,还是高阳公主,脸上的笑容都凝滞了,李治更是一脸嫌弃。
猪肉那可是贱肉,那能吃吗?谁家吃猪肉啊?
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靳言灿然笑道:“放心吧,绝对好吃,十分美味的哦。”
绝对好吃?还十分美味?杨妃等人听了全然不信,猪肉是贱肉,怎么可能好吃?
长孙皇后若有所思,杨妃等人脸上那毫不掩饰的怀疑的神色,也让靳言哭笑不得,笑道:“我还能骗你们不成?真的好吃!”
杨妃嗔道:“慎行,你大概是没吃过猪肉吧?虽然本宫和姐姐也没有吃过,但是陛下吃过,当年陛下在打仗的时候被逼吃过,腥臊之味很冲,十分难吃,若不是为了填饱肚子根本吃不下。不信,你可以问姐姐。”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但是她不觉得靳言会骗她,或许她在后世也吃过猪肉,只不过很多时候,他们只负责吃,并没有问是怎么做的。
高阳公主、李治听了更加怀疑,猪肉这玩意儿不好吃!原本他们还以为今天跟着靳言能吃到好东西呢,没想到靳言竟然打算吃猪肉,太让人失望了。
“猪肉啊,我当然吃过,兕子也吃过,之所以腥臊,是因为养的方式不对,还有就是烹饪的方法不对。”靳言笑着解释道。
“锅锅,我也次过足又?”小公主仰着头问道。
“对啊,你不是吃过,你是没少吃。”靳言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其实靳言来到大唐之后吃羊肉吃的最多,其次就是牛肉,程府、尉迟府的牛隔三差五就莫名其妙死一头。
等他来到庄子上的时候,爱吃什么吃什么,已经没有人管着了,时间久了,靳言难免也会想念猪肉的味道。
靳言在这儿安家之后,庄子上的人就已经开始按照他的方法养猪了,还大获成功。猪肉在庄子里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好吃又美味。
最重要的是,猪肉廉价,能够让更多的人吃的起肉。
既然今天长孙皇后和杨妃都撞上了,说不得他得向她们好好推介一下猪肉,就当是打广告了。
靳言深吸一口气,笑道:“杨姨,您闻一闻这味道,难道不香吗?”
杨妃迟疑地说道:“哦,闻着是挺香的,但是吃起来……”
靳言斩钉截铁道:“吃起来会更香!”
高阳公主小声问道:“姐夫,真的吗?”
靳言笑道:“怎么?连姐夫的话都不信啊?”
高阳公主连忙点头道:“信,当然信了!”
怎么能不信呢?就是哥哥指着猪说是驴,她也得附和啊,要不以后就没有好吃的和好玩的了。
“杨姨,此生若是都没吃过猪肉,岂不是太过遗憾?既然您和小姨都来了,不妨尝尝嘛!”靳言极力怂恿道。
没吃过猪肉有什么好遗憾的?但是杨妃还是被他说服了,不为别的,总得给靳言面子不是?
况且,让靳言盛赞,她心里也有点好奇,说不定真的味道还可以呢!
“好吧,姐姐,要不咱们就尝尝吧?”杨妃看向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笑着点点头,靳言一直跟杨妃说,而不是跟她说,那就说明她吃过猪肉了。
靳言带着长孙皇后、杨妃、李丽质她们进入了旁边的厢房,厢房不大,窗户上却都镶着玻璃,十分明亮。
“这……这……”杨妃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么好的琉璃,就这么放着,要是被人弄坏了……
不过她见长孙皇后没有说话,李丽质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也就不再多嘴。
很快就有侍女端着托盘来了,每人一小盘。
长孙皇后、杨妃、高阳公主、李治立即皱起了眉头,甚至长乐公主也禁不住眉头微蹙。
这黑乎乎的是什么?这玩意儿能吃吗?虽然闻着确实挺香的,但是看上去脏兮兮的,太恶心了。
高阳公主抬头看着靳言问道:“姐夫,这真的能吃吗?猪肉也不会是这个颜色啊,这是不是糊了?”
“这叫红烧肉,是一种特殊的做法,肥而不腻,特别好吃!”靳言笑着解释道。
真的假的?虽然靳言说的她们本该相信,但是眼前的这一盘肉真的很难让人相信啊。
刚才高阳公主还在心里下定了决心,一会儿猪肉上来了之后,她一定要尝一尝,然而现在菜上来了,她却又迟疑了。
她看了一眼靳言,亲爱的姐夫啊,不是我不想帮你,实在是你的猪肉太丑了。
怀着同样心思的还有李治,他对靳言这个姐夫一直有着蜜汁信心,然而这一次,他也迟疑了。
实在是下不去口啊!
然而小公主却已经开始流口水了,迫不及待的就拿起了筷子。
“次呀,大家不用跟我客气,次啊,你们怎么不次啊?”小公主一边问,一边夹起了一块红烧肉送进了嘴里。
“兕子,好吃吗?”高阳公主咽了一口口水,看向小公主。
“嗯呐,太好次了,丧而不腻,不错,不错,不枉我第一个次它!”小公主一脸满足,赞不绝口.
上一篇:重生:我是县城婆罗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